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0105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docx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

《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科学教案20篇活动设计!

(1)小班科学教案《有用的垃圾》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

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1)垃圾场图片,玻璃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一套,几个大篮子。

(2)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旧物品(装在大篮子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话题。

师:

什么是垃圾?

(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垃圾。

二、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师:

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

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

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处理垃圾有什么缺点?

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掩埋法:

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焚烧法:

容易产生烟尘污染;积肥法:

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

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三、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1.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废旧物品,请幼儿动脑筋想一想:

这些垃圾真的就没有用了吗?

(1)观察“玻璃瓶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悦一说废旧玻璃瓶是如何变成崭新的玻璃制品的。

(2)讨论:

废纸怎样变成新纸?

旧的易拉罐怎样变成新的易拉罐?

小结:

垃圾并不是非丢不可,很多垃圾还是可以再利用的。

有工人叔叔专门把废旧物品收回去,重新制成新的物品。

2.引导幼儿给垃圾分类。

师:

为了方便回收,我们应当把垃圾分类整理。

看一看,哪些废品可以分为一类呢?

允许幼儿互相讨论,可提示幼儿,把质地相同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探索用图案标志来标明种类。

一般来说,垃圾中可以回收的物品可分为四类:

(1)金属:

如铁罐、铝罐、锡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冶炼成各种金属制品。

(2)纸张:

利用旧纸做原料,制成再生纸。

(3)玻璃:

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罐,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再重复使用或重新加工制成新的玻璃制品。

(4)其它:

提出要求。

以后小朋友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拿到幼儿园来,并分类放好,再卖给收废品的人。

愿小朋友都争当小小环保尖兵,让好多废品又变成新的有用的东西,为地球减少垃圾,节约能源。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并自己在活动中发现废旧垃圾的可再利用的价值。

做到了让幼儿成为活动主体,启发引导比较到位,活动很成功,并且通过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这是我本节课的优点。

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活动中,我对幼儿鼓励性的话语说的比较单一,以后值得注意。

(2)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美丽的蝴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其变化过程。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

  3、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蝴蝶玩偶,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谜,引出蝴蝶主题。

  老师:

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请你们猜猜一个谜语它是说的是什么的小动物呢?

"有样东西真美丽,四片翅膀像花衣,春天飞到花园里,停在花上好神奇",你们来猜猜是什么小动物呢?

(蝴蝶)老师:

你们说说为什么是蝴蝶呢?

(幼儿回答)老师: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蝴蝶!

你们真的很棒呢,给自己拍拍手吧!

  二、出示蝴蝶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形特征。

  老师:

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美丽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师设置以下问题进行提问:

  

(1)蝴蝶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椭圆形的)

  

(2)蝴蝶的头上面有什么?

(两个触角)

  (3)蝴蝶的胸部有什么呢?

(有脚)

  (4)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

(翅膀上面有花斑)

  (5)蝴蝶有几只脚呢?

(六只脚,脚也叫做足,两只脚就是一对足,那我们数一数有几对足,三队足)

  (6)蝴蝶在哪里生活呢?

(蝴蝶喜欢花,生活在花丛中)

  (7)它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是在干什么呢?

(蝴蝶喜欢吃花蜜,所以它们就喜欢待在花丛中)老师小结:

刚刚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蝴蝶的身体是长长的椭圆形的,头上有两个触角,胸部有和腹部长有三对足,翅膀上有花斑,喜欢生活在花丛中,因为它们很喜欢吃花蜜,它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就是在寻找自己喜欢吃的花蜜哦!

它们只要找到了自己喜欢吃的花蜜就会赖着不走。

  (8)那小朋友知道蝴蝶是怎么来的吗?

  三、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1、老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一只美丽的蝴蝶妈妈在她要死去之前在树叶上产下了一批像菜籽一样大小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名字就叫做卵。

这个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成长,慢慢的蜕变成了一只毛毛虫;因为天气的变化,这个毛毛虫就把自己藏到了一个椭圆形的小篓子里,这个椭圆形的小篓子的名字就叫做蛹,慢慢的这个蛹长出了翅膀,长出了椭圆形的身体,两只触角,三对足,身体上也长出了花斑,漂亮极了。

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蝴蝶姑娘们都出来了,看!

