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3476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docx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正文

 

纯苯行业分析报告

 

一、世界纯苯的供需平衡相对脆弱

1、纯苯具有副产品属性

纯苯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也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医药、农药、炸药和染料等一系列化工产品的生产,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溶剂。

纯苯按来源不同分为石油苯和焦化苯。

石油苯是指由石油为基础原料炼制生产而来的纯苯,主要由三大途径获得:

(1)炼油厂催化重整装置所产生的重整油;

(2)石油脑裂解制备乙烯装置副产的裂解汽油;(3)甲苯歧化获得。

焦化苯主要是从煤炭炼焦的过程中副产的煤焦油中提取得来,由加工工艺不同又细分为加氢苯和酸洗苯,前者纯度较高,质量和价格与石油苯较为接近,可以用来替代石油苯,后者纯度较低,价格稍便宜,用于纯度和质量要求不高的一些应用领域,如溶剂、染料、农药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石油苯大约占纯苯全部产量的95%,其中催化重整途径为35%,裂解汽油途径为41%。

不同地区间纯苯的来源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西欧、东亚地区很大程度上依靠石脑油发展石化产业,催化重整和裂解汽油的比例相对均衡,而北美地区由于乙烯原料从石脑油逐渐改为乙烷,来自于裂解汽油的纯苯比例从30%逐步下降至15%以下。

中国由于煤炭资源相对丰富,钢铁行业发展快速带动炼焦产业发达,炼焦副产的煤焦油产量较大,因此从中提取的焦化苯产量不小,目前已经占到国内纯苯总产量的30%,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从获得途径看,纯苯具有很强的副产品属性。

由于大部分纯苯是作为一种“副产物”生产出来的,产量取决于目的产品的产量,如通过裂解汽油生产的苯产量由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的产量决定,而催化重整路线一直以来也更倾向于产高辛烷值汽油而非芳烃。

正是基于这种副产品属性,纯苯的产能与产量不具备一定的线性关系,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点,2000-2008年可以认为是一个芳烃产品的过剩周期,在这一阶段,以纯苯-石脑油价差是明显小于乙烯-石脑油价差的。

但是纯苯的这种供需平衡也极为脆弱,特别是供应端极易受目的产品生产情况的干扰。

2、下游需求旺盛的趋势延续

纯苯作为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下游产品种类丰富,产业链较长,主要次级衍生产品有4种:

乙苯、异丙苯、环己烷和硝基苯(合计占比90%),其它较为重要的衍生物还有烷基苯、顺酐和氯化苯等(合计占比10%)。

在纯苯的四大次级衍生物中,乙苯消耗的纯苯数量最多,乙苯主要用于生产苯乙烯,苯乙烯的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包装行业。

异丙苯主要用于生产苯酚/丙酮的联合生产,苯酚是多种合成树脂的重要原料。

环己烷主要被用于生产己内酰胺、己二酸和己二胺,三者进而加工合成相应的尼龙材料,应用于纺织行业。

硝基苯用于生产苯胺,苯胺是生产MDI的重要原料。

中国的纯苯消费结构与国际略有不同,用于生产四大次级衍生物的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例在70%左右,这种结构比例相对较低是因为我国的苯乙烯、苯酚和己内酰胺供给严重不足,需要大量进口所致。

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纯苯的下游产品如PS、ABS、MDI、己内酰胺等产品需求相对旺盛,尤其是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国家的需求不断增长,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纯苯需求中心。

3、纯苯价格不断上涨

2009年以来,纯苯价格上涨趋势明显,并且纯苯-石脑油价差在于乙烯-石脑油价差的比较中更为明显。

我们认为,这种芳烃价格的强劲走势已经不能仅仅用部分装置的停产检修来解释了,停产检修因素是纯苯价格上涨大趋势上的波动因素,而不是2012年国际纯苯价格强势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更不足以引发芳烃产品相对于烯烃产品的持续强势。

我们认为,这种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正是纯苯的国际供给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进行中的国际能源变局的一幕。

二、世界纯苯供给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

全球纯苯产能约为5900万吨,产量4200万吨。

纯苯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

其中亚洲是世界最大的纯苯供应地,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40%多,主要生产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纯苯消费国和进口国,消费量占全球产量的20%左右。

