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7110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docx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doc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思想,掌握有关《论语》的知识。

2•学习本文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并掌握其用法°

3•了解课文用简短的文字,表现人物的动作、神态和思想性格的写法;了解课文说理于

形象之中的特点。

预习学案

【诗海拾贝】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役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赏析】一、二句创造了一个空濛迷幻的意境:

月光朦胧,一株海棠光洁的叶面和花瓣映射着普照大地的月光;微风一吹,花枝摇动,光波四射,花香四溢,更突11!

海棠的高洁美丽。

三、四句作者赋予花以人的性情,比拟奇特,联想奇妙,想像海棠花会像人一样深夜睡去,所以点燃高烛照耀海棠。

诗人如痴如醉,爱花Z情溢于言表。

【文本卡片】

一、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o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朱熹把《论语》

《大学》《屮庸》和《孟子》并称为“四书”。

二、背景简介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礼乐和仁义。

礼乐是孔子提出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仁义是他提倡的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

“仁”是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

所谓“仁”就是爱人,就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心。

它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为政以德”。

孔子的思想与主张主要体现在《论语》中。

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论语》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著作。

《论语》的最后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定的。

【基础荟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⑦以俟君子(

⑩冠者五六人(⑬异乎三子者之撰(2.辨形组词。

⑧愿为小相焉(

⑪风乎舞零(

⑨铿尔()

⑫夫子喟然叹Fl()

•冉

"摄

[再

:

1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千乘之国:

(3)摄乎大国之间:

⑷因之以饥蜃

⑸比及三年:

(6)夫子“西之:

(7)以俟君子:

(8)舍瑟而作:

(9)异乎三子者之撰:

(10)咏而归:

4.文学文化知识。

(1)孔子,名,字,末期鲁国人。

"四

⑵“六经”是指、、、

书”是扌旨、、、。

课堂学案

【要点突破】

1.通假字。

(1)鼓瑟希通,

(2)莫春者通,

2.古今异义。

(1)以吾一日长乎尔

古义:

(2)子曰: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古义:

今义:

(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古义:

今义:

3.—*词多义。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宗庙之事,如会同

(1)如v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先生如其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筱

、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方彳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主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⑶与<

遂与外人隔绝

.唯求则非邦也与

厂以吾一日长乎尔求,尔何如

(4)尔彳

子路率尔而对曰.铿尔,舍瑟而作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如会同,端章甫:

%1浴乎沂,风乎舞零:

%1三子者出,曾晳后:

%1鼓瑟希:

(2)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a.可使有勇:

b.赤也为之小: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可使足民:

5.文言句式。

(1)加Z以师旅,因之以饥僚:

(2)毋吾以也:

(3)不吾知也:

(4)则何以哉:

(5)可使有勇:

6.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译文:

(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文:

(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译文:

7.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8.结合课文屮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这一人物形象。

答:

【感悟总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

通过孔子和卩q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和性格,反映了孔子“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

二、写作特色

1.本文的突出特色是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2.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表现力较强。

3.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

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

 

【文白对照】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口:

“以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四人陪同孔子坐看。

孔子说:

“因

吾一H长乎尔,毋吾以也。

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你们平时总说:

'没有人了解我呀。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请你

贝I」何以哉?

们从政,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路,姓仲,名由。

曾晳,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侍坐:

陪侍长者闲坐。

侍,陪侍。

以:

介词,因为。

一日:

一两天,谦辞。

乎:

介词,相当于“于”,比。

尔:

你们。

毋吾以也:

不要认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

毋,不要。

以,动词,认为。

居:

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

则:

就。

不吾知也:

宾语前

置句,“不知吾”,不了解我。

知,了解。

女山如果,假如。

或:

有―

人。

贝山那么。

何以:

即“以何”,用什么、做什么。

以,用、做。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

子路急忙回答:

“如果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

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别国军队來侵略它,接连下來

以饥馋;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国内又有饥荒;让我來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那里人人勇

且知方也。

”「率尔:

轻率急忙的样子。

尔,助词'

敢,而且懂得做人的准则。

”L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

后,相当于“然”。

千乘之国:

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车辆。

摄:

夹、迫近。

乎:

在。

加z以师旅:

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力口,加到……上。

师旅,指侵略的军队。

因:

接着。

饥:

五谷不熟。

蚀:

蔬菜不熟。

这里泛指荒年。

为之:

治理这个国家。

乙代词,指千乘之国。

比及:

等到。

比、及,在这里都是“到”的意思。

有勇:

(人

人)都有勇气,意思

是把军队整顿好,可以抵抗侵略。

知方:

_

知道为人的道理。

方,道,指是非准则。

.

