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77780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ocx

浅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美国史专题研究

开课时间2010年3月

学院人文学院

学科专业世界史

学号*********6

姓名罗金平

学位类别普硕

任课教师赵志辉

交稿日期2010年5月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一、萌芽与建立……………………………………………………………………2

1、美国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2

2、关于是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争论……………………………………3

3、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4

二、扩大与发展……………………………………………………………………5

1、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5

2、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原因……………………………7

3、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的困境…………………………………………8

三、收缩与调整……………………………………………………………………8

1、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从扩张到收缩的转变………………………………8

2、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调整……………………………………………9

四、现状及未来……………………………………………………………………10

1、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10

2、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未来之路……………………………………………11

五、结语……………………………………………………………………………12

 

 

摘 要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70多年的历史里,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改革的过程。

相较于西欧诸国,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较晚,但发展迅速。

这是因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其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它的发展深受自由放任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新保守主义思想的影响。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国历届政府都提出并实施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改革方案和政策。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改革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 社会保障 阶段 发展改革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社会保障的产生虽较晚于西欧诸国,但随着美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增长,其发展速度超常。

如今,不论就其社会保障的立法这类,还是就其保障的范围与程度而言,“均达到了美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增值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①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之后,此后随着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改革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而影响其发展和改革的原因不仅有美国政党的政策需要,也有更为深层次的文化因素。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初期就深受自由放任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而在其发展到比较稳定的阶段又受到集体主义以及新保守主义的影响。

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巨大危机时,其又受到克林顿政府的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进而推动了其更大程度的改革。

而在奥巴马执政的当下,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面临着更大程度的改革。

一、萌芽与建立

1美国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

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美国,无论是在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前的殖民地时期,还是在美国建国到南北内战结束的时期,或者是在美国从开始到完成近代工业化的整个时期,都没有真正确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

虽然美国还不像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

但这个时候美国还是有其“社会保障”的,只不过此时的“社会保障”基本还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个人行为和社区公共援助之上,还没有普遍化和制度化。

从殖民地时期到20世纪初,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所沿用的是17世纪英国颁布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可以说在殖民地阶段北美诸州便有了社会保障的萌芽,正是这些初期的济贫政策一步步发展为以后的社会保障制度。

因受英国济贫法的影响,北美最早出现的是济贫性质的私人慈善机构。

这样的济贫所最早出现在纽约,随后出现在波士顿。

私人慈善组织主要通过捐税、捐赠、遗赠及其他形式提供慈善基金,向需要救助的穷人提供现金及食品衣服居住条件。

当时殖民地政府不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而是通过纳税人缴纳济贫基金,实施有限的慈善救济。

美国独立战争到南北内战这个时期是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人口急速增长,国土面积扩张。

1787年的美国宪法在序言中明确写明要“促进公共福利”,第一条第八款则规定国会有权“规定和征收税金”以“提供合众国共同防务和公共福利”。

但是随着资产阶级自由放任哲学的兴起,影响了人们对于贫困原因的思维方式。

大多人虽然不反对援助穷人,但是认为不应通过公共援助而应通过私人援助。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美国的社会保障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保障范围小,保障水平底,而且一般带有惩罚性。

二是主要依靠民间力量,政府参与程度很低。

所以,“当时的公共帮助被严格地限制在收容所、救济院等机构里”①。

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经从传统的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

美国工业迅速增长,190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约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最大的工业国。

但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而来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难以避免各种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

少数民族居民大多贫困不堪,黑人地位低下,与白人之间的种族矛盾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弱势群体老人、妇女、儿童的处境日益艰难;等等。

这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某些社会批评家开始要求政府进行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

在这些社会批评家的带领下,当时的美国出现了许多希望美国进行变革的改革团体,这些改革团体结成了一个进步派联合组织,在美国形成了一个被称为“进步运动”的改革,试图在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进行改革的各种努力。

他们主张扩大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力,以此来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因此,这个阶段,美国的地方政府就成为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推动力。

由于此时的美国已经具备了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

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都由地方政府先后颁布:

1902年马里兰州通过了雇员工伤补偿法;1908年颁布了第一个帮助盲人的地方性法案;1911年密苏里州通过了第一批抚恤金法令。

虽然美国的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的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加强。

但是,保守派依然坚持认为政府应该做好“守夜人”的角色,不应该对大企业施加控制。

所以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整体水平还大大落后于西欧诸国,也与其实际的经济发展不相符。

但美国社会保障思想已然萌芽并将在以后的时间里促使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向前发展。

㈡关于是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争论

总的来说,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保障思想长期存在却又始终未曾制度化,这是因为关于是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美国社会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论。

虽然支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一直存在,但美国社会长期盛行自由放任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他们相信“人类社会的自发秩序比有意安排的更好,每个人追逐私利的结果最终将有益于全社会。

”③特别是在内战后,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流行的哲学,这个时期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的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学说对美国思想界影响很大。

他坚决的反对一切旨在救济穷人的社会福利方案,因为他认为“穷人都是不适于生存的人,都应该淘汰。

”③美国社会大多人们认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被平等的提供了机会,因此如果一个人贫困那不是社会的责任而是其自身的懒惰造成的。

美国人更多的接受的是公共救助会使穷人变得更为贫困,社会不能因为个人的软弱而负责。

在这样的情况下,斯宾塞的学说很容易被企业资本家所接受,这为他们的经济地位提供很好的辩护。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这些利益集团在阻碍着美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对他们而言是不利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20世纪初“进步运动”所掀起的改革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经过20年代繁荣时期的短暂间歇,到了30年代大危机时,这种要求建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呼声更为高涨。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这期间,美国工业生产水平下降了一半以上,失业人数从400万上升到1200万,全国国民收入从810亿降到490亿,劳工平均工资下降40%,农场主的收入也减少了一半以上。

但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也改变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落后局面。

由于失业人口的剧增,对政府和民间的救济的需求空前增加。

“直接接受紧急援助和依靠政府救济的人数上升到1900万人,占全美人口的15%,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饥饿者队伍。

”①但是领取救济的人越来越多,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却仍然不愿意从国库中拨款补助。

因为胡佛对自由放任思想的深信不疑,因此他坚持要把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认为保证预算收支平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需条件。

这就造成了“一方面要求救济的人数倍增,另一方面又使救济金的来源陷于枯竭。

”②的局面,到了1932年,许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好用殆尽,无法再对救济机构提供援助。

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恶化,原先主张失业救济应由地方政府和私人组织来解决的工商业态度开始发生改变。

同时大危机击碎了市场经济中的自我负责观念,强烈的震撼了美国社会制度的根基,美国人原先所坚信的个人应对自己命运负责的观念被记得粉碎。

民众对政府的期望和依赖也在这次危机中得到了不断的强化。

同时,经济危机也使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完全依靠市场的作用,不可能在非常时期对人们提供充分的保护和保障。

就这样,人们观念的转变和由此形成的强大社会舆论,使传统的保守主义和自由放任主义再难以使人信服,加速社会保障立法成为美国政府的迫切目标。

可以说,“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把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问题当做全国性问题提到了联邦政府的议事日程。

”③到1935年要求改革社会保障的各种社会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促使罗斯福政府做出了重要的抉择。

㈢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932年美国大选,失去民心的胡佛落败,民主党人罗斯福获胜。

他于1933年入主白宫,开始推行“新政”。

与胡佛政府不同的是,罗斯福主张对美国的经济进行一些重大的改革,以防止产生经济大危机的条件重新出现。

而面对社会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罗斯福政府在推行“新政”的同时,也开始实施了一些社会救济措施:

1933年颁布了《民间护林保土队救济法》;1934年颁布了《铁路职工退休法》;1935年颁布了《瓦格纳—克罗塞铁路职工退休法》。

当然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就是1935年8月14日通过的《社会保障法》。

其内容“以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为主,”④《社会保障法》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保障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并通过政府福利开支的干预和调整影响经济的发展。

这一法案的颁布在当时社会各界就引起了强烈反响。

其次表现为它奠定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基础,开创了美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新时期,在美国的社会保障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此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基本上是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发展和调整。