根据全球新增纯苯产能数据统计,到2015年,全球年均新增产能约为180万吨,其中东北亚地区(以中国为主)年均新增约100万吨,西欧、北美以外的其他地区年均新增约50万吨。

2010-2015年间世界纯苯产能年均增速从前一个五年的4.4%下降到1.7%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纯苯的供给增速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推动纯苯价格2009年以来上涨明显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纯苯的供给端影响最为明显重大的事件就是于美国市场纯苯产量的急剧下降和中国纯苯产量高增长期的结束。

1、美国页岩气革命影响波及芳烃产品

美国是纯苯的第一大消费国和净进口国,全球苯的定价基本参照美国纯苯现货的价格定价。

因此,美国纯苯市场的供需结构健康与否,对世界苯的价格体系存在影响较大。

美国是乙烯原料轻质化的主力军。

随着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突破,美国页岩气进入大规模开采阶段,这不但改变了美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而且还副产了大量的NGLs(天然气凝析夜)。

NGLs的主要成分是乙烷、丙烷等轻质烃。

这些轻质烃为美国的石化行业,特别是乙烯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原料,重振了美国乙烯的市场竞争力,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乙烯厂商造成压力,但也改变了美国的芳烃供给,尤其是纯苯的供给。

在典型的石脑油裂解制乙烯装置中,每生产1吨的乙烯,大约副产0.7吨裂解汽油,每吨裂解汽油中含有20%~36%的苯,而在以乙烷为原料的裂解装置中,基本没有裂解汽油副产。

因此,乙烯原料轻质化直接导致了下游裂解汽油装置进料不足,导致纯苯产量的快速下滑。

美国NGLs的增产,为乙烯裂解装置提供了大量的乙烷原料,乙烷占乙烯原料的占比从2008年的53%提高到2011年65%。

同时,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裂解量由于成本上的劣势,占比从2005年的27%,下降到了2011年的15%,从裂解汽油中生产的纯苯量从233万吨下降到了约109万吨,占同期美国纯苯产量下降的82%,可见因为乙烯裂解原料的变化是美国纯苯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正是由于美国的这一乙烯原料轻质化变革,美国的纯苯产量已经从2004年峰值的950万吨以上下降至2012年的不足750万吨,降幅超过25%。

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的纯苯净进口量的增长,2004年至今,美国的纯苯净进口量从40万吨增长100万吨左右,达到纯苯表观消费量的10%。

目前,美国的这种乙烯原料轻质化的过程还在继续,与美国的裂解汽油路线纯苯产量占比还将进一步下降。

按照美国乙烯产量保持不变,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裂解占比继续下降到10%和5%计算,裂解汽油路线的纯苯产量将进一步下降约47万吨和78万吨,预计到2015年美国的纯苯净进口量将增长至150万吨。

另一方面,美国炼油原料也有重新轻质化的倾向,轻质原油的使用将使催化重整路线纯苯产量也开始出现逐渐小幅下降的情况。

美国炼油企业正在寻求使用巴肯(BakkenShale)和鹰滩(EagleFordShale)页岩区生产出的具有成本优势的轻质原油。

从80年代到2005年的这段时间,美国越来越多使用的是来自于墨西哥和南美的重质原油,美国API重度指数是在不断下降的。

(美国API重度指数(APIGravityIndex)是指由EIA统计的全美炼油原料的综合重度水平,API重度指数越低表示有越多的轻质原油用于作为炼油原料。

这一趋势到2005年开始逆转,水力压裂技术使美国的轻质原油产量越来越多,2012年美国页岩油日产量达到72万桶,相当于美国石油日产量的12.5%。

2005年,美国的原油进口依存度一度达到60%,而2011年已经下降到了45%,根据奥巴马美国政府的承诺,到2020年美国的原油进口将下降一半,这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美国本土轻质原油进入炼油领域。

美国的页岩油API重度一般都在40以上,所生产出的石脑油经过催化重整的芳烃产率明显小于重质原油,这也意味着催化重整路线的纯苯产量同样在下降。

第三方面,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美国的低成本乙烯势必要冲击到西欧和东北亚的市场,在这些市场上,裂解汽油路线的纯苯产量占全部纯苯的50%左右,北美的低成本乙烯将冲击到这些地区的乙烯工业,致使其开工率下降,进而导致纯苯产量的同步下跌。

