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8558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docx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专项三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

一、选择题

1.碳有两种氧化物: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通过下列方法和试剂能把二者区分开来的是()

①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②分别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

③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④分别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要除去氢氧化钠中的少量氢氧化钙,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氢氧化钾溶液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D.稀盐酸

3.(2012·眉山中考)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A.生石灰氯化钠B.碳酸钡硝酸钾

C.苏打小苏打D.氯化钠硝酸铵

4.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

B.用酚酞溶液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D.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5.(2012·北京中考)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碳酸钠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D.可能有氢氧化钙

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7.(2012·北京中考)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8.(2012·连云港中考)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E转变为B一定是置换反应

B.A不一定是含CO32-或HCO3-的盐

C.D、F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C,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二、非选择题

9.A、B、C、D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四种物质中都含有X元素,已知:

①X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②A为单质,B、C、D为化合物

③B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④C大量用于建筑业;C与稀盐酸反应可产生B

⑤D是一种钠盐,则D与饱和石灰水反应可生成C和另一种碱

请回答:

(1)X元素属于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写出A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B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学习小组将“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方案: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写出图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除去氧气:

他们分别收集一瓶

(1)中得到的气体,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

你认为:

选用________(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误差:

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物质间某些性质的差异选用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分离,是分离物质的基本思路。

例如:

在工业上,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是利用它们沸点的不同。

请列举一种你所知道的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来分离物质的方法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0·滨州中考)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

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若C为难溶性钙盐,写一个由E→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的所有转化的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12.(2012·肇庆中考)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

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加入的试剂A是__________,沉淀是_________;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

猜想一:

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

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

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

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小刚得出结论: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__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_________。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_________。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

H++OH-====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________(填符号)。

【继续探究】实验中加C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符号表示)。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本题属于物质检验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所给物质的特殊性质及物质间性质的差异。

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CO2跟水反应生成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两物质的不同性质,对照选项即可作出正确判断。

2.【解析】选B。

A中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钙不反应;C中氯化钡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故A、C中的试剂均不能除去氢氧化钙;D中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均发生反应,故不能用于除杂;B中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既除去杂质,又增加了氢氧化钠的质量。

3.【解析】选C。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鉴别,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溶于水后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生石灰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而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能区分开,A不符合题意;碳酸钡不溶于水,硝酸钾溶于水,能区分开,B不符合题意;苏打和小苏打都能溶于水,并且现象相同,区分不开,C符合题意;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而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能区分开,D不符合题意。

4.【解析】选D。

由于丝绸中含有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布灼烧时有烧纸的气味,故A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而稀硫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故B正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与氢气反应,故C正确;稀盐酸能与铁粉反应,不与铜粉反应,故D错误。

5.【解析】选C。

由于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粉末中含有碳酸钠;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说明有不溶性物质,这种不溶性物质可能为原有的碳酸钙,也可能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钙;题中没有检验碳酸钙的有无。

故选C。

6.【解析】选A。

氢氧化镁不溶于水,能和HCl反应,故A正确;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水分,同时和CO2反应,故B错误;明矾可以吸附悬浮物,静置后过滤才能除去杂质,故C错误;AgNO3能和氯化钠反应从而除去氯化钠,但过量AgNO3溶液会增加新的杂质AgNO3,故D错误。

7.【解析】选B。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时,两者的质量都不能减少,而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时,会导致碳酸钠被消耗;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时,加入的适量稀盐酸会将碳酸钠转化为待提纯的物质氯化钠;由于原有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即使没有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仍然变浑浊;无色酚酞溶液在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均呈无色,因此无法鉴别。

故选B。

8.【解析】选B。

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所以B是CO2,那么C是O2;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又知D和C之间能相互转化,那么D为H2O,F为H2O2,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得知E为CuO。

A项中CuO转变为CO2可以用CO还原,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A项错误;H2O和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故C项错误;因为CO2和NaOH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氧气,D项错误;A可以是含CO32-或HCO3-的盐,也可以是碳酸,故选B。

9.【解析】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氧元素,所以X为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则A为O2;B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B为CO2;C大量用于建筑业,能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B(CO2),则C为CaCO3;D能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碱,则D为Na2CO3,其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答案:

(1)非金属

(2)CaCO3

(3)3Fe+2O2

Fe3O4

(4)Ca(OH)2+CO2====CaCO3↓+H2O

(5)用于洗涤剂的生产(合理即可)

10.【解析】

(1)A装置是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因此,A中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在除去氧气的同时,不能生成其他气体,若选用木炭,因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影响实验结果,而红磷燃烧只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选用木炭不科学;

(3)要测定氮气的密度,必须是纯净的氮气,因此,如有误差,则应从造成氮气不纯的角度分析,如氧气没有除尽、二氧化碳没有除尽,除去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后,剩余气体中还有稀有气体等,答案不惟一,合理即可。

(4)本题考查的是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及对分离依据的认识。

如根据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可选用改变温度的方法将物质分离或者根据物质颗粒大小的不同,可选用过滤的方法将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物质分离。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答案:

(1)CO2+2NaOH====Na2CO3+H2O

(2)木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3)氮气中含有稀有气体;氧气没有除尽;二氧化碳没有除尽等(任写两种,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根据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可选用改变温度的方法将物质分离或者根据物质颗粒大小的不同,可选用过滤的方法将物质分离(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1.【解析】因A为黑色固体,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物质,故A为碳,碳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还能和氧气反应,故B为CO,E为CO2,C为难溶性钙盐,则C为CaCO3,D为H2CO3。

碳转化为CO和CO2为化合反应,CaCO3与CO2之间的转化反应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也没有单质生成,所以CaCO3与CO2之间的转化中一定没有置换反应。

答案:

(1)CCO

(2)CO2+H2O====H2CO3

(3)置换

12.【解析】本题以粗盐的提纯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除杂和实验的知识点。

分析整个流程,操作Ⅰ是为了除去食盐样品中的不溶性杂质沙土,所以加入水后需要过滤。

加入过量的NaOH是为了除去氯化镁,NaOH和MgCl2反应会生成Mg(OH)2沉淀和NaCl,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样品中的氯化钙,所以可以加入Na2CO3,Na2CO3和CaCl2反应会生成CaCO3沉淀和NaCl,过滤除去Mg(OH)2和CaCO3沉淀,得到的滤液中含有NaOH、Na2CO3和NaCl,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为了除去其中的NaOH和Na2CO3,所以可以加入稀盐酸,将溶液的pH调至为7,便得到了NaCl溶液,再蒸发结晶便得到NaCl固体。

答案:

(1)过滤Na2CO3Mg(OH)2和CaCO3

(2)2NaOH+MgCl2====Mg(OH)2↓+2NaCl

(3)除去滤液中的NaOH和Na2CO3

(4)搅拌,防止溶液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引起飞溅

13.【解析】该题属于物质检验型的实验探究题。

从实验

(1)知,该药品的水溶液呈碱性,故该药品肯定不是氯化钠,因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由实验

(2)知,该药品为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故反应现象为有气泡产生;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也可以生成碳酸钠,因此原物质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故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因此在检验该药品组成时,除检验是否有碳酸钠外,还应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从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除水分子外还有钠离子和氯离子;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

【实验推断】

(1)氯化钠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2)气泡Na2CO3+2HCl====2NaCl+H2O+CO2↑

(3)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继续探究】白色沉淀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的检验造成干扰

【实验结论】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

【探究启示】立即盖好瓶盖

【拓展迁移】Cl-、Na+

【继续探究】Ca2++CO32-====Ca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