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28505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docx

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

《关于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发言稿

实验小学支如意

关于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我认为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情感交流的课堂。

第一点:

我们的有效课堂应该是愉悦的,和谐的。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走上讲台,就好像演员走进了摄影棚,应立即进入角色。

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目光,落落大方的仪表,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另好的心理环境。

而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的基础。

要学生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

“师爱”可以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信其道”还愁不“乐其道”吗?

“乐在其中”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必然形成。

第二点:

我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该能吸引住学生的心,有了吸引力,课堂效果就会更有效。

创设生动、现实、有趣的数学情景,现在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着种种弊端:

情景的创设与学生的年龄不符,要么是为情境而情境,创设的情景没有真正为教学服务。

我认为有效的课堂它创设的情境也应该是有效的。

除了真实的生活情境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些虚假的童话、故事,将内容巧妙的融合在其中,让学生的学习沉浸在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这里面的主任公可以是小动物啦,也可以是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人物,比如海绵宝宝、甜桶等等),这样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会高涨一些,对孩子来说,这样的数学情境多美呀。

另外,我们还可以创设一些妙的数学情境。

我听国一位老师的《平行和垂直》一课,一开课,他就把学生吸引住了。

他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在一张白纸上,画两条直线,可能会怎么画呢?

着是一个起点低、终点开放的教学情境。

开放的情境为学生的发展思维拓展了时空,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每一个学生面对这种情境都可以基于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来学习,它不是充满生活味的场景,也不是充满幻想的童话故事,有的是质朴、简单的操作活动,你能说在这简单的活动中不蕴藏着美妙的数学吗?

有了好的教学情境,我们的课不就成功了一半了吗?

第三点:

我认为有效的课堂应该是联系生活实际的。

联系生活进行教学,让生活成为教育的手段、人的发展的手段。

因为生活(也可以说是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不可缺的认知停靠点。

著名小学数学教学法专家邱学华与一位老师交谈时,这为老师不停的埋怨自己教的学生“笨得像石头”,邱学华老师让他请个“笨得像石头”一样的学生来。

学生来了,邱老师笑咪咪地说:

“今天不让你做题,你能帮我办见事情吗?

”说着拿出两角钱,请他去买两本作业本、两枝铅笔,而且要便宜的。

孩子高高兴兴的跑了,一会就买了本子和铅笔,还找回了4分钱。

谁知邱老师说少了一分钱,孩子着急的申辩说:

“本子一本5分,二五一十,十分是一角;铅笔一枝三分,二三得六;两角减去一角六分,还剩四分,怎么不对呀?

”他刚说完,邱老师就高兴地笑了。

学生走后,邱老师对那位学生说:

“你看他多聪明呀,在实际生活中能解答复杂的多步计算的应用题,而且还带着小括号呢!

”这个“笨”学生之所以能解答复杂的多步计算的应用题,正是因为他有“实际生活”作为认知停靠点。

第四点:

有效的课堂,它的教学资源应该是动态的,课堂应该是富有生命力的。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我们听过的长治刘海云老师讲的《生活中的百分数》一课,她就特别关注课堂学习中新生成的百分数,根据学生的发言,捕捉有用的信息,及时生成自己的教学素材,如写百分数时,你写的个数占总个数的百分之几,全写完的学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等等。

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使学生对百分数有了深刻的理解。

总之,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有效,还不止这些,特别是我们的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充满着创造。

我们要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那么教数学的人首先应被数学本身的魅力深深地打动,学数学的人才会被数学所吸引,这可能是有效课堂的真谛吧!

组织教学即兴发言稿

实验小学支如意

在组织教学时,我们做老师的,要多设想:

假如我是孩子,我会怎么做?

我最需要的是什么?

