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6247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知能综合检测二2.docx

知能综合检测二2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知能综合检测

(二)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1.(2011·衢州中考)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2011·嘉兴中考)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A.2.1mB.2.5mC.4.6mD.5m

5.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凹凸的音槽来记录

音像信息,外表是一层光滑透明的保护膜.如图是一张

放在阳光下的VCD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由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

B.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由凹凸的音槽发生漫反射形成的

C.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形面是由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

D.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形面是光的色散现象

6.雨后天晴的夜晚,下面关于地面积水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和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和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7.(2011·泸州中考)现在,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膜墙”).这种墙既能反射光线也能透过光线.下列四幅图中,能真实反映光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传播途径的是()

8.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小科认为:

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侵蚀;②石碑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清晰.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9.2010年5月17日中午,宁波市部分市民看到了太阳

周围出现一个七彩“光环”,如图所示,这就是“日晕”.

这种天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

色散,其中各色光按红、橙、黄、____、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说明了阳光是_________(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10.(2011·邵阳中考)雨后彩虹,十分壮丽,彩虹是太阳

光传播过程中被空中水滴________而产生的.这个现象可

以由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来解释.由图可知,

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______(选填“大”或“小”).

 

11.同学们在中考考场里,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监考老师在

黑板上所写的“本堂考试科目:

XX、考试时间:

XX”等

提示语,这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反射的缘故.把一支

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

折断了,如图所示,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引起的.

12.(2011·无锡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度,折射角______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2010年10月9日,广州第16届亚运会圣火火种采集仪式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北关烽火台举行.火种靠凹面镜反射太阳光点燃.

(1)由图中光路图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______作用.

(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_____,依据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另举一个应用凹面镜的实例:

______________.

14.(2010·烟台中考)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图乙),则光屏上就出现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5.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O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若将蜡烛靠近成像仪少许,蜡烛的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2011·鄂尔多斯中考)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要求留下作图痕迹)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题,17题15分、18题15分,共30分)

17.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的新发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0·广州中考)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上,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量出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须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透过树林中的阳光,是光的直线传播,A对;镜中的人像和倒映在湖中的桥,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C错;看到海面下的冰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错.

2.【解析】选B.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则入射角等于7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70°,A错误;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B正确;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也增大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增大10°,C错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错误.

3.【解析】选D.实验中不可沿ON前后转动板E,而沿ON前后转动板F是为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故A、B错.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得到普遍性结论,应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分析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即可得出结论,故选D.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从图中可以看出:

视力表距平面镜的距离是2.5m,那么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离镜面也是2.5m,人与视力表相距0.4m,人到镜面的距离为

2.5m-0.4m=2.1m,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为2.5m+2.1m=4.6m,故C正确.

5.【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本题可应用排除法.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这是光的镜面反射成像,即平面镜成像,故A、B错;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形面,若只是因为保护膜的反射,则不可能出现这一现象,故应为光的色散现象,是保护膜把白光色散为七色光,故C错,D正确.

6.【解析】选A.本题考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月光照射到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其反射光集中在一个方向,亮度较高;地面粗糙,对月光发生的是漫反射,四面八方均有反射光,但亮度较弱.如果迎着月光走,则人很容易看到水面反射的光,水面就比地面亮,即亮处是水;如果背着月光走,则由于水面反射的月光并未指向人而是指向人的前方,所以人看不到水面的反射光,但能看到地面漫反射的月光,所以水面比地面暗,即暗处是水.

7.【解析】选B.光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要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室外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要靠近法线,第二次是从玻璃中斜射入室内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要远离法线.故应选B.

8.【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现象,由题意知①中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侵蚀;②石碑上的字凹凸不平是由于发生漫反射,而不是镜面反射;③罩外的树木及其他物体反射自然光入射到玻璃表面上,再反射成虚像,干扰了对石碑文字的观看;④若罩外光线再强一点,入射到玻璃表面上的光更强,成的虚像更加清晰,更干扰对石碑文字的观看;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增强了石碑上文字的漫反射,使之看起来更清晰,所以合理的是①③⑤,故选A.

9.【解析】本题考查光的色散.“日晕”是阳光通过无数小冰晶后发生了色散现象,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同时,说明了阳光是复色光.

答案:

绿复色光

10.【解析】彩虹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分析图可知,红光的折射程度比紫光小.

答案:

折射小

11.【解析】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提示语,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则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答案:

漫折射

12.【解析】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角是60度,则反射角也是60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度;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答案:

120小于

13.【解析】本题考查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应用.

(1)由题图可知,入射光线是平行的,经凹面镜反射后,相交于一点,说明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欲获得平行光,则应将点光源放在F点上.

(3)答案是开放性的,不惟一,凹面镜的应用有太阳灶,汽车前灯的反光罩,手电筒的反光罩等.

答案:

(1)会聚

(2)F点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太阳灶(或汽车前灯的反光罩,或手电筒的反光罩等)

14.【解析】本题考查光的色散及物体的颜色.由题意可知,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一条彩色光带,由于红光偏折程度最小,则红光在光带的最上方,紫光偏折程度最大,则紫光在光带的最下方;红纸是不透明物体,只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色光,则光屏上就出现红色.

答案:

红、橙、黄、绿、蓝、靛、紫红色

15.【解析】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实像,大小取决于小孔到物体及小孔到光屏的距离,若前者大,则成缩小的像;若后者大,则成放大的像.所以若将蜡烛移近小孔,则所成像变大.

答案:

如图所示变大

16.【解析】这两束光线均为反射光线,只要按照光的反射定律分别作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即可,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S点.

答案:

17.【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以及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由题图和表中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是指确定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表中数据知,在入射角较小(小于30°)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γ的比值约为1.5,说明二者近似成正比关系;在入射角较大(大于30°)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γ的比值不确定,说明二者不成正比关系.

答案:

(1)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γ近似成正比关系(或当入射角较大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γ不成正比关系)

18.【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应用.由题意直接测量是不可能的,要充分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等大、正立、对称,可让小明通过自己在屏蔽门后面成的虚像来确定广告牌所在的位置,此时,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就是小明到玻璃屏蔽门的距离,可用卷尺直接测出.

答案:

(1)自己的像与广告牌重合

(2)自己脚下所处位置

(3)所记录位置到门卷尺(或米尺、长刻度尺)

(4)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