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827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docx

外科专科护理常规

应激性溃疡病人的外科护理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仔细观察病人情绪,生动与病人亲切交流,鼓励病人说出恐惧的感觉,协助病人寻找恐惧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解释。

多向病人列举同类疾病治愈的病例,以增加信心。

理解病人焦虑不安情绪,态度要镇静、温和,忙而不乱。

避免给病人造成恶性刺激,如抢救病人或料理尸体时用屏风妥善遮挡。

进行有创治疗与护理操作时,需耐心解释,说明操作意义、目的,消除其紧张心理,操作动作轻柔、熟练,使病人产生安全感。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室内灯光柔和,适当调节监护仪测压时间、报警及控制音量,避免噪声刺激。

每天下午5~8时适当安排探视,使病人感受到亲人的关怀。

对极度恐惧、情绪过激的病人适当约束,充分镇静,并告诉家属避免谈论引起病人情绪波动的话题。

酌情使用镇静剂。

向病人介绍目前先进的医术,告诉病人保持平衡、乐观的心态能促进疗效。

协助病人寻找减轻恐惧的自我调节方法,如闭目养神、多想些愉快的往事、做深呼吸、听轻音乐等。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应激性溃疡出血是一种无预兆的出血,且常为原发疾病的表现所掩盖,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更加细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潜在的出血和应对已经存在的出血危险。

生命体征的监测:

注意生命体征的微小变化,若突然出现血压降低、脉搏细数、呼吸急迫,应考虑有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3严密观察排泄物的性质

(1)密切观察排泄物如大便、呕吐物、胃管引流物的色、量、性质。

(2)定期化验大便潜血,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应设专人护理并详细记录,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监测项目包括:

①意识表情:

能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灌注情况,观察病人是否有神志淡漠、烦躁等。

若病人由兴奋转为抑制,提示脑缺氧加重;若经治疗后神志清楚,示脑循环改善。

②皮肤色泽和肢端温度:

皮肤色泽及温度反映了体表灌注情况,若皮肤苍白、湿冷,提示病情较重;若皮肤出现出血点或瘀斑,提示进入DIC阶段;若四肢温暖、红润、干燥、表示休克好转。

③脉搏:

注意脉率、节律及强度。

若脉率进一步加速且细弱,可能存在继续出血或休克的表现;若脉搏逐渐增强、脉率转为正常,提示病情好转、出血控制。

④血压与脉压:

血压下降、脉压减小,示病情严重、出血进入休克阶段;血压回升或血压虽低,但脉搏有力、脉压由小变大,提示病情好转。

⑤呼吸:

观察呼吸次数、有无节律变化。

呼吸增速、变浅、不规则,说明病情恶化;呼吸增至每分钟>30次或降至<8次,示病情危重。

⑥尿量:

能反映肾脏血流灌注。

认真记录每小时尿量,测定尿比重。

若每小时尿量稳定在>30ml,提示休克好转。

⑦中心静脉压(CVF):

它能反映出病人的血容量、心功能和血管张力的综合状况。

若血压降低,CVP<0.49kPa(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CVP>l.47kPa(15cmH2O)时,则提示心功能不全;CVP>1.96kPa(20cmH2O)时,提示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⑧动脉血气:

是判断肺功能的基本指标。

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为10~13.3kPa(75~10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值为5.33kPa(40mmHg)。

严密观察是否PaO2下降或PaCO2升高,警惕ARDS的发生。

4出血的护理

(1)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选择大静脉快速输液兼测中心静脉压;另一条选表浅静脉缓慢而均匀地滴入血管活性药物或其他需要控制滴数的药物。

(2)根据出血的量和速度决定配血和输血。

(3)持续氧气吸入,一般为6~8L/min,以改善细胞缺氧,维持脏器功能。

(4)留置胃管,可以及早发现出血,还可以监测胃内酸度改变,同时可以鼻饲以及遵医嘱胃管内给药,如冷生理盐水、云南白药、凝血酶、抗酸药、H受体阻断药、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保护胃粘膜药硫糖铝等。

