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结婚风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7971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结婚风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北结婚风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北结婚风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北结婚风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北结婚风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东北结婚风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结婚风俗.docx

《东北结婚风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结婚风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北结婚风俗.docx

东北结婚风俗

东北结婚风俗

  东北结婚风俗

(一):

  东北的结婚风俗有哪些

  一、东北结婚习俗:

出发前准备

  1、四彩礼:

离娘肉(2根肋条),鱼2条,大葱4棵,粉条4把。

  2、新房楼前楼后的大井用红纸盖上。

  3、接亲人员佩戴嘉宾花,新郎新娘胸花、主婚人胸花暂时不戴。

  4、接送亲人员不算新郎新娘应为双数(一般8人、10人、12人)。

  5、接亲车队总数(录像车除外)应为双(一般6台、8台、10台)。

  二、东北结婚习俗:

到娘家

  1、敲门:

新郎敲门喊妈开门、爸开门(娘家人在屋内可难郎一下,不给开门,但时间不宜过长)。

  2、认亲:

新娘父母站在门口迎接男方接亲人员,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绍接亲亲属(从长辈开始),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娘家亲属招待男方接亲人员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或甜甜嘴)。

  3、求婚:

新郎向新娘单腿跪地献花求婚并说几句能打动新娘的浪漫话语,新娘可为难新郎一下,但时间不宜过长。

  4、互戴胸花:

新郎新娘互戴新郎新娘胸花,并合影留念。

  5、新郎改口:

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郎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郎改口钱(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女婿),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证善待新娘,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

  6、吃面条:

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新郎新娘相互夹给对方吃。

*

  7、换踩堂鞋:

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没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新郎将新娘抱上车,新鞋下面铺一块红布,妹妹给新娘穿完鞋后把旧鞋收起新郎赏妹妹换鞋钱。

  8、双方亲属上喜车,娘家亲属先上车,男方亲属后上,不许空车。

(四彩礼除离娘肉外,其他物品带回一半)。

  三、东北结婚习俗:

新房

  1、认亲:

新郎父母站在门口迎接娘家贵宾,新娘把娘家送亲亲属一一向公公、婆婆介绍,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坐,新郎父母及男方亲属负责招待娘家贵宾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

  2、新娘改口:

新郎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娘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娘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娘改口Z

  钱(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儿媳),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娘向公公婆婆保证夫妻和睦相处,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

  3、挂钟:

一般由新娘弟弟完成(没有弟弟其他同辈或晚辈代替完成),挂钟后新郎赏弟弟挂钟钱,钟盒由弟弟负责带回娘家(钟盒不能空,放一个红包或喜烟喜糖均可)。

  4、装箱:

一般由新娘哥哥完成(没有哥哥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也可),准备一元、五角硬币若干,由主持人安排怎样装箱。

  5、叠被:

一般由双方嫂子完成(没有嫂子其他同辈或长辈亲属代替也可),男方被口朝外,女方被口朝里,交替叠好,叠完被双方嫂子握手合影留念。

  6、坐福:

准备坐福垫或红布一块,放在床中间由主持人安排怎样坐福。

  7、合影:

新郎新娘同双方亲属在新房合影留念。

  四、东北结婚习俗:

结婚典礼

  1、主持人开场白,奏婚礼进行曲,新郎新娘入场

  2、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一般安排介绍人或单位领导完成)。

  3、拜父母,拜来宾,夫妻对拜。

  4、男方主婚人讲话(新郎的父亲或母亲)。

  5、交杯酒。

  6、娘家贵宾代表讲话。

  7、交换信物。

  8、来宾代表讲话(单位领导)。

  9、新郎新娘代表讲话。

  10、结束语。

  五、东北结婚习俗:

宴席

  1、新人拜席:

新郎新娘首先给娘家贵宾敬酒敬烟,娘家亲属由新娘递烟新郎点烟,男方亲属由新郎递烟新娘点烟,拜席结束娘家亲属赏一对新人拜席钱,随后新郎父母给娘家贵宾敬酒,及酒店给娘家亲属加菜。

  2、给其他亲属点烟敬酒,顺序根据自家状况而定。

  3、送娘家亲属:

新郎新娘同所有娘家贵宾在酒店门前合影留念。

双方亲友握手告别(一般由男方准备车负责送娘家贵宾)。

  4、团圆饭:

父母及亲属每人送新郎新娘几句祝福,新娘为父母亲属倒酒夹菜,全家举杯合影(具体由摄像师、摄影师安排)。

  东北结婚风俗

(二):

