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6618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docx

《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docx

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

论装饰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

  [摘要]世界绘画史可以看成一部装饰风格的发展史和演变史,无论是原始绘画、古典绘画,还是中世纪绘画,都体现着绘画的装饰风格。

装饰性绘画是一种富有想象和意境风格化的美,带有程式化的美,是最具特色、最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装饰语言的运用所呈现出的风格大致可分为线性装饰、面性装饰、色彩装饰及综合装饰。

  [关键词]装饰因素绘画风格表现形式审美功能

   

  一、引言

  

  一部绘画史,从装饰角度上讲,可以看成一部装饰风格的发展史和演变史。

翻开世界绘画史,便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原始绘画是装饰风格的,古典绘画一直延续装饰风格,中世纪绘画依旧是装饰风格的,仅仅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随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写实绘画逐渐占为上风,装饰绘画虽暂不为人关注,但依旧存在和发展,直到19世纪末,装饰风卷土重来,又回到欧洲艺术上。

装饰性绘画是一种富有想象和意境风格化的美,带有程式化的美,是最有特色、最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

装饰风格在绘画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集聚,浓缩着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使其具有双重功能――造型功能和审美功能。

从绘画发展史来看,装饰语言的运用所呈现出的风格大致可分为线性装饰、面性装饰、色彩装饰和综合装饰。

下面分别就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具有的装饰美来分析与阐述。

  

  二、装饰因素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功能

  

  1 线性装饰

  线性装饰即以线为主要媒介来辅助造型的表现方式,在简练生动的写意形体上运用线这一表现语言。

线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个性,它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情结。

中国绘画尚线,追求线条美。

而从严格意义上讲,自然界中的物象并不存在线,线本身既为假定的、程式的,是人们抽象和想象的结果。

从仰韶文化的彩陶中圆柔曲线到楚墓中的行云流水线,从顾恺之的细劲连绵的“形”线到梁楷潇洒淋漓的“意”线,都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线条的美的再创造和再表现。

线性装饰大多是意象造型,但言简而意赅,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为抒情写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西方绘画中,也有不少以线为要素的装饰性绘画,“表现人类极端的激情”,如后印象派凡高的作品《星月夜》(1889年),《向日葵》(1888年)就以强烈的刺激视觉和感情色调,以急速蜿蜒的粗大线条,构成画面的一种紧张的运动感。

他那富有刺激的线条,弯曲、有弹性、富有变化创造出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的作品。

后印象派另一位画家高更则以他那独特的黑色轮廓线勾画出物体的轮廓,极其富有装饰味道,如《塔希提少女》一画,他是以装饰性手法展示出这片景物,确实具有东方艺术的单纯美和装饰美的特色。

法国的劳特累克有着很高的素描技巧,他强调线条的动势和节奏,在形成的色块上突出线条的流动性,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英国杰出的艺术家比亚兹莱的插图中的线条极为单纯,使得画面单纯而富有表现力,他以精美的曲线和略带病态的形象,创造出富于想象和装饰风格的艺术。

他独树一帜的黑白插图绘画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克里姆特十分赞赏中国画和日本艺术的平面感和装饰性,仔细研究过拜占庭镶嵌画并从中吸取营养运用曲线构成纹样使得艺术风格始终是多种多样的。

如油画《吻》(1809年),是克里姆特的著名作品之一,他最能体现出画家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

这在现代艺术史中是很少有人可以比拟的。

象征派的席勒是一个风格很强的画家,他的作品明显吸收了克里姆特画面的曲线的旋律和装饰性,经常采用令人颤栗颤抖、毛骨悚然的线条来表现出一种力,虽然他的线条稳定有力,但仍有一种装饰的感觉,如作品《拥抱》(1917年)。

但是还有许多艺术家也是用线来表现绘画的,在运用线时中西方有所不同,西方艺术家更多的是从点、线、面,三大语汇的角度去思考与探索,用纯理性的思维来处理,追求形式美,运用线性装饰创造出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

  

  2 面性装饰

  面性装饰即以面为主要媒介的表现方式。

这些“面”常常是一些被简化被加工处理归纳过的,具有规律和秩序感,对形体外表大块面分割,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认为“自然中的每件东西都与球体、圆锥体、圆柱体极其相似。