以社会保障法及其修正案为契机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涉及就业和失业社会保障,老年保障,健康医疗保障,教育福利保障,住房福利保障,退伍军人福利保障,及其他公共援助,妇幼及残疾福利保障等。

这种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虽有特定阶级和集团属性,但在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与社会结构和社会集团的变动和影响等重大问题上有着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如权利与义务,效率与公正,丰裕与贫困,发展与稳定,政府与社会等。

该法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确立了基本框架,开创了美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制度的新时期。

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现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受经验所限,美国政府在实施保障制度的实际过程中暴露了许多的问题。

例如社会保障的对象已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又如1935年的救济大多只是临时性帮助,而不是一个长久的政策性措施。

与此同时,共和党频频向罗斯福发难。

由于共和党在法院占有优势,而罗斯福的新法都必须经由他们来最终裁判。

不管在最高法院是这样的情形,实际的联邦地方法院审理讼案的人,也大多数是为共和党效劳的。

他们与产业界的巨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盟,为资本家充当喉舌。

这样,罗斯福执政还不到三年,“各下级联邦法院已有一百多位法官发出大约一千六百个指令,禁止施行新法。

”①1936年1月,最高法院以六对三票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反宪法,进而又废止了《证券和交易所法》。

跟着这些保守派的法官又推翻了《格菲—斯奈德煤矿法》和《城市破产法》。

如果按照这样下去,全部的新法,包括社会保险法和《瓦格纳法》也大有被宣布作废的危险。

在这样的情形下,罗斯福只能尽力争取得到民众的支持了。

此时美国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国库依旧亏空,失业的美国人还有700万左右,而就算政府苦心设计的援救办法,

也这样被法院判为违宪。

此时美国迎来了1936年的总统选举,罗斯福最终再次当选。

进而他的民主党在国会中取得了优势,最高法院在当时的情形下也慢慢的缓和的态度。

1937年3月29,“最高法院撤销了禁止规定女工童工最低工资的原判,跟着确认《瓦格纳法》有效”②而让罗斯福政府欣慰的是随后最高法院宣布社会保险法也有效。

这样罗斯福就有了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初步完善的时间:

1937年罗斯福成立了社会保障顾问委员会;1939年对《社会保障法》进行了修改完善;1939年6月建立了联邦贷款机构和联邦工作机构。

这一系列修正都充分反映了政府的意志和广大民众的愿望,为美国的社会保障前景确立了发展的方向。

美国政府在实行“新政”时,扩大了政府的权力和责任,为个人和国家的福利承担了一定的责任,美国民众受到了鼓舞,恢复了对本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信心。

总的来说,罗斯福任期内实行的一系列立法行动和措施的推行,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二、扩大与发展

㈠、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二战后此后直到70年代,虽然是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交替执政,但美国历届政府基本都是在罗斯福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

一、杜鲁门时期主要是继续强化和完善罗斯福新政时期中开创的社会福利制度政策。

二战后,罗斯福留给杜鲁门的是一个取得了胜利的美国,但同时美国面临把庞大的战时生产转为平时生产的难题。

为防止大萧条的重现,杜鲁门从四个方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继续强调政府对就业的干预思想,签署了《1946年就业法》。

“该法令表达了政府在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方面的责任。

”①同时,杜鲁门政府还推进工人就业收入的保障,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工人工资的翻。

2、扩大《社会保障法》的实施范围,于1950年出台了《社会保障法修正案》。

3、针对二战后美国面临的住房保障危机,制定了相应的住房政策。

于1949年签署了《1949年住房法令》,它为清理城市贫民窟和改善农村住宅提供了大笔的贷款和援助。

4、还有一个大的发展就是提出了医疗健康保障这一目标。

杜鲁门就医疗保障先后签署了《希尔—伯顿法案》、《参加世界卫生组织法令》、《全国心脏病研究法案》和《全国牙科研究法令》。

“这些建议和法令构成了杜鲁门‘公平施政’纲领的一部分。

”②

二、艾森豪威尔的八年任期内,美国社会保障在调整中继续发展。

“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之后,人们普遍担心新总统以及共和党占统治地位的国会对社会保障将持否定态度。

