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2160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docx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

《答谢中书书》文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2018-9-26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被称为“山中宰相”。

著有《陶隐居集》 

一、语文常识

1.语音文字颓(tuí)与(yù)

2.重点实词

沉鳞(借代鱼)竞(争相,争着)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指人间)之仙都(指仙境)

未复(再)有能与(参与,这里指欣赏)jxfz0064_0198_4其奇(指奇山异水,奇丽景色)者

3.古今异义

古来共谈(谈古义:

称赞今义:

谈论)

四时俱备(时古义:

季节今义:

时间)(备古义:

具备今义:

准备、具备)

晓雾将歇(晓古义:

清晨今义:

知道)(歇古义:

消散今义:

休息)

夕日欲颓(颓古义:

坠落今义:

消沉,委靡)

4.一词多义

书谢答中书(与“中”合用为官职名)书(书信)

5.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二、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重要字词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时:

四季。

俱:

都2、晓雾将歇歇:

消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颓:

坠落。

竞跃:

争着跳跃。

欲:

将要。

沉鳞:

潜游在水中的鱼

4、未复有能与奇者与:

参与,这里指欣赏 

 五、重点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早晨的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5、实是欲界之仙都。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欣赏这奇美的山水。

 六、课文理解 

 1、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

共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①“美”字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

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

5、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

 

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6、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感情?

 

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

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8、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

由仰而俯;景物形象:

由显而微;景物状态:

由静而动;时间交代:

由朝而夕。

好处:

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9、“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10、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的景象的对偶句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11、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3.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4.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

“鳞”字是用借代,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15.本文实在是一篇美文。

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

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

①山水相映之美。

②色彩配合之美。

③晨昏变化之美。

④动静相衬之美。

(2)结构美。

全文分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

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

(3)语言美。

言简意赅,骈散结合。

修饰性贴切练。

  

16.⑴、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

(引原句)

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⑵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

(引原句)

答: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答:

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⑷、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

(引原句)

答: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⑸、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答: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

高峰为静,流水为动。

二是光色的动与静:

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

三是声响的动与静:

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

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7)、“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

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答:

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岳阳楼记》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整理人:

张玉公

一、文学常识

范仲淹:

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

唐宰相范履冰之后。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谥文正,有《谥号文正》传世。

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渔家傲》。

欧阳修曾称《渔家傲》为“穷塞主词”。

著作为《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在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

“记”:

是古代的散文。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分为碑记、游记、杂记、记---事。

二、重要生字

三、重点解词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

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

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zhǔ同“嘱”)

1、予观乎巴陵胜状优美的2、衔远山,吞长江连接吞吐

3、朝晖夕阴日光阴天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详尽6、南极潇湘直达

7、多会于此聚会8、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雨或雪繁密的样子放睛

9、阴风怒号呼啸10、薄暮冥冥迫近

11、登斯楼也这12、则有去国怀乡离开

13、沙鸥翔集栖止14、长烟一空全

15、把酒临风持面对1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17、不以物喜因为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于

19、是进亦忧到朝廷,出来做官20、吾谁与归归依

21、百废俱兴兴起22、山岳潜形形体

23、属予作文在记之属同“嘱”嘱托我创作24、乃重修岳阳楼就修建

25、增其旧制扩大规模26、至若春和景明阳光

27.微斯人:

没有这种人。

微,无、没有。

吾谁与归:

我同谁一道呢?

归,归依。

四、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

  1.微例句:

微斯人古义:

如果没有.今义:

细小.

