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244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docx

公共营养师总复习指南

公共营养师(三级)复习指南(2009)

一、单项选择题

(一)基础部分

第一章 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

1.公共营养师的工作内容经常涉及(  )和评价,以及对居民或团体食品消费行为的指导。

A.膳食营养调查  B.食品卫生调查  C.环境卫生调查  D.居民健康检查

2.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  ),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A.集体化    B.具体化    C.抽象化     D.表面化

3.爱岗敬业是( )精神的具体体现。

A.利人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个人主义   D.爱国主义

4.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 )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A.日常生活B.生产活动C.职业活动D.社会活动

5.“三人行,必有我师。

”说明了()的道理。

A.执政为民B.团结和睦C.互相学习D.助人为乐

6.()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一切基本规范的基础。

A.诚实守信B.爱岗敬业C.奉献社会D.服务群众

7.公共营养师应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断进取、努力提高有关( )和人群健康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A.预防医学B.临床医学C.膳食营养D.食品安全

8.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不是离开阶级道德和社会道德而独立存在的。

A.职业化B.具体化C.抽象化D.表面化

9.( )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法律    B.道德     C.制度    D.规章

10.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 )的约束机制。

A.非强制性 B.强制性   C.法定     D.自觉

1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建立在以( )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

(A)合作制 (B)集体制 (C)私有制 (D)公有制

12.( )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集中表现。

A.诚实守信B.爱岗敬业C.奉献社会D.服务群众

13.道德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是人们应当遵守的( ),又是对人们思想的行为进行评价的标准。

A.诺言  B.行为准则  C.法规  D.习惯

第二章 医学基础

1.( )有细胞内“动力工厂”之称。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线粒体  (D)溶酶体

2.( )不属于孕期的生理特点。

(A)易出现饱胀感和消化不良

(B)孕期对钙、铁的吸收增强

(C)孕妇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

(D)孕期有效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再吸收能力也相应增强

3.以下属于上皮组织功能的是()。

A.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B.完成各种躯体运动

B.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D.具有消化功能

4.与成人相比,以下不属于幼儿骨特点的是(  )。

A.有机物含量多       B.更具有韧性和弹性

C.硬度大          D.不易骨折,易变形

5.以下不是通过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以利于脂肪消化的是(  )。

A.胆盐     B.胆固醇    C.卵磷脂     D.胰脂肪酶

6.食物营养成分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幼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B.儿童3岁时神经细胞的分化已基本完成

C.学龄前儿童咀嚼能力仅达成年人40%

D.幼儿对外来剌激反应慢且易于泛化

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

1.( )是有关食物热效应消耗能量的正确叙述。

(A)脂肪含量丰富的食物其食物热效应最高

(B)一般混合膳食的食物热效应约占基础代谢耗能的10%

(C)食物热效应能增加可利用的能量

(D)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的食物食物热效应约占其本身能量的30%

2.下列几组中( )都属于必需氨基酸。

(A)苏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B)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C)蛋氨酸,半胱氨酸.色氨酸    (D)精氨酸.酪氨酸.组氨酸

3.( )是脂肪生理及营养学功能不正确的叙述。

(A)提供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B)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能量

(C)供给能量            (D)增加饱腹感

4.粮谷类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 )。

(A)亮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蛋氨酸

5.( )不是钙含量丰富的食物。

(A)猪肝  (B)乳与乳制品    (C)虾皮   (D)黄豆及制品

6.( )参与构成谷甘肽过氧化物酶。

(A)铁     (B)锌     (C)硒     (D)维生素B2

7.( )维生素A含量最丰富。

(A)鸡肝    (B)猪肉    (C)玉米     (D)山药

8.( )与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形成有关。

(A)蛋氨酸   (B)羟脯氨酸  (C)硫基    (D)谷胱甘肽

9.()是膳食中促进铁吸收的因素。

(A)抗坏血酸  (B)脂肪酸   (C)草酸    (D)植酸

10.下列关于氨基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苏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均为必需氨基酸

B.考虑膳食必需氨基酸供给时,须将半胱氨酸和酪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合并计算

C.半胱氨酸为半必需氨基酸,有节约酪氨酸的作用

D.酪氨酸可由蛋氨酸转化而来,有节约蛋氨酸作用

11.1g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卡价是(  )。

A.3kcal/g    B.4kcal/g   C.5kcal/g    D.9kcal/g

12.下列关于氨基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B.必需氨基酸是指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C.半胱氨酸为半必需氨基酸,有节约酪氨酸的作用

D.不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13.豆类能与谷类蛋白质起互补作用,是因为豆类含有较多的(  )。

