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338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9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docx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及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周期表中的族分为主族、副族、0族和第VIII族,共18个族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一定符合0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俄罗斯专家首次合成了

X原子,11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ⅥA族

D.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2.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蔗糖是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

B.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葡萄糖和蔗糖都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D.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3.下列关于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②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⑤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⑥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⑦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A.①⑤⑥⑦B.②③④C.③⑤⑦D.②③⑥⑦

4.某烯烃(只含1个双键)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5.现有乙醛(CH3CHO)、乙酸、乙烯和丙烯(C3H6)的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α,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

A.

B.

C.

D.α

6.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并记录了现象:

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

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

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实验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锌为正极、铜为负极

7.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

c>dB.离子的还原性:

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

H2Y>HZD.原子半径:

X<W

8.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

①水溶液中:

X+Y2+═X2++Y

②Z+2H2O(冷)═Z(OH)2+H2↑

③M、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原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M﹣2e﹣═M2+

④Y可以溶于稀H2SO4中,M不被稀H2SO4氧化,则这五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M<N<Y<X<ZB.N<M<X<Y<ZC.N<M<Y<X<ZD.X<Z<N<M<Y

9.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如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甲乙两种非金属性质比较,有①甲比乙在相同条件下更容易与氢气化合;②甲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较,甲比乙的强;④与一定量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够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

11.下列各组有机物中,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物质的量和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是(  )

A.乙烯、丙烯酸(CH2=CH﹣COOH)B.乙酸、甲醛(HCHO)

C.甲烷、乙二醇(HOCH2CH2OH)D.乙烷、乙醇

12.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C.t1时,Z和X的浓度相等,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Z(g)

13.下列关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四种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中锌是正极

B.

电池是一次电池

C.

电池工作时,氢气发生还原反应

D.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碳棒

14.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能导电 ②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③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酸 ④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⑤1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88g乙酸乙酯 ⑥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①②④⑥D.②④⑤

1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③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

⑥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加热条件下,也可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的沉淀;

⑦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④⑦C.③⑤⑥D.①③⑤⑥⑦

16.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

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A.只有②④⑤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17.在5ml0.1mol/LKI溶液中滴加0.1mol/LFeCl3溶液5﹣6滴后,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证明FeC13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是(  )

A.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I沉淀产生

B.加入CC14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

C.加入CC1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AgCl沉淀产生

D.加入CC1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有血红色

1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方法

A

溴苯(溴)

CCl4

分液

B

硝基苯(HNO3)

NaOH

分液

C

乙烷(乙烯)

氢气

洗气

D

乙醇(乙酸)

NaOH

分液

A.AB.BC.CD.D

19.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2NaCl(熔融)

2Na+Cl2↑

B.MgO+H2

Mg+H2O

C.Fe2O3+3CO

2Fe+3CO2

D.2HgO

2Hg+O2↑

20.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

编号

金属(粉末状)

物质的量

酸的浓度

酸的体积

反应温度

A

Mg

0.1mol

6mol/L硝酸

10mL

60℃

B

Mg

0.1mol

3mol/L盐酸

10mL

30℃

C

Fe

0.1mol

3mol/L盐酸

10mL

60℃

D

Mg

0.1mol

3mol/L盐酸

10mL

60℃

A.AB.BC.CD.D

21.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1毫升,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

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

C.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

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22.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C.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的单质

23.人造光卤石(KCl•MgCl2•6H2O)是盐化工的中间产物.以光卤石为原料制得金属镁,可有下列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过滤②溶解③加入适量Ca(OH)2④蒸发结晶⑤用盐酸溶解⑥电解熔融MgCl2⑦MgCl2•6H2O脱水.

A.⑤③①②④⑥⑦B.②③①⑤④⑦⑥C.②④①③⑦⑤⑥D.⑤③①④②⑦⑥

24.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丙烯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10

B.装置B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

C.装置C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

D.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25.Ⅰ:

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由A、B、W三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微粒的电子式为  .

(3)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A2W2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DA,熔点为800℃,DA能与水反应放氢气,若将1molDA和1molE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是  (标准状况下).

(5)D的某化合物呈淡黄色,可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若淡黄色固体与氯化亚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且无气体生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Ⅱ:

X、Y、Z为三种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图的反应:

(6)、若常温下X、Y、Z均为气体,且A和B化合生成一种固体时的现象是有白烟,则:

Y的化学式是  ;生成固体的电子式为  .

(7)、若常温下Y为固体,X、Z为气体,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B具有漂白性,则:

将B与氯气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石油裂解可获得A.已知A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28的气体,A通过加聚反应可以得到F,F常作为食品包装袋的材料.有机物A、B、C、D、E、F有如图的关系.

(1)A的分子式为  .

(2)写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G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G能与NaHCO3反应,则G的可能结构简式分别为:

  

(4)标况下,将A与某烃混合共11.2L,该混合烃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2体积为17.92L,生成H2O18.0g,则该烃的结构式为  ;A与该烃的体积比为  .