5饮食护理合理饮食有利于止血,促进病变康复。

可给予病人冷流质或湿凉流质,少量多餐,选用米汤、豆浆、牛奶等碱性食物,以中和胃酸,有利于胃粘膜愈和。

忌刺激性及生硬等食物。

溃疡恢复期,抗酸治疗的同时,正确指导饮食,以清淡为生,辅以高纤维素饮食。

高纤维素饮食含脂溶性保护因子,含有较多营养因子,均具有促进溃疡愈合及防止复发的作用。

6其他

(1)维护其他脏器功能。

(2)营养支持护理。

(3)控制感染。

(4)水、电解质失衡的护理。

(5)保护皮肤的完整性护理。

【健康教育】

1多与病人交流,解除思想顾虑,解释应激性溃疡是因为原发疾病的影响。

只要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台,疾病就可治愈,从而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使病人了解出血前和出血中的一些常见表现,如不适、恶心、烦躁等,以便及时向医生和护士汇报,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3使病人了解治疗中采取的一些措施的重要性,以便获得病人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4了解疾病转归的表现。

5指导病人合理饮食。

6积极治疗原发病,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避免更多的应激因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1解除焦虑、恐惧心理因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使病人安静,有高热者给物理降温。

3给抗生素,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4全身性症状的观察。

5局部热敷,早期可冷敷,以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

6局部制动和固定,抬高患肢,保持良好的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

7脓肿局限后,协助医生进行切开排脓等外科处置。

8换药时注意伤口病理变化,保持局部清洁。

9做血培养和创面分泌物培养等检验。

10理疗、紫外线照射等可杀灭病菌、促进肉芽生长,适当日光浴亦有效。

11观察功能障碍。

协助病人肢体运动和定时翻身运动等。

12体温过高的可采用药物降温如阿司匹林等,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敷等。

【健康教育】

1加强社会环境和个人卫生文明教育,大力提倡爱国卫生运动和精神文明教育。

2合理使用预防性抗感染药物,对一般较轻的外伤和较局限性感染,一般可不用抗菌药物,对较严重的创伤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3做好劳动保护,预防或及时正确处理创伤,一旦发生创伤后,应及时和正确地施行清创术,大力宣传一些基本的医疗卫生常识,对于小的创伤,自已亦能在现场正确处理,可有效预防感染的进一步加重。

4强化医院感染的管理和预防。

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技术,遵守无菌原则,以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

5、勿滥用解热药物。

发热是一种防御反应,外界降温将干扰机体的适应性和调节机制,能导致发冷,血压下降,增加病人不适,但高热时则应适当给予物理降温,以防体温过高引起全身,尤其是对大脑组织和功能的严重影响。

破伤风护理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病人住隔离病室,减少一切刺激,保持安静。

室内光线宜均匀柔和,避免强光照射。

各种动作包括走路、说话都要轻巧、低声。

治疗、护理、操作等尽量集中,可在使用镇静剂后30min内进行,以免经常刺激打扰病人,而增加抽搐。

病人生洁多不能自理,需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预防褥疮护理等。

注意心理护理,多作安慰和鼓励,以减轻病人焦虑和恐惧。

重症病人需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意外,必要时用床栏防止病人坠地。

抽搐发作时用牙垫避免舌咬伤。

室内应执行接触隔离制度。

密切接触病人时须穿隔离衣,所有器械及敷料均需专用,使用以后,器械要用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min,清洗后高压蒸气灭菌。

敷料应焚毁,严格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2创口处理协助医生施行清创术。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及异物,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

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和湿敷。

伤口完全敞开,并充分引流。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作用为中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

一般首次剂量用2万~5万U加入5%葡萄糖液500~1000ml内静脉缓慢滴注,以后每日1万~2万U做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共用3~6天。

或用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般只需深部肌内注射1次,剂量为3000~6000单位。

4镇静、解痉

(1)病情较轻者,可使用一般镇静剂,减少对刺激的敏感性。

选用:

