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499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docx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化学试题

高三上期期末统检测

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墨水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或B)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l2O-16Na-23Cl-35.5K-39As-75Ba-13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3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13和Al14。

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l13、Al14互为同位素

B.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C.Al13和Al14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D.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ⅡA族元素原子的性质相似

2.下列物质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煤油或石蜡油;②过氧化钠→塑料瓶密封;

③水玻璃→橡胶塞细口瓶;④氯水→毛玻璃塞棕色细口瓶;

⑤苯→毛玻璃塞无色细口瓶;⑥浓、稀硝酸→毛玻璃塞棕色细口瓶;

A.全部B.⑤④⑥C.②④⑥D.①②③

3.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

①用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的pH

②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

③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

④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⑤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⑥探究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⑦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

A.①③⑦B.③④⑤C.②④⑦D.①③⑤⑥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增大反应速率;

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

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入液态冰晶石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

表面常易锈蚀生成Fe2O3•nH2O

A.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5.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氧化剂是H3AsO3;②还原性:

Cl->As;③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为3mol;④M为OH-;⑤SnCl62-是氧化产物。

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只有①③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铵盐与强碱溶液共热都能生成使红色石蕊试变蓝的气体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氯水中含量最多的微粒是Cl2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可以杀死细菌、病毒

7.已知101KPa时的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①H+(aq)+OH—(aq)=H2O(l)△H=-57.3kJ/mol

②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l)△H=+57.3kJ/mol

③C8H18(l)+25/2O2(g)=8CO2(g)+9H2O(l)△H=+5518kJ/mol

④C8H18(l)+25/2O2(g)=8CO2(g)+9H2O(l)△H=-5518kJ/mol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②

8.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SO2(g)+O2(g)

2SO3(g);△H

下列各

图表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图Ⅱ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Ⅱ表示t0时刻通人氦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Ⅲ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9.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l的溶液中:

B.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

C.在

的溶液中:

D.有

存在的溶液中: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若正确答案只有1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得2分;选2个且都正确给4分;但只要错选1个,该小题0分)

10.久置的下列物质,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呈黄色的是

  AH2S  BNa2O2  C硫酸亚铁溶液  D浓硝酸

11.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C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12.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6.9g过氧化钡(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约为0.2×6.02×1023

B.2.3g钠被O2点燃完全氧化时,失去电子数约为0.2×6.02×1023

C.0.5mol超重水(T2O)的质子总数约为5×6.02×1023

D.8.96LNH3中N-H键的物质的量为1.2×6.02×1023

13.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钠与乙酸剧烈反应,而钠与乙醇反应相对较慢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15.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2

+2H2O=4OH-+O2↑

B.亚硫酸氢铵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NH4++OH-=NH3↑+H2O

C.足量的溴化亚铁和少量的氯气反应:

2Fe2++4Br-+3Cl2=3Fe3++2Br2+6Cl-

D.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16.已知:

2NO2

N2O4△H<0。

现将混有少量NO2的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

密闭容器中,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如右图所示。

根据右图分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个点中的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d

B.前10min内v(NO2)=0.4mol·L-1·min-1

C.若要达到与15min相同的平衡状态,在25min时

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入催化剂或升高温度

D.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加入了0.4molNO2

17.在恒容、恒温条件下有反应:

2A(g)+2B(g)

C(g)+3D(g)。

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

Ⅰ.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mol,Ⅱ.C、D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6mol。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压强相同

B.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C.达平衡时,Ⅰ途径的反应速率vA等于Ⅱ途径的反应速率vA

D.达平衡时,Ⅰ途径所得混合气的密度为Ⅱ途径所得混合气密度的1/2

18.如图为一种钮扣微型电池,其电极分别为Ag2O和Zn,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俗称银锌

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Zn+Ag2O=ZnO+2Ag。

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C.充电时电流流向阳极,阳极被氧化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ZnO+H2O+2e-=Zn+2OH-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7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19.(11分)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mol/L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

(2)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下列的(填序号):

①托盘天平、②小烧杯、③坩锅钳、④玻棒、⑤药匙、⑥量筒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中和热为57.3kJ/mol):

(3)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3

2

27.0

27.4

27.2

31.0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认为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

则测得的中和热△H=(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4测温度。

20.(11分)20.(11分)同学们为了探究镁条与盐酸、醋酸反应时,浓度或温度对反应速率(观察镁条消失的时间)的影响,他们准备了以下化学用品:

0.20mol/L与0.40mol/L的HCl溶液、0.2mol/L与0.40mol/L的CH3COOH溶液、4条镁条(形状、大小、质量相同)、几支试管和胶头滴管,酸液温度控制为298K和308K。

