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2345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表6表9.docx

文言文阅读表6表9

六文言句式

句式

分类

示例

说明

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文言判断句是指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作谓语用来表示判断的句子。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画士。

无标志判断句,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被动句

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②(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①“为天下笑”即“被天下人耻笑”

②“行将为人所并”即“快要被人吞并”

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欺于王”即“被大王您欺骗”

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受制于人”即“被人控制”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忠而被谤”即“忠诚却被诽谤”

无标志,即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逼兵势”即“被兵势所逼”

省略句

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疑问句

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等)提出问题

谁为哀者?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且焉置土石?

用疑问语气词的

壮士,能复饮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两例正常语序为:

汝之不惠甚矣!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

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②时人莫之许

③秦人不暇自哀

④忌不自信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②问女何所思?

③王见之曰:

“牛何之?

④何伤乎?

⑤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⑥吾谁敢怨?

⑦且焉置土石?

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

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②谁为哀者?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④国胡以相恤?

⑤臆!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

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②余是以记之。

③一言以蔽之。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⑤成语有:

夜以继日

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

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②唯弈秋之为听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唯陈言之务去

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状语后置

格式:

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

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格式:

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

②能谤讥于市朝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格式:

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定语后置

格式:

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荆州之民附操者。

3村中少年好事者。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

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

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格式:

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

格式:

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格式:

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格式:

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七文言翻译与断句

表一翻译原则

dch123

原则

解说

说明

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高考对文言文语句翻译的要求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和原文保持一致。

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要尽量作到美一些,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表二直译方法

方法

解说

示例

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

其中包括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制度名词等。

将它们保留下来,不要强行翻译。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译文;如果派烛之武去拜见秦君,秦军一定会撤退。

对译是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文言词语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为主,所以对译主要是将古代的单音节词换译成现代汉语对应的双音节词。

是故无(无论)贵(高贵)无贱(卑贱),无长(年长)无少(年少),道(道理)之所存(存在),师(老师)之所存也。

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了的词语,需要用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当的词语将之替换过来。

俄而(一会儿)崇韬人谢,因道之解焉。

(2005辽宁卷)

古代的通假字或古今字要用现代汉语对应地词语替换过来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智慧)明而行无过矣。

距(拒)关,毋内(接纳)诸侯。

文言中有时两个单音节词连在一起和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形式上一样。

这就需要将这两个单音节词拆开来进行翻译,不要误认成了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来翻译。

今齐地方(地方方圆)千里,百二十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跟随而且)师之

文言虚词部分只有语法功能却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不译,如音节助词、结构助词,发语词、语气词等。

有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没有实在意义,也应不译。

尤其要注意偏义复词的翻译。

;偏义复词的意义只偏指一边,所以只需翻译一个词语的含义,另一个词语不译。

今者(不译)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此诚危急存亡(“存亡”是偏义复词,意义偏指“亡”,“存”不能翻译)之秋也。

主要是省略句需要补出来。

古汉语讲究言简意丰,省略的内容特别多。

不补则语义难以完整。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主要是倒装句的翻译需要调换语序,使之和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一致。

夫晋,何餍之有?

译时应按“晋有何餍”的顺序,即“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表三文言翻译常见失误

dch123

失误

解析

示例

关键词辨认不明确,翻译没有重点

翻译固然要字字准确,句子通顺,但更要注意那些对理解文意最关键的词语。

就高考的评卷要点看来,也不是每个词语翻译都是得分点,得分点只能集中在关键词语上。

因为命题者独具慧眼选取的语句都是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的文句。

所以应在整体读懂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关键词的翻译。

而考生往往不注意这方面问题,平均用力,费时却不讨好。

这些关键性的词语主要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复词等

①闻天子所欲用周者,欲绝(一词多义)王之喜好也(2005天津卷)

②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名词用作动词“踩”)白石。

(2004湖南卷)

③学者(古今异义)当至于是而止尔!

(2005湖南卷)

④每月初得禄,裁(通“才”,仅仅)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2004全国卷Ⅲ)

虚词作用认识不明确,随意误译或不译

虚词究竟如何翻译?