①地西泮10mg静脉注射,3~4次/d;②苯巴比妥钠0.1~0.2g肌内注射;③10%水合氯醛20~40ml直肠灌注,3次/d。

(2)病情较重者,可用氯丙嗪100mg、哌替啶(度冷丁)50mg、异丙嗪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内静脉滴注,2~3次/d。

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呼吸和血压。

(3)抽搐频繁者,用上述药物仍不能控制痉孪时,可使用硫喷妥钠和肌肉松弛剂,但必须在气管切开及控制呼吸的条件下使用。

5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病情较重者,应早做气管切开,以利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预防或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气管切开后应经常抽吸分泌物,按时清洁、消毒套管,吸入雾化气体和定期滴入抗生素溶液。

6应用抗生素青霉素既可抑制破伤风杆菌,又能控制其他需氧菌感染。

常用剂量为80万~10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4~6h1次。

7支持疗法因病人不断痉孪抽搐,对能量消耗甚大,故需补充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病人不能进食者,可用鼻饲或给胃肠外营养支持。

【健康教育】

1不可忽视对小伤口如木刺、锈钉刺伤的及时清创,深部感染如化脓性中耳炎等的正确处理和伤后破伤风预防注射。

不洁的分娩也可诱发新生儿破伤风及产后破伤风等。

2定期接受破伤风预防注射。

3出院后指导:

对于伤口未完全愈合的,出院后应继续换药治疗直至伤口完全闭合,预防再次污染。

4加强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耐受力。

5疾病本身知识的教育,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6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加强机体功能的恢复。

7定期门诊或家庭病房随访,及时解决病人在康复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治疗问题。

外科创伤护理

【护理措施】

1一般创伤护理

(1)包扎伤口:

颅脑、胸部、腹部等处的伤口应用无菌敷料或干净布料包扎,应注意加压包扎软化的胸壁、保护脱出的腹内脏器等。

肢体出血应用加压包扎法止血。

止血带只能作为最后手段使用,并应记录时间,每小时开放一次。

(2)有效固定:

肢体骨折或脱位可用夹板(或代用品),或用健肢(或躯体)以中立位固定。

固定后,应测试远端脉搏,若血运不良应予调整并记录。

疑有颈椎骨折须用颈托固定。

严重污染的开放性骨折,可保持在受伤位置包扎固定。

妥善、及时的固定能减轻疼痛,避免加重创伤和出血,宜于转送。

适当的体位和制动:

一般应平卧,体位变化宜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采取的体位应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

伤处应用夹板、支架或石膏制动。

(3)预防感染:

选用抗生素,开放性创伤应予破伤风预防注射。

(4)禁饮食者:

若有胃潴留或疑有急性胃扩张,应置鼻胃管减压。

(5)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

根据病情和血生化随时调整输液,严重创伤只要肠道有功能,尽量经肠内营养,维持组织、器官的基本功能,且不宜过量。

(6)镇静止痛:

观察期应慎用。

已确诊或准备急症手术者可在监视下给麻醉止痛剂。

多发性创伤和循环功能不稳定时,一般不给止痛剂,特别是高危病人。

2闭合性创伤护理

(1)一般软组织挫伤:

早期冷敷,24h后可热敷或理疗,局部可用消炎止痛剂外敷。

(2)闭合性骨折、脱位:

麻醉下手法复位并外固定,或施行手术。

(3)胸腹腔闭合性创伤:

大多需施行急症手术,以止血、切除或修复脏器并施行引流。

(4)颅脑伤、头面伤等应行相应治疗。

3开放性创伤护理应在麻醉下施行清创术。

多发性创伤需手术处理的次序通常是胸部、腹部、头颈部、泌尿生殖道、骨折及软组织。

4心理护理给伤员、家属以精神和心理支持十分重要。

对可能需立即手术或预测会发生死亡的伤员,应给家属精神支持的机会。

伤员入手术室或ICU监护前,应陪同伤员并提供完整的书面记录,包括与家属谈话的情况和他们所了解的有关资料。

若有必要,代为保管伤员的衣服和贵重物品,存单上要有两人以上的签名。

可能与违法犯罪有关的物品应妥善保存并记录。

【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病人入院后应热情接侍,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医院的环境、人员、制度、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

