《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0693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docx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手册

 

包家营小学校本研修

教师手册

 

任教学校

教师姓名

专业职称二级教师

主教学科语文

年度2015—2016(第一学期)

 

个人校本研修材料目录

一、个人信息

二、个人校本研修方案

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

1、读书笔记

2、校本培训记录

3、公开课教学设计

4、教学反思

5、听评课记录

6、教学论文

四、个人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五、校本研修成果一览表

六、评估意见

校本研修教师手册填写须知

1、本手册为每位教师每学年一本,由教师个人填写,每年6月底由学校初审后交县教体局审核,填写评估意见。

2、时限为上年的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

3、文档用word输入,所填文字均为小四号宋体,用A4纸打印(可双面打印)。

4、研修主题要认真选定,选题要小、新、活,尽量与本专业学科对口。

手册中所有内容都要围绕研修主题来完成,内容要翔实,不可简单草率。

5、所填内容严禁网络下载或拼凑,违者后果自负。

一、个人信息

姓名

性别

(照片)

职称

二级教师

学科

语文

联系电话

邮箱地址

二、个人校本研修方案

研修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问题提

出缘由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现今学生的语言贫乏,作文或短短几段,干巴无味,或拖沓冗长,辞不达意,或千篇一律,雷同严重。

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

静心思考,我们很容易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在于学生的语言积累上。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潭,蛟龙生焉。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条件。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开辟语言积累途径,掌握语言积累方法。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会读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要会背诗歌或文段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会背优秀诗文或文段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会背优秀诗文或文段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积累优美词句,精彩句段,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

阅读与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心,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与积累词句的教学研究,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一个有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研究

目标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因此,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任务。

重视语言积累,既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也寻找到了一个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突破口。

如何指导儿童进行阅读?

如何对儿童阅读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

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和探讨。

特别是就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阅读实际、教材的实际、社会发展的实际,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让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质量,使学生语言积累得到加强,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我们就想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研究

内容

1.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建立课外阅读的制度

4.立足课堂教学,开掘课外阅读

研究

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习国内外有关教学的资料,来提高和突破现有的教学水平。

2、调查法。

对小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困难所在,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和措施。

3、阅读法。

学生大量的阅读,使其增长课外知识及提高阅读能力,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4、经验总结法。

把精心组织的教学实施后,通过分析思考,反省总结出得失,再指导研究,改进实践。

研究

步骤

1、(2015年9月—2013年10月):

确定课题研究主题,收集相关资料,研读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的相关教育理论书籍,认真填写教师个人研修手册。

2、(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深入实践精致化课堂,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活动和校本研修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收集相关资料,撰写相关经验总结和教学反思。

3、(2016年1月):

对课题研究进行理性的分析及反思,撰写课题总结论文,对学年度校本研修资料做以归纳整理,撰写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完成

时间

2016年2月

 

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

(1)读书笔记之一

读书时间

2015年9月27日

书目名称

《课程教育:

学法教法研究》

文章题目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作者

刘显高

出版社

网摘

作者主要观点:

在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是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阅读教学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一步一步地培养起来。

读书心得体会:

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曾倡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就此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1、创设阅读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3、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4、要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书。

读书笔记之二

读书时间

2015年11月17日

书目名称

现代教育科研

文章题目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作者

王海燕

出版社

网摘

作者主要观点:

培养阅读能力,要加强词句训练,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也至关重要。

读书心得体会:

一、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抓住作者思路,引导学生在默读或朗读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四、提出明确要求,教给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校本培训之一

培训题目

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

培训时间

2015年10月21日

培训地点

校办公室

主讲教师

培训课时

1

培训主

要内容

所谓阅读能力,就是读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读的水平(反复朗读----熟读)只有熟读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其意思,才能谈到能力。

同时也可以对学生有一点“语感”。

其次,培养多种读法。

譬如:

默读(可以带着问题);浏览快速寻找答案;触类旁通的原理:

认真阅读几篇典型文章并理解(少而精),其他文章也就可以旁通了。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寒,得循序渐进,一下子不会提高。

只要坚持就会不知不觉中提高水平的。

培训

反思

阅和读是需要紧密结合的,老师不仅要让学生熟读,而且还要把理解的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在读和理解的双重任务下,才能真正把文章学懂,最终在心底感受到阅读的真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校本培训之二

培训题目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培训时间

2015年11月25日

培训地点

校办公室

主讲教师

培训课时

1

培训主

要内容

一、展开对话、丰富阅读实践、积极培养对话意、识巧妙创设对话情境

二、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性感悟、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培养学生正确认读的习惯、珍视独特感受,进行感情朗读

三、开拓资源,保证阅读质量。

培训

反思

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

首先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其次,国家在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逐步完善教学设施。

农村小学应建起图书室,班级可成立图书角。

有了图书室或图书角,还要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再者,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小学阶段,正是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用大课程观,整合课程资源,综合设计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寻求学科间的有机渗透。

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公开课教学设计之一

执教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

公开课范围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具体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并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

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

  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说一说

 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

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板题、读题。

 3、释题:

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本文指大榕树)

二、老师范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2、用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认读,并结合课文说说词义。

留意不禁展示不可计数应接不暇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

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所见有什么不同?