她们正在吃着甜甜的花蜜呢!

  2、老师进行提问,帮助幼儿了解蝴蝶生长变化的过程。

  

(1)蝴蝶妈妈在树叶上产的什么呢?

(卵)

  

(2)蝴蝶的卵是什么样子的呢?

(像菜籽一样大小的东西)

  (3)这个卵经过成长蜕变成什么了?

(毛毛虫)

  (4)毛毛虫在小篓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长出了翅膀,还有三对足,两个触角)

  (4)蝴蝶是由什么变的,怎么样变的?

  3、鼓励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变现蝴蝶的生长过程。

  老师: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蝴蝶蜕变的过程,好吗?

  四、结束部分:

  我们美丽的蝴蝶仙子们我们一起出去吃花蜜吧!

跟我们后面的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幼儿有秩序的离开,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

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

整个教学活动中,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教育的渗透,体现了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

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幼儿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3)小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磁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

  2.愿意寻找生活中的磁铁。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1.磁铁若干块、彩色曲别针若干个。

  2.回形针、钥匙、纸片、雪花积木、硬币、螺丝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个神奇的魔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把彩色曲别针放在纸卡上,在纸卡下面运用磁铁为幼儿表演会跳舞的彩色曲别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出磁铁的话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引导幼儿知道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

  2.磁铁娃娃找朋友。

  提供回形针、钥匙、纸片、雪花积木、硬币、螺丝等物品,让幼儿自由探索、发现磁铁娃娃喜欢哪些东西。

将磁铁吸住的物品放在一起,没有吸住的物品放在一起。

看看各是什么材料做的?

  小结: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得知磁铁能够吸住铁及铁制品。

  3.组织幼儿开展“找的快”比赛。

  

(1)请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铁制品,如衣服纽扣、拉链等。

  

(2)鼓励幼儿找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是磁铁的好朋友,教师将结果记在黑板上,比如消毒柜门、小水杯等。

  小结:

通过比赛提高幼儿寻找磁铁“朋友”的兴趣,进一步了解磁铁的吸铁特性。

  4.了解日常生活中磁铁的用处。

(欣赏PPT课件)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日常生活中磁铁的用处,然后通过看图片拓展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结束部分

  师:

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磁铁吸铁的特性,现在我们到活动室外继续寻找磁铁和它的朋友吧。

  教学反思

  磁铁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和常玩的物品,如:

文具盒上的磁铁和书包扣上的磁铁,家中的电磁炉等等。

课程取材于这一生活题材,但是“磁铁能吸住铁的物品,不能吸住非铁物品”对幼儿来说非常抽象,所以活动选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为帮助幼儿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我由易到难地设计了一系列活动环节:

先让幼儿看一看,再认一认,做一做,说一说,最后玩一玩中,总结出“磁铁形状多;能吸住铁的物品,不能吸住非铁物品;真好玩”的科学经验。

符合中班幼儿认知特点,能使幼儿在玩中学,有机会参与尝试,无论如何,幼儿都会有自己的发现,使他们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体升,鼓励幼儿不断探索。

(4)小班教案《颜色对对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2、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玩色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

2、小托盘,透明玻璃杯子两个,白色小手板幼儿每人两个、毛巾。

3、白色KT板(240cm*120cm)一张,透明塑料布。

重、难点:

重点:

幼儿初步感知红、黄、蓝三种颜色其中两种配色后的变化。

难点:

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探究欲望。

教学策略:

《纲要》指出: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而颜色正是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接触到的,幼儿有一定生活经验。

我结合小班的行为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在“与颜色宝宝玩游戏”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对颜色探索的强烈兴趣

体验感知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学习方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不断尝试、大胆体验,满足小班幼儿对颜色变化的好奇心,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另外,通过不同的游戏方式进行玩色,则是充分体现小班幼儿“玩中学”的学习方式,更进一步深化了教学目标。

活动过程实录:

(一)出示红、黄、蓝三原色,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

宝贝们,今天刘老师的口袋里装着漂亮的颜色宝宝,看看它们都是谁?

(拿出红色)

幼:

红色

师:

来和红色宝宝打个招呼吧!

