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7029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docx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

散檀宁缘品第二十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诸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国中,有五百乞儿,常依如来,随逐众僧,乞丐自活。

阿难尊者说,就像我所听闻的,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当时世尊和弟子们一千二百五十位在一起。

那时候这个国家里有五百个小乞丐,常常依止佛,跟在众僧后面,以乞讨来养活自己。

经历年岁,厌心内发,而作是言:

我等诸人,虽蒙僧福得延余命,苦事犹多。

咸作是念:

我等今者,宁可从佛求索出家。

共诣佛所。

就这样经过了一些年月,他们内在对此忽然发起了厌离的心,说到:

“我们这些人虽然得蒙僧众的福报,能够延续生命,但还是有很多苦恼的事。

”他们都说:

“我们今天干脆就跟随佛,请求出家算了。

”这样,他们就一起来到佛这里。

于是众人,即共白佛:

如来出世,甚为难遇。

我等诸人,生在下贱,蒙尊遗恩,济活身命。

既受殊养,贪得出家,不审世尊,宁可得不?

当时这些人就一起请白佛说:

“如来出世是极其难遇的,我们这些人生在下劣的种族,得到世尊的恩惠,才得以济身活命。

既然受了世尊的特殊恩养,我们也是很希求在佛教下出家,不知道世尊认为可以吗?

尔时世尊,告诸乞儿:

我法清净,无有贵贱。

譬如净水,洗诸不净,若贵若贱,若好若丑,若男若女,水之所洗,无不净者。

当时世尊告诉乞丐们:

“我的法是很清净的,不分什么贵贱之别。

就好比净水能够洗涤各种不净,无论是贵族、贱族,或者庄严、丑陋,或者是男、是女,凡是经过法水洗涤,都无不清净。

又复如火所至之处,山河石壁,天地所有,无大无小,一切万物,其被烧者,无不燋燃。

又复我法,犹如虚空,男女大小,贫富贵贱,有入中者,随意自恣。

“我的法又像是烈火,所到之处,无论是山峦、河川、石壁,一切天地中的万物,无论大小,凡是被烈火烧的,无不焦烂。

而且我的法好比是虚空,无论是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凡是入到我的佛法当中,都能够随意自在地享用。

时诸乞儿闻佛所说,普皆欢喜,信心倍隆,归诚向佛,求索入道。

世尊告曰:

善来比丘!

须发自堕,法衣在身。

沙门形相,于是具足。

当时小乞丐们听到佛这样说,都非常欢喜,他们的信心加倍地增上,然后以至诚心皈依佛,请求出家入道。

世尊就说:

“善来比丘!

须发自堕,法衣在身。

”他们就具足了沙门形象。

所以佛的法是非常广大、平等、慈悲的,不会拣择种姓,过去低贱的乞儿现在都成了世尊教下的比丘。

所谓世间的身份只是暂时的果报显现,其实人人都有佛性,都有善根,只要能够皈依三宝,就开启了一切利乐的根源,从此以后就会迈向无比光明的境地。

佛为说法,心开意解,即尽诸漏,成阿罗汉。

当时佛就给他们说法,这些比丘们都心开意解,断尽了烦恼,成就了阿罗汉圣果。

很了不起!

也可见三宝救护的恩德无与伦比,任何人只要用心去学佛法,就决定能成就圣果。

我也想起清朝的玉琳国师,他前世也是一个苦恼的僧人,但是他礼拜药师佛发愿,到了来世,就变得非常尊贵、有道德,而且修行成就,成为一代国师。

所以,我们在三宝门中,只要自己能很好地发心修学,命运会极快地转变。

于时国中,诸豪长者庶民之等,闻诸乞儿,佛听入道,皆兴慢心,而作是言:

云何如来,听此乞丐下贱之人,在众僧次?

我等诸人,傥修福业,请佛众僧,供养食时,奈何令此下贱之徒,坐我床席,捉我食器?

那个时候,国家里的那些豪富长者、庶民等等,他们是属于高层阶级,听说这些低贱的小乞丐,佛都允许他们入道,他们都生起慢心而这样讲:

为什么如来听许这些乞丐下贱的人,坐在僧众的行列?

我们这些人如果修集福业,请佛和众僧来应供的时候,怎么能让这些下贱的人坐我的床席,拿我的食器?