如同西欧炼油行业受到的中东廉价石化产品的冲击导致西欧炼油装置开工率下降一样。

2、中国纯苯产能增速回落

中国的纯苯来源中,乙烯装置联产的裂解汽油路线占40%左右,依旧是主要的纯苯来源,炼油厂重整芳烃抽提和对二甲苯装置的副产也是重要组成。

煤焦油提取出的焦化苯则直接与中国的焦炭产量相关。

根据测算2012年中国纯苯产量中,约70%为石油苯,30%为焦化苯。

而对于其他路线的纯苯,如煤制芳烃、轻烃芳构化等,各种试验项目和小规模装置都在不断涌现,如华电集团投资285亿元的煤制芳烃示范项目已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我们认为煤制芳烃未来有望成为中国芳烃重要原料来源之一,但在2015年以前还谈不上大型工业化生产,因此暂不纳入讨论范畴。

2005-2010年间,国内芳烃产能经历了高速成长,其中石油苯生产能力从300万吨增长到650万吨,年均增速达到15.23%。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石油苯产能近800万吨,2012年石油苯产量662.6万吨,根据目前在建、拟建的石油苯装置看,到2015年中国的石油苯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2010-2015年年均增幅下降到9%。

同样的情况在焦化苯上体现的更为明显,2005-2010年,国内焦化苯产能伴随着钢铁行业和炼焦行业的爆发式成长,产能从近100万吨增长到450万吨,年均增速达到41.3%,尤其是加氢苯产能在技术突破之后快速成长,迅速从无到有并达到目前焦化苯总生产能力的一半规模。

由于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行业盈利状况差,目前炼焦行业已经处于低谷,而预计2010-2015年间,焦化苯的产能年均增速将下降至5%。

(1)石油苯:

与中国乙烯产能增长紧密相关

中国的石油苯来源中,催化重整和裂解汽油的比重大致相当,这与北美和中东地区催化重整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存在差异,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的乙烯依旧需要通过石脑油裂解获得。

2011-2015年,中国石油苯产能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现有乙烯装置改扩建使其配套芳烃抽提装置能力的提高及新建大型乙烯工程中的芳烃装置的投产;

(2)炼厂芳烃装置的改扩建及新建能力;(3)对二甲苯装置的新、扩建可增加纯苯的生产能力。

近五年是全球乙烯行业的黄金时期。

国际上而言是美国为代表的以乙烷为原料的低成本路线的大力发展,而中国的乙烯行业则依旧是传统的石脑油路线。

2009-2011年中国新增乙烯产能528万吨,到2011年底中国已拥有大型乙烯生产装置30套,产能达到1529万吨/年,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乙烯生产国。

与中国乙烯产量同步的是石油苯产量的增长,两者高度相关。

但我国的乙烯供给不足的局面依旧没有得到缓解,目前中国依旧是聚乙烯的全球最大进口国,2012年聚乙烯净进口760万吨,占我国聚乙烯表观消费量的42.46%,相当于进口了乙烯当量1100万吨左右。

未来几年仍将是中国乙烯建设的高峰期,其中传统石脑油的乙烯装置仍是扩建的主力,我国新建和扩建乙烯项目将达13-15项,预计到2015年中国乙烯产能将达到2406万吨/年。

按照这一数据计算,裂解汽油产能依旧将是纯苯的增长主力,到2015年石油苯的产量约为900万吨,年均产量增幅为10%。

(2)焦化苯:

原料供给不足成制肘

焦化苯包括酸洗苯和加氢苯,两者都来自于炼焦过程中煤焦油的粗苯精制过程。

酸洗苯是从焦炉煤气中回收的粗苯经酸洗或精馏所得的产品。

在酸洗苯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制、脱硫可以制成无硫苯。

目前酸洗苯苯主要用于顺酐、氯化苯、医药、农药、染料、溶剂等;无硫苯主要用于苯胺苯乙烯、顺酐等对苯质量要求较高的下游产品。

但是因为酸洗苯由传统的酸洗法制得,这一方法污染大、能耗高、产品质量和产率较低,已被国家明令禁止并限期取缔。

加氢苯是一种粗苯加氢萃取得到的混合物,由于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一般被大企业所采用。

