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楼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综合楼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楼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楼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doc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1依据本工程的合同文件,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
1.2依据本工程合同。
1.3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4依据2002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5依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6依据各专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7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8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以及有关建筑质量、安全施工、建筑材料备案证制度等有关文件、规定。
1.9依据我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及以承揽同类建筑施工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1.10依据勘察施工现场所得到的信息。
1.11依据我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
2、编制原则
2.1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严格按照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合同答疑等,并依据国家有关验收规范、标准及规定,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
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科学安排冬、雨期施工,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加强目标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2.2认真研究建设单位的合同文件,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
2.3要符合合同文件的要求。
2.4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要严格”地原则。
2.5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以及我单位的各种制度、规定、标准。
2.6保证将该工程列为我单位今年施工重点,统筹安排,合理组织,按施工计划完成施工任务。
2.7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计划,组织连续、均衡而紧凑的施工,确保工期。
2.8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确保文明施工。
2.9加强经济核算制度,贯彻增产节约的方针。
2.10我单位得用新设备,采用新工艺,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化、智能化管理。
2.11合理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努力把工程建成建筑业的十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曹县阳光城市售楼部,售楼部总建筑面积2683平方米,基础面积934.7平方米。
宿舍楼建筑物檐口高为13.45米,主体为三层。
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一层层高为4.50米,二三层层高为3.90米。
门窗采用内腔气体层9毫米的塑料PVC中空玻璃。
本工程基础采用独立基础与条形基础混合,基础垫层为C15砼,基础部分为C30砼,上部现浇砼构件为C30砼。
卫生间现浇板采用防水砼浇筑,抗渗等级不低于S6。
砌体工程标高±0.000以下采用M10黄河落淤粘土砖,M7.5水泥砂浆砌筑;标高±0.000以上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
三、施工顺序、总进度安排及总形象进度示意图
1、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合同文件要求,结合我单位的整体质量计划和实际情况,我单位确定了该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
确保合格。
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技术标准、程序、建筑工程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确保工程的各个分部分项达到合格,杜绝质量隐患、事故的发生,消除质量通病。
1.1总体安排:
总体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的原则。
本工程基础主体部分每层划分为一个施工段,采取平面流水作业,交叉施工。
整个工程施工中土建要与安装紧密配合预留、预埋。
1.2机械配备: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基础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采用一台QT25塔机,装饰装修阶段采用1台龙门架上料。
基础及主体结构阶段共选用一台350滚筒式搅拌机。
1.3模板:
现浇板、构造柱、圈梁采用无框组合双面防水竹胶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系统。
1.4施工现场设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加工区,其中:
办公区设会议室、办公室、项目经理室、技术室、资料室、材料室,其中生活区设宿舍、伙房、厕所,生产加工区设仓库、电工房、木工棚、钢筋棚等,进出口处设门卫。
工程采用密目网封闭,严格按照"一标五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1.5项目经理部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每天的工作计划使各个专业、各个工序的施工始终处于动态的网络计划管理中,以便保证总的工期目标的实现。
1.6工程组织管理机构:
⑴项目经理部由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管理丰富经验的同志组成,业务上由我单位直接领导,实行系统化管理。
⑵项目经理部作为本单位的派出机构,对该工程的施工准备、计划统计、生产调度、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及检查、计量试验检测、安全生产、经济核算、文明施工、材料供应、设备运转到竣工验收及工程回访全面负责,对建设单位全面负责,形成强有力的管理层。
