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5067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docx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

阅读文言文《狄青出奇兵》

  篇一:

狄青出兵

  狄青出兵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1题。

(12分)

  狄青出奇兵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

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之出战。

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①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

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②必以奇胜。

预③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

令军中:

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④;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

士卒皆如其教。

才遇敌,未接战,遽⑤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

虏人大笑,相谓曰:

“孰谓狄天使勇?

”时虏人谓青为“天使”。

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梦溪笔谈》沈括)

  注释:

①径:

一直②度:

考虑到③预:

事先④阳却:

装着退却⑤遽:

突然

  8.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

  易之(▲)再声,皆却(▲)

  9.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

  10.下列加点的“之”用法与“使之出战”中的“之”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声止则大呼而突之B、借旁近与之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1.翻译下列句子。

(2分)

  虏人大笑,相谓曰:

“孰谓狄天使勇?

  ▲

  12.文章在塑造狄青出兵之奇时为何反复写到虏人?

(2分)

  13.狄青两次出奇兵所用战术与下面四项中各历史人物所用战术一致的一项是(▲)(2分)

  A、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陈涉世家》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C、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隆中对》

  D、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

  8、(2分)认为?

?

容易对付、轻视、轻敌第二次9、(2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10、(2分)C11、(2分)敌人大笑,互相说:

“谁说狄青是天使神勇?

”12、(2分)以虏人的轻敌侧面衬托(1分)狄青的杰出的军事才能,善于迷惑敌人,兵出奇招,大获全胜。

(1分)13、(2分)D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宝元年间,党项常常侵犯边境。

当时刚刚招募的“万胜军”,还没有经过作战阵法的演习,与敌人作战经常败北。

狄青当了将领,有一天,把万胜军的旗帜全部交给虎翼军,让他们出战迎敌。

敌人望见这些旗帜,认为容易对付,全军径直冲过来,结果被虎翼军打败,兵士大概所剩无几了。

另一次,狄青在泾原带兵,曾经要以少数兵力抵挡人数众多的敌人,思虑到必须用计谋才能取胜。

事先告诫全军都放下弓箭,一律使用短兵器,传令全军,听到一声钲响就停止前进,听到第二声就严整阵容假装撤退,钲声一停,就高喊着冲向敌人。

士兵们都像他要求的那样上阵。

刚一遇敌人,还没有接火,钲声立刻响了起来,士兵们都停止前进;第二次钲声响起,又都撤退。

敌人大笑,互相说:

“谁说狄青是天使神勇?

”当时敌人称狄青为“天使”。

钲声突然停止,士兵们一下子冲向敌人,敌兵阵脚大乱,互相踩踏致死的不

  计其数。

  小时候练习跑步,父亲在我腿上绑上沙袋,没跑出多远,腿就像灌了铅似的,又沉又酸。

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后,我再也不想坚持了。

父亲问:

“你知道小鸟是怎么飞起来的吗?

  父亲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小鸟并没有翅膀,也跟其它的走兽一样,只能在地上行走。

一天,上帝把一些负担分成一小捆一小捆,绑在小鸟的背上,要它们把这些负担运到遥远的地方去。

起初,小鸟感到背上的负担很沉重,结果它们走着走着,背上的负担变得轻松起来。

等它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发现背上的负担已变成了一对美丽的翅膀。

  上帝给小鸟负担,其实是赐给了小鸟一对美丽的翅膀。

因为有了负担,才会努力地去承受负担;因为有了阻力,才会不断地去冲破阻力。

  是啊,负担是一对美丽的翅膀

  篇二:

文言文阅读题型合集

  文言文阅读

  (玄武一模)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0分)

  ①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

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

“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②③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

”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

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④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

“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

...⑤⑥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

”子列子笑谓之曰:

“君非自知我也。

以人之

  ⑦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

列御寇:

即列子。

②无乃:

恐怕。

③好:

赏识,喜爱。

④拊心:

手抚着

  心口,表示悲伤的样子。

⑤命:

这里指命苦。

⑥自知我:

凭自己的了解知道我是什么人。

⑦且:

将会。

  9.解释文中加点词。

(3分)

  去(▲)遗(▲)妻子(▲)

  10.下面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愚公移山》)..

  B.居君之国而穷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

  C.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或置酒而招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D.以人之言而遗我粟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此吾所以不受也

  ▲

  12.简要分析文中的列子是个怎样的人。

(2分)

  ▲

  9.(3分)离开送,赠送妻子孩子

  10.(3分)A

  11.(2分)这就是我不接受(送来的食物)的原因啊。

(“此”“所以”为关键词)

  12.(2分)从他拒绝接受郑子阳送来的食物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贪眼前小利、睿智(冷静、明智等)、有远见的人。

(简单分析1分,结论1分。

结论如答安贫乐道、不慕荣利之类不得分)

  (沿江区一模)【古文阅读】

  孙叔敖纳言

  ①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孙叔敖正衣

  ②③冠而见之,谓老人曰: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

  ④有说乎?