  东北的结婚风俗讲究

  1、择正日

  在东北黑龙江结婚当天的好日子被叫做“正日子”,正日子一般都是由新郎家选取,而非正日子也叫“待客日”则是由新娘家定,一般待客日要比正日子早三至四天。

待客日当天准新郎官要在新娘家呆上一整天,招待女方家的亲朋好友。

女方家长要在当天婚宴酒店大摆宴席,招待所有来宾。

新郎新娘穿上礼服,主持人司仪嘉宾代表上台发表讲话,也算是先行嫁了一把,新人还需要给每位来宾敬酒并收女方亲朋好友的礼钱。

散席后新郎就要回到自己的家中,等到结婚那天才能够见新娘。

  2、迎亲

  按照东北人的习结婚习俗,结婚当天迎亲越早越好,因为有“抢头”一说,新郎迎亲的时间也是找人占卜给指定的好时辰,一般会有8和9这2个数字,寓意着发财和长久之意。

而新郎来接亲的人也务必是单数,因为娶回老婆就凑成了双数,而人数最好是控制在十几人,当中务必有一对小男娃小女娃。

  新郎迎亲时需要带上里脊肉给丈母娘吃,寓意为“离娘肉”,还要带上红线捆着的大葱(寓意生活充实)和“聚宝盆”(其实就是一个装满生活用品的红脸盆)。

新娘在娘家要坐在一张新被子上,俗称“坐福”,而新郎到达新娘家时会有女方的家属来堵门,等到给了红包改口叫了“爸妈开门”后才给进来。

  依照东北人的结婚习俗,手捧花的数目务必有九,寓意着长长久久,新郎把手捧花献给新娘后,要比一比谁先和对方讲话,先讲话的那一方在婚后生活中就要受到对方的管制了。

因此,对方都会耍些小聪明让对方先开口啦,十分搞笑哦。

然后新郎会把带来的金盆给新娘子洗脸,并在里面铺上厚厚的硬币,新娘洗完脸后就会由娘家人中的小男孩端着泼出去,寓意着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从此,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之后一对新人要开始吃新娘家煮好的长寿面了,吃的时候务必是互喂,如果新娘家有亲弟弟的话,就会去抢长寿面吃,这样就能借到新人的喜庆和福气了。

吃完面后新郎需要给新娘的父母行点烟礼,而新娘的父母会给女婿封个大红包,然后再群众照相合影。

  3、送亲

  在东北黑龙江送亲的人数是不讲究的,但是新娘的弟弟务必要去,并且要坐在婚车上叫“压车”,并且新人还要给一个大红包哦。

按照东北的结婚风俗,妈妈是不能送嫁出去的女儿的,新娘的爸爸就能够去,而妈妈在送女儿时要哭嫁,如果女儿也哭了,那就会让娘家人富裕起来,这叫做“洒金豆子”。

  接下来就要准备把新娘子娶回家了,新郎务必给新娘穿上红鞋子,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哦,因为伴娘会把红鞋子给藏起来,要是新郎自己找不到的话,就要给大红包伴娘才会告诉你红鞋子在哪了。

  4、结婚

  按照东北黑龙江的结婚习俗,新娘务必给婆婆头上戴花并改口叫爸妈,当然改口费是有个大红包的,一般是封1001元,寓意着新娘是“千里挑一”的,进了新房,新娘就要开始吃花生和红枣寓意着早生贵子。

而新房内的所有箱子和柜子都会堆上硬币,寓意着富贵。

接下来就会在婚房中调戏下新人同时照相合影留下完美回忆,然后按照预定的时间去酒店举行婚礼。

  酒店婚礼的举行跟全国各地大同小异,主持人司仪主持完婚礼,新人轮番敬酒、送客。

按照东北黑龙江的习俗送亲的人务必要在12点之前离开。

晚上新人务必要家里一齐吃团圆饭。

  5、回门

  和全部各地的风俗一样,东北的结婚习俗也是三天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但务必在太阳下山之前回男方家,如果新娘家是外地的很远,那就得九天后才能回门了。

  东北结婚风俗(三):

  东北婚礼风俗

  1、相亲子女尚未成年,父母即命媒说亲。

一经中意,双方登门相亲、看厝。

其间,相亲者吃下对方煮的鸡蛋、线面,就算婚事说成了。

之后,双方商量聘金、嫁妆、彩礼等条件。

  2、断八字男女双方经媒婆说中撮合后,由媒婆从中传递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的生辰贴,请算命先生决断吉凶。

  3、定聘在双方谈妥条件后,由男方选取吉日,备办金戒指、首饰、部分聘金等礼物及糖果、香烟等礼品,送到女方家。

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并将礼品分赠亲友、邻居,表示女儿已经许配人家。

  4、择日男方把择定的婚期写在红纸帖上送到女方家,男女双方开始择吉裁衣。

  5、送嫁姑娘出嫁时,亲友为其赠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表示祝贺,俗称“送嫁”。

姑娘理解礼物后,则应将夫家定亲时所送之“石榴”面包、白糕、红(米团)、猪肉等分赠亲友,以表谢意。

  6、催嫁俗称“起轿脚”,即在婚期前两天,男方应按商定的礼品项目和数量,全数送至女方家,礼盘多至八个。

  7、迎亲迎亲前夕,新郎新娘都要“绱头”、沐浴斋戒。

新娘的绱头是开脸(用细绳绞去面上的汗毛)、梳妆、缚高髻;新郎只剪发、剃脸、戴礼帽,并在帽上扎一圈红髻线,插上两朵红玫瑰花,身穿长衫马褂。

迎亲的早上,男方用红轿或花轿、彩旗,请十音八乐队迎亲。

  8、拜堂新娘轿到新郎家门首时,除新郎外,其他家庭成员都要回避,并熄灭灶堂里的柴火,寓意“新娘入门无火气,亲人不犯轿头冲”,以后全家就会和睦相处。

新娘下轿后,由媒婆和两个小孩引至厅堂拜堂。

  9、出厅拜堂后,新娘由新郎、“花女”(即女傧相)和媒婆引进洞房。

新郎在媒婆的导演下用扇子把新娘的“幔罩”向上搅三下,新娘才卸下幔罩,并脱去外衣罩。

之后梳妆,涂脂搽粉,围上珠屏,插上金银首饰和红花。

然后在媒婆的陪同下慢步出厅堂,行“出厅礼”。

礼毕,新郎、新娘由媒婆引去拜见翁姑和前来贺喜的长辈亲友。

受拜的人都要回敬红土封,俗称“压拜”。

压拜后,新娘回洞房,至次日方能出房。

  婚后第三天,女方备办“换花盘”,由小舅子送到男方家,看望才出嫁的亲人。

  10、回车俗称“转马”。

有名气的人家,在结婚的第三天中午,新郎伴新娘由八乐彩旗鼓队陪送,坐绿轿回娘家。

至傍晚时,新婚夫妇需回到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