2施工顺序
2.1基础主体部分划分为一个施工段,采取平面流水作业,交叉施工。
整个工程施工中土建要与安装紧密配合预留、预埋。
2.2将施工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部分施工,,第二阶段为主体施工,第三阶段为外装修施工,第四阶段为竣工清理及验收,水、电、卫的预留、预埋、安装、调试穿插在土建中施工,施工流程如下:
基础施工→主体施工→外装修→竣工清理及验收
3、总进度安排
3.1根据工程合同文件及建设单位对工期的要求,结合我单位的综合实力,本工程的计划工期为120天。
3.2我单位初步制定了该工程的总施工进度计划,即2011年8月15日开工,2011年12月15日竣工,总日历天数为120天,为确保工程工期总目标的实现设置以下控制点:
3.3控制点:
4、总形象进度示意图见附图一。
⑴第一个控制点:
2011年8月30日完成基础工程。
⑵第二个控制点:
2011年9月25日完成主体工程。
⑷第三个控制点:
2011年10月15日完成屋面工程。
(5)第五个控制点:
2011年11月5日完成抹灰工程。
(6)第六个控制点:
2011年11月15日完成楼地面工程。
(7)第七个控制点:
2011年11月25日完成门窗及内、外装饰装修工程。
(8)第八个控制点:
2012年11月25日完成水电安装工程。
(9)第九个控制点:
2011年12月15日完成竣工清理及验收工程。
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方法
1、施工测量
1.1施工准备
施工过程中由专业测量人员进行施工测量、放线。
采用J2经纬仪、S3E水准仪和钢尺等工具对轴线、标高、垂直度进行控制。
1.2定位、放线
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定位、放线。
1.3标高控制
⑴、标高控制,就是把基准高程精确引到第1层至第3层标高处。
方法是每楼层分四处沿外墙向上,由标高控制点引测,再用S3E水准仪检核由各处引上的高程,如果误差在±5mm内,可以取四处标高的平均值,作为该层的准确标高。
⑵、注意,钢尺量距时垂直放尺,拉力均匀,同时加尺长修正和温度修正。
1.4垂直度控制
⑴、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全高垂直度偏差≤H/1000mm,同时不得大于30mm,层高≤5m时,层垂直度偏差≤8mm,层高>5m时,层垂直度偏差≤10mm。
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⑵、布设垂直控制网。
根据周围控制网,通过精密测量将控制点投测到底层的楼板上,待反复测角、量边和高程测量,闭合校核无误后,此控制点即做为该工程垂直度控制和进行施工引测的依据。
控制点要做好特殊保护。
施工上部楼层时,在各层楼板的控制点铅垂对应部位埋设φ100通视埋件,在钢管埋件四周,砌200mm高的砖挡水,以防止水或其它杂物进入埋件,损坏仪器。
⑶、每层楼面砼浇筑完后,用钢尺测出实际尺寸,计算出形心,反算出控制点的偏差,最后确定出板上偏差值。
把观测和计算数据进行整理,得出结论并归档。
2钢筋工程:
2.1施工前准备:
(1)钢筋进场时,应附有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并且按规定取样复试和外观检查,包括规格、直径公差、有无裂纹、气孔、表面锈蚀情况。
所有钢筋必须在质量证明书齐全及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2)外观检查:
热轧钢筋的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叠。
钢筋的外形尺寸应符合GB1499-98的规定。
(3)抽检取样:
热轧钢筋进场应分批验收。
每批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炉号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
(4)力学性能试验:
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试验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不满足规范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
2.2钢筋的加工:
(1)钢筋加工前,应先去除钢筋上的铁锈,油渍等杂物。
(2)钢筋加工要严格按料表进行,料表上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明需加工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及使用部位和数量。
(3)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形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加工时,要本着“长料长用、短料短用、长短搭配”的原则,不得随意切断整根钢筋。
(4)弯曲钢筋时,要用机械冷弯,不得用气焊烤弯。
(5)I级圆盘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去锈,调直时,要严格控制其冷拉率。
(6)I级钢筋的末端需做180的弯钩。
(7)箍筋加工时,弯曲部分需确保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且箍筋双肢相互平行。
(8)钢筋的半成品加工质量、定位梯,定位卡具、马凳等需提前加工并进行预检,确保尺寸准确。
(9)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在现场指定范围内堆放,且挂牌标识,注明钢筋的型号、尺寸、使用部位及数量,防止使用时发生误用。
2.3钢筋种类:
(1)Ⅰ级,直径d<12;Ⅱ级,直径d≥12。
(2)钢筋加工:
采用集中加工配料,现场绑扎成型。
2.4钢筋锚固及连接要求:
(1)框架梁.框架柱、主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其余构件当受力钢筋直径≥22时,应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当受力钢筋直径<22时,可采用绑扎连接接头。
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为S1。
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现浇板钢筋采用搭接连接,接头应隔根错开,质量符合规范标准。
(2)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3)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机械接头时,在任一35d且不小于500mm区段内,和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任一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面要求:
机械连接:
受拉区接头数量≤50%;绑扎连接:
受拉区接头数量≤25%,受压区接头数量≤50%。
(4)上部结构纵向钢筋接头,应选择受力较小部位,梁上部钢筋可选在跨中1/3净跨范围接头,相邻两跨的下部钢筋直径位置相同时,可选在支座两侧1/3净跨范围内接长。
上述钢筋接头(支座除外)按少于50%错开,下部钢筋允许全部在支座接头。
(5)框架柱钢筋搭接每次不多于主筋的一半且每边不多于四根。
(6)主筋搭接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大于5d且不大于100mm。
2.5框架柱箍筋与框架梁箍筋、附加箍筋、吊筋构造:
(1)框架柱箍筋及构造要求见03G101-1P40、P41.