幼:

红色宝宝好

师:

快看又是谁来了?

(老师出示黄色)

幼:

黄色

师:

那接下来又会是谁呢?

(出示蓝色)

幼:

蓝色

师:

今天我们就来和红色、黄色还有蓝色一起做游戏吧!

“宝贝们,跟老师来这边”引导幼儿来到平放在地上的KT板前(KT板上用颜料涂成的黄蓝相间的竖条纹,并用透明塑料布包裹好)

(二)、多种方法感知体验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变化。

1、小脚踩踏玩色,感知黄、蓝融合后变成绿色。

师:

宝贝们,来看看地上都有什么颜色?

幼儿自由回答:

有蓝色,有黄色

师:

找找看黄色在哪里?

(幼儿蹲下在KT板上找黄色,并用手指出来)

师:

那蓝色又在哪里呢?

(幼儿用手一一指出来。

师:

我们就先跟黄色和蓝色玩一玩吧。

宝贝们!

轻轻地走上来,小脚踩一踩,快快地踩一踩,学小青蛙跳一跳;小脚跟颜色宝宝滑一滑,换只小脚滑一滑;再转个圈圈踩一踩,小脚丫轻轻地离开颜色宝宝”.

“宝贝们,刚才有黄色和蓝色,现在又有了什么颜色出来了?

幼:

绿色

师:

赶紧找找看哪里有绿色!

(幼儿蹲下找绿色,并用手指出来)

师:

真奇怪呀,刚刚明明没有绿色的,那绿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幼:

小脚踩出来的

师:

哦,原来小脚把黄色、蓝色踩在一起,就变出成了绿色。

来!

宝贝们到那边的小椅子上轻轻的坐下来

(2)小手板转转玩色,体验红、黄融合后变成橙色。

师:

刚才我们用小脚将黄色和蓝色踩到一起变出了绿色,那如果把红色和黄色抱到一起会变出什么颜色呢?

猜猜看

幼:

红色

幼:

橙色

幼:

绿色

师:

你们真棒!

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那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我们请小手板来帮忙(教师快速在操作的桌上一手拿一个小手板),待会你们每个人像老师这样拿两个小手板,一个多多的蘸一些黄色,另一个少少的蘸一点红色,把红色和黄色抱到一起亲一亲,新的颜色就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试试吧!

(幼儿到操作的桌上拿起小手板)

师:

小手板拿好了吗?

一只手一个,看看桌上有些什么颜色?

幼:

黄色

幼:

红色

师:

我们一个手板多多的蘸一些黄色,另一个手板少少的蘸一些红色(幼儿开始蘸颜色,我进行巡回指导)

师:

我们把红色和黄色抱到一起亲亲,转个圈,转转转,一二三打开,什么颜色出来了?

幼:

橙色(幼儿很开心)

师:

你们真聪明,橙色宝宝出来了,原来把红色和黄色抱到一起橙色就出来了。

像老师一样将小手板放在桌上,橙色朝上,用小毛巾将手上得颜料擦擦。

(幼儿用毛巾擦手)

师:

小手擦好将毛巾放桌上,到小椅子上轻轻坐下来(幼儿在小椅子上坐下来)

师:

宝贝们!

刚才我们把什么颜色抱到一起橙色就出来了?

幼:

红色和黄色

师:

你们以前都见过哪些红色的东西?

谁来说说?

宝贝你的小手举得真漂亮你来说

幼:

橘子

幼:

小花

师:

有些花的颜色是橙色的,还有谁来说说

幼:

金鱼

师:

橙色的小金鱼,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橙色的东西。

(3)颜色水示范演示,观察红、蓝融合后变成紫色。

师:

宝贝们!

还有两种颜色宝宝也想来玩一玩,它们是谁呢?

老师把他们请出来(孩子们特别的好奇,看到我端出一个托盘上面还用布遮盖了,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我边拿掉遮盖的布一边提问)

师:

它们是谁呀?

幼:

红色

幼:

蓝色(孩子们特别的激动)

师:

红色和蓝色抱到一起会变出什么颜色?

猜猜看

幼:

白色

幼:

绿色

幼:

橙色

师:

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小眼睛看仔细了(我示范演示将红色的颜色水倒入装着蓝色睡的透明玻璃杯)什么颜色出来了?

