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3346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都市草堂小学 蓝继红.docx

成都市草堂小学蓝继红

——成都市草堂小学蓝继红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能有机会这么近距离的坐在总理面前汇报工作。

知道要见总理后,又激动又幸福,又不敢相信一切是真的。

此刻,我相信,我已梦想成真。

我有很多话想跟总理讲。

陈进玉秘书长问过我:

你作为最基层的校长、老师,见到总理,你最想说什么?

我想来想去,我最想汇报的是我关于教师师德建设和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初步实践。

2004年初,我从市中心一所名校来到草堂小学担任校长,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如今的学校成为一所有口皆碑的优质教育品牌学校。

优秀的教师愿意来学校工作,孩子们也很喜欢来校读书,学校成为师生都向往的地方。

陈进玉副秘书长、柳斌主任、小娅部长都到学校来视察指导,成为我们最美好的记忆。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交流会也以学校为参观的一个现场在成都召开,与会专家、领导给予学校高度的赞誉和肯定。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草堂小学的语文课……很多让人惊讶的事情发生在草堂小学。

“学校变了,像做梦一样”这是我们老师的话。

为什么变了,这是我常想的事。

我想这里的关键还是人的变化,老师的变化。

老师还是那一群老师,学校还是那一所学校,但是今天的老师已不再是昨天的模样。

是师德建设和队伍建设成就了学校。

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和实践的:

一、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理解关爱教师。

师德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中需要理解教师的事很多。

刚到这所学校,我就遇到两大问题:

教师的流动和教师的职业倦怠。

我感到教师的流动欲望非常需要理解和关注:

随着国家人才管理制度的变化,教师流动性也在逐渐加强。

政策性的有组织的流动是正向的,青羊区每年就有10余名校长派往涉农学校,100余名骨干教师赴涉农学校定期服务,使8000余名涉农子女和外来务工农民子女受到良好教育。

但是民间的流动则是自发的、逆向的,呈现出从一般的学校向名校流动,偏远的学校向城市的学校流动,薄弱的学校向优质学校流动的趋势。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能回避,不能抱怨,更不能置之不理任其发展。

来到这所学校,我也遇到老师提出想去更好的学校的要求。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是理解和关爱。

理解教师流动的动机,教师流动不外乎就是追求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发展平台,好的成长空间,好的待遇等等,在理解教师的基础上人文的采取应对措施,为教师成长提供发展空间,促进教师流动的合理、有序。

第二个需要理解的是教师的职业倦怠。

到这所学校,我就感觉除一部分优秀教师外,大部分老师不思进取,满足现状。

教师不追求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都会成为空谈。

面对这一现象,解决的办法还是理解关爱。

理解教师职业倦怠是有原因的:

教师在课改要求和应试要求的夹缝中艰难的工作,又要抓改革,又要抓分数;在行政部门、社会评价、家长评价标准不一致的为难尴尬状况下教学;在来自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密切关注和高要求高希望之下产生过重的心理负荷,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甚至职业枯竭。

这时候,教师最需要的就是理解和关爱。

这种理解关爱教师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的多方努力,减轻教师的过重压力,为教师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给教师一份职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注并帮助教师的发展,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为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各种机遇和可能,是理解关爱教师最高层面的体现。

设立教师执行校长、建立年级执行学校,是我校改变教师队伍、抓师德建设的一个有效的措施。

这个办法以我们事前没有估量到的力量改变着教师,而且是每一个教师,整体提升了我们的队伍素质。

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可以通过竞聘担任“学校执行校长”。

教师执行校长每月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任期为一个月,有自己的职务津贴、独立的办公室、主持召开圆自己梦想的行政会,代表教师参加行政会。

在这些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中,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教师沙龙、动感擂台、原创诗歌秀秀台……应运而生。

“执行校长”诠释着学生与老师的平等,教师与管理者的平等,诠释着校园民主与诗意,理解与关爱。

学校成立年级执行分校,建立了年级执行校长管理机构,设立年级校部和教导处。

有自己的教师校长和副校长,自己的教师教导主任。

老师们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爱好人人都在分校中有兼职,参与着分校的管理。

年级分校思考最多的就是:

我们怎样高效地完成学校工作?

怎样有特色地完成学校的工作?

怎样有创意地完成学校的工作?