(2)框架梁箍筋加密、附加箍筋、吊筋及构造筋见03G101-1P62、P63.
(3)所有柱、梁箍筋均采用135°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
2.6构造柱:
(1)构造柱设置原则:
填充墙墙长大于5m墙中部范围处;较大洞口(大于等于3000mm)两侧及自由墙端部均设GZ1.
(2)构造柱(GZ1)尺寸及配筋:
200*200,4Φ12,Φ6@200.
(3)构造柱(GZ1)在梁上下端采用搭接施工(上下插筋,施工完砌体在搭接钢筋)。
(4)构造柱在梁,圈梁上下各500范围内加密至Φ6@100.
(5)女儿墙构造柱GZ1,按图集L03G313中P33页执行,间距小于等于2m。
2.7隔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1)砌体填充墙应沿高度每隔500mm设置φ6隔墙拉接筋,隔墙厚度不大于240mm时设两根,大于240mm时设3根。
2)纵横隔墙相交处设拉接筋,锚入每边隔墙内>1000mm,且不小于墙长的1/5。
(4)现浇板:
1)各层楼板布筋时应将下筋搭接在支座,各筋锚入支座水平段长度不小于5d,且伸至梁中心线。
上筋锚入支座长度不小于35d.
2)布筋时应将主要受力方向钢筋放在外排,并采取措施保证上层钢筋位置准确。
3)各层现浇板布筋时应尽量将钢筋拉通放置。
电气管线应放在楼板负筋的下面、板厚的中间1/3范围内,防止管线位置靠下造成楼板裂缝。
铝制管线不允许埋在砼构件中,以免铝与砼及钢筋发生电化学反应,若必须采取铝管时,其表面必需有可靠的保护层。
管线外径应不大于楼板厚度的三分之一(管线交叉处不受此限)。
4)楼板开洞时,洞口每边加筋不小于被截断钢筋的二分之一,且不小于2φ12。
5)钢筋接头率及错开间距:
梁从任意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L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墙、柱、暗柱纵向筋错开50%。
6)接头部位:
基础底板基梁上铁在支座处搭接,下铁在跨中1/3范围内搭接;其余部位梁板的上铁宜在跨中1/3范围内搭接下铁在支座处搭接;墙体钢筋搭接部位应在楼地面上大于净高/6且≥500处。
7)顶层钢筋锚入墙或梁板内;楼板内主钢筋应锚入梁和墙内,下铁锚固长度应不小于板厚及5d,上铁锚入剪力墙内。
8)当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时,其接头位置应错开35d且大于等于500;采用搭接焊时焊缝长度还应满足单面焊10d,双面焊5d。
(5)接头施工现场检验与验收:
由技术提供单位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钢筋连接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
每种规格钢筋接头试件不少于3根。
现场检验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单向拉伸试验。
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
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试验,按A级接头性能进行检验与评定。
3.5基础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基础放线→弹钢筋位置线→铺设筏板钢筋→焊接连接→放垫块→敷设专业管线→检查验收→铺设构造柱插筋→申报隐检→隐检签证→转入下道工序。
(2)依据施工图纸要求在垫层上弹好下网钢筋间距的网格线、暗梁及墙的边线,并分别标出。
3.6梁、墙柱钢筋:
(1)柱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钢筋调直绞丝→柱竖向钢筋直螺纹连接→套箍筋→画箍筋分档控制线→绑扎箍筋→安装保护层塑料垫块→验收
4)柱主筋与箍筋交点逐点绑扎,箍筋弯沟处应沿柱主筋方向交错布置绑扎。
5)柱箍筋绑扎完后,在柱主筋上每隔1m交错安装塑料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准确。
(2)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梁模板验收完→在模板侧帮上画箍筋分档标记→放箍筋→穿梁下铁筋并与箍筋绑扎→穿梁上铁钢筋并与箍筋绑扎→安装保护层垫块→验收
2)箍筋入模前,用吹吸风机将模板内的木屑吹出,然后按照箍筋间距在模板侧帮上画分档标记,将箍筋放入模内后,按照先下铁、后上铁的顺序将梁主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3)梁主筋与箍筋交点处采用套扣绑扎方法逐点绑扎。
4)绑扎完毕后,用撬棍将梁位置挑直,并每隔1m交错安装塑料垫块。
3.8楼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核验模板标高→弹钢筋位置线→绑扎底层钢筋→安放垫块→敷设专业管线→安放马凳→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绑扎上层钢筋→申报隐检→隐检验收签证→转入下道工序。
(2)双层钢筋网片之间设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3)板筋绑扎好后,严禁踩在上面行走。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坏钢筋,铺设脚手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