每次各有什么感受?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

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观察顺序?

3、榕树有什么特点?

4、课文中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5、小结: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没看到一只鸟,却看到了一株硕大无比又极其美丽的榕树。

作者从榕树的位置、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来描写了这棵静止不动的大榕树。

这样的描写叫静态描写。

(板书:

静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有什么特点?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大榕树的静态美?

二、指导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1、思考:

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什么时候?

最初听到、看到了什么?

后来有什么变化?

2、仔细默读12、13自然段,了解作者如何写鸟儿的动态美,用“”划出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

起初——后来——接着——继续

3、用“……”划出鸟儿活动的句子。

想想作者是怎样按“起初、后来、接着、继续”四个层次描写“鸟的天堂”由寂静变得热闹的过程的。

4、看课件。

对照课文思考:

作者怎样描写“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教学设计

5、看到大榕树上那群鸟欢腾、热闹非凡的景象,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应接不暇)作者是怎样写自已的眼睛应接不暇的?

6、小结:

这两个自然段描写了大榕树上群鸟的飞、站、扑、叫等活动情况。

这种描写事物活动及变化的写法叫动态描写。

板书:

动态

7、“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课文里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个人反思

教学中我着重在阅读、写作方法等方面作了些伏笔。

走进文本背景与主题。

“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极乐世界,常用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鸟的天堂”文中指大榕树。

我国南方的大榕树适合于鸟儿生活,称得上是鸟儿的“乐园”。

本文记叙了著名作家巴金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景色。

吸引激发孩子们将目光投向鸟的天堂,一起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也生动地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同伴建议

1、设计问题直白简单点更利于学生思考

2、学生学习气氛不浓,回答问题的人少

改进措施

精心设计课堂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动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公开课教学设计之二

执教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公开课范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疑难字词;

②把握文章语言中的对比手法;

③掌握主人公心理变化的线索;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朗读法体会少年周恩来心理变化;

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法探讨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感受周恩来炽热的爱国情怀;

②体悟自身对祖国的应尽之事;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主人公心理变化的线索

2、把握文章语言中的对比手法

课前准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预习单

读一读,给难读的字注上拼音

写一写,难写的生字练一练

问一问,我不理解的生字词有

读一读,抓出关键词填一填

哪几件事

主人公心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预习情况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预习单一到三题,解决读音、字形、词义,有不懂的再提出来,班级解决。

(明确:

多音字需指出并屏显不同读音的用法以作区分)

2、进行巩固练习

(明确:

将作业本作为巩固练习)

3、梳理课文内容

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主人公周恩来的心理是怎样的?

(预设:

此题较难,学生答案会不一样,争议点出现)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自己思考文中这几件事中分别反映了周恩来怎样的心理?

划出关键词,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三、精读课文

1、妇女受欺辱事件

(1)你从这段中找到了什么语句?

抓住了哪个关键词?

从中看出周恩来怎样的心情?

(明确: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谁又敢怎么样呢”;愤慨、愤怒)

(2)追问:

为什么能从围观中国人的反应里看出周恩来的心理?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

感同身受;侧面描写)

(3)还有没有同学补充?

周恩来是看到什么样情景而生发出愤慨之情的?

(明确:

“洋人得意洋洋,中国妇女哭诉”、“妇女本以为中国巡警会帮忙反被训斥,”)

追问:

把这些相关语句改成“妇女哭诉,本以为中国巡警能给她撑腰,但是却被训斥,围观的中国人也只能劝她”,好不好?

为什么?

(明确:

让学生站起来读感受改前改后的区别;抓住关键词“洋洋得意”“衣衫褴褛”“不但不……反而”“谁知”反问句式等,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洋人的得意与妇女的凄苦;妇女对中国巡警原本的期望与中国巡警的真面目;围观国人愤怒与最后只能劝说)

(4)那应该怎么读?

(明确:

注意语气、轻重读)

(5)总结周恩来心理

(明确:

愤慨)

2、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运用“妇女被欺辱”事件中学到的“找语句——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寻找能表现周恩来心理的词句,并写下批注;

(2)四人小组交流文章在表现周恩来心里使用了什么写法。

3、初到沈阳

(1)小组汇报

(明确:

“一连串的问题……究竟”)

(2)追问:

为什么连用3个问句?

能不能改?

有什么作用?

试着读一读?

(明确:

有气势;“而”重读)

(3)总结周恩来心理

(明确:

好奇)

4、读书立志

(1)小组汇报

(明确: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哈哈哈!