“求,尔何如?

”「尔:

代词,你。

何如:

 

么打]对曰:

“方六七十,如①五六十,

算。

」冉求回答:

“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让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②其

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以后,我就可以让百姓富足。

至于那些

礼乐,以俟君子。

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君子来推行了。

■方:

方圆,纵横。

①如:

或者。

与下文“如会同”中的“如”字同一义。

可使足民:

即“可使民足”,可以使人民富足。

②如:

至于。

其:

代词,那,那些。

以:

而,来,连词。

・俟:

等待。

君子:

有才能有徳行的人。

_

“赤,尔何如?

”孔子又问:

“公西赤,你怎么样?

对口:

“非口能之,愿学焉。

宗庙公西赤答道:

“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这些。

诸侯

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祭祀祖先的事,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看礼服,戴

愿为小相焉。

”非:

不能。

能:

有能力做到。

愿:

着礼帽,做-二个小司仪。

”L望。

焉:

句末语气助词。

宗庙之事:

指祭祀祖先的事。

如:

或考。

会同:

会,诸侯会见。

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端章甫:

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

章甫,古代礼帽的名称。

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小相:

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

官。

相分为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

的士这一级。

这里是公酋华的谦辞。

焉:

助词。

.

“占,尔何如?

孔子又问:

“曾2:

你有什么打算?

鼓瑟希,铿尔

曾点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接近尾声,接着“铿”的一声将瑟

放下,站起来,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位的志向不同。

舍瑟而作,对F1:

“异乎三子者之撰。

”「鼓:

名词作动词,弹奏。

瑟:

古乐器,二十五弦。

希:

同“稀”,稀疏。

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

铿尔:

铿的一声。

指停瑟声。

舍:

下。

而:

承接连词,连接两个先后发生的动作,不译。

作:

_

起。

异:

不同。

乎:

介词,于。

撰:

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

子曰: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

孔子说:

“那有什么关系呢?

也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

也!

”卩可你有什么关系呢?

何,什么。

向而云!

”[伤,妨害。

其:

自己。

志:

志向。

.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

曾皙说:

“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约上五

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

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零台上吹吹风,

咏而归。

然后唱着歌回来。

写莫春:

晚春,春季的末期,指阴历三月。

莫,

打_同“暮”。

时间将近,晚。

者:

语气助词。

春服:

指夹衣或单衫。

既:

已经。

成:

定。

冠者:

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

古时男子20岁

行冠礼,表示己经成年。

童子:

少年,不到20岁的人。

浴乎沂:

在沂水里洗洗澡。

沂,水

名,在现在山东曲阜南。

风:

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

舞零:

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

 

词,放在拟声词或形容词的后血,表示

的样子。

与:

动词,赞成。

也:

叹词。

三子者出,曾晳后c曾晳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

曾晳

何:

为什么。

■曾皙又问:

“老师您为什么要笑仲由呢?

”L哂:

笑。

_曰: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孔子说:

“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

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

因此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见得方圆六

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

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土地就不是一个国家呢?

公西赤讲的不

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

是国家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

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

又是什么呢?

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为之大?

”-为:

治理。

以:

介词,用。

言:

言语。

让:

谦让。

做大璋呢?

”L唯:

句首语气词,没有什么意义。

贝ij:

就。

邦:

国家,这里是指国家政治。

与:

与“欤”,吗。

安见:

怎见得。

何:

什么。

为:

做。

小:

形容词作名词,小事,指做小相。

之:

代词,

指诸侯。

孰:

谁。

大:

形容词・

作名词,大事,指治国为政。

写作智囊

【素材积累】

1•论语故事

宰y昼寝。

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了与何诛?

