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5247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0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docx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规划(节选)

一、梅州市旅游产业存在问题

  ◆旅游增加值排序靠后,旅游产业管理、企业管理有待提高效益,降低平均行业成本,改变利润过低的局面。

  ◆产业规模不大。

旅游经济总量偏小,产业链条不长,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仍处于落后地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牵动和贡献率偏低。

  ◆精品开发缺乏。

梅州市景点的开发规模普遍较小,有国际影响力的长线旅游产品仍较缺乏,国内国际竞争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多,拳头产品少;自然景观产品多,文化产品少;旅游景点多、旅游参与性内容少等。

  ◆特色开发不足。

梅州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世界客都”、“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之美誉。

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与“世界客都”这个长线品牌结合不紧密,开发深度不够,客家文化特色不够鲜明。

  ◆旅游总体形象包装不够。

由于宣传推介资金紧缺,造成梅州市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知名度和占有率。

  ◆购物与娱乐消费水平不高。

梅州市具有客家地方特色,新颖、美观、实用的旅游商品少,加工水平低,重复模仿多,旅游商品的科技、文化含量不高,整体商品销售产业化水平低。

从梅州市2005年1-8月国内游客在本市消费上看,购物消费占比仅为7.9%;“十一”黄金周游客人均消费不到200元;不少景区几乎“购物零消费”。

  ◆旅游产业链延伸有待加强。

旅游产业链主要涉及交通运输、餐饮、旅游商品制造、建筑设计、旅游汽车、金融、通讯等行业部门。

目前在梅州市旅游产业结构中,产业链延伸不够,拉动力不明显。

  ◆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旅游业关联度高、综合性强,涉及众多部门和行业,协调和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各县(市、区)旅游局大部分不是行政单位,个别县还是政企不分的单位,不利于旅游局代表政府制定法规和行使管理职权,削弱了行业管理的权威,更难实现整个行业进行宏观管理。

行政局编制偏少、经费不足,旅游推介费未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削弱了市场推介力度。

  ◆旅游行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梅州市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责任心、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的严重隐患,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二、梅州市旅游产业化条件评估表

  条件优势劣势备注旅游资源

  ◆单体点多

  ◆文化旅游资源有特色,如围龙屋、

  客家山歌

  ◆温泉矿泥资源有特色◆分散,不易组合成规模、成线路

  ◆单调,风格雷同的围龙屋上千座

  ◆传播不力,如客家山歌

  ◆缺大观,“星星”众多,“月亮”缺乏

  旅游环境◆生态环境一流

  ◆社会秩序良好

  ◆文化氛围浓郁◆生态环境有可能被工业化污染

  ◆客家文化有可能被同化,需要

  创新客家文化旅游

  区位◆三省边界中心

  ◆邻近客源市场——韩江三角洲、

  大珠江三角洲、漳厦泉三角洲◆较偏,离主要市场——大珠江

  三角洲较远

  旅游市场◆潜在市场庞大、消费能力强大◆距离远,不易发展周末休闲度假

  旅游基础

  设施◆与主要客源市场韩江三角洲、大珠江

  三角洲有航空、铁路、高速贯通◆航线、航班少

  ◆火车需要提速

  ◆高速距离大珠三角超过3小时

  ◆与漳厦泉三角洲高速没开通

  旅游管理◆出台了地方性管理法规

  ◆健全了旅游管理机构

  ◆注重了旅游总体规划◆偏行业管理,缺目的地管理

  ◆偏内部宣传,缺外部促销

  ◆偏宏观规划,缺具体引导

  旅游政策◆对旅游投资、旅游开发有优惠政策◆对旅游市场开拓缺乏奖励政策,

  如旅行社、旅游推介单位引客入梅

  的奖励。

三、潜力评估

  ◆旅游目的地:

梅州市可以打造为粤东与赣闽粤三省终点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地的条件,形成客家文化、山水文化、生态文化、休闲文化品牌。

  ◆旅游资源与产品:

对旅游资源点进行组合开发,可以形成景区规模与特色;如果资源点难以组合,可以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物(如休闲项目、节事活动)。