在年级执行校长分校管理的平台上,每位老师都释放着活力,年级团队齐心协力,共享着成功的喜悦。

分校内每月都会定期召开例会,总结本月的得失,根据学校的要求及时调整部署新的工作。

学校还定时召开年级执行校长会议,搭建起各年级交流学习的平台,既同舟共济又友好竞争,使整个学校的工作重心突出,特色纷呈。

学校执行校长和年级执行分校制度完善了学校的管理细节,执行校长活动凝聚着草小师生的智慧与激情,在营造诗意民主的校园生活中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解关爱,让工作在这里的每一位师生都找到了在草小学习、生活的价值。

二、要从制度管理的角度规范影响教师。

在我们学校,有两个制度管理深深地影响了教师的发展。

第一个:

从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的需要出发,我们努力完善校长负责制,努力建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会参与的管理及监督机制。

为此,我们在学校建立很有特色的三级管理制度:

第一级——民主管理委员会,简称民管会。

由社区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组成,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和监督,相当于学校的“人大”和“政协”。

民管会尊重家长的需求和意愿,赢得家长的理解和认同,吸纳了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各种声音。

第二级为学校的党支部和学校行政管理层。

第三级为学校师生执行校长,成为学校的管理层的“影子内阁”。

通过三级制度管理,吸纳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参与管理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使我们的制度管理突破刚性、呆板的传统制度管理。

以暗示、认同、探讨、协商的柔性管理态度和方式解决学校的各种问题,规范和影响教师的行为,促进教师队伍的提升。

第二个:

教师读书的制度管理。

我们把教师读书用制度定格。

教师读四类书。

一类:

杜诗、草堂文化类书,了解本土文化;二类:

教育专著和业务杂志,促成发展专业;三类:

儿童喜欢的书,贴近童心世界;四类:

闲暇书籍阅读,提高生活品味。

同时,教师还一边读书,一边写书,出版校内读物《万涓成水——教师随笔集》。

我和全国一些著名的教师是好朋友,比如北京的窦桂梅、成都的李镇西、苏州的袁卫星、杭州的阎学,我发现“读书—教书—写书”也是他们成长的共同规律。

尤其是教师的写作,是教师在学习和教育实践之后,对教育的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进入,既是表达,又是反思。

既能陶冶教师的师德,又能增进教师的师能。

我相信:

想得精彩,才做得精彩;做得精彩,才写得精彩;写得精彩,才有职业的精彩。

它实际是教师立德、立行、立言,成为德才兼备教师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过程。

杰出的教育专家也会在这一过程中诞生。

三、要从文化陶冶的角度引领培养教师。

在学校师德建设和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对老师影响最深的就是校园文化建设。

世界上任何一个由组织体系组成的集体,它的生命力都是有限的。

要想使集体拥有无限生命力,我们必须在组织体系之上,建立另一个体系,这,就是文化。

校园文化是师生共享并传承的价值观和使命,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表现为一个共同愿景,一种精神期待,代表了组织。

一个团体必须建立自己的文化,必须告诉自己这个组织是什么。

所以我们开展了为学校组织寻根的活动。

寻根:

组织教师分小组走出去为校园文化寻根,进草堂、访浣花、寻找社区文化内涵,并用诗化的语言叙写对社区文化的认识。

通过活动,所有教师达成共识------我们的校园文化与杜甫、草堂文化一脉相承,校园文化的根在草堂。

草堂文化和杜甫文化成为我们的校园文化追求。

“植养人文气韵,奠基诗化人生”成为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塑形:

校园文化光有根还不行,还要有形象。

我相信陶西平主任的话:

“校园文化的形象关系到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学校的文化形象就是学校的形象、公众形象、管理者的形象、教师的形象、学生的形象和学校活动的形象。

”于是,学校环境育人,特色鲜明。

有了诗路花语、好雨轩、桃李书斋、碧草书屋……连教师办公室也有了个性名称:

云影屋、尚宽学堂、奥运村等。

也诞生了很多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被我们称为草堂语录:

“校园文化要用教育的语言来表达。

”“好的学生不是教育出来的,是好的老师和好的环境熏染出来的。

好环境带来好心情,好心情带来好老师,好老师带出好学生。

好学生染出幸福家长。

文化养性。

”“让文化成为建筑的灵魂,让教育在墙上、地上舞动,让生命在其间熏染成长。

”等等

一支拥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也在诗意的草堂文化的熏染下,感受着舒缓心灵的职业幸福。

当然,我也有一些小小建议、困惑和苦恼,也想向总理汇报。

先汇报小小建议。

不断完善教师的准入条件,从入口处把握好教师的质量关。

在过去强调专业知识、学历水平等条件的基础上,能够特别强调师德的准入,总理题词: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如何关爱这些孩子,对教师的师德首先形成挑战。

