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2697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docx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

高职语文专项测试题答案

班别姓名学号

一、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选择题(40题,每题2分,共80分)

(一)字音字形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铿(kēng)锵休憩(qì)惬(xiá)意纵横捭(bǎi)阖

B.辍(chuò)学恪(gè)守洞穴(xué)未雨绸缪(móu)

C.隽(juàn)永畸(jī)形抓阄(jiū)栉(zhì)风沐雨

D.塑(suò)造折(shé)本解剖(pōu)饕(tāo)餮(tiè)

选C(A.“惬xiá意”的“惬”字的读音应为“qiè”。

B.“恪gè守”的“恪”字的读音应为“kè”。

D.“塑suò造”的“塑”字的读音应为“s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角jué角斗角色群雄角逐宫商角徵羽

B.量liàng量具胆量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C.着zhuó着笔着眼当心着凉着装完毕

D.劲jìng用劲劲敌鼓足干劲疾风劲草

选A(B分别为liángliàngliàngliàngC分别为zhuózhuózháozhuó

D分别为jìnjìngjìnjìng)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溽(rù)暑倔强(jiàng)戏谑(xuè)买椟(dǔ)还珠

B.炽(chì)热札(zhā)记谄(chǎn)媚噤(jīn)若寒蝉

C.执拗(niù)商榷(què)债券(quàn)绿(lù)林好汉

D.毗(bǐ)邻蹊(qī)跷干瘪(biě)瑕(xiá)瑜互见

选C(A.椟dúB.札zhá,噤jìnD.毗pí)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炮烙(páo)濒临(bīn)矫捷(jiǎo)恪守不渝(gè)

B.攻讦(jié)沮丧(jǔ)趔趄(liè)间不容发(jiàn)

C.旖旎(qí)剽悍(piāo)蹊跷(qī)莘莘学子(shēn)

D.狙击(jū)罪愆(qiān)拓片(tà)稗官野史(bài)

选D(A.“恪”为kè,B.“间”为jiān,C.“旖”为yǐ)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践踏信笺把盏言欢临行饯别B.锋镝贬谪嫡传弟子滴水不漏

C.弹劾遗骸骇人听闻言简意赅D.稍息口哨刀剑出鞘不屑一顾

选C(A践踏临行饯别jiàn;B锋镝嫡传弟子dí;D稍息口哨shào)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针砭浏览鬼域伎俩毛骨悚然

B.邦交详和座收渔利戮力同心

C.熟谙通谍因才施教金殴无缺

D.凋敝妥帖心无旁骛蜂拥而人

选D(A.域--蜮,B.详—祥,座—坐,C.谍-滕,才一材,殴--瓯)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信誓旦旦夙兴夜寐溘然长逝方枘圆凿

B.雕栏玉沏绿树成荫芸芸众生青红皂白

C.石破天惊拖沓累赘横槊赋诗叹为观之

D.闲情逸志惠风和畅醍醐灌顶祸起萧墙

选A。

(B、雕栏玉砌,C、叹为观止,D、闲情逸致)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签订信而有征合盘托出师心自用迅雷不及掩耳

B.妥帖斯文扫地纷至沓来宁缺毋滥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C.隐衷程门立雪疾言厉色负隅顽抗千里之行,驶于足下

D.蝉连道貌岸然得天独厚不修边幅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选B。

(A和,C始,D联。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坐落味同嚼腊势不两立有志者事竟成

B.脉搏各行其是湮没无闻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C.费解平心而论扬长而去口惠而实不至

D.渲泄器宇轩昂蜂拥而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选C。

(A腊一蜡B.泱一殃D渲一宣)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申冤走途无路励精图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B.妨碍养尊处优矢口否认道不同不相为谋

C.陷井焕然一新气宇轩昂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厮守混淆视听咎由自取麻雀虽小,肝胆具全

选B。

(A.走投无路;C.陷阱;D.肝胆俱全)

(二)、标点符号的运用(每题2分,共20分)

1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B.古人不是说: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吗