然后在规模景区基础上,形成旅游核心与组合产业园区,旅游黄金线路与辅助线路。

同时,利用客家文化,可以形成旅游服务产品特色(如服务设施设备、服务环境、服务礼仪等)。

  ◆旅游环境:

旅游环境也属于旅游吸引物、旅游卖点。

由于梅州市属于山区农业市,以单一民系为主,旅游环境(生态、社会、文化)堪称一流,休闲氛围极佳。

梅州市,尤其是市区的生态、社会、文化环境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任重道远,需要丰富客家文化、生态文化、休闲文化氛围。

  ◆客源市场:

梅州市客源市场庞大,但基本上属于潜在的旅游市场,一方面因为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企业促销力度不够,缺乏针对细分目标市场的促销策略,特别是周末度假市场、会议市场,以致旺淡不均;另一方面,距离较远,对大珠三角周末休闲度假市场缺乏竞争力。

  ◆旅游产业:

依据梅州市特色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可以形成特色旅游产业和特色旅游产品,形成竞争优势。

其中包括:

住宿业(围龙屋乡村旅馆)、餐饮业(客家菜)、旅游购物业(土特产、纪念品如客家文化纪念品)、休闲娱乐业(温泉休闲保健、客家文化娱乐),以及专项的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温泉旅游、节事旅游业等。

  ◆旅游企业:

在梅州市特色旅游产业中,可以打造一群知名旅游企业品牌,通过资本重组、连锁加盟,进行品牌输出,形成旅游企业集团,其中以餐饮业最为突出。

  ◆旅游体制:

通过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将会有力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其中包括:

政企分开、政事(事业单位)分开、政协(行业协会)分开。

政府从对旅游行业性管理向旅游目的地管理过渡,通过“一把手工程”和“旅游委员会”彻底打破条块分割,形成“发展旅游不是旅游局单个部门的事,而是所有机关部门的事,乃至全体梅州人的事”的共识,即“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公关”。

  ◆旅游政策:

通过旅游优惠、鼓励政策的制定执行,也将会有力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目前梅州市形成了针对旅游投资与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但缺乏对市场开拓的奖励政策,如对旅行社、旅游推介单位的奖励。

四、梅州市旅游产业化的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使旅游产业成为梅州市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梅州市特色产业;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体系及其特色-重点旅游产业、核心-外围旅游产业园区;打造成各个旅游产业的龙头企业或标杆企业;促进“世界客都”品牌的不断完善与延伸(如文化之都、客家美食之都、山水之都、休闲之都等)。

  具体而言,就是要形成“五大”特色重点旅游产业,即:

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博物馆与纪念馆区、旅游度假区为基础的景区(点)业,以围龙屋乡村旅馆和地域文化主题度假酒店为特色的住宿业,以客家菜为特色的餐饮业,以土特产、纪念品为特色的旅游购物业,以温泉休闲保健、客家文化休闲为特色的娱乐业;“五大”特色重点专项旅游业,即:

文化旅游业、农业旅游业、温泉旅游业、节事旅游业、体育旅游业;“四大”核心旅游产业园,即:

梅县阴那山旅游产业园、五华县热矿泥康体产业园、丰顺县乡村温泉产业园、五指石风景名胜旅游产业园;“二大”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即:

短线的“世界客都,休闲梅州”,长线的“世界客都,文化梅州”。

  

(二)具体目标

  1.定性目标(“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

  ◆构建起梅州市比较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

  ◆形成具有梅州市特色的重点旅游产业群

  ◆形成梅州市比较完整的上游旅游产业链

  ◆形成梅州市核心——外围旅游产业园区

  ◆形成梅州市各旅游产业的龙头标杆企业

  ◆促进“世界客都”品牌不断完善与延伸

  ◆建立起规范的旅游管理体制、旅游市场规则、旅游政策法规

  2.定量目标(“十一五”期末)

  ◆入境游客:

17.6(万人次)

  ◆国内游客:

478(万人次)

  ◆旅游总人次:

495.6(万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

0.56(亿美元)

  ◆旅游总收入:

42.8(亿元)

  ◆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

6.6%

五、梅州市景区(点)业的类型构成、发展方向与管理改革

  1.景区(点)业的类型构成

  景区(点)类型众多,依据景区(点)的内容,景区(点)可以分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含森林公园)、博物馆与纪念馆、城市公园与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如温泉休闲度假区、农业旅游度假区等)、农业庄园等。

  从目前梅州市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景区(点)来看,梅州市景区(点)行业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行业(如阴那山、五指石)、自然保护区行业(含森林公园,如五华县七目嶂森林公园、大埔县丰溪自然保护区、梅县阴那山自然保护区等)、博物馆与纪念馆行业(如客家文化博物馆、叶帅故居与黄遵宪故居)、城市公园行业(如客家文化公园)、温泉旅游度假区行业(如五华县热矿泥山庄、丰顺县乡村温泉)、农业旅游度假行业(如雁南飞、雁鸣湖)、乡村旅游度假行业(如桥溪古村落、南华又庐)等。

  2.景区(点)业的发展方向

  从国内外景区(点)业发展趋势看,旅游景区(点)发展具有多样化、主题化、综合化、规模化、园林化等特点。

依据梅州市旅游资

理。

  在产业化政策方面,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旅游资源,在充分考虑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既可以成立管理委员会(国家所有),进行事业化经营,向公众提供免费或成本价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也可以促进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进行企业化经营。

六、梅州市风景名胜区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1.现状分析与价值评估

  目前,梅州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0)、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梅县阴那山、平远五指石)、市县级风景名胜区(5处)。

  可见,在风景名胜行业中,梅州市缺乏知名的名山大川、风景河段,没有世界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难以形成区域核心旅游景观。

同时,产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很好地依托风景名胜区促进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形成设施配套和产业关联。

不过,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具有较好的组合优势,例如,梅县阴那山风景名胜区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叶帅故居、国家4A农业旅游度假区(雁南飞、雁鸣湖)、乡村旅游度假区(如桥溪古村落)等形成了有机组合,且邻近市区;平远县五指石风景名胜区属于福建武夷山余脉,是广东的武夷山,与蕉岭县长潭旅游度假区形成了有机组合。

围绕二者可以形成具有梅州特色的旅游产业园区,其中前者可以打造为核心旅游产业园区、后者可以打造为组合旅游产业园区,具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前景。

  2.产业链条及重点环节

  风景名胜区实际上属于综合性的观光游览、休闲娱乐景区,一方面以“景观旅游产品”为核心,涉及“食”(餐饮)、“住”(度假)、“行”(区内交通)、“游”(游览观光、景点导游)、“购”(旅游商店)、“娱”(保健、文化、体育)六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横向旅游产业链条。

  另一方面,六要素又有各自的上游产业链,构成一个连贯的纵向产业链条。

例如,餐饮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旅游度假←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旅游饮食品、旅游日用品)←纪念品制造业、土特产加工业、轻工业←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等。

  在风景名胜区中,能够创造价值的重点产业环节主要包括游览(门票)、餐饮业、住宿业、购物业,以及农业及其深加工业。

特别是需要依托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发展休闲度假业,如主题农业度假村、温泉休闲度假村、自然生态度假村、乡村旅游度假村等。

  3.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

  

(1)规划思路

  ◆以两大省级风景名胜区——梅县阴那山、平远五指石为核心,发展两大旅游产业园区(前者为梅州市核心旅游产业园区、后者为梅州市组合旅游产业园区)。

  ◆将有条件的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县域旅游休闲中心,并同周围旅游景区形成有效组合,特别是线路组合,如兴宁市的神光山,丰顺的铜鼓嶂。

同时,依据各市县风景名胜旅游资源情况,加快市县级、甚至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审批。

  ◆通过建立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统一对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和开发规范。

  ◆通过引进规模私人资本统一开发,实行准产业化经营,在考虑公共利益(如免费门票、成本价门票)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化,即门票免费或成本价,但旅游休闲项目按市场收费。

  

