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4490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祝福

鲁迅

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

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

我来摆。

”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

我来拿。

”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

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

他是很听话的孩子,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

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打算蒸豆。

我叫,‘阿毛!

’没有应。

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满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

各处去一问,都没有。

我急了,央人去寻去。

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墺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

大家都说,完了,怕是遭了狼了。

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

……”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

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

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我真傻,真的,”她开首说。

“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

”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她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

但她还妄想,希图从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来。

倘一看见两三岁的小孩子,她就说:

“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

……”

孩子看见她的眼光就吃惊,牵着母亲的衣襟催她走。

于是又只剩下她一个,终于没趣的也走了,后来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问她,道:

“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节选自鲁迅《彷徨.祝福》)

1.根据小说,简析祥林嫂重回鲁镇,在最忙的祭祀的时候“却清闲了”的原因。

答:

                                                                   

2.小说中描写了“女人们”听祥林嫂说故事的种种表现,这刻画了她们怎样的心理?

答:

                                                                     

3.小说说祥林嫂“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阿毛)悲惨的故事”,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答:

                                                                    

参考答案:

1.再嫁再寡的祥林嫂,被思想守旧的四叔视为“败坏风俗”的女人;(3分)祭祖事大,“不干不净”的祥林嫂不得沾手,她在最忙的时候便被“清闲”,被歧视了。

(3分)

2.小说刻画了鲁镇女人一种看客听戏的心理。

女人们听戏之初有对故事新奇的满足,也存有同情,对祥林嫂暂时少了些“鄙薄”;(4分)等到反复被听不再新鲜后,祥林嫂的悲惨故事就成了她们“又冷又尖”的笑料。

(3分)

3.刻画形象。

祥林嫂想倾诉以发泄内心的痛苦,也想得到鲁镇人的安慰和同情,可见她精神的空虚和愚昧。

(2分)丰富内容。

祥林嫂一再重复阿毛故事的过程,也是鲁镇人人情世态由猎奇到厌倦的过程。

(2分)她最终成为被取笑的对象,这丰富了小说的社会内容,表现出世人的看客心态,冷漠与麻木。

(3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如今,不管是在公交车上、地铁上,还是在街道的某个角落、咖啡店,甚至走路,总能看到人们玩手机的身影。

手机,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玩具,主要因为它功能的丰富性,打游戏,聊天,浏览新闻,等等,让许多人爱不释手。

手机不光能玩,还可以用来购物,现在出门,只需带一部手机,就能吃遍天下美食,看遍天下美景。

手机可以说无所不能,其功能正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近,德国的一项关于互联网公司数据的调查显示,全球民众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明显增多。

人们最关心的就是我国民众玩手机花费的时间,结果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要花费3个小时在手机上,位居全球第二,而位居全球第一的是巴西,为近5个小时。

手机不但耗费了人们的大量时间,对人身体的负面影响也不小。

(有删改)

材料二:

小学生从手机里获得的无非是APP和游戏。

我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已经认识1500个字,完全可以独立阅读,于是她学起拼音来一点儿动力都没有。

我下载了好几个学拼音的APP给她玩,最后发现一个叫“魔力小孩拼音”的APP做得非常好,声母和韵母的不同组合是用摩天轮来表现的,收集齐所有的摩天轮,孩子就基本掌握了所有的声韵母组合,这样学习应用比单纯地记卡片有意思。

女儿玩几天游戏后拼音果然大为进步。

我建议家长给孩子挑选学习用的APP要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中学习。

更重要的是APP的表达方式必须是其他介质无法取代的。

比如关于星座的APP,拿着手机对着天空,手机上马上会显示星座的名字;认识植物的APP,对着植物的叶子拍照,就会告诉你植物的名称。

如果不具有这些无可替代的优点,我认为还是选择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好。

游戏是我最为担心的,因为大多数游戏没有营养,反而催生了一批面无表情、心无温情的宅男宅女。

来自最前沿的科技研究显示,小学生近视最大的原因是遗传,其次是缺乏户外活动。

我希望孩子去大自然里跟小伙伴一起玩真正的游戏,变得体格强壮、心灵友善。

当然,家长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设计路线、召集同伴,这比扔给孩子一个手机累多了。

我们家每天晚饭后到睡觉前,手机、平板电脑甚至电视都要关掉。

在这段“电子监狱”时间里,我们一家画了很多画,看了很多书,聊了很多温暖的话,是全家生活质量最高的时间段。

(有删改)

材料三:

英国政府曾向全国所有中小学寄出一封警示信,严格限制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移动电话,指出儿童使用移动电话会对其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芬兰法院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信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