27.已知:

4NH3(g)+5O2(g)⇌4NO(g)+6H2O(g)在容积固定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NH3和O2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时间/浓度

c(NH3)(mol/L)

c(O2)(mol/L)

c(NO)(mol/L)

起始

0.800

1.000

0.000

第2min

a

b

c

第4min

0.400

0.500

(1)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B.c(O2)不变

C.v(O2)=1.25v(NH3)

D.体系气体无颜色变化

E.体系压强不变

(2)在容器中加入正催化剂,则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不变”;后同),降低容器的温度则反应速率  

(3)反应在第2min时,容器中压强与反应前之比为19:

18则a=  mol/L;0~2min平均速率v(NH3)=  .第4min时反应  (是、否)达到平衡

(4)若反应在绝热密闭系统中进行时,其余条件不变,反应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其原因可能    .

(5)如果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NH3在原电池  极,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  极移动.若以NaCl为电解质,正极反应为:

  .

28.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操作

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mL5%H2O2溶液,各滴入2滴1mol/L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5%H2O2溶液和5mL10%H2O2溶液

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①的目的是  .

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  .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  (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某同学在50mL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瞬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

(5)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

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

②定量分析:

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县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及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周期表中的族分为主族、副族、0族和第VIII族,共18个族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一定符合0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俄罗斯专家首次合成了

X原子,11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ⅥA族

D.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A、VIII族包含8、9、10共3个纵行,共18个纵行;

B、H+核外没有电子;

C、由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电子层数判断周期数,根据价电子判断所属族数,然后确定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主族元素中,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F元素除外.

【解答】解:

A、VIII族包含8、9、10共3个纵行,共18个纵行,共16个族,故A错误;

B、H+核外没有电子,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故B错误;

C、由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电子层数判断周期数,11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ⅥA族,故C正确;

D、主族元素中,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F元素除外,所以卤族元素中除了F元素外其它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7,故D错误;

故选C.

 

2.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蔗糖是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

B.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葡萄糖和蔗糖都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D.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考点】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蔗糖、麦芽糖简介;淀粉的性质和用途;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分析】A.葡萄糖和蔗糖结构不相似,纤维素和淀粉的n不同;

B.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

C.蔗糖是非还原性糖;

D.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解答】解:

A.葡萄糖和蔗糖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分子式都可用(C6H12O5)n表示,但两者的n不同,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无醛基,不能于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故C错误;

D.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②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⑤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⑥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⑦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A.①⑤⑥⑦B.②③④C.③⑤⑦D.②③⑥⑦

【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分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解答】解:

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可能只含非金属元素,如铵盐,故错误; 

②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铝,故错误;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故正确; 

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2O2,故错误; 

⑤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一定含有离子键,如NaOH,故正确; 

⑥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故错误; 

⑦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只含共价键,故正确;

故选C.

 

4.某烯烃(只含1个双键)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A.1种B.2种C.3种D.4种

【考点】烯烃.

【分析】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双键.

【解答】解:

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

,1号和6号碳原子关于2号碳原子对称,5、8、9号碳原子关于4号碳原子对称,但4号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4号碳原子和3、5、8、9号碳原子间不能形成双键;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所以能形成双键有:

1和2之间(或2和6);2和3之间;3和7之间,共有3种,

故选C.

 

5.现有乙醛(CH3CHO)、乙酸、乙烯和丙烯(C3H6)的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α,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

A.

B.

C.

D.α

【考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根据乙醛(CH3CHO)化学式为C2H4O、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烯烃的通式为CnH2n,则在混合物中碳、氢存在固定的质量比,混合物中一共有三种元素,氧的质量分数为a,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a,然后可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由乙醛(CH3CHO)化学式为C2H4O、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2,而乙烯和丙烯(C3H6)的通式为CnH2n,

则从化学式可以发现,C与H之间的数目比为1:

2,其质量比为12×1:

1×2=6:

1,

又混合物中共三种元素,氧的质量分数为a,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a,

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a)=

(1﹣a),

故选B.

 

6.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并记录了现象:

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

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

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实验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锌为正极、铜为负极

【考点】探究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分析】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说明锌较活泼,能置换出氢气;

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说明铜不活泼,不能置换出氢气;

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构成原电池时能加速金属被腐蚀;

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该装置中产生电流,发生电化学腐蚀.

【解答】解:

A.①中能产生气体,说明锌能和稀硫酸反应,②中不产生气体,说明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同时说明锌的活泼性大于铜,故A正确;

B.③中锌、铜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而作负极,生成气泡的速率加快,说明原电池能加快作负极金属被腐蚀,故B正确;

C.③中铜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而不是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C错误;

D.实验④说明有电流产生,易失电子的金属作负极,所以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故D错误;

故选AB.

 

7.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

c>dB.离子的还原性:

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

H2Y>HZD.原子半径:

X<W

【考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判断出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以及在周期表中的大体位置,再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解答】解:

因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质子数a、b、c、d的大小关系应为a>b>d>c,且Y、Z在上一周期,Y在Z的左边,Y的非金属性小于Z;W、X在下一周期,X在W的左边,X的金属性大于W.

A、质子数d>c,故A错误;

B、离子的还原性:

Y2﹣>Z﹣,故B正确;

C、氢化物稳定性应为HZ>H2Y,故C错误;

D、原子半径大小关系应为X>W,故D错误;

故选B.

 

8.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

①水溶液中:

X+Y2+═X2++Y

②Z+2H2O(冷)═Z(OH)2+H2↑

③M、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原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M﹣2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