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2333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docx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课标要求

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例1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例2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工作,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2.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例3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4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3.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二)课程标准解读

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条目要求学生从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诸如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工作,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等.

学生通过了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还应认识到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作用.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实验密切相关,本条目旨在从物理学史的角度认识实验对于物理科学的重要性.本条目突出了实验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物理学与历史、社会等人文科学的联系,体现了学科互相渗透的课程理念.

2.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是高中物理课程运动学中的重要学习内容,本条目不仅要求学生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而且要求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这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目标,强调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反映了对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视.同时,本条目还要求学生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这些是对物理知识的要求,也是“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的体现,在让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时,可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还可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了解伽利略对物体运动的研究在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上的重大意义,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3.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本条目要求学生能用公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即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注意不要在此设置难题或偏题,用公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抽象、准确等特点,感受数学方法的奇妙,认识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同时,本条目还要求学生会用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认识图象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与数学公式相比,图象法显得直观、形象、生动,让人一目了然,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图象法的直观的美.

 

(三)教案与练习

2.1实验: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

1、会处理纸带、求解某点的瞬时速度、加速度

2、运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探究小车ν-t图像,运动规律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和研究物理的方法,寻求规律的方法

重点

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寻求规律的方法

难点

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求解

电教手段及教具

一、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电源、小车、细线(带小钩)、纸带、刻度尺、带滑轮的轨道、重物

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释放小车时,小车应在哪儿?

(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通电使打点计时器工作,还是先释放小车?

3、如何防止纸带上点迹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

(牵引小车的钩码不易太多或太少)

4、实际打点间隔为0.02秒,而计数点间隔t=n×0.02秒

5、计数点选取,应舍去过于密集的点,以便测量.

6、描点时,在纵横坐标轴上应选取合适的单位.

三、实验过程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分别挂不同个数目的钩码打出几条纸带,选取一条较理想的纸带进行分析

四、数据分析

1、有了原始的纸带,如何进行分析小车的运动情况呢?

设计表格,求出各计数点的速度,填入表中:

位置编号

0

1

2

3

4

5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瞬时速度νm/s

2、有了各点的瞬时速度,如何分析小车的运动性质呢?

画出ν-t图像,具体的运动规律就表现出来了。

以ν为纵轴,t为横轴建立坐标系描点。

如果描出的几个点,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认为在没有实验误差的理想情况下,所有点应落在一条直线上。

∴小车运动的ν-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小车做速度均匀增加的变速直线运动。

五、例题剖析

例:

在探究小车速度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小车情况的纸带,如下图,图中ABCDE为相邻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T=0.1S

(1)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各点速度。

(2)作出小车的ν-t图象

解析:

由纸带标明的数据求出任意相等时间内的位移X1,X2,X3,X4然后求出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X1=7.5cm

X2=20.1cm

X3=32.7cm

X4=45.3cm

位移之差△X1=X2-X1=12.6cm

△X2=X3-X2=12.6cm

△X3=X4-X3=12.6cm

∵△X1=△X2=△X3

∴小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a=△X1/T2=12.6m/s

νB=XAC/2T=1.38m/s

νC=XBD/2T=2.64m/s

νD=XCE/2T=3.90m/s

νA=νB-aT=0.12m/s

νC=νB+aT=5.16m/s

(3)建立坐标系,严格描点,这些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用直线连接这些点,使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该直线上,不能落到线上的点,尽可能分居在线两侧,得到ν-t图象

六、内容小结

实验过程

实验原理:

分析纸带,求各点速度

实验步骤

数据处理:

描点作图

规律探究

画出ν-t图

分析图像得出结论。

七自我测评

【基础巩固】

1.在下列给出的器材中,选出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所需

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①打点计时品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低压直流电源

⑤细绳和纸带⑥钩码和小车⑦秒表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⑨刻度尺

选出器材是

2.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在打点计时器上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4.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

图2-1

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2-1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到1两点间距离s1=30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s2=48mm,则小车在0到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v1=______m/s

【能力提升】

5.某同学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表格中所示:

记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记数点对应时刻(s)

0.1

0.2

0.3

0.4

0.5

0.9

通过记数点的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0.0

138.0

请做出小车的v-t图象,并分析运动特点.

6.两做直线运动的质点A、B的v-t图象如图2-2所示,试分析它们的运动情况.

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2-3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测得:

s1=1.40cm,s2=1.90cm,

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那么: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

v1=_______cm/s,

v2=______cm/s,v3=______cm/s,v4=_______cm/s,v5=________cm/s.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速度一时间图象.

(3)分析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8.如图2-4是某一做直线运动的小车(后连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图中的0、1、2、3、4、5、6为按时间顺序选取的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点中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0、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是8.78cm、16.08cm、21.87cm、26.16cm、28.84cm、30.07cm.请做出其v-t图象,并分析小车的运动特点.