A.亮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蛋氨酸 

14.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叶酸

15.(  )是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

A.脂肪酸           B.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

C. 1,25-(OH)2D3      D.酸性条件

16.(  )说法是不正确的。

A.大多数维生素人体可以合成B.不构成机体组成成分

C.人体需要量极微,具有特殊生理功能D.不提供机体能量

17.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UL指( )。

A.推荐摄入量  B.适宜摄入量  C.可耐受摄入量  D.平均摄入量

18.食物中长期缺乏维生素B1易引起(  )。

A.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B.癞皮病    C.脚气病    D.败血病

19.我国大多数居民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

A.鱼肉类B.蛋奶类C.大豆及制品类D.粮谷类

20.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

A.马铃薯B.梨C.小麦D.动物肝脏

21.全部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的一组是()。

A.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B.亮氨酸、赖氨酸

C.缬氨酸、精氨酸D.苏氨酸、脯氨酸

22.硫胺素缺乏所致疾病是()。

A.光过敏性皮炎B.癞皮病C.骨质疏松症D.脚气病

23.不属于铁的良好食物来源的是()。

A.鱼类B.动物全血C.动物肝D.牛奶

24.()缺乏与儿童佝偻病发生有关。

A.铁、碘B.氯化钾、必需脂肪酸

C.钙、维生素DD.葡萄糖、必需氨基酸

25.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AI指的是()。

A.推荐摄入量B.适宜摄入量

C.可耐受最高摄入量D.平均需要量

26.膳食纤维是指()。

A.淀粉多糖B.不具有生理功能的多糖

C.可被人类消化吸收的多糖D.不可被人类消化吸收的多糖

27.lg蛋白质的生理卡价是()。

A.3kcal/gB.4kcal/gC.5kcal/gD.9kcal/g

28.以下食物中含锌量最高的是( )。

A.蛋类    B.牛肉及制品   C.豆类及谷类   D.牡蛎

29.维生素C理化性质的特点为( )。

A.遇空气不易氧化  B.光照不易破坏  C.碱性环境不易破坏

D.有铜、铁等金属存在时不易氧化

30.引起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缺乏( )。

A.锌  B.铁   C.叶酸   D.尼克酸

第四章 人群营养基础

1.孕期缺碘对胎儿的影响是()

(A)克山病  (B)克汀病    (C)神经管畸形   (D)贫血

2.关于辅食添加原则的叙述,()是错误的。

(A)辅食的添加应因人而异

(B)婴儿首先添加的辅食通常是蛋黄、鱼类

(C)辅食的添加应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D)从食物的数量和种类上应从少到多,从一种到多种

3.母乳中绝大多数的碳水化合物是()。

(A)葡萄糖    (B)乳糖   (C)果糖    (D)蔗糖

4.牧区乳母很少吃新鲜蔬菜水果,婴儿因此可发生()缺乏症。

(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E

5.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是()。

A.米粉B.果汁C.母乳D.牛乳

6.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不包括()。

A.IgAB.IgEC.IgGD.IgM

7.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孕早期孕妇膳食蛋白质增加量为()。

A.5g/dB.10g/dC.15g/dD.20g/d

8.婴儿辅食添加的时间应开始于()。

A.2-4个月龄B.4-6个月龄C.6-8个月龄D.8-12个月龄

9.妇女受孕前和孕早期补充叶酸可有效地预防(  )。

A.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      B.新生儿手足搐搦

C.新生儿克汀病         D.新生儿神经管畸形

10.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心血管畸形和面部异常与下列维生素过多有关的是(  )。

A.VitA    B.VitB1    C.VitC    D.VitD

11.下列营养素的量在母乳中含量低于牛奶的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E     D.蛋白质

12.足月新生儿体内贮存铁大约为(  )。

A.100mg      B.200mg      C.300mg      D.400mg

13.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孕中期孕妇膳食蛋白质增加量为()。

A.5g/dB.10g/dC.15g/dD.20g/d

14.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孕晚期孕妇膳食蛋白质增加量为()。

A.5g/dB.10g/dC.15g/dD.20g/d

15. 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不包括( )。

A.缺铁性贫血        B.缺锌所引致生长发育迟缓

C.缺乏维生素D所致佝偻病  D.缺钙所致骨质软化症

16.引起奶碱综合症的原因是( )。

A.钠缺乏  B.钙缺乏  C.钠过量   D.钙过量

17.孕妇叶酸缺乏时,会导致( )。

A.孕妇巨幼细胞贫血   B.婴儿巨幼细胞贫血

C.孕妇癞皮病      D.婴儿癞皮病

18.不能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的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A   D.铁