”父曰:

“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

  ⑤不知足者,患处之。

”孙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

  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注释】①令尹(yǐn):

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不肖:

不能干,没有贤德。

③受吏民之垢:

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④岂:

是不是。

⑤患处之:

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8.用斜线(/)为下面句子标出一处停顿。

(1分)..

  一国吏民皆为贺

  9.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孙叔敖为楚令尹项燕为楚将..

  B.子独后吊,岂有说乎公输盘不说..

  C.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死亦我所恶..

  D.位已高而意益下益慕圣贤之道..

  10.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和“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是(▲)(2分)

  A.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B.当余之从师也..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咨臣以当世之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4分)

  

(1)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

  

(2)敬受命,愿闻余教。

  ▲

  12.老人最后对孙叔敖提出的三条建议可概括为:

位高意下;▲;

  ▲。

(2分)

  8.(1分)一国吏民/皆为贺

  9.(2分)B

  10.(2分)D

  11.(4分)

(1)(2分)身份高贵了而对人骄横的人,百姓会离开他。

  

(2)(2分)接受(或“听从”)您的指教,愿意(或“想”)听听您其余的教诲(或“教

  导”“意见”)

  (各题画横线处每两处1分,全句表达不通顺扣1分)

  12.(2分)①官大心小;②禄厚不取。

(一点1分)

  (溧水一模)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1题。

(12分)

  狄青出奇兵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

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

  ①付虎翼军,使之出战。

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

又青在泾原,

  ②③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

预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

令军中:

闻钲一声则止;

  ④⑤再声则严阵而阳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

士卒皆如其教。

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

  卒皆止;再声,皆却。

虏人大笑,相谓曰:

“孰谓狄天使勇?

”时虏人谓青为“天使”。

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梦溪笔谈》沈括)

  注释:

①径:

一直②度:

考虑到③预:

事先④阳却:

装着退却⑤遽:

突然

  8.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

  易之(▲)再声,皆却(▲)..

  9.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

  10.下列加点的“之”用法与“使之出战”中的“之”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声止则大呼而突之B、借旁近与之..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1.翻译下列句子。

(2分)

  虏人大笑,相谓曰:

“孰谓狄天使勇?

  ▲

  12.文章在塑造狄青出兵之奇时为何反复写到虏人?

(2分)

  13.狄青两次出奇兵所用战术与下面四项中各历史人物所用战术一致的一项是(▲)(2分)

  A、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陈涉世家》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C、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隆中对》

  D、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

  8、(2分)认为?

?

容易对付、轻视、轻敌第二次9、(2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10、(2分)C11、(2分)敌人大笑,互相说:

“谁说狄青是天使神勇?

”12、(2分)以虏人的轻敌侧面衬托(1分)狄青的杰出的军事才能,善于迷惑敌人,兵出奇招,大获全胜。

(1分)13、(2分)D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宝元年间,党项常常侵犯边境。

当时刚刚招募的“万胜军”,还没有经过作战阵法的演习,与敌人作战经常败北。

狄青当了将领,有一天,把万胜军的旗帜全部交给虎翼军,让他们出战迎敌。

敌人望见这些旗帜,认为容易对付,全军径直冲过来,结果被虎翼军打败,兵士大概所剩无几了。

另一次,狄青在泾原带兵,曾经要以少数兵力抵挡人数众多的敌人,思虑到必须用计谋才能取胜。

事先告诫全军都放下弓箭,一律使用短兵器,传令全军,听到一声钲响就停止前进,听到第二声就严整阵容假装撤退,钲声一停,就高喊着冲向敌人。

士兵们都像他要求的那样上阵。

刚一遇敌人,还没有接火,钲声立刻响了起来,士兵们都停止前进;第二次钲声响起,又都撤退。

敌人大笑,互相说:

“谁说狄青是天使神勇?

”当时敌人称狄青为“天使”。

钲声突然停止,士兵们一下子冲向敌人,敌兵阵脚大乱,互相踩踏致死的不计其数。

  (雨花台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

  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

“不若也。

”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

  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且相如素贱人▲

(2)而君畏匿之▲..

  (3)臣等不肖▲(4)肉袒负荆▲..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的一组是()(2分)..

  A.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B.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C.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一个字填空。

(2分)成语“负荆请罪”源自本篇文章。

蔺相如对待廉颇传出的恶言,采取了“”的策略,而廉颇最后也被蔺相如的“”所感动。

  9.(4分)

(1)本来

(2)躲避(3)才能才华(4)背着

  10.(2分)B

  11.(4分)

(1)平庸的人尚且对这种情况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

(2)我这.........

  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把国家之急当做先而把私仇当做后啊!

”(每小题2分,加点处.........

  为得分点)

  12.(2分)避(或匿)宽(每空1分)

  【附:

参考译文】

  (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

“我做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凭着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

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

”扬言说:

“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

”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托辞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高下。

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在这种情况下,门客一齐规劝他说: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散布一些恶言恶语,您却怕他,躲着他,怕得太过分了。

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

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

  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

”门客回答说:

“(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

“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臣子们。

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

但是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

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

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把国家之急当做先而把私仇当做后啊!

  廉颇听到这话,解衣赤背,背着荆条,通过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家门请罪,说:

“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秦淮下关浦口一模)【古文阅读】

  愚公之谷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是为何谷?