(2)规划目标

  ◆将梅县阴那山打造为国家4A级景区,平远五指石打造为国家3A级景区。

  ◆以梅县阴那山为核心,组合叶帅故居、雁南飞、雁鸣湖、桥溪古村落,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形成以阴那山为核心的梅州市旅游核心产业园,成为梅州市旅游产业龙头、航空母舰。

  ◆以平远五指石与蕉岭县长潭为中心,形成梅州市北部旅游产业园区。

  ◆以兴宁神光山为中心,形成梅州市西部旅游组合产业园区。

  4.龙头项目(企业)或项目群(产业群)

  

(1)龙头项目(企业)

  ◆梅县阴那山风景名胜区

  ◆平远五指石风景名胜区

  

(2)项目群(产业群)

  ◆梅县阴那山风景名胜区:

文化旅游业(叶帅故居、灵光寺、万福寺、桥溪古村落)、农业旅游度假(雁南飞、雁鸣湖)、森林旅游业(阴那山自然保护区)。

  ◆平远五指石风景名胜区:

长潭旅游度假区。

  5.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由建设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建立风景名胜区行业管理协调委员会,统一对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

  ◆各个风景名胜区建立管委会,在事业化与产业化之间取得平衡。

  ◆编制各风景名胜区规划,统一规范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管理。

  ◆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规模私人资本进入风景名胜行业,实行准产业化经营,在考虑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化,即门票免费或成本价,但其中旅游休闲项目按市场收费。

  ◆鼓励风景名胜区中特色农业、特色林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产业发展。

七、梅州市温泉旅游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1.现状分析与价值评估

  梅州市温泉资源主要有9处,包括丰顺的汤坑、丰良,五华的转水、横陂、河东,兴宁的叶南、泥陂,平远的热柘,梅县的大坪等;已经或正在开发的6处,包括丰顺的汤坑、丰良,五华的转水,兴宁的叶南、平远的热柘,梅县的大坪等;包括温泉旅游度假区6处。

在广东,梅州市的温泉资源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水温高、水质好、比较集中(五华县、兴宁市、丰顺县、平远县)且有区位优势(位于大珠三角与梅州市、韩江三角洲与梅州市高速公路两侧)。

其中五华县汤湖的高温矿泉,开发出“天下第一奇”的热矿泥,成为全国罕有的疗养保健旅游产品;丰顺县的氡温泉储量大、水质好、易开采、分布广,拥有全国第一个地热试验电站。

  目前,梅州市温泉产业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但存在“小、散、弱、差”问题,基本上处于粗放型开发阶段,在温泉旅游度假区的主题选择、温泉旅游度假区的综合开发、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区域组合、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园林建设,以及温泉产业链的形成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依托温泉资源向“大型主题休闲游乐温泉度假园林”模式开发。

“大型”是针对要达到规模优势这个要求提出的,“主题”是针对提供差异性服务这个要求提出的,“休闲游乐”是针对国外温泉开发模式演变的经验和需要开发越来越多温泉附加产品的假设成立提出的,“度假”是针对休闲旅游市场提出的,“园林”是针对环境建设提出的。

这种温泉开发模式以度假功能为主,观光功能为辅,以大型或超大型温泉主题休闲区为开发形式,将温泉资源与周边的资源充分结合,以主题休闲游乐设计为核心,融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保健于一体。

  2.产业链条及重点环节

  在沐浴业(健身沐浴)、疗养业的基础上,温泉旅游度假区还可以引入如下产业:

住宿业、餐饮业、旅游购物业,按摩业、美容业、心理咨询业,休闲体育业,文化产业(文化娱乐、游戏娱乐、知识娱乐),以及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园艺业(动物园、植物园)等。

其实,只要抓住市场、形成主题,就可以将温泉旅游度假区作为一种“大型主题休闲健康乐园”来经营,并依据目标市场定位确定其中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如住宿业、餐饮业、按摩业、体育业等。

  3.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

  