画家必须学会描绘这些简单的形象。

”塞尚采用色的团块表现法来描绘物象的体积、深度,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造型。

他的静物画是他的艺术创造中最成功的代表,在画面中每一件物品都变成了最简单的体面,强调了艺术形象的生命力。

如作品《有苹果的静物》(1900年),《圣维多克山》(1906年)。

另一位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绘画也是装饰性的,他用面性装饰,创造形的自由。

特别是他在塔希提岛创造的一系列作品,以单纯的色面(无阴影)来构成的绘画,另有纤细的黑色轮廓线,很富有装饰性。

这种面性装饰既不是真实对象的转移模写,也不是漫无边际的凭空臆想,而是在符合人体形态和运动规律下,符合视觉和审美需要下的大胆处理。

采用“平面化、规整化”的面,加深主体“意”的表达,使其更获得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美。

  

  3 色彩装饰

  色彩装饰即以色彩为主要媒介的表现方式。

装饰性的绘画抛弃三度空间的焦点透视,纷纷采用线条勾勒然后平涂色块的方法,是作品显得单纯而富有装饰意味,凡高在评论他的《艺术家在阿尔勒的卧室》一画时说:

“……只有在这里,色彩才大行其道,同时由于它的单纯化,使许多平凡的东西都具有卓越的风格,……阴影和投影是取消了,它是一种自由的、不分明暗的、像日本浮世绘的方法画成的。

”其色彩的运用,是主观、心理、臆想的类相色彩,而非客观、科学、理性的自由色彩。

艺术家因其独特的生活经历,情感和心理的需要,在简洁的画面上,大胆用色,直扦胸臆,无需顾及色彩真实,使色彩呈现出鲜明个性和特有的艺术风格。

装饰性绘画的色彩是自然色彩与理想色彩的巧妙结合,更注重色彩的概括和色彩的大胆处理,这是一个特有的设计过程。

高更在论述他的作品时这样说:

“既不是直接观察自然的结果,也不是对自然的盲目服从,必须按照象征的目的整理或综合自然。

为保持画面的均衡的美,必须改变物体的比例和远近法:

为了布置出装饰性的效果,更必须改变物体的色彩。

”野兽派领袖马蒂斯的作品以大片的纯色和平涂配以富有美感而有节奏的轮廓线,效果鲜明,装饰趣味很浓,野兽派与前辈艺术家不同,就在于他们大胆地运用了非描绘性的色彩,来反抗和;中击古典传统的描述性的色彩艺术。

马蒂斯一生游历过许多国家,他认为这些游历使他找到了最重要的画面色彩装饰要素。

这种装饰性在《红色的和谐》一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1908年发表的文章《画家笔》中,他曾明确提出“色彩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服从于表现”等观点。

马蒂斯曾受到日本版画的影响,他的绘画如《舞蹈》完全追求色彩的单纯化、平面装饰趣味和线条的节奏感。

20世纪50年代,他的剪纸创作把早年简练单纯的色彩和平面装饰风格发展到了顶点。

巴黎画派的莫迪里阿尼是一位个性鲜明,充满激情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常常一气呵成,强调色彩的单纯清雅,注意意境的创造,作品具有浓厚的抒情性、随类赋彩则是色彩装饰的一大特点,色彩装饰上呈现出无比灵活与自由,在表现领域上呈现出无比的广阔与浩大,在表现深度上呈现出典型性、象征性与概括性。

  

  4 综合装饰

  在绘画中,常常采用多种装饰性的表现形式,多种装饰语言,往往是点、线、面、色不拘一法地运用于一件作品中,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地巧妙运用于一体。

他们追求线、面、调子三要素的结合,以最简洁和个性的线条转变到以面为主体的画面结构,在既统一又复杂的色调中完成。

在一个统一的艺术世界里孤立地看色彩、形体或质地,不可能理解其真正的内容与意义。

同样单一地运用线、面、色的装饰因素,不可能充分发挥装饰性绘画的语言功能,绘画不注重各种表现手法之间的界限,从直觉出发,随心所欲,兼容并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其更具有自由性,使装饰性的绘画有了更多的空间容量,更加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内涵。

  

  三、结语

  

  绘画的装饰性的“局限”与“度”的问题我们应加以思考。

装饰性的追求首先不能削弱或冲淡绘画性。

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心理,不同的装饰风格与装饰美与时代精神相适应。

传统艺术一方面是前进的桎梏,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前进的坚实土地。

只要我们既不“守天敬地”,也不“奴颜媚骨”,既不完全套用西方人的审美标准与评价尺度,也不对传统艺术中的偏差不足视而不见,便可以从传统中寻找到具有现代意义的闪光点。

装饰性的绘画绝不能同装饰画、图案画划等号,否则就会变味跑调,不利于装饰性绘画的继承与发展。

总之,在绘画作品中适当的注入装饰性因素,对绘画的形式与意境是一个开拓,是一种有益的创新途径之一。

我们应不断以新的视角发现和挖掘新的装饰语言,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情感表白形成独特的装饰性的绘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