”子曰: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了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参考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

孔子说:

“腐朽的木头是无法雕刻的,粪土一样的墙壁是无法粉刷的。

对于宰予这个人,我怎么责备呢?

”孔子又说:

“原来,我对于人,听了他的话会相信他的行动;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动。

从宰予这件事上我改变了态度。

2.《论语》成语、俗语集释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释:

孔子说:

“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言而有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

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3)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为政篇》)释:

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常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4)知之为知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

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5)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俏篇》)释:

如果这件事都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不能容忍呢?

(6)既往不咎: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俏篇》)释:

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7)见贤思齐:

“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

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8)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

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9)举一反三: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

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0)循循善诱: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

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11)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篇》)释:

言语一定要诚信,行为一定耍坚决。

仃2)杀身成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释:

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徳,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徳。

【美文珍藏】

山海关祭

高考优秀作文

登上山海关斑驳的城墙,刹那间,暗淡的刀光剑影,远去的鼓角铮鸣,扑而而来。

曾有一个自信天下在握,未听逆耳忠言的末路英雄在此一败涂地一一李自成。

三个半世纪前,北京城下,李闯王箭射承天门,约法三章。

而后,他昂首东望,望向那山海之际;此时,山海关城楼上,明帝国最后一位总兵,西顾京师,一怒冲冠。

关山如铁,残阳似血,凝固的历史又渐渐在眼前融化。

崇祯末年,大明帝国,在蝗虫的啃噬中风雨飘摇。

兵连祸接,饿殍盈野,竟至于有百姓“易子相食”。

终于,商洛山中,斜刺里杀出一彪人马,穿河南,走河北,数个回合便将大明帝国斩于马下。

当是时,“均田免粮”的呐喊,摇撼着半壁江山,“李”字大旗下,闯王何等的豪气干云,他如何不自信天下已定!

然而,当“天下第一关”前两军对垒之际,当一场大战流血漂橹之时,他败了,一败涂地。

山海关城门开处,辫子兵跃马杀入,降了吴三桂,灭了李自成,打下大清二百余年的江山——

却也带来百年的屈辱,百年的血泪。

这便是后话了。

有人说,“均田免粮”,闯王真乃英雄;有人说,兵败九宫山,闯王不失豪杰。

不错,李自成埋葬了墓坑屮苟延残喘的大明,成就了农民战争史上的又一辉煌,但他终究成为了失败者。

李自成Z败,既非败给吴三桂,亦非败给八旗劲旅一一而是败给了自己一一自信江山在手,不听逆耳忠言。

未成霸业之时,李自成济黎民、杀豪绅,天下百姓赢粮而影从,四方豪杰竞相效命,多少智士谋臣为英谋划,歹单精竭虑。

然兵克北京,李自成未登帝位,便纵容兵卒将官,焚民宅,掠民财,掳民女;更不听良言,不辨忠奸,听信谗言,诛杀忠臣李岩等人,以“净视听”。

于是,历史在山海关前转了一个弯,弯出了一页史书的淡黄,弯出了一段凝固的烟尘。

山海关城头,旌旗猎猎,大明最后的总兵,不愿归于那个已经改变的李闯王的帐下,开关降清。

铁蹄铮铮,踏遍屮原,生灵涂炭。

可悲的历史,然而,这就是历史。

登山海之巅,望水天一色,长城依旧。

捧一扌不泥土,历史已淡成一片烟云。

然而,我还是不能忘却,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沉思,当警示后人:

自信不可狂妄,须听逆耳忠言。

这便是我的祭奠,祭奠我的山海之魂。

【赏析】本文以李白成的兴盛与覆灭这一历史事件为立论的依据,深刻阐明了“自信不可狂妄,须听逆耳忠言”的道理,与“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的话题扣得很紧。

文章的特色在于作者那充满诗意的形象化语言,一开始就吸引了读者的冃光,气势非凡,颇有《三

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语言的遗风,又有现代评论家的深刻和犀利。

同时,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熟悉和把握,也是令人赞叹的,也许受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的影响吧。

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本文都应是一篇出色的考场作文。

自主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则何以哉

D.毋吾以也

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

“夫三子者Z言何如?

