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2864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docx

对外汉语教学40基语法和教案

基本语法项目(40项)

●主语—谓语—宾语

我学习汉语

●定语、状语、补语

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

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

2.正反疑问句:

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区别:

A还是B?

//A或者B

4.定语:

1.的+名词: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领属关系)

2.不用“的”:

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

(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亲属或单位)

3.动词…的+名词:

这是我买的书。

/看电影的人很多

5.状语: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

“……”。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我对他说

6.存现句:

处所+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

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

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

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

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

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

(过去:

动作已经完成)

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

(将来:

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

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平时:

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8.语气助词“了”

(一):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

(正反问)

9.语气助词“了”

(二):

名词/形容词/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10.表示很快会发生:

“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

(“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11.动态助词“了”+数量词+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1.现在,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

(还要继续)

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

(不再继续)

12.动态助词“着”:

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

(动作的持续)

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

(状态的持续)

13.动态助词“过”:

动词+过(表示过去的经历):

1.我去过日本,没有去过美国。

2.正反问:

你去过北京没有?

14.表示动作的进行:

“在、正、呢、在---呢、正(在)---呢、---着---呢”:

他在看书(呢)。

/他正看书呢。

/他看书呢。

/外边(在/正)下着雨(呢)。

15.连动句(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昨天他去书店买了一本书。

(“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

16.兼语句:

第一个动词是表示要求、命令的“请、让、叫”等:

A请/让/叫B+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17.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去”:

1.宾语是处所词语:

动词+处所词语+来/去(“来、去”在最后)。

明天他回北京来。

//刚才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有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

动词+来/去+事物词语。

昨天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

动词+事物词语+来/去。

客人已经来了,你快倒茶来!

18.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

1.宾语是处所词语,“来、去”也在最后。

他走回家去了。

//他站起身来

2.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一般有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了)一本书。

//他拿出(了)一本书来。

3.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了)。

4.表示要求:

你拿出书来!

动词:

懂、见、完、到、开、上、给、在、成

19.结果补语:

动词+<

形容词:

对、错、好、清楚------

20.可能补语(表示能力或可能):

动词+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1.能力:

这本书我看得懂//这个字我总是写不对

2.可能:

他们明天回得来,我们明天回不来。

禁止:

你病了,不能出去。

/我知道这件事,但是不能说出来。

比较<

没办法:

外边在下雨,我没有伞,出不去。

/我知道,但是说不出来。

21.程度补语:

动词+得/不+形容词(说明“怎么样”)

1.动词后没有宾语:

他学汉语,他学得很好。

2.动词后有宾语的三种形式:

他学汉语学得很好。

(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22.时量补语:

动词+时量补语(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有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

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

(动词+宾语+时间)

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钟。

/我等了他十分钟。

4.副词或能愿动词放在重复的动词前:

我学汉语只(要)学一年。

23.动量补语:

动词+动量词“次、遍、下---”:

1.动词+动量词+事物宾语:

我看了一次电影。

/他看了一遍课文。

2.动词+人称代词宾语+动量词: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24.用“比”字句表示比较:

1.A(不)比B+形容词:

我比他高。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还+形容词/心理类动词(喜欢、觉得……):

形容词:

我很高,他比我更/还高。

心理类:

我喜欢锻炼,他比我更/还喜欢锻炼。

3.A比B+形容词+数量//一点/一些//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一点/一些//得多/多了。

4.A比B早/晚//多/少+动词+数量: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A比B+动词+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一点/一些//得多/多了)。

我来得比他早(一点/一些//得多/多了)。

25.用“A跟B(不)一样+(形容词)”表示比较:

我跟他(不)一样高。

26.用“A有(没有)B这么/那么+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那么)高。

/他有你(这么)高吗?

27.“把”字句:

1.形式:

主语+把+宾语+动词+其他成分

2.语义:

说明移动、变化、产生的结果

我关了门——我把门关了。

3.动词+“了”、“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宾语”等,不能用可能补语。

我把门关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

/你把箱子拿上来。

/你把这本书给他。

不能说:

今天,我把这书看得完。

4.宾语一般是确指的、双方都知道的:

你把这本书(*一本书)给他。

5.能愿动词/否定词/时间副词在“把”的前边:

我要(没)(已经)把这本书给他。

6.动词后有结果补语“在、到、给、成、作”,一般要用“把”字句:

我把汽车停在学校门口。

/我把汽车停到学校门口。

/我把笔还给老师。

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王老师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

28.被动句:

1.“被”字句:

主语+被/让/叫+宾语+动词+其他成分

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有时施事可以不出现)

我的词典被人借走了。

(有时用“人”,表示不易或无法说明的施事者)

2.意义上的被动句(无标志):

信写好了。

//练习做完了。

29.“是---的”:

1.强调已经发生的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他是昨天来的。

/他是从北京来的。

/他是坐飞机来的。

2.表示态度、观点:

你打人是不对的//我认为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30.动词重叠:

1.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一”:

这个问题,我要想

(一)想。

2.已经完成,单/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

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3.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

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一)研究。

4.表示“正在”的意思,动词不能重叠:

他正在听(*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

1.单音节:

AA//双音节:

ABAB

2.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

她穿得干干净净的(*很干干净净)。

3.单/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

一双大大的眼睛/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

他的脸红红的/他们都高高兴兴的。

32.概数:

“多”:

数词后是“0”:

---多+量词:

三十多斤

数词是“1~9”:

---量词+多:

三斤多

33.“就”和“才”的区别:

1.“就”表示早、快:

学校八点上课,他七点半就来了。

2.“才”表示晚、慢:

学校八点上课,他八点半才来。

34.“又”和“再”的区别:

1.表示“过去”重复用“又”:

他前天来了,昨天又来了。

2.表示“将来”重复用“再”:

今天我来了,明天我要再来。

(还要来)

3.表示“有规律”地重复:

明天又是星期天了。

//明天他又要来。

35.“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1.有一点儿+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

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动词:

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

3.动词+一点儿(宾语):

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4.形容词+一点儿(比较):

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

36.越---越---:

1.主语相同:

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

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越来越---:

1.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2.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

(心理、认知类动词)

38.一---就---(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主语相同:

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

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39.定语的顺序:

名词/代词+指示代词+数量词组+修饰性形容词/名词+中心语

爸爸这两个好朋友…。

公司那三个重要的部门…。

你这四本汉语词典…。

她那五件漂亮的丝绸衣服…。

40.状语的顺序:

时间+处所+范围+程度+情态/方式+介词词组+动/形

我们昨天在家里都很高兴地给他打了电话。

我们前天在学校只十分简单地跟他谈了谈。

他们都对我很热情。

*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只要---就---只有---才---如果---就---

一---就---不是---而是---连---都(也)---既然---就---即使---也---

无论(不管)---都(也)---

 

备课

1.对教学对象与材料的分析

(1)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

语言技能、已学知识

(2)分析教材体例:

生词、课文、语言点、注释、练习的组合及其编排顺序

*生词:

义项、词性、复现率

*语言点:

个例、多处出现

*词语例释:

单个词语、词语辨析(同义词、反义词;意义、用法)

*注释部分:

句型、文化、科技、经济……

*练习内容:

形式、重点、题量

(3)确定学习重点和难点:

*既是课文中安排的,又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

是—不是—是不是

*学生易受母语干扰的:

我是很忙

*学生不易辨别,或容易混淆的:

马上——立刻

*某一种表达功能常用的句式或句子:

感谢、道歉

*有关中国文化习俗或价值观念的:

讲人情、拉关系

2.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1)用什么方式引出课文内容、新语言点?

(2)各环节如何过渡?

(3)词汇、语法、篇章各部分如何衔接?

(4)新语言点的学习用演绎法,还是用归纳法、类比法?

(5)怎样设计情景进行训练?

(6)如何检查学生是否明白、会用?

 

教案的构成要素

1.教学目标与要求

“目标”是笼统的,比如:

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掌握新的表达

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

“要求”是具体的,如:

学习多少个词语,掌握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

句式进行会话。

*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

学习、掌握、了解、理解、拼读、区别、分辨、使用、运用、表达……

2.课时分配,以及分课时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篇课文需要多少课时,每节课需要完成的内容与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

的进度该怎样掌握,如何处理预定内容与临时调整的问题……

3.教学重点:

要抓语言项目:

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

主要是动词、形容词、虚词,句型、句式

4.教学方法(包括辅助教学手段)

直接法:

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

直观法:

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

情景法:

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

其他:

模仿、重复、替换、对比;问答、启发、引导、归纳、演绎……

 

5.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

为基础。

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

*一般步骤: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

*需要确定:

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与方式(以100分钟为例):

1)组织教学:

2分钟~5分钟

*点名、问候、用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内容导入:

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

方法:

提问、回忆、讲述、对比、游戏……

2)复习检查:

10分钟~15分钟

检查与巩固:

听写、快速问答、复述、讲解作业中的问题……

3)讲练新课:

70分钟~80分钟(讲:

三分之一,练:

三分之二)

强调精讲多练,注重运用,师生互动;板书设计,情景操练……

一般顺序:

朗读——词语讲解——分段——提问和回答——归纳段落大意

——讲授语法点——操练

4)新课小结:

2分钟~5分钟

归纳总结新的语言点、重点内容……

5)布置作业:

2分钟~5分钟

造句、作文、复述、预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