(4)楼板上的孔洞应预留,当洞口尺寸不大于250mm时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不得截断,由洞边绕过;当洞口尺寸大于250mm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洞边附加筋。
3.9每段板、梁柱钢筋绑扎完毕后,水暖、电工即可配管、预埋,闸门盒、电闸箱等设施与钢筋网绑扎固定。
当电闸箱等设施位置与钢筋网发生矛盾时,将可能影响闸箱安装的钢筋去掉,待安装好闸箱后绑扎附加筋。
3.10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修复。
3.11钢筋定位措施
(1)基础钢筋定位
1)基础钢筋采用混凝土垫块,双层钢筋之间设钢筋马凳,保证上部钢筋的架空高度。
马凳采用Ф14的钢筋,间距1.5m,呈梅花型布置。
2)为防止柱、构造柱插筋及甩出上层的搭接筋在浇筑砼过程中位移,墙、柱、构造柱立筋下端附加Ф12水平筋与底板上层筋绑扎连接,上端用Ф14临时定位箍固定。
3.13质量要求:
钢筋工程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收,质量标准如下: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mm)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表5.5.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3、模板工程
主体工程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标准,该工程全部采用新模板。
并按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
3.1模板体系
3.1.1模板组拼(采用竹胶合板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
所有模板竖向内背楞采用50×100木方@300。
拼装的精度要求一览表:
3.1.2模板定位
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
根据轴线位置放出墙柱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mm控制线,以便于墙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当墙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500mm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上。
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墙轴线,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外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3.1.3模板的支设:
模板配置:
根据合同及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从基础开始施工,配制一套竖向结构模板,周转使用。
(1)顶板模板
顶板施工缝留在板跨中的1/3跨内。
⑴上部顶板模板采用15mm厚竹胶合板;次龙骨用50mm×100mm木方,间距300mm,钢管连接,间距850mm。
尽量保证胶合板的拼缝在龙骨上面;支撑用钢管立杆顶撑系统。
施工方法同地下室顶板。
⑵楼面混凝土浇筑后能上人时,根据钢管立杆位置在平面上弹线,搭设间距为850mm,从梁边300mm开始弹第一道线,向中间布置。
多余小于850mm的尺寸留在中间,保证上下立杆支撑一致、对齐。
钢管支撑下垫100mm×500mm×500mm(长)木方(或槽钢)以增大楼面受压面积。
也可通长布置。
⑶纵横格栅用压刨刨成同样规格,并拉通线找平,特别是四周的格栅,保持在同一标高上,模板第一排次楞需紧靠梁边,如有缝隙用密封条封孔,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1mm,否则用腻子封条;板与格栅用50mm长钉子固定,间距为300mm,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水平靠尺找平,铺设四周模板时,与墙接触的竹胶合板周边贴密封条,避免漏浆。
⑷板模每次周转使用前,将表面的水泥浆清理干净,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楼面模板严禁刷油性脱模剂,要刷质量好的脱模剂,脱模剂雨天要有遮盖措施,防止被雨水冲洗,脱模剂涂刷前必须把模板上水和杂物清理干净。
⑸跨度小于4m时,不考虑起拱,4m≤L≤6m,起拱6∽8mm。
⑹所有的木胶合板均需按房间编号,上下层同一房间进行倒用。
本工程顶板模板配制三套,阳台顶模三套。
(3)特殊部位模板:
〈1〉门窗洞口模板
门窗洞口模板用竹胶合板制作成工具式模匣。
为防止模板跑位用顶模撑顶死,水平支撑间距控制在600mm以内,每面不少于3道。
在门洞部加设45°的斜撑,以确保窗洞的侧模刚度,在斜撑上设水平拉杆,以增强整体刚度。