违反这一禁令者,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意大利颁布命令,禁止学生在教室里使用手机,目的是避免手机铃声扰乱课堂秩序,并防止学生使用摄像头胡乱拍照。

2009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致函全国各中小学,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高中制定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的规定。

而一些私立学校则由学校统一购置学生定制手机,上课期间统一关机。

早在2000年,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

2007年1月29日,美国200多所公立学校联合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

韩国政府颁布法律,对青少年使用手机进行监管。

法律规定,韩国青少年手机用户要签订一份单独合约,要求他们和父母一起参加手机费用封顶计划。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主要介绍了手机无所不能的功用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指出了民众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问题。

B.材料二从家长的角度看问题,通过典型案例,提出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手机的问题。

C.材料三显示了世界各国对学生使用手机的各自不同的管控方式,对我国有关部门的决策是有参考价值的。

D.关于手机对人身体产生的负面影响,英国认为儿童使用手机会对其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其他国家并非都认同这一结论。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许多人对手机爱不释手,主要是因为它有丰富的功能,并正渗透到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B.近年全球民众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明显增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年轻一代平均每天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位居全球第二。

C.材料二的作者认为手机中的APP非常有用,有其他介质无法取代的表达方式,能寓教于乐,让孩子真正学到东西。

D.材料二的作者认为游戏只会催生面无表情、心无温情的宅男宅女,家长们应该让孩子在大自然中玩真正的游戏。

9.目前,我国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生使用手机做出规范,那么,我国有关部门该如何解决学生沉迷手机的问题?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7.D   8.A   

9.

(1)结合电信运营商制定法规:

只能向未成年人提供非智能手机或学生定制手机,同时过滤服务内容。

(2)责令学校加强管理:

学校在教学区安装信号屏蔽设备,使学生在教络;或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区。

(3)建议家长疏导和监管:

管理学生用手机,“疏”比“堵”重要,家长应承担起疏导责任;家长在给孩子提供手机时要谨慎,可以限制孩子手机的话费和流量等。

【7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D项,“其他国家并非都认同这一结论”错误,材料中没有介绍,认不认同并不确定。

故选D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辨析,判断正误。

B项,原文为“中国人平均每天要花费3个小时在手机上,位居全球第二”,选项中“我国年轻一代”缩小了范围。

C项,曲解文意,从原文来看,并不是所有的APP都是这样的,只有“好的APP”才能寓教于乐,让孩子真正学到东西。

D项,原文为“游戏是我最为担心的,因为大多数游戏没有营养,反而催生了一批面无表情、心无温情的宅男宅女”,选项扩大了范围,且“只会”一词表述过于绝对化了。

故选A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解答时,考生要注意审清题干,明确题目问题指向,既然题干要求结合材料提意见,考生作答时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再结合我国的国情给出相关的建议,如“严格限制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移动电话”“禁止芬兰无线通信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禁止学生在教室里使用手机”“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高中制定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的规定。

而一些私立学校则由学校统一购置学生定制手机,上课期间统一关机”“对青少年使用手机进行监管”等,作答时可以从政府、运营商、学校、家长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点睛】阅读实用类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非连续性材料的核心,信息有虚实、隐显之分,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首先从题干要求出发,明确筛选目标,这是做题的前提。

有的题干中的筛选标准暗藏陷阱。

其次审准筛选范围(区间),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要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认真研究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关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位澳洲学者叫约翰·巴恩斯的,出了一本《一派谎言》(APackofLies)的书,书名就让人耳目一新。

不过,书名下还有一个副标题,比较学术化——关于说谎的社会学。

巴恩斯指出,说谎在社会学上而言,实际上是社会制度的建构与维持所必需的。

首先,没有谎言的存在,就没有“真话”的概念,真实是在与虚假的对比中产生的。

在社会学家看来,说实话有着实用的原因,即维持社会的正常交往。

同样,撒谎也有着类似的实用意义。

例如,精神病学上认为,儿童第一次撒谎是“迈向独立自主的关键一步”,从不说谎反倒意味着没有想象力。

其次,说谎在人类历史中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演化的产物,而且兼含文化演化与生物性演化的影响。

不止是人,动植物上也常见欺敌或诱猎的特征,作为其求生存繁衍的手段。

而在人类身上,撒谎也作为一种维持内心平衡的策略存在。

再次,从撒谎的动机和目的而言,谎言并不一定是恶意欺骗。

为了顾及听者的感受,言者可能撒个“善意的谎言”;为了激励自己,我们会用谎言“自我催眠”。

说谎是一种社会现象,那么如何察觉谎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能力。

在巴恩斯看来,说谎是成长的一部分,察觉谎言的能力也是伴随着社会化的过程而发展的。

成功地说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语言本身潜能的开发,这主要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但拥有成功说谎的能力并不表明具有识别谎言的能力,后者同样需要学习,即需要对日常语言的暧昧性具有敏锐的感应。

不过,正因为语言具备怪异、特殊与暧昧的性质,才使作为叙述传统的“小说”成为可能。

看过《西游记》的人不会天真地认为当年玄奘是在一只猴子的保护下去西天取经的吧?