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

这样,我们就会对学生少一些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埋怨,多一份宽容。

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多一些宽容,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秩序好、效率高。

另外,组织教学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有很大的关系,下面谈一下我对控制注意力的几点建议:

1、教师要运用多种音量的技巧捕捉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重点的地方可提高音量或降低音量,通常能达到最佳效果---------“高声低语”能使言语更传神

2、运用短暂的沉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沉默是教师最有力的工具之一,然后再轻声细语地重复一遍。

3、运用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眼神、用柔和的声音,增强亲和力,使教师的言行似涓涓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

4、运用幽默、笑话等寓于讲课之中,但它在逻辑上与讲课内容保持一致。

评课(-)

支如意

有幸听了盖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它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盖老师那天讲的是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直到下课我意犹未尽,不想离开。

就盖老师的课,我的评价是:

一、“起笔处”别出心裁,妙趣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有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而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有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一点盖老师做得很好,本来是数学课,学生带着学数学、研究数学的心理进入课堂,出乎意料的是,老师要考同学们的记忆力,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

同样是手机号码,为什么男生记得快?

原因是什么?

难道真的是男生比女生聪明吗?

根据学生好胜好奇的心理,大大调动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又为学生找周期性规律积累了表象和感性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收笔处”拓展自然,渗透美育

找规律做为一个重要的数学知识,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原型和应用基础,和生活实际联系这一点,在很多老师的教学中都得到了体现,与众不同的是,我们盖老师将关注的视野从一般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引申到自然现象(月圆月缺、日出日落、春夏秋冬)看着这样的美景,能不陶醉吗?

我觉着要是再配点音乐,会把学生带入一个美好的意境中的,老师们,在难道不是一幅自然界和谐、美妙的画卷吗?

我觉得这不是一般意义上对知识的拓展,是数学与自然,数学与美的一种理解和诠释。

再好的课都有它的不足之处,但我觉得听课时要从中汲取一些我们有用的东西,它的不足给了我们警醒,它的优点将对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奥运中的小数

曲沃县实验小学支如意

 

同学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了,你了解奥运知识中有哪些小数吗?

国家体育场-----鸟巢为第29届奥运会的主会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面积6.5-----8公顷,永久性坐席为0.6万个,临时性坐席1.1万个。

第29届奥运会青岛国际帆船中心总用地45公顷,奥帆赛时用地约30公顷,其中奥运纪念墙码头、次防波堤,突堤码头围和的港区面积约15.5公顷,主防波堤与突堤码头围和的港区面积约7.5公顷。

………

不光奥运场地中有小数,奥运中的器械中也有很多的小数呢,以体操项目为例:

女子体操项目中,跳马长1.6米,宽0.35米,高1.75米;

高低杠高杠高2.4米,低杠高1.6米,两杠之间1.6米;平衡木长5米,宽0.1米,高1.2米;

男子体操项目中,鞍马高1.05米,吊环环高2.55米,跳马高1.75米,单杠高2.55米:

……

同学们,与奥运有关的小数还不止这些,奥运赛场上还产生了很多的小数呢,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找出很多的小数的。

 

比较小数的大小

曲沃实验小学盖秀玲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分两步进行.

  首先,比较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比较大.

  其次,整数部分相等时,看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字比较大的小数较大.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时,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百分位上的数字比较大的小数较大.百分位上的数字相同时比较千分位,……这样比较下去,如果所有小数部分的各位数字都相同,那么这两个小数相等.

  例如:

54.27>50.98

       54.27>54.268

       54.27=54.27

  总之,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整数的大小比较在原则上是完全一样的,即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较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则次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较大,…….若所有数位上的数都相同,则两个数相等.但在整数中,位数多的数一定较大,而在小数中,却不一定.例如,0.256虽是三位小数,它比两位小数0.42小.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盖秀玲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比较两个或多个小数的大小。

怎样正确、迅速地比较小数的大小呢?