尽快适应医院生活,使病人有安全感或信任感。

创伤均属急诊病例,应简单明了地介绍手术及治疗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恰如其分地解答病人或家属的问题,以消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减少创伤后耐受能力下降的危险,以配合治疗。

分阶段进行创伤治疗的健康教育,了解病因,发展及治疗措施,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及预防知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可促进创伤康复。

2术前禁食、禁水,术后根据病情需要逐步改变饮食结构,以利康复。

3非急诊手术病人术前教会深呼吸运动,咳嗽运动,翻身运动,肢体运动,防止术后并发症。

4介绍术后各种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如何保护防止滑脱,及时更换及其他注意事项。

5介绍减轻伤口疼痛及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

6出院指导加强伤病器官的功能锻炼,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团体的洁动。

尤其是创伤后伤残病人更应具体指导,消除自卑感,以健康心态投入正常生活。

必要时定期家庭随访,制定具体计划和档案。

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烦躁、口渴、面色苍白、呼吸短促、脉搏快弱、血压下降等休克时,应针对导致休克的原因加强护理。

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在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下,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对开放性气胸,应立即在深呼气末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及厚棉垫加压封闭伤口,以避免纵隔扑动。

张力性气胸则应迅速在病人锁骨中线第2肋间行粗针头穿刺减压,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降低胸膜腔压力,减轻肺受压,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

经以上措施处理后,病情无明显好转,血压持续下降或一度好转后又继续下将,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持续降低,胸穿抽出血很快凝固或因血凝固抽不出血液,X线显示胸膜腔阴影继续增大,胸腔闭式引流抽出血量>200ml/h,并持续>3h,应考虑胸膜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咯血或咯大量泡沫样血痰,呼吸困难加重,胸腔闭式引流有大量气体溢出,常提示肺、支气管严重损伤,应迅速做好剖胸手术准备工作。

2多肋骨骨折应紧急行胸壁加压包扎固定或牵引固定,矫正胸壁凹陷,以消除或减轻反常呼吸运动,维持正常呼吸功能,促使伤侧肺膨胀。

3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及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2~4L/min。

鼓励和协助病人有效咳嗽排痰,痰液动稠不易排出时,应用祛痰药以及超声雾化或氧气雾化吸入。

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及时清除口腔、上呼吸道、支气管内分泌物或血液,可采用鼻导管深部吸痰或支与管镜下吸痰,以防窒息。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4解除心包压塞疑有心脏压塞病人,应迅速配合医生施行剑突下心包穿刺或心包开窗探查术,以解除急性心包压塞,并尽快准备剖胸探查术。

术前以快速大量输血、抗休克治疗。

对刺入心脏的致伤物尚留存在胸壁,手术前不宜急于拔除。

如发生心搏骤停,须配合医生急行床旁开胸挤压心脏,解除心包压塞,指压控制出血,并迅速送入手术室继续抢救。

5防治胸内感染胸部损伤尤其是胸部穿透伤引起血胸的病人易导致胸内感染,要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定时测体温。

在清创、缝台、包扎伤口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伤口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高热病人,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病人出现寒战、发热、头痛、头晕、疲倦等中毒症状,血象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胸穿抽出血性混浊液体,并查见脓细胞,提示血胸已继发感染形成脓胸,应按脓胸处理。

6行闭式引流行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术病人,按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护理。

7做好生活护理因伤口疼痛及带有各种管道,病人自理能力下降,护士应关心体贴病人,根据病人需要做好生活护理。

协助病人床上排大小便,做好伤侧肢体及肺的功能锻炼,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8做好心理护理病人由于意外创伤的打击,对治疗效果担心,对手术恐惧,病人表现为心情紧张、烦躁、忧虑等。

护士应加强与病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各项治疗、护理过程,愈后情况及手术的必要性,提供有关疾病变化及各种治疗信息,鼓励病人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