(1)该实验缺少的仪器是。

(2)酸液都取足量、相同体积,请你帮助完成以下面实验设计表:

实验

编号

温度(K)

盐酸浓度

(mol·L-1)

醋酸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0.20

a.实验①和②是探究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①和③是探究对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①和④是探究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与镁反应速率的区别。

308

0.20

298

0.40

0.20

(3)(4分)预测:

相同温度、相同浓度时,刚开始时两者产气的速率盐酸醋酸(“填:

=、>、<”),镁条最先消失的是;如果镁条足量时,选pH相同、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产气最多的是。

(4)若

(2)中实验①镁条消失的时间是20s,则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图如右图。

假设:

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是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时,醋酸是相同浓度盐酸平均速度的1/2,请你在此图中大致画出“实验②”(用实线)、“实验④中醋酸实验”(用虚线)的镁条质量与时间关系曲线。

21.(12分)同学们利用右下图装置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

(1)同学们认为该反应类似CO2与Na2O2的反应有氧气生成,当通入气体后,如果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导管口,预期现象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可是,当他们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导管口后,木条并没有复燃,你分析其原因是,改进的方法是。

(2)反应完毕后,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变为白色。

大家认为固体成分有多种可能:

假设Ⅰ:

全部为Na2SO3;假设Ⅱ:

为Na2SO3和Na2O2的混合物;

假设Ⅲ:

;假设Ⅳ:

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

假设Ⅴ:

为Na2O2和Na2SO4的混合物。

假设Ⅲ、Ⅳ、Ⅴ的共同理由是。

(3)现有下列实验用品:

几支试管、带胶塞的导管(单孔)、滴管、药匙、品红溶液、蒸馏水、Ba(NO3)2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请你从中选出合适的用品对“假设Ⅳ”进行验证,完成下表(可以不填满):

实验步骤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用药匙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向①的试管中加入,塞紧带导管的胶塞,并将导管。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2.(11分)工业上制取CuCl2的生产流程如下:

 

请结合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溶度积/25℃

8.0×10-16

2.2×10-20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9.6

≥6.4

3~4

(1)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A→B;B→C+D。

(2)溶液A中加入NaClO的目的是。

(3)在溶液B中加入CuO的作用是。

(4)操作①应控制的pH范围是:

;操作②的目的是。

(5)抽Cu(OH)2加入盐酸使Cu(OH)2转变为CuCl2。

采用“稍多量盐酸”和“低温蒸干”的目的是 。

23.(12分)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A、D、E、G、Q、M、R、T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请用所给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A

D

E

G

Q

M

R

T

(1)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与Ar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简单离子中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2)M、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分子的电子式为:

;A与D形成分子的空间结构可能是下图的(填序号)。

(3)保存T元素的二价硫酸盐需采取的措施是和理由是;所给元素中组成合适的反应物,用离子方程式表明元素M、R的非金属性强弱。

(4)第三周期主族元素(零族除外)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右图所示,“1”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是,“7”所对应的元素形成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24.(11分)

(1)常温下,如果取0.1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测得混合液的pH=8,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混合后溶液的pH=8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水电离出的c(H+):

混合溶液0.1mol·L-1NaOH溶液(填<、>、=)。

③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7(填<、>、=);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四种盐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填序号):

a.NH4HCO3、b.NH4A、c.(NH4)2CO3、d.NH4Cl。

(2)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

在常温下,溶液里各种离子的浓度以它们化学计量数为次方的乘积叫溶度积常数(Ksp)。

例如:

Cu(OH)2

Cu2++2OH-,Ksp=c(Cu2+)·c(OH-)2=2×10-20。

当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次方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

①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5,原因是(用数据说明);

②要使0.2mol/L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即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五.(本题1小题,共9分)

25.有机玻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喹啉是抗结核药物。

两物质的某种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⑤。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反应②是氧化反应;b.丙三醇、丙烯醛、A、B都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c.物质A、B、E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d.有机玻璃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3)物质B属于(填序号):

a.烷烃b.烯烃c.醇d.酸e.酯

(4)反应⑥的产物为苯胺、FeCl2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喹啉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为(写结构简式)。

六、(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10分。

考生只能选做一题。

26题为“有机化学基础”内容试题,27小题为“物质结构”内容试题)

26.(10分)

(1)一些有机羧酸25℃的pKa值(即-lgKa,Ka为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Ⅰ有机酸

pKa

(CH3)3CCOOH

5.50

CH3CH2COOH

4.84

CH3COOH

4.76

HCOOH

3.77

Ⅱ卤代酸

pKa

ICH2COOH

3.18

BrCH2COOH

2.90

ClCH2COOH

2.86

FCH2COOH

2.59

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写出2条)。

(2)对苯二甲酸是M5纤维制造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体。

M5纤维是一种超高性能纤维,用它制成的头盔、防弹背心的防护性能非常好。

下面是M5纤维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未注明条件):