(1)规划思路

  ◆旅游局与矿业局形成互动联合,建立起有效的行业监管机制和竞争机制,防止“小老板占大资源”、“本地老板排斥外地老板”现象。

通过引进规模私人资本,实行市场化、产业化运营,打造具有温泉行业几个标杆企业、精品度假区,以为温泉行业服务与管理典范,从而促进行业整体素质提升。

  ◆以乡村温泉旅游(或休闲)度假区为主要形式,发展乡村温泉旅游休闲,凸现梅州地方文化特色。

  ◆依据目标市场、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促使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走向规模化、大型化、综合化、主题化、园林化,如丰顺县就可以建设围龙屋乡村温泉度假区。

  ◆以温泉沐浴业、保健业为核心,拓宽温泉经营范围,延长温泉产业链。

  ◆打造温泉产业的示范园区(五华县热矿泥山庄和丰顺县邓屋大温泉度假区),以为行业标杆和区域品牌。

  ◆依托五华县热矿泥山庄和丰顺县邓屋大温泉度假区,定期举办温泉养生文化节日。

  

(2)规划目标

  ◆以五华县热矿泥山庄和丰顺县邓屋大温泉度假区为核心,组合附近旅游景区点或旅游资源点,完善产业链,形成梅州市温泉产业的两大专业核心旅游产业园区。

  ◆将五华县热矿泥山庄打造为国家3A级景区;丰顺县邓屋大温泉度假区打造为国家4A级景区。

  ◆梅州市其他温泉资源需要与附近旅游资源点或景区点形成组合,因地制宜,打造为乡村温泉度假区。

例如,兴宁市的叶南温泉与神光山风景名胜区的组合。

  ◆促使温泉产业成为梅州市旅游产业中的核心产业、特色产业。

  4.龙头项目(企业)或项目群(产业群)

  

(1)龙头项目(企业)

  ◆五华县热矿泥山庄

  ◆丰顺县邓屋大温泉度假区

  

(2)项目群(产业群)

  ◆五华县热矿泥山庄:

叶南乡村温泉度假区、神光山旅游风景区,益塘水库旅游风景区(休闲农业)、七目嶂生态旅游区(森林旅游)。

  ◆丰顺县邓屋大温泉度假区:

蒲寨火龙、文庙、地热试验电站、太平寺、济公寺、龙归寨瀑布、揭岭飞泉风景区。

  5.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

  ◆梅州市政府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目的地促销方面,围绕上述两大温泉产业园区展开,促进终点旅游目的地的形成。

  ◆鼓励规模私人资本进入温泉行业,实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

  ◆成立梅州温泉协会作为行业中介,指导温泉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依据2006年7月1日即将公布的《广东省温泉旅游服务规范》促进温泉旅游服务与管理质量的提升。

  ◆鼓励温泉休闲度假区与特色产业融合,如特色农业、中医中药业、园艺业等,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八、梅州市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1.现状分析与价值评估

  梅州市作为“世界客都”,其客家文化资源主要文物为胜,有郭沫若“由来文物第一流”诗句为鉴。

其中已经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2处,包括国家级2处(叶帅故居、丘逢甲故居)、省级25处、县市级121处,未被列入保护的文物甚多,单围龙屋建筑就有上千座;博物馆8座(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市华侨博物馆、蕉岭县法刚博物馆、五华博物馆、兴宁博物馆等);文艺团体12家(如梅县山歌剧团、蕉岭县山歌剧团、五华采茶剧团、木偶剧团,兴宁山歌剧团等);文艺演出场所包括梅县人民广场、蕉岭县文化活动中心、五华县琴江文化广场、兴宁市明珠文化广场(露天舞台与山歌亭)等;文化节事包括梅州山歌节、五华竹马舞、扮古史等。

  典型的客家文物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以客家围龙屋为代表的典型民居建筑,构成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其中省级7处,未列入文物保护的达上千座。