1说明意义及注意事项说明吸氧、胸腔穿刺、心包穿刺、持续胸腔闭式引流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1)意义:

①排除积血、积气,缓解症状,改善缺氧;②便于观察病情,明确诊断;③预防感染。

(2)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

①避免管道扭曲、堵塞、脱落和过度牵拉;②引流装置应保持密闭,避免漏气;③防止引流液反流;④更换引流瓶/袋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由护士执行。

2说明血压平稳后取半坐卧位的意义①有利于呼吸;②有利于引流;③减轻伤口疼痛。

3指导病人腹式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

(1)意义:

①有效的腹式呼吸可缓解疼痛、减轻呼吸困难;②有效咳嗽排痰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促进肺复张。

(2)腹式深呼吸的方法:

病人仰卧,腹部安置3~5kg沙袋,吸气时保持胸部不动,腹部上升鼓起,呼气时尽量将腹壁下降呈舟状腹。

呼吸动作缓慢、均匀,每分钟8~12次或更少。

4鼓励早期活动的意义①利干肺复张;②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欲;③增强体质,利于康复。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1、引流术后如患者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及呼吸,注意避免胸腔引流管受压或扭曲。

2、严格检查整个装置是否密封。

引流管各衔接处,包括皮肤接口处,均要求密封,以免漏气及滑脱。

水封瓶内底水500ml(无菌生理盐水),长管(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管)在液面下3~4cm,水封瓶应置于胸部水平下60~100cm处,在任何情况下水封瓶及连接管末端不能高于胸壁引流口水平,以防引流液逆流入胸腔。

要注意防止引流管从胸壁脱出或与水封瓶分离。

如果引流管不慎从胸壁脱出,要立即用干净敷料压闭引流口,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如果引流管与水封瓶分离,要立即夹闭通往胸腔的引流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膜腔。

3、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水封瓶内有否气、液体继续排出,有无水柱波幅,如水封瓶内的水柱随呼吸动作上下波动,说明引流通畅。

若无气泡或液体排出,有可能肺已复张,否则可能装置有故障或胸管被堵塞。

定时挤捏引流管,防止堵塞。

4、观察引流液性状、颜色和量,做好记录。

正常引流液色由深至浅,最后呈血清样。

如短时间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时,要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每日更换底水,注意无菌操作。

5、保持穿刺口清洁、定时更换敷料以防感染。

嘱患者如有红、肿、热、痛,即告知医护人员。

6、置管期间,要鼓励病人作有效咳嗽及深呼吸动作,以利于肺复张及排出胸膜腔内的空气

7、带水封瓶病人尽量不离床;离床活动时,要告知医护人员,将引流管双止血钳夹闭。

8、拔管的指征是引流无气体、液体排出,胸片提示肺已复张,听诊呼吸音清晰。

拔管时,令病人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除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和无菌纱布封闭伤口。

 

乳癌病人的护理

【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及家属具有恐癌心理,又担心手术效果和对后续治疗的认识不足,加之女性形体改变,病人往往表现出焦虑、恐惧和沮丧等情绪。

因此护理中要多关心、体贴

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给予多方面的帮助。

2术前护理

(1)介绍乳癌常见的临床表现、术前准备和术后注意事项。

(2)完善有关的检查并进行重要生命器宫功能的检查和评估。

(3)指导病人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满足机体营养的需要,并储备能量,达到耐受手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4)皮肤准备。

包括手术区域和可能需要取皮的区域。

(5)妊娠期或哺乳期发生乳癌的病人,应立即终止妊娠或哺乳,以免雌激素活跃加快乳癌的发展。

【术后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毕回病房后应取平卧位。

病人清醒并且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鼓励病人咳嗽排痰,有利于改善呼吸和通畅引流,预防肺部感染或减轻术侧肢体水肿。

