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32126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docx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资料

科举制度——考试、学生

(一)考试

【童试】也叫“童生试”。

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科举时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祭妹文》:

“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

”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祭妹文》:

“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府试】府试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科举考试程序中,“童试”的其中一关。

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

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府试通过后就可参加院试。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

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

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院】古代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

贡,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的意思。

贡院最早始于唐朝。

现存有江南贡院、北京贡院、定州贡院、川北道贡院等遗址,其中南京江南贡院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最为出名。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

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

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二)学生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

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贡士】参见“会试”条。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

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进的丈人胡屠户也立即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进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

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试”条。

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训俭示康》:

“同年曰:

‘君赐不可违也。

’”

科举制度——古代学校、古代学官

(一)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瞽宗】古人以西为右,殷人尚右尚西,将大学设在西郊,也叫右学。

瞽宗是商代大学的名称。

当时大学以乐教为主,乐教的教师也就是乐师。

乐师在大学中祀其先祖为乐祖,大学也就成为乐师的宗庙,故称瞽宗。

瞽宗是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滕文公上》: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指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

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张衡传》:

“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

【私塾】私塾是私学的一种,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

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

(二)古代学官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

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三国志·吕蒙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送东阳马生序》: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

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

“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促织》: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学使即学政的别称。

《左忠毅公逸事》: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

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夫子】源于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为对教师的尊称。

古代礼仪——生活礼仪

【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

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

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

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

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

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

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

“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

“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

“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

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

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

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

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

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

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礼仪的饮食。

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

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宾礼】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

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

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

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秋祀门,冬祀井。

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

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

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

周代的傩仪用于四季驱邪逐疫。

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

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仪,以逐邪恶。

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

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

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分,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

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官职典制——选官制度、中央官职

(一)选官制度

  【禅让制】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

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

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

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

【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

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

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

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机构。

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

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

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

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其他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

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命其制定的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

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品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

所谓“状”,乃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如“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这是对东汉后期名士品评人物的制度化。

  【流官】“流官”指明清在四川、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集居地区所置地方官。

“流官”是相对于“土官”而言,“土官”是封建王朝封赐的独霸一方能世袭的官员或统治者。

“流官”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

“流官”与“土官”名称虽异,但都是统治阶级,臭味相投。

许多“土官”的陋规,“流官”照样施行。

【册命】(策命)为西周至春秋时周王任命官员的制度。

册命之制,在西周以前即已产生,至西周时已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制度。

凡内服百官与外服诸侯,以及诸侯国的命卿(大国三卿,二卿由周王册命;小国二卿,一卿由周王册命,谓之命卿)均由周王册命。

西周时代周王亲临册命,册命授职与舆服赏赐同时进行,授职称命,赐服称赐,也可以互称。

授职与赐服分别为册命的两项主要内容,并载于册。

西周册命金文在“王曰”“王若曰”之后即为册命的内容。

册命的内容一般先直呼受命者之名,然后叙述册命的原由,或加以告诫。

其次宣布受命者就任某官,职司何事,以及赐予祭酒、服饰、车饰、马饰、旂旗、兵器、土地、臣民及其他;并嘱以“敬夙夜用事,勿废朕命”。

(二)中央官职

  【皇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传说中的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

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

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俗称皇上。

【太上皇】秦始皇追尊他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称他的父亲太公为太上皇,也尊称为“上皇”。

历代皇帝未死时即传位于太子,也就自称太上皇。

【驸马】驸马最早只是一个官职,汉代武帝时设置驸马都尉,意思是掌副车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多由宗室及外戚、诸公主的子孙充任。

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为驸马,但并不是实际的官职,清代时则称为“额附”。

【爵位】即爵、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

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宰相】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总理”或“首相”。

宰是主持,相是辅助的意思。

历代都另有正式的官名,其职权大小以及行使权力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封建时代民间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描述宰相的地位,但一般地说,由于君主集权的加重,宰相的权力也随之而减轻,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明朝。

明代为了防止权臣篡位,废除丞相而以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如《陈涉世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指南录>后序》: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学士】古代官名。

魏晋时的文学之士,主管典礼、编纂、撰述等事务,通称学士。

因所属机关不同,职权各异。

有主管撰述的,如北齐文林馆学士,唐代的集贤院学士等;有专为皇帝侍讲、侍读的,还有草拟奏令、参与机密的。

宋代的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学士与大学士是专门为那些需要礼遇的大臣或文学之士而设,全是虚衔,而明清两代的殿阁学士实际上掌治着宰相的职权,这是历代地位最高的“学士”了。

【博士】古代官名。

六国时诸子、诗赋、术数、方技都设有博士;秦汉两代都沿袭了这一官职。

西汉时属太常,称太常博士;汉武帝建元五年设五经博士;晋代设国子博士,唐代有太学国子诸博士和律学博士、算学博士等,都为教授官,与职掌礼仪的太常博士不同。

明清两代有国子博士,太常博士,而以五经博士为孔孟及儒家诸族的世袭官。

【太医】周官中设医师,主管医务政令。

秦汉两代设太医令丞。

汉代初期属太常寺,后来改属少府。

魏晋南北朝时相沿设置。

隋代设置太医署,宋代改称太医局,元代又改为太医院,明清两代不变,其职责都没有大的变化。

后世泛指皇帝的医生为太医或御医。

【太师】指两种官职。

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

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

古代“三公”之一。

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

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

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

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如《张衡传》: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

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

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

《谭嗣同》:

“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

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

《谭嗣同》:

“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

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

《谭嗣同》: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

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

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

《<指南录>后序》: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

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

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

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

”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

“拜相如为上大夫。

”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屈原列传》: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

“子非三闾大夫欤?

”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

《<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中的“大夫”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师说》: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石钟山记》: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训俭示康》: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

”《五人墓碑记》: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司马迁做过太史令。

《张衡传》: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五人墓碑记》: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

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出师表》: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长史”指张裔。

《赤壁之战》:

“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

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

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谭嗣同》: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

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

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

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如《荆轲刺秦王》: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此指宫廷侍卫。

《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

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

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

如《屈原列传》: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

”明清时指县长。

如《促织》:

“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条。

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

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

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官职典制——地方官职、武官官职

(一)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