 

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2-5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试做出小车的v-t图象,并分相反运动特点.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并能利用规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3.会利用υ-t图表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学法指导: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注意和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区分。

2.图像法是研究运动规律的很重要的方法。

难点分析:

1.能正确地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规律。

2.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教学过程:

引入:

(复习提问)

通过上节实验会发现:

点的规律?

……因此可以有很大的把握说,如果……全部落在直线上。

可以说小车运动的υ-t图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吗?

新课:

看图2.2-2回答

1.△υ/△t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

2.直线的倾斜程度与加速度有什么关系?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学生试着说)

……

理解:

α不变,意味着υ均匀变化

看图回答问题:

Ⅰ、Ⅱ两物体运动有什么不同?

2.分类

Ⅰ.匀加速直线运动

Ⅱ.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设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α,初速度υ。

运动了一段时间t,速度达到υ0

△t=t

△υ=υ-υ0

∵α=△υ/△t∴

υ=υ0+αt

注:

(1)适应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统一用国际制单位

(3)一般以υ0的方向为正方向

例1、(让学生自己做)

解:

由题意知υ=40km/h=11m/s,

α=0.6m/s2,t=10s

由υ=υ。

+αt得

υ=11m/s+0.6m/s2×10s

=17m/s=62km/h

∴10s后的速度为62km/h

练习:

P39.1(上讲台练)

例2、(让学生做)

解:

由题意知α=-6m/s2,

t=2s,υ=0,

由υ=υ0+αt得

υ0=υ-αt

=0-(-6m/s2)×2s

=12m/s=43km/h

汽车的速度不能超过43km/h

练P39.2(上讲台练)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υ-t图

信息:

1、加速度α=△υ/△t

2、加速、减速?

3、倾斜程度看α大小

4、υ-t图描述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老师点出

5、看出交点处说时刻速度相同

练P39.3.4

作业:

学案

四自我测评

【基础巩固】

1.关于直线运动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间而改变

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

D.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的运动,通常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不变),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来越小

B.加速度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

D.速率随时间均匀减小

3.图2-7是一质点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

质点在0~2s内的加速度是_______

在2~4s内的加速度________在4~5s内的加速度________

4.某人骑自行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末的速度是2m/s,第5s末的速度是6m/s,这位同学骑车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2,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_______.

【能力提升】

5.一只足球以10m/s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运动,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以20m/s的速度向正西方向飞去,运动员与足球的作用时间为0.1s,求足球获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6.升降机从静止开始上升,先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s速度达到4m/s,然后匀速上升2s,最后3s做匀减速运动,恰好停止下来,试作出v-t图象.

7.如图2-8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分析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变化特点.

8.如图2-9所示,两条直线表示两个物体的运动特点,试分析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两条直线的交点有什么含义.

9.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

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10.如图2-10所示为某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试说明物体的运动情况.

 

课题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V-t图像的面积代表位移

2.会推导和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3.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位移公式

难点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电教手段及教具直尺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满足x=υ0t,则从图中可以看出,从0~t0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对应图中阴影的面积。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否也有类似关系呢?

(根据课本40页的思考与讨论做图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图形的面积与计算方法有差别。

但是如果计算更多个速度,即将图中矩形条的数量增多,则两个差别会减小,所以可以推知图形面积能代表位移(涉及微分思想,不需深究)。

假设加速度为α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秒内的运动情况如右图,则

x=(υ0+υ)t/2——①

因υ=υ0+αt

代入①式得

x=υ0t+αt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注:

公式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但注意α取负值。

例题:

一辆汽车以α=1m/s2的加速度行驶了12s,驶过了180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为多大?

分析: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12s的时间内走过180m,从位移公式可见,只有υ0一个未知量。

解:

由x=υ0t+αt2/2得

υ0=x/t-αt/2

=180m/12s-1/2×1m/s2×12s

=9m/s

即汽车的初速度为=9m/s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问题:

射击时,子弹在枪筒内获得加速度加速。

已知α=5×105m/s2,枪筒长x=0.64m,求子弹出枪口时的速度

解法:

由x=υ0t+αt2/2

因x=0.64mυ0=0m/s(从静止开始加速)

得t=1.6×10-3s

又υ=υ0+αt

得υ=8×102m/s

从题中可见,t是个中间量,完全可以将它省略掉,即从υ=υ0+αt与x=υ0t+αt2/2联立得

υ2-υ20=2αx

利用这一公式求解上个问题过程要简单的多。

小结:

通过这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所有问题,但需要结合公式与实例多次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自我测评

【基础巩固】

1.某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4m/s和2m/s2B.0和4m/s2C.4m/s和4m/s2D.4m/s和0

2.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v0=2.0m/s,它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4.5m,则它的加速度为()

A.0.5m/s2B.1.0m/s2C.1.5m/s2D.2.0m/s2

3.一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s到达斜面中点,那么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总时间为_______s.

4.从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像上可以看出,如图2-14所示,在这6s的运动过程中

,物体的加速度最大的时间是_______;物体离出发点最远的时刻是________.