C.在武汉大学举行的校庆仪式上,从日本专程回国的校友团,亲植“樱花树”以示纪念。

D.高中语文课程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D.(A两个问号改为逗号;B去掉冒号;C“樱花树”不用双引号)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暴露出“少年作家”的众多问题。

错别字连篇,文风华而不实,模仿韩寒……。

B.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学生,一个班不过十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C.你是今天来呢,还是明天来呢,或者决定不来了呢希望给我个准信儿。

D.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扫除“黄、赌、毒”,打击假冒伪劣、制止公款吃喝、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为经济建设增强动力。

C(A项两个句号都用错;B项应删去顿号;D项后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13.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B.有人断言,先生这样的天才,“在号称有四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才出现一个,恐怕能跟他伦比的一个也没有。

”这句话说得未免夸大。

C.至今为止,我们仍无法准确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像非典、禽流感这类闻所未闻的疾病

D.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对冯小刚的贺岁片《手机》表示不满,而冯小刚对此则保持沉默。

B(A.“生存”后“”改为“,”,句末应用“。

”;C.是一陈述句,句末用“。

”;D.项“实话实说”是节目,不是书名,应用引号)

1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是()

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

我们的大得多呢。

B.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个人读书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有所调整;

但贯穿始终的应是兴趣。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A(B、整个句子是一个单重复句,两整句间应用逗号。

C、没有疑问语气,表示惊讶用感叹号。

D、哪一种办法好是个问句,是设问,后面是回答,故应用问号。

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夺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姚明苦笑了一下说:

“人们往往只看到了鲜花和掌声,而忽视这背后的汗水和辛苦呀!

B.毛泽东有两句诗: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C.假如有这样一本书,能给“下海”或将要“下海”者以警示,告诉他们何处可能有陷阱,怎样才能达到金光灿烂的彼岸,那该多好!

D.东家说:

“我家地里杏树上有一窝斑斑,(斑斑,方言,即斑鸠)你看那树上斑斑乱飞,怕是有孩子在摘杏儿呢。

C(A项说后的“:

”应该为“,”;B项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

其实不然。

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

应将冒号改为逗号,或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D项括号的内容是对斑斑的解释,应紧接在“斑斑”后。

1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萨特的《墙》道出了世界的荒谬,无罪的被处死,戏弄敌人变成成全敌人,抱必死决心的偏不死,藏起来的偏被抓,想给敌人开玩笑,却被现实所捉弄。

B.“科学把距离缩短了,”墨尔基阿德斯吹嘘说,“要不了多久,人们不用离开家门,就能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

C.他又付了五个里亚尔,就像把手放在圣经上为人作证那样,把手放在冰块上高声说道:

“这是我们时代的伟大发明。

D.鲁迅以表现人生、改良人生为创作目的,他所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阿Q、祥林嫂……等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

B(A,“无罪恶的被处死……却被现实所捉弄”,这些种种情况是对荒谬情况的列举,因此荒谬后面用冒号,“想给敌人开玩笑却被现实所捉弄”是说的一种情况,两句话中间用逗号,“处死、成全敌人、不死、被抓”等后面都应该用分号。

17.下列句子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麦收以后,别的地都播种完了,就剩下这块地。

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呢,村民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B.1861年以后,慈禧曾经在此“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控制朝政的一种形式),指使刽子手曾国藩、李鸿章等,并勾结“洋枪队”,疯狂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C.“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佳句,“木叶”这一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突出地成为他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D.这次校团委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所募集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

高三年级捐了一千元,高二年级捐了九百元,而高一年级则多达一千八百元,同学们捐款十分踊跃。

B(A“村民”前逗号改为问号,C第一个句号置于前面后引号内,D“同学”前用句号。

1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李明考上了清华大学,在建筑系学习;王芳上了财贸学院,读会计专业;我当了餐厅服务员:

我们都能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

B.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C.任选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段。

D.矿藏,水流,荒地,国有森林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A(B两个问号都应改用逗号;C书名号应改用引号;D前三处逗号应改用顿号

