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27380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2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docx

河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河北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种镇定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2.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乳臭(chòu)未干蓦(mò)地祖藉为富不人

B.消声匿迹黄晕(yùn)弄(nòng)堂卒不及防

C.头晕目眩应和(hè)戏谑(xuè)名副其实

D.汉马功劳揶(yé)揄辍(zhuì)学苦心孤旨

3.对下列对联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对联:

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

解说:

这副对联取自《战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赞扬了邹忌委婉进谏的智慧和齐王虚心纳谏的胸怀。

B.对联:

赤面赤心扶赤帝,青灯青史映青天。

解说:

“赤面”写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外貌,“赤心”则从精神层面上讴歌了关云长一生忠义的品格。

C.对联:

敏事慎言就正道,饱食求安非君子。

解说:

“敏于事而慎于言”,饮食不求饱,居所不求安,都是孟子在《孟子》中对君子提出的要求。

D.对联:

千秋雄略看洪波起沧海,一世壮游听大雨落幽燕。

解说:

这副对联中的“洪波”取自曹操《观沧海》中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大雨”取自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大雨落幽燕”。

4.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一夜之间便洛阳纸贵。

购书中心开门十分钟不到,上百本莫言作品存货被一扫而空。

莫言是我国著名作家,获诺奖之前已经蜚声海内外,可是在获奖之前,他的作品湮没于众多包装得美轮美奂的书籍当中,无人问津。

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莫言作品热潮,莫言很不以为意,他说:

“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冷却下去。

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 

A.洛阳纸贵

B.蜚声

C.美轮美奂

D.不以为意

二、基础知识综合

学校准备出一期以“走进博物馆,阅读文物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校刊,请你帮助编辑部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阅读本期校刊的卷首语,完成小题。

①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②数据显示,因为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

③今天,博物馆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藏品不断汇聚,展览不断丰富,展陈方式也更多样。

④和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  (guān zhào)照当下,    (huísù)过去,了解我们的文化。

⑤你会和我一样,每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

5.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观照     回朔

B.关照     回朔

C.关照     回溯

D.观照     回溯

6.文段中有两个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句子修改:

_______

(任务二)有同学为栏目创作了一首小诗,阅读诗作,完成小题。

每一件文物,

都是记载历史变迁的珍贵档案。

凝视你,

寻觅曾经的沧海桑田。

每一座博物馆

都是守护中华文化的珍贵宝库。

走进你,

感受文明的博大精深。

7.对加点字的读音和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记载 zài  “化”第三笔是“丿”

B.记载 zǎi  “化”第三笔是“乚”

C.记载 zǎi  “化”第三笔是“丿”

D.记载 zài  “化”第三笔是“乚”

8.请为这首小诗续写一节,内容、语言与前两节保持连贯自然。

(任务三)为帮助同学们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编辑部打算为文物创编迷你剧本。

9.请你参照示例,从下面两件文物中选取一件,根据背景资料,发挥想象,设计一段文物的内心独白,讲述它的“前世故事”。

(100字左右)

示例:

越王勾践剑

背景资料:

公元前494年,吴越交战,越国败。

越王勾践屈身侍吴,归国后卧薪尝胆以图自强,经过漫长艰辛的准备,最终实现复仇强国之梦。

内心独白:

“我是一把君王剑。

我的王,勾践,曾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而我也曾是一把属于失败者的剑。

我的王,你与越国子民同在,励精图治,自强不息;我,与你同在,卧薪尝胆,一心雪耻。

越地长歌不散,我翘首以盼!

(文物一)《清明上河图》画卷

背景资料: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

画面从郊区铺陈到集市,描绘了九百年前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与汴河两岸自然风光的优美。

画中人物多达几百人,所绘景物大至原野、河流、城郭,小到摊贩上的陈设货物、招牌文字,丝毫不失。

《清明上河图》局部

(文物二)戴安澜将军的“铁汉”印章

背景资料:

戴安澜将军是抗战革命烈士,作战英勇,指挥卓越。

毛泽东曾为其赋诗“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赞其虽英年早逝,但实现了抗日的伟大志向。

台儿庄战役期间,戴安澜专门镌刻了“铁汉”印章,意指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战斗力来抵抗日军的侵略。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定。

选自其中的《唐雎不辱使命》讲述了安陵小国使臣唐雎勇谋兼备,面对秦王据理抗争的故事。

B.善用天时地利人和,破解杨志的谨慎小心,“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来自于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

C.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的杨修,但他却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D.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娅假扮律师,巧妙地利用契约上的“一磅肉”反击高利贷者夏洛克,智慧地取得了胜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宽阔的海面不再平静,深青色的海水沸腾着,汹涌着,似要吞没天际。