根据上述合成M5纤维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ⅰ)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ⅱ)①~⑧的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

(ⅲ)写出反应④中C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ⅳ)如果反应⑧中催化剂具有氧化性,容易使F苯环上的其中一个酚羟基被氧化,为保护酚羟基可采取的措施是。

27.(10分)过渡金属元素氧化物的应用研究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钛作光催化剂能将居室污染物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无害化。

有关甲醛、苯、二氧化碳及水说法正确的是。

①苯与B3N3H6的总电子数相等;②甲醛、苯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3杂化;③苯、二氧化碳、水和甲醛都是非极性分子;④水的沸点比甲醛高得多,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存在氢键,甲醛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2)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共同获得,以表彰他们在巨磁电阻效应(CMR效应)研究方面的成就。

某钙钛型复合氧化物(如右图),以A原子为晶胞的顶点,A位可以是Ca、Sr、Ba或Pb,当B位是V、Cr、Mn、Fe时,这种化合物具有CMR效应。

①用A、B、O表示这类特殊晶体的化学式:

②Cr、Mn的核外特征电子排布式分别为:

Cr:

[Kr]3d54s1、Mn:

[Kr]3d54s2,则它们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用“<”排列)。

(3)CO2的空间构型为;固体CO2与SiO2熔沸点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4)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其晶胞结构如右图)类似,其中空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或面心,实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体内)类似。

每个冰晶胞平均占有个水分子;冰晶胞与金刚石晶胞微粒排列方式相同的原因是。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末统一检测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1.D2.A3.C4.D5.A6.C7.C8.B9.C

二、10.AC11.C12.AC13.A14.C15.D16.AD17.BD18.BC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19.(11分)

(1)(1分)5.0(写“5”不给分)

(2)(2分)①②⑤(选对2个给1分,全对2分。

错选1个0分)

(1)(1分)防止中和反应时热量损失(意思对给分)

(2)(2分)

(3)(5分)①(1分)4.0(写“4”不给分)

②(1分)-53.5kJ/mol(没“-”号或没单位均不给分)

解析:

都为0.50mol/L的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反应,生成水0.05×0.5mol

中和反应中放热:

Q=mc△t=(50+30)g×4.18J﹒g-1℃-1×4.0℃=1337.6J

所以中和热为:

1337.6J×1/1000(kJ/J)/(0.50mol﹒L-1×0.05L)=53.5Kj/mol

③(2分)acd(选对2个给1分,全对2分。

错选1个0分)

20.(11分)

(1)(1分)秒表(或计时器、或手表、或闹钟)

(2)(4分)④2980.20a.不同温度b.:

不同浓度

(3)(3分)>(1分)盐酸(1分)醋酸(1分)

(4)(3分)见右图(实线和虚线的起点、终点正确和趋势正确各1分,虚线介于两实线之间1分)

21.(12分)

(1)(3分)通入的SO2量太大,产生的氧气太少(1分,类似意思均给分)将右边导出气体的导管通入装有烧碱(或强碱)溶液的试管中(或通过装烧碱溶液的洗气瓶,1分),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或洗气瓶导管末端,1分)[讲评时:

要学生说出此装置不合理的地方——将SO2直接排出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2)(3分)全部为Na2SO4(1分)Na2O2和新产生的O2有强氧化性(1分),能将Na2SO3氧化为Na2SO4(1分)

(3)(6分)

实验步骤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待硬质玻管冷却到室温后(1分)

过量的稀盐酸(1分)通入装少量品红溶液的试管(1分)

若品红褪色则固体中含有Na2SO3(1分)

取②充分反应后的溶液滴入适量BaCl2溶液(1分)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固体中含有Na2SO4(1分)

(方法有多种,合理均给分。

但如果加入稀硝酸、或硝酸钡则可能将SO32-氧化为SO42-,这时检验就不准确了,则从此步骤起后面步骤均不给分。

讲评时:

要学生设计验证其它假设实验方案)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

22.(11分)

(1)(4分)2Fe2++ClO-+2H+=2Fe3++Cl-+H2O(2分) CuO+2H+=Cu2++H2O(2分)

(2)(2分)将Fe2+氧化为Fe3+(1分),使后一步沉淀Fe(OH)3更彻底(1分)

(3)(3分)调节溶液的pH为3~4(或大于4小于6.4)(1分),使Fe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