小说虽然充斥不实陈述,但却刻意不想成为谎言。

尽管有人要一厢情愿地在不实陈述和真实之间进行联系,但小说毕竟不同于说谎。

由此扩展开去,我们会发现,以道德语汇审视说谎,和以社会学的语汇评价说谎,是完全不一样的。

道德上对说谎的谴责,相比于社会学上对说谎意义的解释,目标有别,后者是要对社会如何运作有更好的了解。

在社会学家看来,诚实固然是人际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但现代文明的一些制度正是在信任缺失之下繁荣茂盛的。

例如,合同法律制度,正是拜社会缺乏信赖所赐。

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很赞成巴恩斯“谎言是一种福祸参半之恩赐”的断语。

那么,我们非得说谎吗?

我们能根除谎言吗?

这就要看谎言伴随我们有多久。

有人或许会认为,历史上曾经存在没有谎言的时代,甚至认为谎言是因商品经济带来的副产品。

事实上,说谎在原始的农耕社会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老祖先猿人甚至更早。

巴恩斯在全书最后非常简洁地指出:

“我们全部会说谎。

”学会在适当场合说适当的谎,懂得何时该拆穿谎言、何时该装糊涂,拿捏说谎的分寸,或许还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呢。

但需要强调的是,谎言的存在有弊有利,依赖人们怎么适度分配,以及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对它进行必要的约束。

例如,在科学的领域,我们应当强调真实的调查和研究;社会生活中恶意伤害他人的谎言应当受到惩罚;政府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欺骗民众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些人缺少的是一双辨别真假的慧眼,但有些人,缺少的或许是戳穿谎言的勇气。

面对欺骗和谎言,特别是假公权力而行之的丑闻,我们是愿意做《皇帝的新衣》中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一团和气的旁观者?

谎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谎言盛行,反而被认为是真理。

   (摘编自吴丹红《说谎的社会学》)

11.下列对“谎言是一种福祸参半之恩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社会学上看,谎言作为一种维持内心平衡的策略存在,与真实相互依存;而从动机和目的上看,有时表现出一定的“善意”。

B.从社会学上看,撒谎有着与说实话相类似的实用意义,它是人们成长的一部分,而觉察谎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能力。

C.从道德学语汇看,谎言是不可取的,但从社会学语汇看,它又有对现代文明的一些制度的繁荣兴盛客观上起促进作用的一面。

D.谎言有时候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在科学领域应当强调真实的调查和研究,在社会生活中有时应当受到惩罚甚至不能容忍。

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从巴恩斯的著作《一派谎言》引出“说谎的社会学”这一论述话题,开篇点题。

B.二、三两段结合著作者的观点,以辩证分析的方法分析说谎在社会学领域的意义和作用。

C.第四段紧承二、三段著作者的观点,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我们对于说谎所应该持有的态度。

D.末段结合当前时代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明确坚持真理的重要性,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第一次撒谎是“迈向独立自主的关键一步”,撒谎跟说实话一样,在维持社会的正常交往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B.从演化的角度看,人和动物常将欺敌或诱猎作为求生和繁衍的手段,将说谎作为一种维持内心平衡的策略存在。

C.虽然巴恩斯说“我们全部会说谎”,但需要强调的是,说谎有利有弊,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受到必要而适度的约束。

D.在当今时代,一些人缺少辨别真假的慧眼,有些人或许缺乏戮穿谎言的勇气,以致谎言盛行,反而被认为是真理。

参考答案:

11.C   12.D   13.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能力。

理解句子含义,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找到所要理解含义的句子,仔细阅读其所在的上下文,并且明确句子里面的关键词,来理解其含义。

本题要求选出“对‘谎言是一种福祸参半之恩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A项,此项从社会学角度看待说谎,只强调“说谎”的“福”而没有涉及到“祸”,且“真实”用词有误,根据原文,谎言与“真话”相互依存。

B项,“谎言是一种福祸参半之恩赐”前有限制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说”的限制,也就从对现代文明制度的形成的意义上来说,而此项却是从社会学角度看待,且只强调“说谎”的“福”而没有涉及到“祸”。