□(sī)哑的秋风和着滔滔潮水,演绎出震天撼地的《生命交响曲》。

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中,四下重归寂静。

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世间的一切腐烂荡涤殆尽,你我的心全部清空。

夜幕深沉,天风漫游。

娉婷秀木似乎还在流盼那颗明星,黎明前的黑暗已经背起他的行囊,去了远方。

朝阳的光芒,为树林戴上金色的冠冕,林子里无忧无虑的小草依然沉□(zuì)在微微的柔风中,轻轻摇□(yè)……

1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_______(sī)哑           

(2)沉_______(zuì)           (3)摇_______(yè)

1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涌(A.rǒng   B.yǒng)                           

(2)冠(A.guān   B.guàn)

1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滔滔:

波涛滚滚的样子。

B.腐烂:

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C.漫游:

这里指风漫无目的地吹拂。

D.流盼:

转动目光看。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既观其美,更“味”其德

向迎佳

①人皆有喜好之物。

在所爱之物面前,倘若能做到进退适宜、取舍得当,实属不易。

②据记载,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到外地巡视,却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

一下属知其所好后,献一宋拓片碑帖,结果被冯志圻原封不动退还。

有人相劝:

何不启封一赏?

他回答:

这种古物若是真的,一看就会爱不释手;不启封一赏,可以想象它是赝品,心里还会好受一些。

对于一些人来说,自知难敌爱好之物的诱惑,索性来一个眼不见为好,这种警觉,也不失为一种知止。

③“身处膏脂,不能以自润”。

面对诱惑,如果能做到心如止水、洁身自好,则难能可贵。

据《晋书》记载,当时岭南广州一带,多有象牙、珍珠和名贵药材,历任刺史皆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吴隐之被委任为广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到达一个叫石门的地方,听说当地有水名“贪泉”,人饮此泉,便会贪得无厌。

吴不以为然,掬水而饮: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到任后,以伯夷、叔齐等先贤为榜样,清廉勤谨,饮食用度极为简朴,对高档物品更是心有提防,不为所动。

最终,他赢得了后人“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赞誉。

④“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对身外之物,当有这样的自觉。

而当超越了那种占有、攫取的欲念之后,与喜好之物建立起健康、有机的联系,反而有助于开阔视野、提升审美情趣。

这其中的关键,是要学会了解和懂得所爱之物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核,进而由对对象的钟爱升华为心灵的激荡,并将之转化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正能量。

苏东坡平生爱好文房四宝,尤其对砚台喜爱有加。

他早年玩砚,只是“留意于物”,如他本人所言,“朴少时好书画笔砚之类,如好声色,壮大渐知自笑”。

后来,他在送给友人的一方砚上,曾作《端砚铭》:

“与墨为入,玉灵之食。

与水为出,阴鉴之液。

懿矣兹石,君子之侧。

匪以玩物,维以观德。

”摆脱把玩器物的初级享乐,抵达“维以观德”的精神境界,才是修养之要。

⑤今天,不少人喜玉玩玉佩玉。

殊不知,古人以玉为美,将其视为象征君子美德、敦品励行的明志之物,借此寓意做人的品德和情操。

修德止玉、守身如玉,一个人便能脱离低级趣味,变得更加纯粹。

现实中,善于发掘蕴藏于器物之中的精神养料,就能滋养心灵、提升自我。

譬如,绘画书法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在动静结合中涵养定力;喜爱梅兰竹菊能使人少一点俗气,多一些淡泊明志的追求。

只要运用得当、把握边界,即使一方普通的石头,也能帮助我们懂得坚守的重要、沉潜的可贵。

⑥适当的爱好,能给生活增添乐趣和诗意。

既观其美,更“味”其德,让爱好与心灵相契合、与美德同行,我们所获得的就不只是对器物本身的欣赏,更有浸润其间的精神滋养与人格升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8月08日)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的结构方式,首段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问题,中间分析说理,最后总结归纳,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论证严密。

B.文章多处引用名言古语阐述道理,如“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也使文章富于文采。

C.苏东坡平生爱好文房四宝,尤其喜爱砚台,自始至终,他都超越了把玩器物的初级享乐,而抵达“维以观德”的精神境界。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举例确凿充分,道理论述具有权威性,对比鲜明突出,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15.下列与“身处膏脂,不能以自润”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A.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

——张居正

B.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

——薛宣

C.防微不贪一分一毫,杜渐廉洁每分每秒。

——欧春生

D.当官常念廉政经,人生航船平安行。

——高广健

1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⑤段“修德止玉、守身如玉,一个人便能脱离低级趣味,变得更加纯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豆酥糖

苏青

我的桌上常放着四包豆酥糖,我想想不要吃,却又舍不得丢掉。

那豆酥糖,是和官哥上星期特地赶近路给我送过来的。

他见了我,也不及寒暄,便小心地把豆酥糖递到我手里,说道:

“这是大毛婆婆叫我带来给你的。

“和官哥,我祖母近来身体还好吧?