19.婴儿首先添加的辅食是( )。

A.细嫩的蔬菜    B.蛋黄和鱼类  C.肉类和蛋类  D.谷类及其制品

第五章 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

1.()不是辅助降血糖的保健食品的降糖原理。

(A)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B)分解膳食中的糖

(C)延缓肠道对糖和脂类的吸收   (D)参与葡萄糖耐量因子的构成

2.()不是微波加热的特点。

(A)加热速度快       (B)低温灭菌,保持营养

(C)水分保留率高      (D)节能高效

3.生鸡蛋清中含有()等抗营养成分,故鸡蛋不宜生食。

A.抗胰蛋白酶B.抗淀粉酶C.抗脂肪酶D.低聚糖

4.()不是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

A.符合营养学原理B.尽量减少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损失

C.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和口感D.经济合理、有利于推广

5.下列各种食品中,( )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A.鸭梨   B.菠萝   C.鲜枣    D.香蕉

6.( )不是营养强化的目的

A.弥补天然食物的营养缺陷   B.补充食品加工、储运及运输过程中的营养损失

C.改善食品检出的感官改善和质量 D.适应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

第六章 食品卫生基础

1.()不是食品杂环胺类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A)烹调温度         (B)食品中水分含量

(C)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D)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

2.()可用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作为食品腐败鉴定的化学指标。

(A)禽、畜肉类  (B)大豆类  (C)海产品类 (D)粮食类 E、蔬菜类

3.()整鱼是允许销售和加工的水产品。

(A)死黄鳝   (B)河豚鱼   (C)青皮红肉鱼   (D)鲨鱼

4.()是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最主要的临床特点。

(A)恶心、剧烈而频繁的呕吐    (B)上腹部剧烈疼痛

(C)低烧             (D)水样便

5..(  )不是食品中汞金属污染的毒作用特点。

A.汞在水产品中以甲基汞形式存在,植物性食品中以无机形式存在

B.二价无机汞在胃肠道的吸收率低于甲基汞

C.有机汞多引起急性中毒,无机汞多引起慢性中毒

D.甲基汞主要蓄积于肾脏和肝脏,并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6.消毒奶的卫生要求规定酸度(゜T)应小于等于(  )。

A.15.0     B.18.0     C.21.0     D.24.0

7.(  )是引起“肠原性青紫症”的主要食物。

A.长期储存牛奶    B.暴腌蔬菜     C.禽畜肉类     D.禽蛋类

8.(  )是引起“小人国幻觉症”的毒蕈中毒类型。

A.胃肠型       B.神经精神型    C.溶血型     D.脏器损害型

9.( )是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

A.禽蛋类  B.奶类   C.畜肉类   D.海产类

10.()是毒蕈食物中毒死亡率较高的类型。

A.胃肠炎型B.神经精神型C.溶血型D.肝脏损害型

11.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表明食品可能( )。

A.受霉菌污染  B.受酵母菌污染  C.受腐败菌污染  D.受肠道致病菌污染

12.( )不是粮谷类的主要卫生问题

A.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污染   B.细菌的污染

C.仓储害虫、有毒种子的混入  D.农药、重金属残留及掺伪

13.( )属于食物中毒的范畴。

A.暴饮暴食性胰腺炎  B.甲型肝炎  C.醉谷病  D.伤寒

第七章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

1.()是营养教育效果评价的正确叙述。

(A)近期效果是指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息、服务的变化

(B)中期效果是指行为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

(C)远期效果是指人们营养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

(D)营养教育的评价报告应该以远期效果为重点

2.()是评价群体摄入量的正确说法。

(A)以RNI作为切点,将低估人群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比例

(B)食物频数问卷资料可用于评价群体摄入量是否适宜

(C)锌摄入不足的概率可以使用EAR切点法进行评价

(D)能量摄入不足的概率可以使用EAR切点法进行评价.

3.( )不是地中海膳食结构的特点。

(A)膳食富含植物性食物,加工度低,新鲜度高

(B)红肉的食用频率较低,每天食用奶制品及鱼、禽和蛋

(C)以橄榄油作为日常烹调用油,因宗教原因禁止酒精摄入

(D)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 )不是佝偻病儿童可采用的防治措施。

A.选择维生素A、维生素D强化牛奶  B.多接受阳光照射

C.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D、补充鱼肝油等维生素D制剂

5.()是应用DRIS评价一段时间内个体摄入量的正确说法。

A.摄入量低于RNI则说明营养素的摄入量不足

B.摄入量高于EAR则说明营养素的摄入量是适宜的

C.膳食摄入的营养素量低于UL则说明发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较低

D.摄入量远高于RNI则说明摄入量不足的可能性极低

6.《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07)》推荐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

A.800mlB.1200mlC.1600mlD.2000ml

7.()不是克汀病患者可采用的防治措施。

A.服用碘化钾溶液B.肌注碘油C.多食海藻、海带D.多食用动物内脏

8.()不是对心血管系统有利的营养素。

A.钙和锌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E

第八章 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

1.()不是评价营养改善措施效果的指标。

A.投入B.产出C.效果D.效率

2.()是营养教育的远期效果评价。

A.目标人群知识、态度的变化B.行为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

C.目标人群营养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D.目标人群信息、服务的变化

3.双向交流除单向交流的过程外还包括()。

A.信息的核对B.信息的丰富C.信息的提炼D.信息的反馈

4.( )不是有关不同调查方法特点的正确叙述。

(A)面对面调查形式比较灵活,准确率较高

(B)自填式调查较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问卷回收率较高

(C)信函调查覆盖面较广

(D)电话调查问卷回收率较低

5.(  )可作为社区高血压人群营养教育的近期效果评价依据.