幼儿激动的说:

紫色

师:

跟紫色打声招呼吧!

幼:

紫色你好!

师:

老师先请紫色宝宝到旁边休息一会儿(我将装有紫色的托盘送到旁边)

3、手形拓印,进一步感知不同的颜色融合后的变化。

(1)用小手将两种颜色再充分融合后进行手形拓印。

师:

刚才我们用小脚把黄色和蓝色踩到一起变出了绿色,请小手板帮忙变出了橙色,又用颜色水变出了紫色。

现在呀老师想请你们用小手跟颜色宝宝玩一玩。

宝贝们来这里,每个人挑一个自己喜欢的托盘跟老师来这边。

(孩子们很有序的拿自己喜欢的托盘跟我来到KT板前,教师一边引导孩子们拿托盘,一边拿掉KT板上原来包裹黄蓝颜料的透明塑料布,出示画有背景的展板)

师:

宝贝们!

老师的托盘里有两种颜色,你们的托盘里有几种颜色啊?

幼:

两种

师:

都有什么颜色?

幼:

红色和黄色

幼:

蓝色和黄色

师:

还有不一样的吗?

幼:

红色和蓝色

师:

我们托盘中都有两种不同的颜色,那我们伸出一只小手跟它们玩一玩,让他们抱一抱、转个圈,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

宝贝们准备好了吗?

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一起变一变吧!

(幼儿操作玩色,皮肤与颜色的直接接触激发起幼儿玩色的激情,他们特别的开心,一边玩一边笑,我原本设计的是用一只手玩色,有几个孩子太兴奋两只小手都用上了,我提醒幼儿不要弄到衣服上,注意个人卫生;不能将小手放嘴巴里,要注意安全)

师:

宝贝们!

新的颜色有没有变出来?

幼:

变出来了

师:

让我们把这些漂亮的颜色印在展板上吧!

(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印手印,教师巡回指导。

师:

宝贝们!

印好了将托盘轻轻地拿到这边放在老师的托盘上,拿湿毛巾将手擦一擦,没擦干净的待会儿跟老师一起去洗洗,擦好了将毛巾放好。

(幼儿将托盘放到桌上,拿毛巾擦手)

师:

宝贝们!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我们的作品吧!

(老师将展板竖起来)

师:

找找看上面都有些什么颜色?

幼:

紫色

幼:

橙色

幼:

绿色

(教师故意展示粉色)

师:

呀!

我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颜色,这是什么颜色啊?

幼:

粉色!

师:

粉色是老师将红色和白色抱在一起变出来的,原来呀两种颜色抱到一起会变出不同的颜色。

让我们到班上去再跟其他的颜色宝宝玩一玩好不好?

幼:

师:

你们今天真厉害,将展板打扮的五颜六色的,宝贝们!

让我们抬着作品到班上去吧。

(师幼一起抬着展板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颜色,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喜欢的,本次活动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到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成另一种颜色,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颜色变化的快乐,活动开始,我是用魔术师的形式导入课堂,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当小魔术师,从而体验魔术师带来的快乐,之后以爱护树宝宝,小精灵儿童网站引导幼儿做一个乐意帮助人的好孩子,整节活动达到了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发展了创造与想象的能力。

导入的形式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就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一节科学活动课,要让幼儿观察,然后有机会说,能说,大胆说,幼儿在先,教师在后。

在我的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讲解这环节要非常清晰,详细。

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5)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泡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感知不同吹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状。

  2.会用记录的方式记录猜想与实验结果。

  3.乐意与大家交流分享。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观察感知不同吹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状。

  难点:

通过探索感知猜想与实验结果的区别。

  活动准备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吹泡泡工具,已配好的溶液。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幼儿边听音乐边进入吹满泡泡的活动室。

师:

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泡泡乐园。

耶!

  师:

刚才,你们看见了什么?

它是怎样的?

(看见了圆圆的泡泡)

  师:

你们喜欢吹泡泡吗?

(喜欢)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吹泡泡?

  基本部分

  1、出示圆形吹泡器,师生一起吹泡泡,师: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的吹泡泡玩具,你们看看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幼儿:

圆形。

  老师:

你们猜一猜,圆形吹泡器吹出的泡泡可能是什么样的?