1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唐代古文化运动的领袖是韩愈,他的主张是“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苏轼赞之为“文起八代之衰”。

B.套用王勃的一句诗就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不是也颇有诗意吗

C.一北一南,迥然不同的两个地域,迥然不同的两种经济模式,如今却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技术工人缺口。

D.年味谈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别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

D(选择疑问句的问号应放在后面,两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

2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本刊除发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外,还辟有《当代军人掠影》、《特区风情》、《开放城市巡礼》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B.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等等。

C.同学们拉着张老师,难过地问他:

“您是今天走,还是明天走”

D.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倒是更喜欢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A.书名号改为引号;B.省略号去掉;D.句号应于引号外)

(三)、词语的运用(每题2分,共40分)

2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场争夺无名高地的激战整整_____了八个小时。

②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_____怎样镇压农民起义。

③铜鼓出土时口朝上,鼓面朝下,_____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

A.继续策划证明        B.持续策划证实

C.持续策动证实        D.继续策动证明

B(继续:

(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持续:

延续不断。

策划:

筹划、谋划;策动:

策划鼓动。

证明:

用可*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的真实性;证实:

证明其确实。

2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_____目前出现在报端的那些言论,我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颇有些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回应了。

②我再度_____:

出版这个参考资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

③联合国秘书长安南4月3日向下落不明的中国飞行员家属表示慰问,并说他一直_____事态的发展。

A.关于声明关注        B.对于声明关心

C.对于申明关注        D.关于申明关心

C(关于和对于:

表示关涉的,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的,用"对于"不用"关于"。

申明:

郑重说明;声明:

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关心:

(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关注:

关心重视。

23.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近年来,内地作家_____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以市场经济为题材的好作品。

②他上任以后,除旧布新,这项工作便_____开展起来了。

③他决定用最_____的方法,解决这个令他头痛的问题。

A.作客逐渐简洁        B.作客逐步简捷

C.做客逐步简洁        D.做客逐渐简捷

B(作客:

客居;做客:

当客人。

逐渐:

渐渐;逐步:

一步一步地。

简洁:

(说话、作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

直截了当。

2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秀丽的清明上河园,近年来因旅游业的兴盛而_____鹊起。

②由于长时间干旱_____禾苗都快枯死了。

③大陈庄的陈来运在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所以家里一直不_____。

A.声名以至富余        B.名声以致富裕

C.声名以致富裕       D.名声以至富余

C(声名:

名声;名声:

社会上流传的评价。

以至:

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以致:

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富裕:

(财物)充裕;富余:

足够而有剩余。

2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_____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亚洲各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缺少一种强有力的_____力量,才使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中吃尽苦头,元气大伤。

因此,地区合作_____和大量的双边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A.防御整合沟通        B.防御整治勾通

C.抵御整治沟通        D.抵御整合勾通

A(防御:

抗击敌人的进攻;抵御:

抵挡,抵抗。

整合:

使结合;整治:

整理。

沟通:

使两方能通连;勾通:

暗中串通、勾结。

26.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人类的技术发明史上,没有一种技术发明能像信息化技术那样,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便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以至使人类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纸质文学中有太多的权利和太多的条条框框,比如版权、所有权、署名权的问题等,而网络文学则把这些了。

③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意识,所谓"超前",是指学校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要承担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使命。

A.渗入颠覆一方面/另一方面B.渗透颠倒不但/而且

C.渗透颠覆不但/而且D.渗入颠倒一方面/另一方面

C(①渗透:

逐渐进入,多用于抽象事物;渗入:

无孔不入地钻进去,多含贬义;②颠覆:

推翻;颠倒:

位置相反或错乱;③前后句是递进关系,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2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1876年,英商在上海铺了十几公里长的轻便铁路。

这"没有马的车"惊动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官僚认为它破坏了"风水",竟花285000两白银,高价买下了铁路,然后把它拆掉了。

②在中国统一大势不断巩固与发展的过程中,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起到了团结各族、促进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为合理统一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一位严谨认真的学者,他救死扶伤的品性,也体现在追求科学真理的执拗不屈上。