”③但艾森豪威尔虽然是以共和党人的身份当上的总统,但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的保守主义者。

他一方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规模和范围,一方面又强调地方和私人承担社会保障的责任。

艾森豪威尔在竞选中说国民健康保险是社会主义的医疗,但是在就任总统后,他以折衷主义的姿态推行罗斯福新政以来的社会保障政策。

这跟艾森豪威尔的“中间道路”不无关系,1956年他在大选中说道“我们要达到我们坚定的目标,使每个人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其潜力,惟一的办法是不屈不挠追随我们先辈提出的途径——中间道路。

”④社会福利在此时为广大的民众所推崇,艾森豪威尔也不得不继续推行原先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他任期内签署和通过一些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法案:

如1954年的《扩大希尔—伯顿法案》、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60年通过的《建立公共卫生学校法》。

艾森豪威尔政府在社会保障上最大的贡献应属对老年遗族残疾保障体制的发展。

在这个方面,艾森豪威尔签署了一系列的法案:

1954年9月签署了《社会保障综合修正案》,继续扩大社会保障人员的范围;1956年8月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修正案》,改老年遗族保险名为老年遗族及残疾保险。

同时签署法令规定部队服役人员均享有老年和遗族保险的待遇。

这些法案在推行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幅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

艾森豪威尔政府继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立场表明美国的政党并非总是在所有的政策上都是对立,也说明了美国两党虽然在政治观念上有所区别,但其亦有趋同性,这在现代表现得越加的明显。

三、肯尼迪执政期间将扩大社会保障作为克服经济衰退的方法。

年轻的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宣传火炬已经传给了出生于20世纪的新一代美国人,他提倡变化,主张加强总统的权力和作用,认为政府应更多地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但时值美苏冷战最为险峻的时候,肯尼迪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国际事务上,“任何国内事务在肯尼迪的就职演说中都不值一提。

”⑤在肯尼迪的“新边疆”口号下,他采取凯恩斯经济理论来解决经济问题,即在经济萧条时通过减税而不削减政府开支。

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很多方面还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儿童福利的扩大;2、医疗保障政策的完善;3、加大对教育的投入;4、改善住房保障;5、肯尼迪扩大社会保障的最重要部分是他的反贫困战略。

;与此同时,1963年,通过在8个实验区试点搞食品券计划后,肯尼迪将食品券临时性措施改为永久性政策,“这项计划的经费来自联邦政府给各州的赠款。

”①

四、约翰逊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化。

肯尼迪被刺使他的“新边疆”未能实现,上台的约翰逊继承了肯尼迪的一系列主张,提出了“伟大社会”计划。

“伟大社会”一定意义上来说“新边疆”的延续,而肯尼迪和约翰逊任期的八年里是“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政府扩大和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高峰时期。

”②约翰逊总统认为美国社会的贫困根源在于人们收入的不平等,因此他认为应该制定反贫困战略,进而扩大社会保障制度。

可以说,约翰逊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美国社会保障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除了在老年遗族、医疗保险、教育保障和住房保障等政策上继续深入外,约翰逊政府还推动了重振落后地区的政策颁布以及基本食品保障政策的出台。

在约翰逊任期内先后签署、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基本包括了“对老年人的医疗照顾、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援助、地区发展、实物券和幼儿营养计划、城市复兴计划、住宅补贴、职业训练等。

”③与此同时,约翰逊政府将越南战争逐步升级,希望用大规模的军费开支刺激美国经济。

“但是,他所面对的各种开支是可怕的,也是没完没了的,这些开支使维持正常领域的所有发展变得不可能了。

”④最终结果是使美国国民收入分配超过了美国的国力,进而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使美国步入了70年代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

㈡、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原因

总的来说,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特点基本是与美国的内政相互联系的,即在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交替影响下呈上升波浪式发展,但总体还是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更为深刻。