  幼儿:

圆形的泡泡。

  老师:

我们去吹泡泡,用它吹出的泡泡跟你们说的到底是一模一样的吗?

2、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是圆形的泡泡)

  3、分别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吹泡器。

提问:

小朋友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吹泡器?

它们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幼儿猜想:

三角形能吹出三角形泡泡,正方形能吹出正方形泡泡

  4、集体做猜想记录。

  5、让幼儿动手试试,三角形、正方形的吹泡器,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6、集体做实验结果记录。

  6、小结:

不吹不知道,一吹吓一跳,原来啊不同形状的吹泡器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圆的。

  结束部分

  游戏:

吹泡泡

  老师:

“你们还想不想玩啊?

我们到外面去玩,看看泡泡在阳光下面是怎样的?

  教学反思

  1、这一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

  玩泡泡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活动,他们经常吹,喜欢吹。

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

  2、设下疑问,促进幼儿思考。

  活动开始,老师便抛出了问题,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

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重在激发其探究欲望,使幼儿变以往的被动接受成为现在的主动思考。

  3、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材料。

  这次科学探索活动,我们是分组进行的,每一组都有足够可操作材料,如吹泡泡溶液,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因此促进了每个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去进行探索。

  4,教师作支持者、鼓励者、引导者。

  在孩子们实际探究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没有亲自做示范,也没有老是在一个幼儿旁边转来转去或问一些没有建设性意义的问题。

遇到有的孩子想直接从老师这里得到答案时,教师便鼓励他自己反复尝试;遇到有的孩子总也吹不出泡泡时,教师便指导其怎样用工具蘸溶液;遇到有的孩子为新发现而欢呼雀跃,教师也拉着他的手一起笑……教师在这里是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也是一位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

  5,不足之处

  老师对于空中的泡泡能引导幼儿观察,而忽略了在地毯上的泡泡,由于地毯的粘性作用,泡泡在上面能维持较长的时间,此时,老师可以让孩子观察躺在地上的泡泡都是怎样的,孩子们就能把不同形状的玩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

(6)小班教案《种种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尝试种植,提高探索兴趣和持续观察的兴趣,培养初步的劳动意识和竞争意识。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过程

1.种植活动

(1)激起幼儿种种子的愿望:

你想知道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吗?

出示教师为幼儿准备的小盆、小铲子及各种种子。

(2)请幼儿选一种种子,和种子标本图对比,确认是什么种子。

(3)教师讲解示范种植过程:

在小盆内挖开土,放入种子,然后盖上土,最后浇上适量的水。

(4)幼儿尝试种植,在盆上贴上相应的种子图标和自己的姓名(教师随机提供指导和帮助)。

大部分幼儿选择了蔬菜类种子,能按正确的步骤进行种植,但挖土深浅、浇水量不易掌握。

(种植活动不作为本系列活动的重点,旨在激发幼儿继续观察。

2.观察、管理

一两周后,部分种子出土了,有的还没有动静。

(1)教师和幼儿一起每天观察,比较种子的生长情况。

幼1:

我种的青菜籽发芽了,长出了两片小叶子。

幼2:

我的蚕豆也发芽了,比他的青菜长得高,叶子也比较大。

幼3:

我的黄豆怎么还没发芽呢?

(2)与幼儿一起挖开土观察,了解、分析种子不发芽的原因。

有的种子,如毛豆已烂了,是因浇水太多;有的种子埋得太深,难以发芽。

(3)帮这部分幼儿重新补种,以保留其对种子的关注关趣。

反思:

幼儿自己种植、自己管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探索,在和同伴种植情况的比较中,又培养了幼儿观察力、比较能力及初步的竞争意识。

(7)小班教案《橘子沉浮》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表达橙子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2.获得物体沉浮的概念。

  3.学习简单的记录及统计。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自制蔬菜水果浮沉实验前后对照图,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的实物和图片,水箱。

  活动重难点:

  获得物体沉浮的概念。

  活动过程:

  ●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它们是谁?

说出蔬菜、水果的名称。

  ●观察实验,理解浮沉概念。

  你们见过蔬菜水果游泳吗?

  自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