2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

3引流管护理根治术后手术创面多采用负压吸引和胸带包扎,可避免皮下积血积液。

注意负压引流是否有效、胸带包扎是否松紧适度。

负压吸引管应妥善固定并注意引流液的性状。

一般术后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体50~100ml,以后逐渐减少。

术后4~5d,创面无积液,皮肤紧贴胸壁方可拔管。

拔管后出现腋窝处皮下积液,应在无菌条件下抽吸并加压包扎,直至愈合。

4注意观察患臂血运情况根治术后常用胸带包扎切口及创面,尤其腋部加压包扎。

应注意患臂皮肤颜色、湿度、脉搏等,如皮肤青紫、皮温低、脉搏扪不清,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胸带松紧度;

5作扩大根治术的病人应注意呼吸情况,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应立即调整胸带松紧度,作肺部听诊和X线检查,以判断有无因手术损伤胸膜而导致气胸。

6饮食护理保证充足的热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摄入,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

7适当活动,促进伤口愈合。

术后24h,开始施行床上运动:

①每隔1h,做手部、腕及肘部的屈曲、伸展;②鼓励病人自行进食、梳头和洗脸。

术后第10~12d,采取直立式运动:

①爬墙运动;②钟摆运动;③拉绳运动;④展肘运动;⑤推墙运动。

与病人及家属讨论出院后在家活动及运动计划,如自行更衣、洗澡、打扫等。

8抗感染对症处理根治术后创面较大,皮瓣可能坏死及皮下积液等因素可继发感染,应适量使用抗生素,并及时处理术后的疼痛、发热。

9避免在术侧上肢行静脉穿刺、测血压。

并适当抬高。

以防止术侧肢体发生水肿和功能障碍。

10协助生活护理术后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护理中应依照Orem模式给予完全帮助、部分协助、支持教育等不同方式护理,满足其自理需要。

11综台治疗的病人进行化疗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常见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放疗病人应注意皮肤防护,避免放射性皮炎。

【健康教育】

1教会病人自我查体的方法。

让病人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作用。

2让病人了解咳嗽排痰与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关系,并掌握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

3告知病人术后加压包扎、持续负压吸引和功能锻炼的意义,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4教导病人出院后避免切口感染。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完整,如有感染,及时与医生联系。

5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增加营养。

6手术侧肢体应进行功能锻炼,但要避免过度提拉、搬动过重物体。

7定时复查,定期化疗和放疗。

8密切观察身体出现的任何微小变化和不适,随时与医生联系。

9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因为妊娠常常促使乳癌复发。

10为矫正形体的改变,可配戴塑料泡沫乳罩或行乳房再造术。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护理中应针对病人的焦虑心理,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

向病人讲解采取手术的类型和方法、手术的安全性,请病区内类似手术的病人介绍手术成功的经验。

多接触病人,减轻病人围手术期的紧张心理。

幼儿病人,应减少对局部的各种刺激和检查,以免诱发疝嵌顿。

2术前护理

(1)积极采取措施、对症护理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

(2)巨大疝的病人,少活动、多休息,可使用疝带,防止疝嵌顿。

(3)密切观察腹部情况,若有腹痛或疝嵌顿的迹象,及时和医生联系,进行处理。

(4)注意了解老年人的重要生命器宫的功能以及有无糖尿病存在。

(5)术前2周开始戒烟,注意保暖,防治感冒。

(6)皮肤准备。

术前以清水清洗下腹部、会阴部及阴囊处,术前2h剃去毛发,避免损伤皮肤,防止感染。

(7)肠道准备。

术前以肥皂水清洁灌肠,减少肠道内的粪便残渣量,尤其是有便秘习惯的病人。

(8)术前排空膀胱。

(9)对嵌顿时间长,合并有肠梗阻的病人,应注意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和留置胃肠减压等。

怀疑合并感染的病人,及早使用抗生素。

3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体位。

术后平卧位,膝下垫枕,能够使关节屈曲,减少腹股沟区的缝合线张力。

术后第2日,可取低半卧位。

术后3~6d,可离床活动,应避免过大的活动量。

年老体弱、巨大疝、复发疝、绞窄疝手术后应延长下床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