美国战后初期四任总统的社会保障改革和调整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社会保障措施比较,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都把强化联邦对社会保障的干预作为联邦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并使之经常化;都通过社会保障等立法和行政措施来调整各个利益集团的关系,缓和矛盾,维护统治;都是在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基础上扩大和发展社会福利保障的范围和对象。

战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之所以会形成这样局面,原因有两个:

一是罗斯福“新政”的长期影响;二是自罗斯福上台以来民主党一直在美国的政党斗争中占有优势。

因对30年代经济危机的痛苦经历耿耿于怀,美国民众对共和党一直抱有比较强的芥蒂。

而罗斯福“新政”改革中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的措施带领美国人民战胜了经济危机,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从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被经济学家称为美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富裕社会”。

罗斯福“新政”思想不仅是两党政府制定政策的指导思想,而且也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

以致“保守”和“保守主义”等词被归为“美国语言中最不受欢迎的词汇。

”因此,即使1952年以共和党名义当选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其两届任期内,也没有完全倒向共和派,而是选择了走介乎罗斯福“新政”和自由放任政策之间的“中间道路”。

可以说,战后初期美国的政治生活依然在罗斯福“新政”的光环之下。

是其继承者与反对者在各个不同时期国际、国内现实制约下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斗争。

但总体而言新自由主义在其中处于攻势,而保守主义则始终处于守势。

这样,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也继续沿着罗斯福时期制定的方向向前发展。

战后初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主要是继续深化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时期民主党自由派在美国的政党斗争中占有优势。

从执政时间上看,六届政府有四届是民主党执政。

而且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就如上文所言他还不是完全的按照共和党保守主义推行其政策方针。

在此期间,除了1946年—1948年和1952年—1954年以外,执掌立法大权的国会一直控制在民主党手中,这样的状况直到1994年才得以改变。

㈢、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的困境

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发展的时期。

随着战争的结束,加之《社会保障法》的实施,美国社会步入了一个相对快速的经济增长时期,同时社会福利水准也不断的提高,并且得以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维持其稳定性与和谐性。

但是,隐藏在这种表面平静现象背后的却是一系列非常严重的潜在社会问题。

可以说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一边欣欣向荣的同时,也面临这无数的困境。

首先,比较突出的社会不公正现象是关于黑人的公民权问题。

这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就黑人是否享有与白人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长期存在着争论。

而其本质则是美国黑人和白人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最终在60年代激发了一场试图倾诉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民权运动。

民权运动聚集了美国南部的大批“民众”,随后它席卷了整个国家,人们强烈要求社会变革。

这迫使掌权的约翰逊总统首次采用立法手段来为美国黑人提供充分的民权,并试图为黑人以及更多处境不幸的美国公民提供就业机会。

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扩大所面临的真正困境却是日益庞大的财务支出。

战后初期美国几届政府致力于社会保障事业,试图实施全方位、高水准的全民保障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刺激消费,加速美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联邦政府通过帮助地方政府延长失业补助金的期限,力图维持有限的购买力,以摆脱经济危机。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特点无法使其彻底摆脱经济危机。

与此同时,巨额的社会保障支出加上美国全球战略的支出又造成庞大的财政赤字和恶性通货膨胀。

以致到约翰逊执政后期,“主要由于越南战争的财政支出,黄金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出美国,除非增加税收,这在大选之年很难做到,否则美国将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欧洲将陷入恐慌、国际金融体系也可能崩溃。

”①也因为如此约翰逊最终放弃了再次竞选总统的机会。

由此,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呈现其双刃剑的一面:

它一方面保障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又为美国的经济衰落埋下了祸根。

经过战后初期的发展,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具有了自身的特色,美国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利国家”。

但也由于发展过快,造成联邦政府机构臃肿等问题,这使得此后的政府开始在社会保障制度上慢慢从扩张转向收缩。

 

三、收缩与调整

㈠、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从扩张到收缩的转变

60年代结束时,美国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面临困境,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两症并发的“滞胀”现象。

这是战后历届美国政府长期奉行的凯思斯主义经济政策难以应付的新问题。

同时受战后美国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和“福利国家”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