”对曰:

“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

“何故?

”对曰:

“以臣①名之。

”桓公曰:

“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对曰:

“臣请陈之:

臣故畜②牸牛③,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

‘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

“公诚愚矣!

夫何为而与之?

”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再拜曰:

“此夷吾之过也。

使④尧在上,咎繇⑤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若有见暴⑥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请退而修政。

”(《说苑·政理》)..

  【注释】①臣:

自称。

②畜:

饲养。

③牸(zì)牛:

母牛。

④使:

假使。

⑤咎繇:

人名,法官。

⑥见暴:

见,被。

暴,欺凌。

  8.下列每组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以臣名之名之者谁(《醉翁亭记》)B.遂持驹去委而去之....(《孟子二章》)

  C.夫何为而与之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D.此夷吾之过也鹓...

  鶵过之(《惠子相梁》).

  9.下列句中的“以”和“明日朝,以告管仲”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

  谏》)

  10.请用“/”画出句中的停顿。

(画一处)(2分)

  此夷吾之过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

  1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3分)

  从“▲”这句话中看出桓公认为愚公真的是愚;从“▲”这句话

  中看出管仲认为愚公不愚,他洞察世事,只是有点无奈罢了。

管仲“修政”的主要方面是▲。

  8.(2分)D

  9.(2分)C

  10.(2分)此/夷吾之过也

  11.(2分)老者知道打官司断案(案件的诉讼)不公正,所以只好给他罢了。

(画线处为得分点,错两处扣1分。

  12.(3分)“公诚愚矣!

”或“夫何为而与之?

”(1分);“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1分)(完善)法制(1分,意近即可)。

  【译文】

  齐桓公外出打猎,追赶一头鹿,进入山谷之中。

看到一个老者就问他说:

“这叫什么山谷?

”回答说:

“叫愚公谷。

”桓公说: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回答说:

“因为我来命名的。

”桓公说:

“现在看你的形态举止,不是愚人啊,为什么因为你来命名呢?

”回答说:

“请让我告诉你:

我从前养了一头母牛,它生了一只小牛,小牛长大了,我卖掉小牛买了小马驹。

有年轻人说:

‘牛不能生马。

’于是牵着马驹离去了。

邻居们听说了,就认为我愚,所以命名这个山谷为愚公谷。

”桓公说:

“你的确愚啊!

你为什么给他呢?

”桓公于是回来了。

  第二天上朝,把这件事告诉管仲,管仲正了正衣襟拜了两拜说:

“这是我的过错啊。

如果是尧做君主,咎繇做法官,怎么会有人去取别人的马驹呢?

如果有别人像这位老者这样被抢夺,也一定会不答应。

老者知道打官司断案不公正,所以就给他罢了。

请让我回去修明政治。

  (六合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

  ①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

  ②③招张世杰。

天祥曰:

“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

  诗与之。

其末有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

“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

  ④⑤⑥泫然出涕,曰:

“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

  ⑦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

至燕,馆人供张甚盛。

天祥不

  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

?

?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

“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

张弘范,当时的蒙古军元帅。

②扞(hàn):

保卫。

③固:

坚决。

④泫(xuàn)然:

水滴下的样子。

⑤捄:

同“救”。

⑥二:

不忠诚。

⑦供张:

陈设帷帐及一切用具。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篇三:

2013-2014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X

  1.默写。

(8分)

  ⑴五岭逶迤腾细浪,。

  ⑵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⑶僵卧孤村不自哀,。

  ⑷人生自古谁无死,。

  ⑸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__________,。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⑹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

  2.古诗文名句积累。

(10分)

  ①陈涉太息曰:

“嗟乎,。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③月黑雁飞高,。

(《塞下曲》)

  ④__________,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

  ⑤玉勒雕鞍游冶处,。

(欧阳修《蝶恋花》)

  ⑥李白在《塞下曲六首(其一)》中描写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⑦《陈涉世家》一文中,陈涉认为起义根本原因是;他在发动起义时发出了这一反映人人平等观念的呼声。

  1.阅读《春》(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9分)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小题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

(2分)

  【小题2】词可以叠用,能加重语气,加深语意,并且还有不同的叠用格式,请在第①节中找出两种不同格式的叠词例子。

(各写出至少一个具体叠词)(2分)

  【小题3】第②节描写上很有层次,请找出语段中表现层次井然(描写顺序)的三个词语。

(3分)

  【小题4】下面是对第②节的评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从视觉、听觉、触觉角度写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B.这节的描写,色味俱全,虚实结合,动静相配,高低映衬,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

C.这节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春花的美丽。

D.这节表达方式多样,描写角度别致,多种感官并用,写出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愉悦。

  1.何陋轩记【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

孔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

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

于是人之及吾轩者,

  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嗟夫!

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

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

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蔡:

周代古国。

②上国:

国都。

③詈:

骂。

④郁:

阻滞。

⑤莳:

栽种。

⑥信:

通“伸”,伸张。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人皆以予自上国往”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祭以尉首B.以其境过清C.杀之以应陈涉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