”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0:

“夫子何哂由也?

0: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5.解释句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

(1)为国以礼:

(2)赤也为之小:

6.对本文段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笑子由,主要是对他“为大国”的志向的不满。

B.孔子肯定了冉有,因为他愿意出仕从政有一番作为。

C.孔子以为公西华的才能还能做大事,“为小相”是大材小用。

D.本文段是孔子“评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志,但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

7.联系孔子对弟子所言之志的评价填空。

(1)作为教育家,表现了孔子的教育方法。

(2)作为思想家,表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三、课堂延伸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8~10题。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F1:

“來!

予与尔言。

”曰: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

“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

“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

“诺,吾将仕矣。

8.文中加点的字有四个是通假字,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归”通"馈”②“时”通“伺”③“涂”通“途”④“知”通“智”⑤

“逝”通“失”⑥“与”通“欤”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D.②③⑤⑥

9.请选出与“遇诸涂”屮的“诸”用法相同的一项()

A.投诸渤海之尾

B.亮身率诸军入祁山

C.诸郎屮执兵,皆陈殿下

D.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10.

A.归孔子豚

B.孔子吋其亡也

C.好从事而亟失时

D.吾将仕矣

答案解析

豚:

海豚

亡:

通“无”,没有

亟:

立即,很快

tt:

做官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基础荟萃

1.①xl②Rdn③wd④sheng⑤shO©shdn⑦si⑧xiang⑨kOng⑩gudn

@yu⑫kui@zhuan

2.①冉有、再见②摄取、震慑③饥僚、谨慎④喟然、渭水

3.

(1)轻率急忙的样子。

(2)车辆。

(3)夹,迫近。

(4)接着。

(5)等到。

(6)笑。

(7)等待。

(8)舍:

放下。

作:

起。

(9)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10)唱歌。

4.

(1)丘仲尼春秋

(2)《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

《大学》《屮庸》《孟子》

课堂学案

1.

(1)“稀”稀疏⑵“暮”晚

2.⑴古义:

一两天,引申为年纪稍长。

今义:

一天。

(2)古义:

何妨。

今义:

什么伤。

⑶古义:

少年,不到20岁的人。

今义:

儿童。

3.

(1)如果/至于/或者/到……去,往/依照,遵从/像、如同/及,比得上

(2)方形/计算面积的单位,方圆/道,指是非准则/正、才⑶借给/赞成/和/同“欤”,语气词(4)代词,你们/代词,你/副词词尾,地/助词,放在象声词或形容词后面

4.⑴①端:

穿着礼服。

章甫:

戴着礼帽。

②吹风、乘凉。

③落在后面。

④弹奏。

(2)①a.勇气;b.小事,即文中所说“小相”。

②使……富足。

5.

(1)状语后置句。

(2)宾语前置句,“毋以吾也”。

(3)宾语前置句,“不知吾也”。

⑷宾语前置句,“则以何哉”。

⑸省略句,“使(之)有勇”。

6.

(1)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2)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请你们从政),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3)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笑他。

7.子路:

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

在他看來,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

言谈之屮,语气十分肯定。

冉有:

谦煨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

比子路言称的屮等国家,要小得多,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十分谨慎。

他认为三年之后,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公西华:

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他也是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述志。

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

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可见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8.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

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做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

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英烦地答问析疑。

自主练习

1.D[哂读shQn。

2.A[比,等到。

3.C[如,或者。

4.A[A.为状语后置句。

5.

(1)治理

(2)做

6.A[“志向”应为“不知谦让”。

7.

(1)因材施教

(2)以礼乐治国

8.C[“逝”是“流逝”之意,“与”是“给与”之意,均非通假字。

9.A[A.“诸”是兼词,相当于“之于”的合音,用在句屮;B、C为“众”之意;D.“诸”是“Z乎”的合音,用在句尾。

10.D[A.小猪,泛指猪;B.出外,不在家;C.读qi,多次,屡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