角部设铁三角转角调节件,以加强模匣的整体刚度和稳固性。
〈2〉顶板模板阴角
顶板模板阴角处用方木顶撑,四周用海绵条粘结严密,保证阴角成型后不漏浆。
〈3〉楼梯模板
地下楼梯踏步模板采用竹胶合板,背面通过方木连接成整体,钢管立杆支撑。
楼梯模板底模采用15mm厚竹胶合板,侧模采用5cm厚木板,踏步立模采用12mm厚木胶合板,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休息平台梁模板,再安装楼梯模板斜楞,然后铺设楼梯底模,安装外帮侧模和踏步模板。
安装模板时要特别注意斜向支柱(斜撑)的固定,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移动。
楼梯支模时要求注意考虑到装修厚度的要求,使上下跑之间的梯阶线在装修后对齐,确保梯阶尺寸一致。
按这样的要求施工时,踏步要向里移动20mm。
〈4〉阳台模板
阳台底板模板采用木龙骨、木胶合板加钢管支撑体系,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方木,次龙骨间距300mm。
主龙骨以垂直于次龙骨的方向布置,间距1200mm(不足1200mm用900mm代替)。
阳台侧面及梁模板用方木加竹胶合板铺设,用钢管、卡子加以固定。
阳台板的钢筋随顶板一起绑扎。
3.2模板的拆除
3.2.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3.2.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要求时方可拆模。
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混凝土的底模,当混凝土强度必须按砼的浇筑顺序,先浇的先拆,后浇的后拆。
1楼板模板拆除
楼板模板拆除时,首先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上层急需模板时拆除,如果拆除稍早,模板拆除后,应适当用顶撑加横板,临时加固。
3.2.3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
支模前刷脱模剂;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3.3模板质量标准
3.3.1模板要求:
⑴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竹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⑵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3.3.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规范要求。
即“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3.3.3模板垂直度控制
(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杆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3.3.4顶板模板标高控制
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mm根据层高2900mm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3.3.5模板的变形控制
(1)浇筑混凝土时,要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
(2)门窗洞口处两边对称下混凝土;防止推移错位。
(3)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
(4)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
(5)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3.3.6模板的拼缝、接头
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采用填刮腻子或塑料密封条堵塞。
3.3.7窗洞口模板
在窗台模板下口中间留置2个排气孔,以防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窝气,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
3.3.8跨度小于4m不考虑起拱,4~6m的板起拱6∽8mm;跨度大于6m的板起拱10∽15mm。
3.3.9与安装配合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要协调配合。
做好水、电等预留预埋工作。
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要协调配合。
做好水、电等预留预埋工作。
3.3.10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全高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直度,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