(2)名人故居纪念馆,特别是近现代名人故居,其中国家级纪念馆1座(叶帅故居)、省级纪念馆4处(黄遵宪、丘逢甲、谢晋元、张弼士),其他客家名人故居点众多。

(3)客家民俗风情,特别是客家话(梅县话)之乡、客家菜之乡、客家山歌之乡。

(4)古城、古镇、古村落。

如梅州古城、兴宁古城,梅县松口千年古镇,梅县雁洋镇桥溪古村等。

(5)其他文物资源,如会馆(兴宁两海会馆-省级)、学宫(五华长乐学宫、兴宁学宫-省级)、牌坊(丝纶世美牌坊-省级)、寺庙(五华英烈庙、梅县灵光寺-省级)、佛塔(五华狮雄山塔、梅县元魁塔、梅江区千佛塔-省级)等。

  梅州市的客家文化资源虽然不具有垄断性,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与完整性,是汉族客家民系的标志性文化区域,不仅在广东,而且在海内外都具有吸引力,是梅州市文化旅游与文化休闲产业化、准产业化的基础,将构成梅州市旅游行业、休闲行业中的特色行业。

  目前,梅州市文化旅游行业、文化休闲行业的发展还不尽人意。

其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文化旅游与文化休闲主要以“文物与文化保护”(代号9040)、“博物馆”(代号9050)、“烈士陵园、纪念馆”等观光性项目为主(代号9060),而文化表演、文化娱乐、文化节庆等参与性项目不足。

(2)大量历史文物资源和民俗风情资源还没有普查清楚,更不用说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

(3)文化旅游与文化休闲业的运营模式还没有解决,哪些需要事业化运营?

哪些需要产业化运营?

哪些介入两者之间可以准产业化运营(收取成本价)?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单位、文化协会的关系如何界定?

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如何建立协调机制?

等等。

(4)不同级别的文物资源如何在商业开发与有效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5)不同文物资源的权属不同(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家族共有、私人所有),不同所有者的文物资源如何有效保护?

又如何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6)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如何与商业经营融合,同时在商业开发过程中保持其本真性?

(7)对内如何保持客家文化优秀传统?

对外如何传播客家文化品牌?

特别是通过传播客家文化,促销梅州市旅游产品、促销梅州?

可见,有关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应该是梅州市旅游发展的重头戏,涉及方面众多,面临问题复杂。

  2.产业链条及重点环节

  ◆基本行业:

文物与文化保护业、博物馆业、烈士陵园与纪念馆业(事业化或准产业化运营);文化表演业、文化节庆业、文化娱乐业(产业化运营)等。

前者属于事业化或准产业化运营;后者属于产业化运营。

  ◆配套产业:

住宿业、餐饮业、旅游购物业、休闲娱乐业等。

  ◆上下游产业链:

文化用品、文化纪念品加工业与批零业(如文化商品一条街、旅游商店),文化艺术经纪代理业等。

  ◆重点环节:

文物业、博物馆业(历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纪念馆业,文化表演业、文化节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用品、文化纪念品加工与批零业。

  3.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

  

(1)规划思路

  ◆梅州市文化局会同梅州市旅游局,在县市区文化局、旅游局配合下,对全梅州市文化资源进行一次普查,通过分级、分类、分区,以文字、地图、图片、录象、建模等形式建立文化资源信息库,并依据旅游发展规律,确立开发利用方向与有效保护方法。

  ◆确定文化资源是事业化运营(免门票费)、还是准产业化(收取游客成本价门票)、抑或完全产业化经营(市场化)的标准界限,确立适当的运营管理模式,其中可以考虑依据级别(国家、省、县市)、类型、价值(经济价值、文化研究价值、文化教育价值)确立运营管理模式。

例如,名人故居就可以考虑准产业化运营,收取成本价门票,以维持日常管理费用,而配套项目如住宿业、餐饮业、旅游购物业、休闲娱乐业则完全产业化;县市级以下的围龙屋就可以向乡村度假旅馆发展,并与乡村民俗博物馆融合,发展为乡村旅游景区点。

  ◆文物资源需要以“开发利用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利用”,从旅游观光型向参与体验型发展,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组合其他相关资源,发展参与式休闲项目。

  ◆对于可以产业化经营的文物资源,促进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高开发利用效益。

  ◆大力发展以“古镇古村”为对象的乡村旅游,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互动。

  ◆重视各种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及其准产业化、产业化运营,象客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博物馆、南药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