该工艺技术稳定、产品苯纯度高,与石油苯基本无差异。

酸洗制焦化苯的方法在焦化企业中运用广泛,近年来随着加氢苯技术的推广,2007年开始国内苯加氢投资建设进入高潮。

2010年全国焦化苯加工能力达到620万吨,其中加氢苯能力345万吨,而且未来几年计划新增的苯加氢装置能力依旧多达120万吨。

但实际上,国内的焦化苯装置开工率水平只有50%左右,2010年实际产量约在在280-300万吨。

装置产能严重过剩,开工率不高,加工原料不足是主要原因。

作为焦炭生产的副产品,粗苯的来源和供应量完全受制于焦炭的生产,由于焦化苯行业是焦炭产业的下游,因此焦炭产业甚至钢铁行业的景气度直接影响着焦化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受全球经济疲弱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国内钢材市场行情不佳。

经历了几年的高增长之后,钢铁行业和焦炭行业都在承受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行业盈利能力低迷,并且在可预期的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维持这种低迷状态。

焦化企业开工率低下,焦炭产量也将难以维持几年的快速成长,粗苯供应量同样将处于低增长状态。

粗苯精制企业将会出现争抢原料、开工率低下、微利或亏损经营的状况。

另一方面,酸洗苯依旧将占据焦化苯半壁江山。

长期以来,采用传统酸洗法工艺加工粗苯的企业是粗苯下游的主要消费市场,焦化苯装置多为老焦化企业建设,与下游配套的顺酐装置关系密切,获取资源能力也较强,短期内依旧难以推出市场。

综合来看,粗苯产量受焦炭产量、焦炉气回收普及率和回收率的影响。

近几年,国家加强了炼焦过程中的环保治理工作,焦炉气回收普及率已经从2006年的60%上涨到目前的95%以上;根据煤种不同和焦化规模不同,回收率略有差别,目前行业平均回收率在1-1.3%之间。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2012年国内粗苯产量在370-480万吨之间,提取出的酸洗苯和加氢苯的产量合计约为300万吨,其中酸洗苯(包含无硫苯)和加氢苯各占50%。

根据2013-2015年焦炭产量年均5%增速测算,到2015年预计焦化苯产量将达到340万吨。

(3)装置负荷水平回升

根据中国目前的产能状况预测,纯苯产能的整体负荷水平将逐步提升,其中石油苯负荷提升明显,而焦化苯依旧受原料供给的困扰,负荷率维持在50%左右。

根据预测,中国纯苯产量2010-2015年年均增速为10.4%,依旧小于2005-2010年的15.2%增速水平。

3、其他地区维持产能平稳

从全球其他地区来看,西欧因为受到中东廉价原料石化产品的冲击,炼油装置的开工率普遍下滑,2005年至今纯苯产量下降约100万吨,由于欧洲地区50%的纯苯依旧来自于裂解汽油的生产,预计未来随着美国的低成本乙烯的冲击影响延伸到西欧,这种下降趋势还将延续。

中东地区乙烷原料的保障不足使该地区又重新开始发展石脑油为原料的石化产品,东南亚也是另一个纯苯产能净增长的地区,2012-2013年间,除中国以外的国家产能年均增长在100万吨/年左右,主要集中在印度、泰国、新加坡、卡塔尔、沙特等地区。

三、中国市场需求带动亚洲纯苯需求增长不辍

需求面的稳定成长是支撑纯苯价格走强的动力。

纯苯下游主要用于生产苯乙烯、苯酚/丙酮、己二酸、苯胺、己内酰胺、顺酐等,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需求的快速成长是最主要因素,其中苯乙烯、苯酚和己内酰胺是中国进口依存度依旧较高的产品,2005年至今,这三

种产品的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速均在15%左右,未来三年这些纯苯下游产品的产能扩张将产生新增纯苯需求300万吨以上,中国的表观消费量将维持在10%水平,这将直接推动全球的纯苯消费量提升。

1、全球纯苯需求保持旺盛,产能负荷水平继续提升

全球范围看,经过了2005-2010年间纯苯消费量的大幅波动,2010-2015年国际纯苯消费将持续旺盛,根据预测五年年均消费量增速将从前五年的年均1.0%增长到4.1%。