政府能组织专家和理论研究部门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开展深入的研究。

因为教师工作的个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因素,使它的考核一直不够成熟和完善,给教师评价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政府能把教师专业化的问题用政策或制度的办法来规范,而不仅仅停留在研究倡导的层面。

在专业化的问题上,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融为一体,努力调动教师追求专业化发展的内动力。

困挠和困惑的问题也有几个:

教师专项培训资金问题。

学校发展到今天,办学成本、运行成本在不断增加,教师交流、外出学习、校本培训,教师福利等都需要考虑。

学校的这笔资金开出相对困难。

管理学校,无限的安全责任问题。

安全是悬在校长头上的一把剑。

尤其是

开展活动安全和经费的问题往往会影响活动的开展,甚至影响深入开展素质教育

我们深知这些问题只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改革中必然的阵痛,正因为如此,我们一线老师才如此坚定执著,才对我们的教育充满了信心,;我们会记总理的嘱托:

让孩子们都能上学,上好学,请总理放心。

最后,我代表青羊教育局,代表娄进局长,真诚地请总理到您回过信的青羊区文翁书院和我们的草堂小学来看看,在那里有许许多多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衷心期盼着我们亲民爱民的好总理,在那里有许许多多因为教育均衡发展而受益的农民的孩子们渴望见到他们心中的好爷爷。

创新管理制度推进课程改革

——九都中心小学2005年秋季学校工作总结

今年是我镇“十五”发展教育发展规划的最后一个年头。

一学期来,我镇的小学、幼教、成教工作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创新管理制度,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工作,加快课程改革步伐,加大校本教研力度,不断提高师资素质,改善办学条件,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创新制度规范学校管理

用制度管理人是加强民主管理、提高管理效益的最佳途径。

一学期来,我们围绕市教育局提出的“学校制度建设年”这一目标,结合本镇小学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推进了教育的和谐发展。

1、岗位责任制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在其位,谋其职”的原则,制定了《九都中心小学岗位职责要求》,对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辅导员、报帐员、班主任、科任老师、值日导师等岗位提出职责要求,内容具体、分工明确,改变了以往校长“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减轻了校长的负担,提升了管理的效能。

2、学校管理制度

依据《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制定了《九都中心小学学校常规管理办法》,从学校的计划制定、课程管理、研训活动、校本教研、学习制度、质量监控、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籍管理、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安全保卫、体育卫生、校园建设、评先推优等十五个方面提出管理办法,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有序运作,提高了工作的实效。

3、教师管理制度

依据《南安市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制定了《九都中心小学教师常规管理制度》,从教师的学习、研讨、请假、办公、早会、上课、听课、评课、作业、家访等十二个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管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4、学校评估制度

根据出台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从各校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教研水平、质量监控、学校特色、违规处罚等六个方面制定了《九都中心小学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评估办法》,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实地查看、即时听课”等形式,采取平时检查与学年评估相结合、学校自评与中心评定相结合、量化评价与等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对各校一学年来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

对综合成绩前三名的学校进行表彰,该办法覆盖面大,操作性强,对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必将推波助澜。

经过本学期两次评估,成绩前三名的学校是:

中心、新东和林坑小学。

5、教师评价制度

根据《南安市发展性教师评价试行方案》,借鉴中心小学原来的教师评价办法,制定了《九都中心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办法》,并于今年秋季在各小学推广实施。

这一评价办法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1)、评价内容综合化。

评价分“政治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特色奖励”五个A级指标,下设B级指标和C级指标,这样的评价,关注了被评者之间的发展差异性和多样化的要求,促进了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2)、评价方式多样化。

将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了评价与考试的方法;(3)、评价主体多元化。

改变了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建立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考核制度,通过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者的发展。

6、教育科研制度

坚持“以课改带动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落实以校为本教学研讨制度,开展“每学年人人上一节公开课”活动,做好两周一次的周六研讨活动,每星期三下午安排相关学科老师参加进修校组织的视频网络研讨活动,建立九都中心小学网站,先后出台《九都中心小学网络教研工作意见》和《九都中心小学网络教研补充通知》两份指导性文件,成立网络教研领导小组,确立十八位年级学科分版主,借助网络教研平台,交流教学设计、教学心得、生活感悟和各校简讯,拓宽了校本教研途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截止元月12日统计,九都中心网络教研注册会员74位,主题总数78篇,帖子总数237篇,文章总数216篇,最高在线记录为69人同时在线。