印度的种族观念很强,所以他们有这样的想法。

尔时太子,名曰祇陀,施设供具,请佛及僧,遣使白佛:

唯愿世尊明受我请及比丘僧。

因令白佛:

所度乞儿,作比丘者,我不请之,慎勿将来。

佛便受请。

当时的太子叫做祇陀,他备置了很多的供养品来请佛和僧众应供,派使者启白佛说:

“唯愿世尊明天受我等的邀请,比丘僧也来。

”而且对佛说:

“您所度的那些小乞丐做比丘的,我不请他们,千万不要把他们带来。

”佛就接受迎请。

他们确实有这种贵贱的分别,但是佛没有。

从这里我们也应当发愿随学世尊,我们对一切有情要有一个平等的慈悲心对待,不要分这些高低贵贱。

明日食时,佛及众僧,当应请时,告诸乞儿比丘:

吾等受请,汝不及例,今可往至郁多罗越,取自然成熟粳米。

还至其家,随意坐次自食粳米。

到了第二天进食的时候,佛和僧众已经到了应请的时候,佛就告诉那些乞儿比丘:

我们受施主请供,你们不在里面,现在你们可以到北俱卢洲取自然成熟的粳米。

回来时到施主家,按次第入座,随意享用粳米。

时诸比丘,如命即以罗汉神足,往彼世界,各各自取,满钵还来。

摄持威仪,自随次第,乘虚而来,如雁王飞,至祇陀家,随次而坐,各各自食。

这些比丘们都按照佛的吩咐以阿罗汉的神足通到了北俱卢洲,各自都取了自然成熟的粳米,钵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又飞回来。

他们都整摄威仪,随着次第排成一排,从虚空中下来,就像雁王一样飞到了祇陀家里,按次第端坐后,各个持着自然粳米而食。

于时太子,睹众比丘,威仪进止,神足福德,敬心欢喜,叹未曾有,而白佛言:

不审世尊,此诸圣贤大德之众,威神巍巍众相具足,为从何方而来至此?

甚可钦敬!

唯愿如来,今当为我说其徒众本末因缘。

当时祇陀太子看到众比丘的威仪进止以及神足通和福德,生起了恭敬心和欢喜心,赞叹这是前所未见的圣僧,就对佛说:

“世尊,这些圣贤大德僧众威神巍巍,具足相好,不知道他们是从何方而来此地的?

让人十分钦仰、恭敬!

唯愿如来现在给我们讲说这些徒众的本末因缘。

佛告祇陀:

汝若欲知者,善思听之,当为汝说。

此诸比丘正是昨日,所不请者。

吾及众僧,向者欲来应太子请,此诸比丘,以不请故,往郁多越,取自然粳米,而自食之。

佛告诉祇陀:

“你如果想知道的话,要善加思惟谛听,我来给你说。

这些比丘正是昨天你不请的乞儿比丘。

我和众僧前面想来应太子请斋,这些比丘因为不被请的缘故,所以他们去了北俱卢洲,取了自然粳米而自己受食。

尔时祇陀,闻说是语,极怀惭愧,懊恼自啧:

我何愚蔽,不别明闇。

当时,祇陀听到佛这样说,他心里非常惭愧、懊恼、自责,说:

“我是何等愚痴、蒙蔽,分不清楚明暗!

又复言曰:

世尊功德,难可思议!

此诸乞儿,于此国中,最为下贱,今日乃得禀受清化,最蒙洪润,既受现世安乐身福,复获永世无为之乐。

如来今日,所以出世,但为此辈,更不存余。

太子又接着说:

“世尊的功德实在是不可思议,像这些乞丐在我们国家里是最下贱的人,今天得到了佛的清净教化,他们受到佛这么大的法水的滋润,既能够享受到现世极广大的安乐福报,又能获得永世无为的涅槃之乐。

如来今天所以出现世间,就是为了这些苦难的人们而不是其他啊。

我们可以看到,确实佛的这种救度的功德、救度的恩德是不可思议的!

祇陀太子也十分感慨:

像这些乞丐本来是最下贱的人,但是他们得到了世尊圣法的教化,佛的法雨滋润了他们的心田,结果就开启了无量的安乐。

所以,一个人能够在世尊教下出家、修道,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时时这么想,就会不断地在心里引发踊跃欢喜,就有爱出家的心,会不断地发愿生生世世出家、修持净戒。

以前经常讲五里铜盆的公案,他就是供养比丘一点钱,然后五里路步步发欢喜心,就得到极大的福报。

但是他还没出家。

尤其在座已经出家学道的人,你时时都要想,能出家是多么幸福!