“大毛婆婆身体倒好,不过年纪大了,记性总差些。

于是,这四包豆酥糖便放在桌上,一直到现在。

见了豆酥糖,我便容易想起祖母来了。

我的祖母是长挑身材,白净面庞,眉目清秀但牙齿太坏。

到我六岁那年从外婆家回来就跟她一床睡时,她的牙齿便只剩下门前三颗。

但是她还爱吃甜的东西,在夜半醒的时候。

我们睡的是一张宁波大凉床,挂着项益复布帐子,经年不洗,白的帐顶也变成灰扑扑了。

在床里边,架着块木板,板上就放吃的东西。

我睡在里边,正好钻在木板下面,早晨坐起来一不小心,头顶便会同它撞击一下,害得放在它上面的吃食像乘船遇巨波般,颠簸不定,有时跌下来。

然后,我便与祖母分而食之了。

夜晚,等她睡熟了,有时候我暗中摸索起来,伸手去偷取板上的吃食。

板上的吃食,总是豆酥糖居多。

于是我捏了一把,重又悄悄地躺下,拆开包纸自己吃。

豆酥糖屑未散满在枕头上,被窝里,有时还飞落过眼里,可是我不管,我只独自在黑暗中撮着吃,有时连包纸都扯碎了一齐吞咽下去。

半夜里,当我祖母鼾声停止的时候,她也伸手去模板上的吃食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的本领可是真大,从不碰撞,也从不乱模,要什么是什么。

有时候她摸着一数发觉豆酥糖少了一包,便推醒我问,我伸个懒腰,揉着眼睛含糊回答:

“阿青不知道,是老鼠伯伯吃了。

”可是这也瞒不过她的手,她的手在枕头旁边摸了一下,枕头被窝里都是,于是她笑着拧我一把,说道:

“就是你这只小老鼠偷吃的吧!

我给她一拧,完全醒了。

于是我们两个便又在黑夜里吃起豆酥糖来。

她把豆酥糖撮一些些,放进我嘴里,叫我含着等它自己溶化了,然后再咽下去。

“咕”的一声,我咽下了,她于是又提起一些些放进嘴里来。

这样慢慢的,静静的,婆孙俩是在深夜里吃着豆酥糖。

我们从不整理床褥,豆酥糖屑末以及其他碎的东西都有,枕头上,被窝里,睡过去有些沙沙似的,但是我们惯了,也决不会感到不舒服。

次晨起来,也只不过把棉被略略扯直些,决不拍拍床褥或怎样的,让这些屑未依旧散布在原地方。

有时候豆酥糖屑末贴牢在我的耳朵或面孔上了,祖母在第二天发现后便小心地把它取下来,放到自己嘴里,说是不吃掉罪过的。

我瞧见了便同她闹,问她那是贴在我脸上的东西,为什么不给我吃?

她给我缠不过,只好进去再拆开一包,撮一些些给我吃了,然后自己小心地包好,预备等到半夜里再吃。

有一天,我的父亲从上海回来了,他们大家谈着,直谈到半夜。

我一个人醒来,不见祖母,又摸不着豆酥糖,心想喊,却怕陌生的爸爸,心里难过极了。

等了好久,实在忍不住,只得自己在枕头旁,被窝里,摸索着,拾些剩下来的豆酥糖屑吃吃,正哽咽时,忽然听见他们的声音进房来了,于是我便不敢作声,赶紧连头钻进被中,一动不动的假装睡着。

“阿青呢?

”父亲的声音,放下灯问。

“想是钻在被中了。

”祖母回答。

“夜里蒙头睡多不卫生!

”父亲说着,走近来像要替我掀开被头。

我心里一吓,幸而祖母马上在拦阻了:

“孩子睡着,不要惊醒她吧。

豆酥糖含在嘴里,溶化了的糖汁混合着唾液流进喉底去了,喉头痒痒的,难熬得紧。

我拚命忍住不肯作声,半晌,“咕”的一声终于爆发了,父亲马上掀开被头问:

“你在吃些什么,阿青?

我惊了,望着摇曳的灯光,颤声回答道:

“我没吃——老鼠伯伯在吃豆酥糖屑呢。

“豆酥糖屑?

哪里来的?