  2.气象例句:

气象万千古义:

景象的变化.今义: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越例句:

越明年。

古义:

及,到。

今义:

越过。

  4.制例句:

增其旧制。

古义:

规模。

今义:

制度。

 5.备例句:

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

完全,详尽。

今义:

准备。

  6.景例句:

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

日光。

今义:

景物。

  7.尝例句: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义:

曾经。

今义:

品尝。

  8.去例句:

去国还乡古义:

离去;今义:

到、往。

  9.作文例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

写文章。

今义:

文章,文体

  10.国例句:

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

国都。

今义:

国家。

  11.集例句:

沙鸥翔集古义:

鸟停歇在树上今义:

集会,集体。

(2)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

通"嘱",嘱咐。

  具:

通“俱”,全,皆。

(3)一词多义

1.以属予作文以记之:

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色

  3.一一碧万顷:

 一片 长烟一空:

全,都

  4.开连月不开:

 放晴 开我东阁门:

打开

5.则然则何时而乐耶:

那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于是,就

  6.极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  此乐何极:

尽  南极潇湘:

通向

  7.或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8.为或异二者之为:

心情  全石以为底:

做,为

  9.空浊浪排空:

天空 长烟一空:

消散

  10.通政通人和:

顺利  北通巫峡:

通向

  11.和政通人和:

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

和煦 

(4)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形作名,各种废弃的事)

  2.先天下之忧而忧(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先)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4.然则北通巫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5)出自《岳阳楼记》的成语

政通人和: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百废俱兴:

各种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起来。

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

气象万千:

形容景色和事物各种各样,非常壮观。

浩浩汤汤:

形容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

宽阔无边。

浮光跃金:

浮动的光闪耀着金色。

心旷神怡:

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悲。

(6)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

(1)得无……乎:

表示推测的语气,“可能……吧”“或许……吧”

(2)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3)若夫……像那

(4)至若……至于又如

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示判断)

倒装句微斯人,吾谁与归(介词“与”和宾语“谁”倒置,)

省略句(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了主语“滕子京”)

五、重点句子的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政务顺畅,人民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像那连绵不断的雨纷纷洒落,几个月不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感情吧。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1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观赏那巴陵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上。

1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它衔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汹涌,宽阔无边,早上阳光照耀,晚上乌云蔽天,天气景象千变万化。

16、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接连几个月天气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17、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光如跳跃的碎金,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

1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统统忘记,举酒迎着清风,那心情真是喜气洋洋啊。

六、理解性背诵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

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

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

(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答: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

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吞)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

答: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15、“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16《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或者抱负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7、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8、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

唐贤今人诗赋。

 

19、“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

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21、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22、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

古仁人。

 

七、文本的理解

1、归纳段意

第一段: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记叙)

第二段:

(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览物之情”。

引出下文。

第三段:

(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

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

揭示全文中心。

2、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

答:

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3、文章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答:

第一,“前人之述备矣”,所以不必再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和它的构造及景物,而在于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

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承上启下(引起下文)

6、品味赏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答:

“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

“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

“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

“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

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7、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

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

答:

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

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8、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答:

景色一:

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悲)

景色二:

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喜)

9、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答:

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

(以物喜,以己悲。

10、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答:

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11、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

迁客骚人:

以物喜,以己悲。

(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

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12、“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

“进”和“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

“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

“进”照应“居庙堂之高”,“退”照应“处江湖之远”。

13、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

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

答:

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答: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

16、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答: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

孟子说: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来源于民本思想。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17、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8、请你简单评价一下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答:

“先忧后乐”的思想是作者对待仕途进退和报效国家的道德准则,在封建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人民。

从本质上讲,他的“忧天下”的主张是忧君思想,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19、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洋洋。

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

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

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答:

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以第3自然段为例:

雨是“淫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曜”“潜形”“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20、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答:

首先是散文里具有整齐句式,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对偶、排比、错综手法,使文章既有气势又富于错综变化。

要注意,真正好的散文都是跟不散相对称的。

其次,在炼字上也很有特色,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把客观事物写活了,把视觉跟感觉结合起来了。

又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观”字用得准确,因为“观”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视”,用“看”,都不合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是千古传诵的警句名言,值得仔细体会。

21、你还知道哪些“心怀天下”的名言典句?

例:

儒家学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朝东林党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孙中山:

天下为公毛泽东:

粪土当年万户侯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2.岳阳楼记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早晨阳光灿烂,傍晚雾霭(ǎi)阴沉,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