虽然在这个末法时代,很多人都认识不到这一点,而且歧视、排挤、漠视皈依、出家等。

但事实上,一入了三宝的门,就已经加入了这个系统,就可以享受这个系统的一切待遇,这就是缘起。

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你对于皈依的利益就不可能生胜解,一旦你相信了,你才知道,原来皈依是这么不可思议的事,出家就更不可思议了,他是很尊贵的。

在印度,种族界限非常森严,哪里有贱种跑到王子家里来吃饭的道理?

那是一种污辱,他看到了都要把你扫出去。

叫花子坐到太子家里的坐席上面,还要供碗、供食让他吃,这简直是惊天动地的事。

这五百比丘过去虽然是乞丐,但他们现在已经出家,已经穿上了三世诸佛清净幢相的法衣,已经是如来教下的弟子,他就代表佛,所以就很尊贵。

所以祇陀也不得不由衷地感慨:

这些人过去是以乞丐为生,在整个国家里是最底层的人。

现在他们都是威仪堂堂,在现世的时候,每天都是清净的法的生活,有无量的法乐、无量的喜乐;而且证了阿罗汉果,在未来世那是永远地安乐。

所以想到这一点,我们要不断地随喜出家的功德,要不断地发起爱出家的心。

要常常这样来发愿:

愿我最好不做佛法以外的事,愿我生生世世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生生世世在佛教下出家修行,然后来利益众生。

懂得修行的人,时时都会这样修,根本不会觉得看一点世间的小说、电影更有趣,根本就不会沾染这些。

又复世尊,不审此徒,往古世时,种何善行,修何功德,今值世尊特蒙殊润?

复造何咎,从生已来,乞丐自活,困苦乃尔?

世尊慈愍,幸见开示。

当时祇陀太子又问到了往昔的因缘。

所以在佛的教化下,他们都知道现世的这一切苦乐的现象,必然都是由过去世相应的因感来的,没有一个是无因而现的。

做乞丐也好,能出家也好,无非是过去的善恶因缘决定的。

懂了这一点,我们在现世的时候要积极地断掉一切恶,要尽量停止一切恶。

另一方面,你真正了解了善事这样的美好,它能带来一切圆满喜乐,世出世间的一切所谓的美好都是从善而来的,就会一心依止善。

善就成为我们的哲学,善就是我们的圣殿,善就是我们的经书,所以我们日日要去行善,不能够离开。

可见,我们只要在因果上熏习多了,就会有善恶取舍的能力。

它就摄持你的心断恶行善,你也很欢喜这么做,你心里有一种力量。

但是你没有通过因果法的教化,这个心就起不来。

祇陀太子说:

“世尊,不知道这些比丘他们在往昔世的时候,种了什么善行,修了什么功德,现在能遇到世尊,能得到佛特别慈悲的法雨滋润?

他们又是造了什么过失,从他们诞生以来,就生在下贱种姓,以乞讨自活,生活是那么地困苦,每一餐都要到外面去求乞?

愿世尊慈悲为我们开示。

佛告之曰:

若欲知者,宜善听之,吾当为汝具足解说如是本末。

诺!

当善听。

世尊当时就说:

“你想听的话,应当善自谛听,我现在就给你们具体解说这桩因果的本末经过。

”祇陀回答说:

“好的,一定好好听。

所以这就是我们的大师佛陀,他的一切智眼无不照见,任何一件世间的事情,他都能看到本末因缘。

所以,宣说缘起,是我们释迦本师无上的功德。

世间上没有任何的学者、哲学家、思想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想到世尊是如此地洞见了缘起,洞见了一切万法的真理,我们应当发愿永世皈依佛的正法,也就是要皈依佛给我们开示的缘起正道,要永远按照佛指示的缘起正道来修行,来规范自己的一切行为。

尔时世尊,便告祇陀:

过去久远,无量无数,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奈。

国有一山,名曰利师(晋言仙山)。

古昔诸佛,多住其中。

若无佛时,有辟支佛,依其住止。

假使复无辟支佛时,有诸五通学仙之徒,复依止住,终无空废。

当时佛就以极其广阔的宿命通、智慧眼如实地告诉祇陀:

这是在过去久远无量无数不可思议阿僧祇劫的时期,在这个阎浮提,有一个大国家叫做波罗奈。

国中有一座山,叫做利师山。

古昔诸佛多数都是住在这个山里,如果没有佛出世的时候,就有辟支佛依靠这个山生活。

假使没有辟支佛的话,也有那些世间具有五通的学仙道的人,依止这个山居住,终究不会有空废的时候。

总而言之,这是一座道山。

尔时山中有辟支佛二千余人,恒止其中。

于时彼国,有火星现,是其恶灾。

此星已现,十二年中,国当干旱无有天雨,不得种植,国必破矣。

当时这座山上有两千位辟支佛恒时安住在里面。

那时候,这个国家忽然之间出现了火星,这是一种不祥之兆。

这颗星显现了之后,在十二年里,国家会干旱,天上滴雨不下,没办法种植庄稼,国家一定会毁灭的。

是时国内,有一长者,名散檀宁,其家巨富,财谷无量,恒设供具,给诸道士。

时千快士,往至其家,求索供养,而作是言:

我等诸人,住在彼山,值国枯旱,乞食叵得。

长者若能供我食者,当住于此,若不见与,当至余方。

在那个大灾难的年代里,国中有一位长者叫做散檀宁,因为他家是大富豪,拥有无量的财物、谷米,所以恒时设一些供养具来请修道人应供。

当时有一千位辟支佛来到他家,请求供养,这样说到:

“我们这些人住在那座山里,现在正赶上国家干旱,到处乞不到食物。

长者如果能供养我们食物的话,我们就住在这里,如果不给的话,我们就到其他地方去了。

长者于时,即问藏监:

今我藏中,所有谷米,足供此诸大士食不?

吾欲请之。

藏监对曰:

唯愿时请,所有谷食,饶多足供。

长者即请千辟支佛,饭食供养。

长者当时就问藏监(仓库管理员):

“现在我宝藏里拥有的谷米能够供养这些大师们十二年的饮食吗?

我想请他们应供。

”这个藏监说:

“愿您应时请斋,谷米非常富足,足以请供。

”当时长者就请了这一千名辟支佛,做饭食供养。

彼残千人,复诣其家,亦求供养。

长者复问其藏监曰:

卿所典藏,谷食多少?

更有千人,亦欲设供,足能办不?

其藏监言:

所典谷食,想必足矣,若欲设供,宜可时请。

于时长者,即便请之。

差五百使人,供设饭食。

那座山上剩下的一千位辟支佛又到他家来,也请求供养。

当时长者又问藏监:

“你查一查仓库里谷米食物有多少?

又有一千个人来,我也想供养,足够成办吗?

”藏监说:

“所储藏的谷米食物想必是够的,如果想设供养,可以应时而请。

”当时长者就请这一千人应供。

而且派遣五百个工人供设饭食。

时诸使人,执作食具,经积年岁,厌心便生,并作是说:

我等诸人,所以辛苦,皆由此诸乞儿之等。

当时这些工人们每天都要去做食物,经年累月,就生起了厌烦心,而且这样说:

“我们这些人之所以辛苦,就是因为这些乞丐的缘故。

”他们把应供的辟支佛等说成是乞丐,就有果报了。

尔时长者,恒令一人知白时到。

时此使人,养一狗子,若往白时,狗子逐往,日日如是。

尔时使人,卒值一日忘不往白,狗子时到,独往常处,向诸大士,高声而吠。

当时长者恒常让一个人告知应供时间到了。

这个仆人养了一只狗,如果他要去汇报时间,狗子就会跟着他去,每天都是这样。

赶上某一天,这个工人忘记了告白,时间到了,狗子独自就去了经常去的地方,向着大士们高声地吠叫。

诸辟支佛,闻其狗吠,即知来请,便至其家,如法受食。

因白长者:

天今当雨,宜可种殖。

长者如言,即令诸作人赍持作器,勤力耕种,大麦小麦,一切食谷,悉皆种之。

经数时间,所种之物,尽变为瓠。

长者见已,怪而问之,诸大士曰:

此事无苦,但勤加功,随时溉灌。

如言勤灌,其后成熟,诸瓠皆大,加复繁盛,即劈看之,随所种物,成治净好,麦满其中。

长者欢喜,合家藏积,其家满溢,复分亲族,合国一切,咸蒙恩泽。

当时辟支佛们只要一听见狗叫,就知道应请的时间到了,他们就来到他家里,如法地接受饮食。

因而辟支佛们就对长者说:

“现在天要下雨了,应当种植庄稼了。

长者按他们所说,就让工人们拿着务农的器具努力地耕种,大麦、小麦、一切的五谷食物都种到地里。

经过了很长时间,所种的东西都长成了葫芦那样。

长者见了,觉得很奇怪,就问辟支佛。

那些大士们说:

“这事情没问题的,只要再勤加一把力,随时地浇灌。

”结果按照他们的话,精勤地浇灌,后来这些葫芦都成熟了,长得很大,而且更加繁茂,把它劈开来看时,就随着他所种的谷物,都成了非常清净、很好的粮食,都充满在里面。

长者很欢喜,他就把这些收获的庄稼蓄积起来,结果他家粮食满仓,然后又分给各个亲戚、同族的人,合国的一切大小人等都得到了他的恩泽。

可见,供养圣者辟支佛,自然得到殊胜的果报,能将大的灾难完全化解。

善法的力量是何其明显啊。

是时五百作食之人念言:

斯之所获果实之报,将由斯等大士之恩。

我等云何,恶言向彼?

即往其所,请求改悔。

当时五百个做饮食的人都想:

“现在得到这么多丰厚的果实,都是由这些大士的恩德。

我们为什么还对他们说粗恶语呢?

”他们感觉自己错了,就到大士这里请求改过忏悔。

大士听之。

悔过已竟,复立誓言:

愿使我等于将来世,遭值贤圣,蒙得解脱。

大士也接受了他们的忏悔。

他们忏悔完了,又再立誓:

“愿我们在将来世能够遇到圣贤,获得解脱。

由此之故,五百世中,常作乞儿。

因其改悔复立誓故,今遭我世,蒙得过度。

由于毁骂辟支佛是乞丐的缘故,这些人在五百世中,恒常做乞儿。

因为他们后来悔改又立了誓愿,所以遇到我出世得到度脱。

太子当知,尔时大富散檀宁者,岂异人乎?

我身是也。

是藏臣者,今须达是也。

日日往白时到人者,优填王是。

时狗子者,由其吠故,世世好音,美音长者是也。

尔时五百作食之人,今此五百阿罗汉是也。

佛说:

“太子你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大富豪散檀宁哪里是别人呢?

就是我的前身。

那一位宝藏的管理者就是今天的须达长者。

而那一位每天都去说时间到了的人就是优填王。

而那个狗子,以它的吠叫做了福德的缘故,所以生生世世有好的音声,就是今天的美音长者。

而当时五百个做饭的人,就是今天这五百个阿罗汉。

所以从这个事情,就知道因果可畏。

但我们很愚昧,认为随便说说是没有果报的,哪晓得他这样一说,就有种子了,没有把这个种子破掉的话,种子就会结果的,而且会一结再结。

这是无量无数阿僧祇劫前发生的事,结果经过漫长的时劫后,它成熟了,这五百个人又呆在一起,成了一个乞丐帮。

可见因果是不可思议的,确实甚深极难证,不是佛的一切智眼确实没办法了解。

事情是这么奇妙,这些人过去世都曾有过关系,直到无量世之后,由于业缘还是会彼此发生关系。

所以经上说“业如工画师”,它画得标标准准、一丝不差的。

因为不是写意画,是那种工笔画,那是一笔一笔画得没有一点误差,这就是业。

其实说到底还是法界不可思议。

无论有多少种业,多少个人混合造的,彼此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法界都会给你安排得好好地,到了该报的时候自然就报,不会有丝毫误差。

所以我们要敬畏因果,其实也就是敬畏天理,敬畏法界。

懂了这一点,你的行为就不会盲目。

自从你胜解了因果以后,就开始知道,这是一条缘起的正道,一切都是从这儿发生的,就不再像原来一样愚昧了。

过去,既不知前因也不知后果,认为就是眼前这样一个世界,以为这一切万法都是无因生的、偶然有的等等,陷在一个很深的愚昧当中。

尔时祇陀,及众会者,睹其神变,感佛功德,克心精勤。

有得初果及第四果者,复有专修快士行者,复有兴心求佛道者。

各各精勤,求遂本心,欢喜踊跃,顶戴奉行。

当时祇陀太子和与会的大众都看到五百乞儿比丘的神变能力,他们都非常地感念佛的功德,然后都克制自心精勤修法。

有的得了初果,乃至有的得了四果,还有一些专修辟支佛行,又有的兴起了求佛道的心。

各个都精勤求道来实现自己的所愿,大家都欢喜踊跃,顶戴奉行佛的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