”父亲追问着,又掀起被来,拿着灯瞧,我赶紧用手按住那些聚屑较多的地方,不让他抢了去。

但是父亲拉过我的手,拿油灯照着这些屑末问道:

“哪里来的这些脏东西?

床上龌龊得这样,”说着,他想拂去这些豆酥糖屑末。

这时祖母却脱好衣裳,气呼呼的坐进被里来了,她向父亲唠叨着:

“好好的东西有什么脏?

山北豆酥糖,有名的呢。

还不把灯台快拿出去,我睡好了,吹熄了灯省些油吧。

看你这样冒冒失失的,当心烧着帐子可不是玩。

”她的唠叨愈来愈多,父亲的眉头也愈皱愈紧了。

现在,我与祖母有六七年不见面了。

她的仅有的三颗门齿也许早已不在了吧?

这四包豆酥糖正好放着自己吃,又何必千里迢迢的托人带到上海来呢?

我不忍吃——其实还怕吃它们。

想起幼小时候在枕头上,被窝里取屑未吃时的情形,更觉恶心,便没有勇气去拆它们的包纸了。

我是嫌它脏吗?

不!

我怎么可以放着不吃?

又怎么能够吃下去呢?

犹豫着,犹豫着不到十来天工夫,终于把这些豆酥糖统统吃掉了。

它们虽然已经潮湿,却是地道的山北货,吃起来滋味很甜。

——甜到我的嘴里,甜进我的心里,祝你健康,我的好祖母呀!

(选自《苏青文集》)

17.从记叙的顺序看,文章运用了怎样的顺序?

文章开头交待祖母的“记性总差些”好像与本文内容无关,是否可以去掉?

请说明理由。

18.说说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的特点及作用。

她把豆酥糖撮一些些,放进我嘴里,叫我含着等它自己溶化了,然后再咽下去。

“咕”的一声,我咽下了,她于是又提起一些些放进嘴里来。

这样慢慢的,静静的,婆孙俩是在深夜里吃着豆酥糖。

19.写出你对文中划线句子“我怎么可以放着不吃?

又怎么能够吃下去呢?

”的理解。

20.文章最后三段独立成段,请谈谈它们的作用。

四、句子默写

2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③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

④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⑤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

⑥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⑦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⑧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

五、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22.本文作者___________(人名)是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林壑尤美___________           ②饮少辄醉___________

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__  ④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___

24.结合文章第一段,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醉翁亭的具体位置。

25.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六、诗歌鉴赏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_________)斜阳叫子规。

26.从诗中落花、______、________等词中可见暮春之景。

27.诗歌最后一联空缺处有人填“树”,有人填“道”,你赞成哪个词语?

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七、语言表达

28.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

(要求:

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3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

读书可以养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

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帖子:

读书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名著阅读

29.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武松原在衙里出入的人,已都认得路数,迳踅到鸳鸯楼扶梯边来,捏脚捏手摸上楼来。

此时亲随的人都伏事得厌烦,远远地躲去了。

只听得那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三个说话。

武松在胡梯口听。

张都监道:

“不是看我兄弟张团练面上,谁肯干这等的事!

你虽费用了些钱财,却也安排得那厮好。

这早晚多是在那里下手。

那厮敢是死了。

只教在飞云浦结果他。

待那四人明早回来,便见分晓。

”张团练道:

“这一夜四个对付他一个,有什么不了。

再有几个性命也没了。

蒋门神道:

“小人也分付徒弟来。

只教就那里下手,结果了快来回报。

细读以上对话,并简要叙述上文对话的前因后果。

九、综合性学习

30.综合性学习。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公开演讲中说道:

“随着中高考的改革,阅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6——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所占比重的统计表

年度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平均比重

26%

29%

32%

最低比重

20%

20%

20%

最高比重

41%

41%

42%

(1)阅读材料一,试分析表中反映了怎样的命题趋势?

请用简要的文字表述。

(2)你所在的班级将开展“名著阅读”主题班会,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要求句式对称,简洁明了,富有感召力)

(3)小韩负责本次班会的活动创意,请你根据他的设计格式再另外安排两个活动

示例:

小韩设计的活动:

“名著阅读”人物点评

我设计的活动一:

____          ______________

我设计的活动二:

________           __________

31.下面是建湖县××中学初中二年级全体同学于2017年5月13日向全县小朋友发出的一份关于保护益鸟的倡议书。

其中有五处与倡议书的格式不符,请任选三处找出来改正。

修改意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

32.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

守护一份               

要求: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

“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就很小心的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到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

读了上面的,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二、基础知识综合

1、

2、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句子默写

1、

五、课内阅读

1、

六、诗歌鉴赏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