存在着许多误解,最主要有两种。

一是认为虚词词义已经虚化,可以不用翻译;一是认为虚词也可以象实词一样都需要一一对译出来。

两种理解都走向了极端,应该有所分辨。

有部分虚词词义已经完全虚化而没有实在意义,如音节助词和部分结构助词等。

大多数虚词既有其基本用法,表示其语法功能,又有意义,能在现代汉语里找到相对的虚词加以解释。

如果对这些虚词不译,文句之“达”将无以依托。

另外有些考生因对虚词重视不够,对虚词的差别没有做细致的分析,导致在翻译时随意误译,以为无伤大碍,须不知,虚词误译,句子语法关系就会有天壤之别,整句意思随之会发生巨大变化。

①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2004湖南卷)

译文:

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②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2005湖南卷)

译文:

只因为它是旧有的东西而特别珍惜它。

③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2005湖北卷)

译文:

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说明:

例①“以”译为“凭借”,是介词,例②“以”译为“因为”是连词,例③“以”译为“把”,是介词。

这三例中的“以”似乎差不多,如果不译,句子无法完整,如果不作细细辨析,就会缪以千里。

句式结构不明确,一味对译

句式是翻译考查的重要方面,一般命题者选取句子是都仔细考虑了句子的句式特点。

因为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的句式上。

考生不明白这特点,一律一一对应,不考虑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别,必要的语序调整不明白,所以句子被翻译的不伦不类。

翻译应该关注两类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等。

判断句应译成“……是……”的结构。

侠曰:

“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2005全国卷Ⅰ)

说明:

“吾所不为也”是判断句,译为“这是我不做的事”。

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倒装句则必须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语序。

①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广东卷)

说明:

“见忌于上”是被动句,翻译时要调换语序成“被上司忌恨”。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说明:

“石之铿然有声者”是定语后置句,译时“铿然有声”要提至“石”前作定语。

③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2005天津卷)

说明:

“何求而不得”是宾语前置,调换语序后为“求何而不得”,译为:

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④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2004湖南卷)

说明:

是介词结构后置句,需将介词结构“于斯亭”提至“饮酒”前,翻译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

省略句则必须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因乞李氏以归。

(2005湖南卷)

说明:

“乞”后省略了“书”,必须补出,否则“乞”的就是“李氏”了,整句译为“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

文言固定结构的翻译

固定结构也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古汉语中大量存在,而在现代汉语里大多已经消失,考生不明了就没法翻译。

所以积累常见固定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固定结构主要有:

“何以……为?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什么……”),“孰与”(与……想比,哪一个更……),“无乃……乎?

”(大概……吧?

),“得无……乎?

”(莫非……吗?

),“奈……何”“如……何”“若……何”(这三个都可译为“把……怎么样”)。

直译与意译使用范围不明确,一味直译

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字句一一译出,力求保持原文风貌。

意译则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高考文言文翻译设置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所以必须坚持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但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的意蕴时,必须用意译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意译主要是针对古汉语中部分修辞方式如比喻、借代、互文、婉曲、用典等的翻译。

而部分考生不明白这道理,强行直译,译文要么不通顺、要么不能体现原意。

①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促织》)

译文: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还直挺挺地躺着,长时间的愁苦不堪。

说明:

比喻的目的是为了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东曦既驾”,现在已经不用,大多数人感到陌生,所以就不需要将比喻直译,否则译文就显得别扭。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说明:

这是互文,所以译时前后要对举。

表四文言断句

dch123

方法

解说

注意熟读精思和对内容大意全面理解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注意联系全文,先易后难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注意对话语言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如广东卷中的“史官曰”。

注意常用虚词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注意特殊句式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

“何……之有”(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无异乎?

)等,可以帮助断句。

注意固定结构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注意精研词性词义,明确语法结构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

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

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

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

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注意修辞手法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

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意相连的相同词语,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

例如《愚公移山》: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注意回头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

例如: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

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

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

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注意紧扣看课本,培养语感,不断实践。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

能力从何而来?