(A)目标人群对高血压与饮食行为关系的知晓率从35%提高到90%

(B)目标人群采用少盐烹调的比例从15%提高到60%

(C)目标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下降5%

(D)目标人群心脑血管发病率降低5%

6.()是营养教育的近期效果评价。

A.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息、服务的变化 B.行为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

C.目标人群营养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D.目标人群信息、服务的变化

7.()是以改善人民营养状况为目标,通过营养科学的信息交流,帮助个体和群体获得食物与营养知识、形成科学合理饮食习惯的教育活动过程,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A.健康促进B.营养教育C.社区管理D.营养管理

8.( )不是肥胖症的社区健康管理的重点人群。

A.规律锻练者   B.有肥胖家族史者   C.经常在外就餐者

D.确诊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

9.( )是营养教育的不正确的说法。

A.营养教育的对象包括个体和社区两种  

B.营养教育宣传途径包括个体和社区两种

C.营养教育材料要求内容科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D.营养教育必须通过近期、中期、远期评价来体现教育的效果

10.( )的基本交流模式是:

来源→加工→信息→渠道→解码→受者。

A.单项交流   B.双向交流   C.大众交流   D.参与式交流

11.( )不是社区营养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A.了解社区人群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   B.社区营养监测、干预和评价

C.社区营养改善              D.社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12.( )不是有关不同调查方法特点的正确叙述。

A.面对面调查形式比较灵活,准确比较高

B.自填式调查较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

C.信函调查复盖面较广

D.电话调查问卷回收率较高

13.营养教育的宣传途径包括个体传播、()、讲课、大众传播等。

(A)面对面交流 (B)电视   (C)报纸   (D)户外广告

14.营养教育效果评价中期效果主要指行为和()因素的变化。

(A)生活习惯   (B)相关危险   (C)膳食习惯   (D)饮食行为

15.(  )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预防疾病、增加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A.营养教育    B.健康教育    C.健康传播    D.社区营养教育

16.营养教育的(  )主要指行为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

A.近期效果    B.中期效果   C.远期效果     D.短期效果 

17.营养教育效果评价远期效果指人们营养健康状况和(  )的变化。

A.生活习惯    B.相关危险   C.膳食习惯     D.生活质量

18.营养教育的()主要指人们营养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

A.近期效果B.中期效果C.远期效果D.短期效果

19.营养教育的( )是目标人群的知识、态度、信息、服务的变化。

  A.近期效果  B.中期效果   C.远期效果   D.短期效果

第九章 相关法律、法规

1.()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的行为。

(A)保健食品为提供功效,加入少量药品

(B)加工销售新鲜的河豚鱼

(C)变价销售刚刚死亡的新鲜海蟹

(D)刊登保鲜食品对癌症有效率达90%的广告

2.()是《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正确叙述。

(A)优先发展奶业产业、粮食产业和食品加工业三个重点食物领域

(B)努力解决西部和北部两个重点地区的食物与营养发展问题

(C)努力解决儿童、妇幼、老年三个重点人群的事物与营养发展问题

(D)纲要实施由卫生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紧密协作,积极配合

3.我国食品卫生工作全面进入法制化管理的标志是()。

A.各省(市)食品安全条例的颁布

B.《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施行

C.《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施行

D.《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的颁布

4.《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确定2010年我国居民由植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应占()。

A.50%B.60%C.70%D.80%

5.《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确定2010年我国居民由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

A.10%B.20%C.30%D.40%

6.( )是符合《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

A.为掩盖豆腐的酸臭味而加入大量的添加剂

B.为防止肉类色泽发黑而添加大量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

C.为增加饮料的口感添加食用香精

D.老牛肉添加木瓜蛋白酶当作小牛肉

(二)相关知识(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职业技能鉴定)

第一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

1.记账法难于获得()膳食摄入情况

(A)家庭    (B)集体    (C)幼儿园     (D)个人

2.()是获得个人膳食摄入量资料最常用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

(A)称重法   (B)24小时回顾法  (C)记账法   (D)化学分析法

3.我国开展的4次全国营养调查中,均采用了()膳食调查方法。

(A)称重法     (B)24小时回顾法

(C)记帐法      (D)称重记账法

4.膳食调查中的标准人是指()。

(A)体重60Kg的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者

(B)体重63Kg的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者

(C)体重60kg的成年男子从事中体力劳动者

(D)体重63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