方法是:

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例1.比较3.8元与3.80元的大小。

分析与解:

3.8元与3.80元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3.8元与3.80元相等,即3.8元=3.80元。

例2.比较6.32与6.3199的大小。

分析与解:

6.32和6.3199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这就要比较百分位上的两个数,由于2>1,所以6.32>6.3199。

                                                         小数和整数的联系      

                                                                                                       郭佩云

 

     由于小数和整数在记数形式和计算方法等方面联系非常紧密,在讲解小数的相关知识时,很多内容就可以不完全作为新知识来讲,可以引导学生把已学的整数知识迁移到小数中去,把对小数点的处理作为重点讲解,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易于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时,我认为可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既可根据教材提供的雅典奥运会中的一些运动项目为素材,也可根据家庭用水、用电、用煤气的数量与价钱;购买有关生活、学习用品的价钱等,都可作为学生学习小数的素材。

如以2004雅典奥运会为背景,展望2008北京奥运会,学习小数加减法。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显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获其他项目金牌的图片,以及用小数记录他们获奖成绩的情境,由此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将故事、表格、数据、计算、思考融为一体,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自主阅读,在此基础上,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题意。

设计让学生自主计算的教学过程,突出算理和算法。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计算的基础,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这一知识经验,设计好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计算、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时,我认为不要出现加、减法竖式,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表中数据提出数学问题:

“111.6分和12.6分是怎么得来的?

”然后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

a、怎样求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

(用加法笔算)计算的结果“111.60”还可以怎样写?

为什么?

b、要求中国队第二轮后领先多少分,怎么解答?

学生中会有不同的解答方法。

如:

方法一:

53.40+58.20=111.60

49.80+49.20=99

111.60-99=12.60

方法二:

53.40-49.80=3.6(利用前面的结果)

58.20-49.20=9

3.6+9=12.6

我认为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简洁性,使计算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是上升为一种技巧。

小数点的家

曲沃县实验小学张建平支如意

  数学城里有个自然数一条街,原先住着清一色的自然数,由于这里靠近计算大道,交通发达,经济繁荣.

  本来大家都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各自干着各自的事情,各家住着各家的房子:

个、十、百、千、万……井然有序,岂料自从来了个身份不明的姓“.”者,由于他不断迁移,一下子秩序大乱,原来是“万”的陡然间变成了“百”、“千”或“个”、“十”,原来是“百”、“千”的又一下子变成“个”、“十”.这样,许多人霎时间成了“暴发户”,许多人霎时间又成了“穷光蛋”.

  是谁这么神通广大呢?

  原来是个名叫“小数点”的人.大家说:

“你不是咱们数学城的!

你是语文国的.”

  可小数点“.”却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地说:

“我原本就是数学王国的臣民,原来就住在数字一条街.”

  自然数、整数都齐声说:

“我们从没见过你!

  “哈哈!

那只说明你们孤陋寡闻罢了,你们每一家的后面都有我的一点小住处,只是我不愿出头露面而已!

”那个叫小数点的人说得竟那么轻巧、自信.

  自然数里面的瘦子“1”首先责问道:

“难道我身后面有你的住处?

  “那当然!

”小数点说,“你与1.0是不是一家?

  1=1.0,谁都知道,1无话可说了.

  两位数中的老大99说:

“照你这么说,我身后面也有你的住处!

  “我已经说过,你们自然数、整数,不论谁的后面都有我,99=99.0,难道你能不承认?

  小数点的一席话说得众人哑口无言.

  “仅靠你们整数,数学城的好多问题你们解决不了!

”小数点非常自信地说,“生产发展了,经济发达了,数字一条街自然要扩大,就拿这条计算大道吧,原先10米宽就够用的了,现在扩展到15米6分米5厘米,还嫌太窄.就以这路宽为例,请问用米怎么表示?

我一参加就好办了,15米6分米5厘米=15.65米”

  “那你们的住宅怎么安排呀?

”整数中有人问.

  “这,管理数学城的建设部早给安排好了!

”说着,他把图拿了出来:

  众人一看,果然早已有人给小数点安排好了位置.

  “就是大家承认了你的位置,可你也不能经常搬家呀!

”说话的是2850,你小数点向左移一位我便缩小了10倍,成了285,移两位我成了28.5,移三位我就成了2.85……”

  “是呀,本来我安安静静的,”3接着话茬,“你向右移一位,把我变成30,向右移两位又使我扩大了100倍成为300,一会儿你又把家搬到离我左边三位,使我变成0.003……为啥要这般折腾我们?

  “你们甭说啦!