D项,此项虽涉及“福”“祸”两个方面,但不符合特定语境,只是谈正确对待谎言的态度,不是对“谎言是一种福祸参半之恩赐”这句话含义的理解。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末段结合当前时代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说法错误,末段并不是结合当前时代“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而是结合当前时代缺乏“慧眼”或“勇气”的现实,且此段也并没“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项,“撒谎跟说实话一样,在维持社会的正常交往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中的“不可缺少”说法属于无中生有,于文中无据。

B项,“将说谎作为维持内心平衡的策略存在”仅是人的表现,而不能包含动物,原文有限制性语句“而在人类身上”。

D项,“以致”后面的“谎言盛行,反而被认为是真理”并非当今时代的已有存在,它只是理论上的“可怕”的后果。

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

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

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冯盎,字明达,高州良德人,本北燕冯弘裔孙。

高瞻敏行,有天下计。

隋仁寿初,盎为宋康令,潮、成等五州獠

叛,盎驰至京师,请讨之。

文帝诏左仆射杨素与论贼形势,素奇之,曰:

“不意蛮夷中乃生是人!

”即诏盎发江、岭兵击贼,平之,拜汉阳太守。

从炀帝伐辽东,迁左武卫大将军。

番禺名贼洗宝彻等反,杀官吏,盎率兵破之。

宝彻兄子曰智臣,复聚兵拒战,盎进讨,兵始合,辄释胄大呼曰:

“若等识我耶?

”众委戈,袒而拜。

贼遂溃,擒宝彻、智臣等,遂有番禺、苍梧、硃崖地,自号总管。

或说盎曰:

“隋季崩荡,海内震骚,唐虽应运,而风教未孚,岭越无所系属。

公克平二十州,地数千里,名位未正,请南越王号。

”盎曰吾居越五世牧伯惟我一姓子女玉帛吾有也人生富贵如我希矣常恐忝先业尚自王哉武德五年,授盎上柱国、高州总管,封越国公。

贞观初,或告盎叛,盎举兵拒境。

太宗诏右武卫将军蔺谟发江淮甲卒将讨之,魏征谏曰:

“天下初定,创夷未复,大兵之余,疫疠方作,且王者兵不宜为蛮夷动,胜之不武,不胜为辱。

且盎不及未定时略州县,摇远夷,今四海已平,尚何事?

反未状,当怀之以德,盎惧,必自来。

”帝乃遣散骑常侍韦叔谐喻盎,盎遣智戴入侍。

帝曰:

“征一言,贤于十万众。

”五年,盎来朝,宴赐甚厚。

俄而罗、窦诸洞獠叛,诏盎率众二万为诸军先锋。

贼据险不可攻,盎持弩语左右曰:

“矢尽,胜负可知矣。

”发七矢毙七人,贼退走,盎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

帝诏智戴还慰省,赏予不可计,奴婢至万人。

盎善为治,阅簿最,擿奸伏,一时清晏,得民欢心。

卒,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

                                     (选自《新唐书?

列传三十五》,有删改)

【注】

獠:

古民族称呼,分布在今闽、粤、湘、川、云、贵等地区。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盎曰/吾居越五世/牧伯惟我/一姓子女/玉帛吾有也/人生富贵/如我希矣/常恐忝先/业尚自王哉

B.盎曰/吾居越五世/牧伯惟我一姓/子女玉帛吾有也/人生富贵如我/希矣常恐忝先业/尚自王哉

C.盎曰/吾居越五世/牧伯惟我/一姓子女/玉帛吾有也/人生富贵如我/希矣/常恐忝先/业尚自王哉

D.盎曰/吾居越五世/牧伯惟我一姓/子女玉帛吾有也/人生富贵/如我希矣/常恐忝先业/尚自王哉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仆射,本为主射者掌事,魏晋隋时为尚书省官员,唐初和北宋末行宰相权,宋后废。

B.辽东,指辽河以东,辽河以西称为辽西。

古代有山东、山西,指太行山以东、以西。

C.赠,文中指“追赠”,即赐予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等,有赠官、赠谥、赠典等形式。

D.柱国,原为保卫国都之官,隋唐成为一种功勋级别,其中最高等级为上柱国。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盎有才有为。

杨素与他讨论局势,对他刮开相看,惊讶于蛮夷中竟能有这等人才,便拜他为汉阳太守,去平定叛乱。

B.冯盎能征善战。

他曾跟从炀帝征伐辽东,且击败叛贼洗宝彻等,之后又率军讨伐罗州、窦州的叛乱,战功赫赫。

C.冯盎知足谨慎。

当有人劝说其倚仗南越自立为王时,他当即表示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