5.海滨浴场的滑梯从顶端到入水处长约12m,一人由滑梯顶端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始运动后第一通过路程是0.75m,则人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从顶端开始到入水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人入水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从顶端开始到入水人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

【能力提升】

6.自行车以4m/s的初速度匀减速地上一个斜坡,加速度大小为0.2m/s2,斜坡长20m.则自行车通过斜坡所需的时间为多少秒?

7.某飞机起水的速度是50m/s,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4m/s2,该飞机从静止到起飞成功需要跑道的最小长度为多少?

8.长100m的列车通过长1000m的隧道,列车刚进隧道时的速度是10m/s,完全出隧道时的速度是12m/s,求:

(1)列车过隧道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9.一个滑雪的人,从85m的山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1.8m/s,末速度是5.0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10.火车刹车后7s停下来,设火车匀减速运动,最后1s内的位移是2m,则刹车过程中的位移是多少米?

 

课题2.4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目标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理解什么是重力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了解并认识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重点理解重力加速度,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难点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电教手段及教具电火花打点计量器、纸带、30cm直尺、圆形薄铁片与纸片、牛顿管、重锤

引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下落的物体吗?

如:

雨滴、雪花、熟透的苹果。

(引导)

那同学们仔细研究过物体的下落吗?

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呢?

同学们看这里:

演示:

大小相同的一个薄铁片与纸片,在同一高度自由落下。

让同学观察哪一个下落的快?

“铁片”。

提出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铁片重,所以下落的快,是不是重的物体下落的一定快呢?

演示:

将纸片团成很小的纸团(刚才的那一个),与刚才的铁片再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问:

此时哪一个先落地?

既哪一个下落的快?

此时为什么纸团下落地快?

根据刚才的实验,大家分析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找同学回答)

答:

空气阻力的影响、形状不同,影响不同。

设问:

如果没有空气,在完全真空的条件下,下落快慢又如何呢?

下面我们来看这样的一个装置(先介绍牛顿管)。

演示,抽成真空的牛顿管中各物体下落地一样快。

可见,在真空条件下,不论物体形状,重量如何,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同时释放)下落的都是一样快的。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特点:

①只受重力,②从静止开始下落,v0=0

3、若空气阻力作用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设问:

刚才我们认识到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而且下落地越来越快,那么它的运动性质到底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匀加速呢?

加速度又如何?

我们怎么去验证?

下面大家分组讨论,然后设计出一个方案来验证它!

让学生分组(4人一组)讨论3分钟,然后找同学回答。

学生回答:

1、可以用打点计时器、重锤、纸带来验证。

2、可以用频闪照相机。

(提示)

3、也可以用光电门。

(提示得出)

大家设计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并认识自由落体运动很好,下面我们就利用第一种方案来验证。

找两组同学当场操作;再将事先打好的纸带每两人发一条,再发一把直尺,让同学通过处理纸带来验证并认识自由落体运动到底符合什么规律?

此处可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推导过程显示出来。

方法:

①画出物体的v-t图象②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

通过实验,同学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那它的加速度又等于多少呢?

大家想办法将加速度a=?

计算出来。

给同学们留出3分钟的时间进行计算,然后找学生汇报结果:

答:

学生A:

9.65m/s2学生B:

9.75m/s2

学生C:

0.0970m/s2学生D:

10.98m/s2

学生:

9.78m/s2

老师总结:

我们可以发现大家算的结果除了C同学以外都很接近,考虑到实验误差的存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在我们这个地方,精确实验发现a=9.8m/s2,我们称它为自由落体加速度或重力加速度。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g=9.8m/s2

2、方向:

竖直向下

3、g值的变化:

随纬度升高而增加

设问:

我们此处的重力加速度g=9.8m/s2,为什么刚才A、B、E同学算的比这个值要小呢?

当然实验中我们所测的值都比9.8要小,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

学生答:

①空气阻力;②纸带与限位孔的摩擦影响。

针对C同学的数据g=0.0970和D的10.98m/s2要作分析,怎么出现的错误?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V=gt

推导过程:

V=V0+at(V0=0a=g)V=gt(结合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2、位移公式

x=gt2/2

x=V2/2g

推导过程:

x=V0+at2/2

V0=0a=g→X=1gt2/2

2ax=V2-V02(V0=0a=g)→X=V2/2g

跟踪例题:

例1某物体自500米高空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g=10m/s2)

问:

①该物体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地面?

②开始下落的第一秒内下落多高?

前2秒内的下落距离呢?

③下落过程中最后300米所用时间是多少?

④最后一秒内下落的高度是多少?

巩固练习:

每人发一活页习题:

选择题3个,填空题3个,计算题1个,最后做一个小游戏:

测反映时间。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尺子,找同学配合做,并说出他的反映时间,让同学思考当中的奥妙!

自我测评

【基础巩固】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均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2.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两块石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