文章发表安个人排行前六名为:

陈建元、占丽玲、黄彩虹、黄顺福、刘月平、陈永欣;按学校排行前三名为:

新峰、新东、中心。

本学期在南安教育信息网发表的文章简讯计37篇,其中被市采编的6篇,按全市学校发稿排名由期初的第26位跃升至第22位。

7、校务公开制度

继续做好对内、对外两个公开栏的校务公开工作。

借助中心网站这一平台,在中心与各校之间及时传递各种信息,交流意见看法,发表个人见解,尤其是实施了“阳光作业”,对2000年以来教师在年度考核、公开教学、进修培训、文章发表、竞赛获奖、荣誉称号、指导学生等方面进行归类汇总,实施网上公布。

这样做既有利于接受老师和群众的监督,也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把握关键搞好师资建设

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教师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1、重视师德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师德征文演讲活动。

本学期由幼娥老师撰写的《根的情怀》获南安市师德征文一等奖;由黄友利老师撰写的《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应体现三个“新”字》获中央教科研究所征文一等奖;由瑞腾老师指导的“我的班主任”征文获福建省二等奖。

12月份组织教师前往梅山部队聆听师德报告团演讲,回来后要求各校组织教师开展师德讨论,撰写心得体会。

中心小学掀起了向全国优秀育人模范徐精彩同志学习的热潮,并举行了师德演讲比赛,开展了师德师风评比活动。

元旦期间,举行了教师乒乓球友谊赛。

与此同时,把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与师德教育、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成立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

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上级的各种文件指示精神,撰写交流学习心得,多渠道进行宣传教育。

一学期来,教师勤于教学,乐于奉献,敬业爱岗,涌现出了一大批师德典范,育人标兵:

林坑小学陈永欣校长任劳任怨、身先垂范,全身心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之中,深得老师的赞许,被市教育局评为2005年师德先进个人;金圭小学校长王振民二儿子不幸横遭车祸,他强忍痛苦,以常人难以忍受的坚强毅力,坚守工作岗位,并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着实可钦可敬;彭林小学教师黄文明身患重感冒,带病坚持上课,精神可佳;彭林小学教师吴金鸿在结婚期间,情系学校,心存学生,办完婚事后匆匆赶到学校做好期末复习工作,实在可敬;本学期被安排到我镇支教的八位老师,均能克服重重困难,早早来到学校,认真完成教学工作,被安排在新东小学任教的林玉清老师身边还带着一个幼小的孩子,但她还是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之中,并积极承担了中心的周六计算机公开课教学,值得我们学习;本学期被安排到和安、林坑小学任教的六位老师,均能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决定,安心山区教学工作,应该给予肯定。

一学期来,在我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支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扎实工作、勇于进取的良好教师队伍。

2、强化师资培训

首先,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工作。

本学期,中心书记林友财、副校长刘堆金参加了南安市“十五”期间的校长培训,陈福明老师参加了泉州市信息技术脱产培训,黄旋娥、陈小榕、林惠玉、陈国水四位老师参加了泉州市班主任培训,还有数十位老师参加了其他新课程培训;其次,完善机制加强校本培训工作。

9月份举行了四年级新教材培训,11月份举行网络教研培训,新峰小学领导高度重视,还特意邀请福明老师到他们学校进行全员培训,11月份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现代科技知识测查;第三,各校均能充分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课余时间鼓励教师自学新课标,熟悉新教材,茶余饭后时间老师们常常围绕一个教学个案展开讨论、交流看法。

3、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根据南教综[2005]340号文《关于在全市开展“提高教育质量从我做起”大讨论活动的通知》精神,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广泛交流,要求每位教师做到“三个有”:

有发言提纲、有讨论专题、有心得材料;要求每所学校做到“四个有”:

有组织机构、有实施方案、有讨论记录、有活动总结。

活动促使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大家一致认为: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心,精湛的业务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完善的评价制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其次,根据市教师进修学校提出的《关于实施山区中小学教师读书活动工程的通知》要求,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余文森和郑金洲主编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一书,要求每位老师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极撰写教学心得;第三,要求全体老师每学期要撰写一篇较有价值的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参与课改实验的老师每学期要撰写5篇教学反思或随笔,非课改实验老师1篇,不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第四,根据九都镇素质教育评估工作意见,今年秋季对和安和林坑两所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综合评估,经对照标准全面评估,和安小学达“优级”水平,林坑小学达“良级”水平,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对我镇各小学的素质教育评估工作,除中心小学外,7所小学当中3所达到“优级”,即:

新东、新峰和和安小学。

4、提升科研水平

10-11月份,围绕“如何做好中小学衔接,扎实推进课程改革”这一主题,分别在中心小学和九都中学举行两次的教学研讨,促进了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中小教学的衔接;12月份,围绕“落实主题地位,转变教师角色”这一课题,在新东小学举行了三年英语、四年品德与社会、五年语文、六年数学的学区性公开课教学研讨,四门学科的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与课老师的充分肯定;借助中心网站广泛进行交流,或介绍经验、或报道信息、或发表见解、或抒发情感,网站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交流活动空间,拓宽了校本教研的途径,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一学期来,老师们撰写的文章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

在南安市级竞赛获奖的有10篇,其中一等奖3篇,分别是泽源老师的成教论文、幼娥老师的师德论文、杉玲老师的品德与生活论文,杉玲老师的这篇文章还被推荐泉州参评获一等奖;在泉州市级获奖2篇,在福建省级获奖3篇,在国家级获奖6篇,分别是瑞腾、玉娇、幼娥、丽玲老师的艺术论文、案例、设计和友利老师的德育论文。

全学期累计在市级获市级以上竞赛获奖达21篇,在市级获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有6篇,其中发表在《课改通讯》1篇(陈云燕)、《南安教育》2篇(陈泽源和占丽玲)、《泉州教育》1篇(黄彩虹)、《成人教育》1篇(郑友亮)、《中国教育报》1篇(黄友利和黄志明合著)。

获奖及发表累计27篇。

三、抓住机遇夯实各种保障

1、加强资源管理

各校均能按照本学期制订的学校常规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图书、电脑、教辅资料、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的管理和使用工作,不断提高各种教学资源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尤其是重新建设中心小学网站以来,教师上网的次数明显增多,宽带电脑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11月份在新东小学举行了计算机教学专题研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运用。

2、严格收费管理

严格执行闽价[2004]259号文和南价[2005]30号文等收费文件的通知精神,严格收费标准,开好收费票据,做好收费公示。

3、调整学校布局

按照九都镇“十五”期间的教育发展规划,今年秋季通过召开家长会,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把金圭、新峰两所小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归拼到中心小学。

与此同时,我们又依据上级的文件指示精神,制定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初拟于2007年秋季把金圭、新峰两所小学全部归拼中心校,于2010年争取把目前的8所小学合拼成2-3所小学。

4、实施助学工程

10月份,根据南教综[2005]358号文件指示精神,在全镇小学中开展“慈爱满南安,善举送真情”宣传教育活动,全体师生共捐资1486.60元,发动得较好的学校分别是彭林、新峰和新东小学。

12月份,根据镇电话通知精神,在教师中开展扶贫助困捐款活动,共捐资1480元,师生们的善举赢得了社会群众的广泛赞誉。

与此同时,向上级争取助学金10000元,资助100名特困生;争取“两免一补”资金5664元,资助14名低保家庭子女;争取膳食工程补助资金2,4900元,资助166名寄宿生的部分生活问题;对二女户子女学杂费减免30元,发动社会贤达与特困生挂钩,每学期扶助资金达1万多元。

5、开展结对活动

本学期,国专中心小学向结对帮扶的中心小学、美星小学、和安小学捐赠人民币共3000元,图书近一千册,组织4-6年级的学生结成对子,通过上网聊天、电话联系、书信往来等多种途径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6、创建平安校园

根据南安市创建“平安校园”的计划安排,2006年中心小学要通过市级评估验收,2007年前全镇的各小学、幼儿园都要通过市级评估验收。

为此,开学初我们根据南教综[2005]291号文《关于转发泉州市〈关于加强建设“平安校园”宣传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及时成立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分析当前我镇各小学、幼儿园在安全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了《九都中心小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意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常规养成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各校开展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情况作为期末评估一所学校的重要指标,加强检查督促与联系沟通,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推进各校创安工作的扎实开展。

7、改善办学条件

争取上级资金,完成了中心小学综合楼的外墙装修,拓宽了美星小学的操场,改造了林坑小学的厕所,建设了彭林小学的围墙,总投资近50万元;改造了林坑小学厨房,添置了和安小学浴用热水器、中心小学饮用热水器、消毒柜、档案柜,加固了彭林小学车库防盗门和美星小学车库屋顶,累计拨出修善资金2万元;与此同时,各校均能抓住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