”小数点打断了话茬,“请大家想想,我们这些数,要是呆呆地坐在家里还能发挥什么作用?

只有天天在计算大道上奔跑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你们一会儿变成整数,一会儿又变成小数,那都是实际需要,我的作用,正是体现在不停地搬家中……咱们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使我们数字街更加繁荣!

大家见小数点的话句句在理,而且他原本就是数字街的成员,要发展,要繁荣,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成功.从此也便与小数点友好相处了!

你准备好了吗?

《认识小数》学法指导

张建平

小明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在学习这个单元知识之前,他给自己提出了很多问题。

●生活中很多数量都能用整数表示,为什么还要学习小数呢?

●小数是怎样产生的?

它与整数有什么联系?

●怎样读、写小数呢?

●整数是用十进制计数法,小数是吗?

●整数中存在着很多规律,小数中有什么规律呢?

●我知道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小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呢?

……

同学们,你可能也给自己提出同样的问题。

小明是在运用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问题学习。

根据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希望你能运用这种方法。

小数中也存在很多规律,要善于用比较的方法来发现。

如:

对下面的三个式子进行比较,看你能发现什么?

①0.06元=6分比较时首先要定一个标准,比如以①式为标准,

②0.6元=60分还要注意把式子两边的数都要与①式进行比较。

③6元=600分

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了?

认真观察:

0.6元与0.06元比,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

再把60分与6分比较,看看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同样6元与0.06元比,小数点位置有什么变化?

600分与6分比较,看看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如果你经过认真地观察和比较,就会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了,会影响小数大小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如果你找到了这个规律,你就发现了小数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与整数有着密切的联系,还要善于将小数与整数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

把小数计数的方法与整数比较,读、写的方法与整数比较,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整数比较,计算方法与整数比较。

……

 

数学小知识

小数的变迁

 张建平

  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小数吧,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用处可多了,可是小数是怎样演变过来的呢?

  公元3世纪,也就是16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就提出了小数。

  最初,人们表示小数质是用文字,直到13世纪,才有人用低一格的表示方法表示小数,如8.23记做823,左边的数表示整数部分,右下方的数表示小数部分。

  古代,还有人记小数是将小数部分的各个数字用圆圈圈起来,例如:

1.5记做1⑤,这么一圈,就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了,这种记法后来传到了中亚和欧洲。

  公元1427年,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又创造了新的小数记法,他是用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开的方法记小数.如3.14记做314。

  到了16世纪,欧洲人才开始注意的小数的应用。

在欧洲,当时有人这样记小数,如:

3.1415记做3◎1①4②1③5④,◎可以看作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分界标志,圈里的数字表示的是数位的顺序,这种记法很有趣,但是很麻烦。

  直到公元1592年,瑞士的数学家布尔基对小数的表示方法作了较大的改进,他用一个小圆圈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割开,例如:

5.24……数中的小圆圈实际起到了小数点的作用。

又过了一段时间,德国的数学家克拉维斯又用小黑点代替了小圆圈。

于是,小数的写法就成了我们现在的表示方法.但是,用小数点表示,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方法.现在,小数点的写法有两种:

一种是用“,”;一种是用小黑点“·”.在德国、法国等国家常用“,”,写出的小数如3,42、7,51……,而英国和北欧一些国家则和我国一样,用“·”表示小数点,如1.3、4.5……

神奇的“0”

                      曲沃县实验小学 张建平

1、导语

数的王国里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如不起眼的“0”,表示什么意思?

(一个也没有)别小看这个“0”,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看,在整数5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添上两个0呢?

(屏幕依次出示一组数:

5,50,500)

我们再从右往左看,500去掉一个0,发生了什么变化?

2、引发猜想:

如果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又会怎样?

猜猜看。

(学生自由发表,可能出现两种意见:

①受整数末尾添“0”的思维定势,认为小数大小也会随之变化。

②由钱数等生活经验认为小数大小不变)

3、学生比较讨论得出结论:

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生共同总结出小数的性质。

4、结束语:

0的作用大不大?

通过在小数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

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