预计到2015年全球纯苯消费量将提升至4950万吨,全球装置负荷水平从2009年最低谷的71%提升到2015年的81%,纯苯的景气周期至少将延续到2015年。

纯苯下游产品中,以乙苯、环己烷、硝基苯等增长最为明显。

2010-2015年五年间乙苯/苯乙烯潜在需求580万吨,环己烷/己内酰胺的潜在需求140万吨,异丙苯/苯酚丙酮的潜在需求220万吨,这些需求主要来自于中国市场。

2、中国地区主要纯苯下游产品需求保持旺盛

从中国纯苯的进口依存度看,纯苯自给率较高,但我国纯苯进口实际是以下游产品的进口形式存在的,这一点与聚乙烯的进口以弥补国内的乙烯短缺实际并没有什么不同,其中苯乙烯、苯酚和己内酰胺是最大的几种进口产品,而未来三年中国的纯苯下游产能增长也主要集中于这几种产品。

(1)苯乙烯

苯乙烯单体(SM)主要用来生产各种合成树脂和弹性体。

聚苯乙烯(PS)是苯乙烯最大的下游衍生物,分为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高抗冲级聚苯乙烯(HIPS)、可发性聚苯乙烯(EPS)。

其他的下游衍生物包括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SAN(苯乙烯-丙烯腈)树脂、UPR(不饱和聚酯树脂)、SBR(丁二烯-苯乙烯橡胶)以及丁二烯苯乙烯乳液等。

这些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玩具制造、纺织、造纸、制鞋等工业部门。

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医药、农药、染料和选矿剂的中间体,用途十分广泛。

2011年,世界苯乙烯产能约为3243万吨/年,主要分布在东北亚、北美及西欧地区,由于PS和ABS树脂等苯乙烯下游产品消费的强劲增长,近年来世界苯乙烯的生产发展很快。

一方面是受到亚洲地区新建能力不断增加的影响,同时也是中东地区大力发展石化业,乙烯配套大型苯乙烯装置不断所导致,苯乙烯的发展重心不断向亚洲及中东地区转移。

鉴于苯乙烯需求快速增加和发展潜力巨大,国内外多家苯乙烯生产公司纷纷计划新建或扩建苯乙烯生产装置,包括中国、印度、巴西、沙特,预计2013~2017年将新增苯乙烯产能约400万吨/年,2017年底世界苯乙烯的总产能将达到约3670万吨/年。

与此相对应的是欧美地区苯乙烯产能的增长放缓,美国PS产能将稳定在270万吨/年,由于德国Marl聚苯乙烯装置永久关闭将导致西欧PS能力减少,将从230万吨/年降至210万吨/年。

我国苯乙烯能力和产量严重不足,引发了许多公司扩能或新建苯乙烯装置以满足市场需求。

2012年国内苯乙烯在建项目主要有:

新浦化学、阿贝尔化学、茂名石化实华以及多套干气制苯乙烯装置,包括中海油东方石化、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中石化湛江东兴石化、荆门石化、九江石化等。

此外,还有大量苯乙烯拟建项目,主要包括中石化上海石化、中石油浙江台州炼化项目、扬子石化-巴斯夫扩建项目以及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和山东恒源石化干气制苯乙烯装置等。

国内目前主要的新建大型苯乙烯装置依旧是以乙苯脱氢法为主,预计到2015年将新增苯乙烯厂产能310万吨,纯苯需求量约为250万吨。

上述大型产能中,中石化和中石油系统的乙苯脱氢装置多数用于配套炼油和芳烃装置,原料供应有保障,而阿贝尔化学(江苏)和新浦(泰兴)化学就需要外购纯苯来保障生产了。

(2)苯酚

苯酚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酚主要用于生产酚醛树脂、双酚A、水杨酸、己内酰胺、苯胺等,在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医药、农药、香料、染料以及涂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2000年以来,苯酚在中国各消费领域的比例也随着下游产品的开发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双酚A的消费比例从24.6%迅速上升至56%,成为推动苯酚需求的最主要动力。

我国苯酚总产量,2000年仅24.9万吨,到2011年底已达79.7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11.1%。

目前共有7家苯酚企业共10套生产装置,苯酚总产能达90.4万吨。

尽管如此,我国苯酚产量仍不能满足下游需求,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苯酚的自给率一直维持在50%左右。