A.愚昧不但而且化解仁厚B.愚笨如果就解决仁厚

C.愚昧不但而且解决仁德D.愚笨如果就化解仁德

A("愚昧"偏重于精神、认识;"愚笨"偏重于智力。

这里官僚精神认识,应当用"愚昧"。

"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如果……就"表假设关系,这里应为递进关系。

"化解"有一个过程,一般采用怀柔的方法;"解决"则不一定体现这两点。

"仁厚"指仁爱厚道,心肠好;"仁德"指施行的一种德政。

对医生应当用"仁厚"。

2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长三角经济腾飞给这一带的不少城市带来了机遇,古城苏州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天堂杭州则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②夜已经很深了,屋外的人声渐渐听不见了,只是听见有汽车驶过的声音。

③最近我们重新调整了分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A.更加偶然进而B.越发偶尔从而

C.更加偶尔从而D.越发偶然进而

C(更加与越发:

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比较用"越发",两种事物之间的比较用"更加";偶然与偶尔:

"偶然"跟"必然"相对,表示意外;"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

从而与进而:

"进而"强调进一步的行动;"从而"则除了表示进一步的行动之外,还跟上文有条件或因果的关系。

29.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___,终至孤单。

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

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监管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___,亟需加以规范。

③朋友是一把伞,___不能遏制狂风恶浪,___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备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A.疏离权限虽然/但B.疏离权利即使/可

C.疏远权利虽然/但D.疏远权限即使/可

答案:

A("疏离"比"疏远"程度更甚,与后面的"孤单"相照应。

"权限"指职权范围;"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根据语境和搭配,应选"权限"。

"虽然"表示转折;"即使"表示假设让步,根据语境,应为转折关系,且"即使"一般不与"可"搭配)

3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于长期以来一直以恪守中立政策安身立命的小国瑞士来说,是否加入联合国是一个关系到全球化时代如何维护自身利益的困难_____。

②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对两千多件司法及司法解释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其中_____的177件已向社会公布。

③有关调查显示,取消教育附加费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_____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A.抉择废弃筹办        B.抉择废止筹措

C.选择废弃筹措        D.选择废止筹办

B{抉择:

挑选、选择;选择:

挑选;抉择一般指重大问题。

废弃:

抛弃不用;废止:

指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等)。

筹办:

筹划办理;筹措:

设法弄到(款子、粮食等)}

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特别是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和法制的教育,使他们切实_____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严格依法办事。

②这篇小说,除了别的优点之外,还有一个十分____的特点,就是比较准确地使用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生动而又形象的群众语言。

③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对于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产品,就不能_____,否则,对国家对人民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A.尊敬明显接收        B.尊敬显着接受

C.尊重明显接受        D.尊重显着接收

D(尊敬:

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尊重:

重视并严肃对待。

明显:

清楚地显露出来,容易让人看出或感觉到;显着:

非常明显。

接受:

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接收:

指收复、接纳。

3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马加爵事件启示我们,培养学生的人格,成了中学教育一个当务之急的问题。

②睡前适量的运动可以分散注意力,使紧张的精神下来,有利于睡眠。

③昨晚,湖北武当山突发大火,有着千年历史的玉真宫主殿化为灰烬。

A.健全松弛顿时B.健康松弛马上

C.健康松懈马上D.健全松懈顿时

A(健全;强健而没缺陷;健康:

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

松弛:

"不紧张";松懈:

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

顿时:

立刻只用于叙述过去的事情、局面;马上:

立刻。

3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

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C【B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各尽所能”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A项“无伤大雅”的意思“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B项“络绎不绝”意思是“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D项“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这三项成语使用均恰当。

3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着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C。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

也说实至名随。

A项是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歌唱等)。

B项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D项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成语重点考查的是望文生义,“行云流水”、“叹为观止”都是属于此类错误。

“骇人听闻”是与“耸人听闻”相混淆。

难度不是很大,但正确选项不是很常用。

3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