”)

(2)追问:

你们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的同学们是为什么而读书?

而周恩来是为什么读书的?

运用了什么手法?

从中看出周恩来怎样的品质?

(明确:

对比;爱国、有坚定信念、忧国忧民、有抱负)

(3)师生分角色朗读

(明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魏校长的自豪宽慰,周恩来的坚定爱国)

教学设计

四、总结升华

1、周恩来最后做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了吗?

请学生利用课前查到的资料介绍周恩来;

2、通过文章中对比、侧面描写等手法,了解了周恩来心理变化“好奇——愤怒——自信(坚定)”,少年时期立下的志向最终实现,成为我们新中国的开国总理,我们如今的繁荣昌盛有周总理奠基的功劳,让我们知道了少年强,则国强,而我们现在的也要做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巩固练习

五、作业布置

阅读《少年中国说》

个人反思

在我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时,首先我提出问题,周恩来童年时期立下了一个什么志愿?

再用大屏幕向学生展示了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文时就比较容易多少了。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难点从句段中领悟“中华不振”的含义,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

因此,我把第九自然段作为我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段,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研读此段,让学生的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

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与我一样走进了当时落后的中国。

从文字的字里行间,他们得到的信息是"帝国主义的无耻行经,中国这种腐败落后的国情,让中国的民众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跟随着伯父的叹息,学生也了解了"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和伯父的无奈。

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有志的中国人也为之一惊。

同伴建议

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2、课堂衔接连贯,一气呵成

3、能引起学生共鸣,达到思想教育目的

4、板书有待改进

改进措施

1、精心设计板书,提高课堂效率

2、对学生的学情做好分析,避免估计不足造成延堂

(4)教学反思之一

反思题目

《火烧云》教学反思

交流范围

校内

在《火烧云》的教学过程中,我站在教师的立场,理应引导学生受到思想的感染,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

因此产生了各种教学设想,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否能造成思维活跃,情绪欢快的课堂气氛。

为这一教学,我在课堂中安排了四项词语练习:

一、用“烧”和用“红”进行比较  

我问: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中的“烧”字改成“红”字,通不通?

既然是通的,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红”字,而用“烧”字呢?

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

二、说说火烧云的其他名称

我提出:

“火烧云还有其他名称吗?

”这一问题一出现,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抢着说:

“朝霞、晚霞、云霞、彩霞、红霞。

”这也是词语的训练,这一设计是我让学生加深对“霞”、“朝”、“晚”等字字义的理解,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三、用仿“红通通”的形式讲颜色

“红通通”、“金灿灿”、“葡萄灰”、“茄子紫”、“梨黄”、“白茫茫”、“灰蒙蒙”等

四、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的某种变化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和变化快吗?

”这一问后,一同学答道:

“五颜六色、变化莫测。

”这时我继续追问:

“你又能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和变化快吗?

”学生回答:

“千姿百态、瞬间万变。

就这样,我用“变化多”、“变化快”这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火烧云这三个方面的景象显示出共同的特点,这样一来,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获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了。

 

教学反思之二

反思题目

《白鹅》教学反思

交流范围

校内

这篇课文是第四组的第一篇,着重表现了白鹅高傲的特点。

作者首先写刚把这只白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

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的“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先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然后组织讨论交流,再引导学生领悟写法。

在教完这一课之后,学校语文组组织了评课活动。

虽然大部分同事都认为这一课上得不错,但我深深知道那是大家对我的鼓励,我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基本功诸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单从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来讲,就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开发课程资源方面做的不够。

虽然课前也布置了学生观察鹅与鸭,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受各种条件限制没有观察。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可以想到一些办法的,比如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到邻居或亲戚家去观察,然而遗憾的是我没有这样做,可能使一部分学生缺乏了感性认识。

其次,在对教材的处理上不够灵活。

对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部分都采取了精讲精读的方法,没有体现对学法的指导,而且导致了教学时间的紧张,影响了后面教学难点的突破。

再次,教学问题的设置也不够严谨。

如:

“学完了这篇课文,喜欢这只白鹅吗?

你觉得作者喜欢吗?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经过教学实践,才发现问题有些拐弯抹角,对突破教学难点作用不大。

还有,教学语言过于重复、罗嗦。

其实在以前的公开课教学中,就有许多前辈给我指出过这个问题,但是到今天,我还是没有改掉这个毛病。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

教改之路并不平坦,这需要反思的自觉性、改过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5)听课评课记录之一

执教者

学科

教学内容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执教年级

教学流程

评价与

建议

听课评课记录之二

执教者

学科

教学内容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执教年级

教学流程

评价与

建议

(6)教学论文

论文题目

成果状态

○发表○获奖○交流

○国○省○市○区○镇○校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培养

内容摘要

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二要教给阅读方法,三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论文正文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

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

一是既要重视

论文正文

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

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

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

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

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

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

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