从2011年开始国内苯酚企业大规模扩产,建滔(扬州)实友化工18万吨/年苯酮、利华益集团35万吨/年苯酚丙酮、西萨化工(上海)有限公司产能为25万吨/年苯酚等项目都已经开工建设,将于2013年投产。

2012年国内苯酚总产能已达到112.2万吨,预计到2013年底将达到265.2万吨,2015年以前,苯酚/丙酮联合装置的新增总产能数据已经达到500万吨以上,其中苯酚产能320万吨左右。

目前苯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流,国内新上项目基本全部为异丙苯法的苯酚/丙酮联合装置,生产1吨苯酚同时副产0.65吨丙酮,主要原料纯苯和丙烯的单耗分别为0.92和0.51。

尽管到2015年上述装置全部投产后,中国的苯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可能,尤其是副产的丙酮产能过剩的情况会更加严重,但即使按照60%的开工率计算,新增的纯苯需求量也在190万吨左右。

(3)己内酰胺

己内酰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生产尼龙-6纤维和尼龙-6工程塑料的单体,可生产尼龙塑料、纤维及L-赖氨酸等下游产品。

世界已内酰胺消费结构为尼龙6纤维占消费量的75%,工程塑料和食品包装膜占消费量的25%。

尼龙6纤维消费中民用丝(包括运动服、休闲服、袜子等)占47%,地毯占30%,工业丝(包括帘子布、渔网丝等)占23%。

我国尼龙6纤维的己内酰胺占消费量的86.2%以上,尼龙6工程塑料占12.2%以上,其他占1.6%。

2011年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约491.0万吨,同期全球总消费量约为406.0万吨,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地区,其中亚洲地区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63.2%。

亚洲是世界最大的己内酰胺消费地和最大的己内酰胺净进口地区。

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己内酰胺进口量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二。

根据己内酰胺的生产路线不同,主要原料分别是环己烷、苯酚和甲苯,三种原料所占生产能力分别为378.8、80.5和16.1万吨,各占79.68%、16.93%和3.39%。

中国的己内酰胺产能增长迅速,2008年产能还不足50万吨,到2011年,中国己内酰胺总产能达到91.5万吨/年。

而且这种势头还在延续,按计划2012-2013年,中国将新增己内酰胺产能150万吨左右,占全球新增产能的70%。

尽管产能增长如此迅速,目前中国己内酰胺的自给率依旧不足50%。

中国的98%己内酰胺都用于生产尼龙6,尼龙6的产能从2008年的123万吨增长到2011年底的192万吨,并且增长迅速,2012年有40万吨新产能投产,按照6%年均增速,2015年尼龙6切片当量将达到214万吨。

但由于国内己内酰胺的供给不足和高档产品较少,开工率只有50-60%。

中国的己内酰胺表观消费量从2001年至今保持15.9%的年均增速,下游需求的旺盛是推动己内酰胺继续成长的动力,根据目前拟建、在建和立项的项目情况,预计到2015年,中国新增的己内酰胺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左右。

预计欧洲一些老装置将逐步关停,亚洲地区己内酰胺的进口依存度有望大大下降。

中国地区新增己内酰胺产能以环己烷法为主,按照1.04的纯苯单耗和60%的开工率计算,预计新增纯苯需求在200万吨左右。

3、中国地区纯苯供给依旧难以满足需求

苯乙烯、苯酚和己内酰胺成为中国市场纯苯需求的主要增长点,新增产能的大量涌现,将拉动纯苯需求的紧张。

其他纯苯下游产品方面,苯胺、己二酸和顺酐的产能已经逐步趋向于过剩,我们维持平稳预期。

根据中国2015年焦化苯和石油苯产量预测,纯苯产量将达到1340万吨,而需求面,苯乙烯、苯酚和己内酰胺带来纯苯需求的快速成长,在拟建和在建装置60%的开工率假设下计算,中国纯苯的需求缺口就将达到335万吨。

在80%的开工率假设下,这一需求缺口将达到400万吨以上。

当然,这种纯苯的需求缺口并不会以完全的纯苯净进口的形式存在,因此苯乙烯、苯酚和己内酰胺这三大产品到2015年依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