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

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

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八文言文阅读方法

表一文言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dch123

方法

解说

诵读法

诵读法是文言文阅读的一种传统而且十分重要的方法。

朱熹在《朱子蒙童须知》中就对诵读作了具体的阐释: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认为“诵读”的核心是要做到“三到”,同时对“心到最急”又作了强调,这里强调的是诵读中的理解。

一方面“诵”能增强阅读的刺激性,另一方面“读”能加深阅读的理解性,二者配合相得益彰。

通过对文言文的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对诗文全面深入的理解,这就是文言文诵读法。

在文言文的诵读中,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要读准字音,二是要读准句读,三是对句子要读出语气,四是要读出感情。

译读法

译读法就是在对文言文作初步解读的基础上运用对译、替换、保留、增删、调整等五种基本方法,进行口头或笔头翻译的练习。

面对一篇篇阅读材料,思考为何留,为何删,补什么,换什么,不断感知,逐步积累,慢慢养成口译或笔译的好习惯。

这样的读法就对文言词句由形而音、由音传义、由表及里,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感悟,再用现代语言把材料的内容表达出来,这就是一个化文为目的语言创造过程,不断地磨炼,便会逐步养成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读写法

读写法就是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阅读方式。

写,可以用笔记的形式,对学到的知识加以整理,如整理名言警句、文学常识、成语典故,梳理成条,分门别类,加强积累。

对于写景散文,可以改写为现代汉语的写景散文;对于史传类文章,可以改写为历史故事;对于文言文中的某些观点和看法,可以写思想评论,用现代的观念来审视古代作品;对于文言文写法的精妙之处,可以写一段艺术赏析文字。

这样读,就会对文言文的内容和写法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析读法

析读法即以分析为中心的阅读方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要对文章的语言、内容、写法等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可以是:

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梳理思路,把握文章基本结构;揣摩语言,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具体的阅读步骤是:

粗读——细读——精读。

三者各有侧重,而又互为表里。

品读法

品读就是在阅读中对文章着意揣摩、体味,抓住文章的精髓,读出深度,读出韵味。

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抓住品读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揣摩。

有的文章可以侧重品读文章的感情,如《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有的文章可以抓住文章的语言,如《膝王阁序》、《赤壁赋》;有的文章应抓住其细节描写,如《项脊轩志》;有的文章应抓住景和理的结合,如《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等等。

单元把握法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对文言文的编排都是按一定的主题进行的。

这种情况,阅读中就应采用单元把握法。

首先应把握各篇文章之同,在同中找规律;然后分析各篇文章之异,在异中析特色。

这样就既能把握一篇文章,又能把握一类文章的特色。

表二论述文类型

dch123

类型

示例

说明

对话式

《论语》、《孟子》等

善于抓住对话双方讨论的问题和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阐述的

话题式

《劝学》、《师说》、《论积贮疏》等

善于抓住讨论中话题的核心

借古讽今式

《过秦论》、《六国论》、《伶官传序》

注意写作的背景以及作者应用这些历史的作用和目的

表三文言论述类散文的阅读方法

dch123

方法

要点

解说

示例

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观点。

确认论题。

论题是一篇文章论述的问题和范围,可通过对标题、开头段或结尾段文字的分析来确认文章的论题,为对论点的分析做好准备。

在文言论述文的许多标题中,都包含了论题。

《劝学》,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论题是“劝勉学习”。

但也有一些篇目从题目中是看不出论题的,而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分析论点

分析文章开头。

好的文章往往是开门见山、一语破的,使读者一眼就能抓住要旨。

《六国论》一开始就先否定其他说法(“非兵不利,战不善”),再旗帜鲜明地提出白己的观点(“弊在赂秦”),这两句话统领全文,贯穿全篇。

分析文章中间。

有的文言论述文是在文中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进而归纳出中心论点的。

《论积贮疏》一文,先引古人的话和历史经验提出论题:

“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接着用了三个自然段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

一是古今对比,通过不事积贮造成了请卖爵子的严重情况,说明了积贮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天灾兵祸的假设,从不积贮的严重危害,论述了积贮的重要性;三是从正面论述了积贮的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就很自然地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接着再从正面阐述积贮对治国安民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积贮的具体措施。

分析文章结尾。

有的论述文由于论述的需要,往往在前文分析说理的基础上,到篇末才归结出中心论点,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

《过秦论》一文,前面四个自然段就是以叙述史实为主,逐层深入进行论证,最后一段通过对史实的对比分析,才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