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7444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4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docx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

心理测量问答题加答案

心理学复习题:

1)试比较4种测量量表:

类别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A:

类别量表:

测量上最低的形式是分类,在这里根据法则指派给事物某一类别的数字或其他标志仅是符号或称呼,没有任何数量大小的含义,因此用这类数字表示的量表叫做类别量表。

如:

电话号码。

等级量表:

等级量表除了具有类别量表的性质外,根据事物的性质和分派的法则,指派给每一类别的数字还具有等级性或序列性的特性,但不表示数与数之间的差距是相等的。

如:

学校考试的原始分数。

等距量表:

等距量表除了具有类别和等级量表的性质外,还要求一定数量差距在整个量表阶梯上都是相同的,换句话说,根据事物的性质和分派的法则,这时量表的各个部分的单位是相等的,但没有绝对的零点。

如:

摄氏温度量表。

比率量表:

比率量表是测量的最高水平,也是科学家们最理想的量表。

一个比率量表除了具有类别、等级和等距量表的性质外,还有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绝对零点。

如:

公制的长度(米)量表。

比较

2)试述测验定义的五个要素。

A: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

五个要素:

行为样组、标准化、难度客观测量、信度、效度。

行为样组:

行为样组是指能正确测量出被试某方面心理特性的一组试题。

而这组试题能否正确地测量出被试某方面的心理特性,取决于试题的性质和数量。

如果试题没有代表性,或者只有另一方面的代表性,那就不能用它来进行正确的测量。

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标准化的要求只是所有科学观察需要控制条件的一种特殊应用而已,这样,在测验的情境下,唯一的自变量是正在受到测定的个体的智能或人格特征。

常模是指某一标准化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

常模的功用是给测验分数提供比较的标准,从而对测验分数加以解释。

难度客观测量:

完满的客观性实际上是

到它所欲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考察一个测验效度的常用方法如下(以智力测验为例):

求测验结果与另一种已知其效度的标准化测验的相关;求测验结果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观察每项测题通过人数的百分比。

是否依年龄或年级的增加而增加;观测每项测题与全量表是否有连贯性。

3)试述如何正确使用测验,防止滥用。

A:

3-1测验要保密。

3-2只有够资格的心理测验工作者才能使用心理测验。

3-2-1测验的选择要慎重。

3-2-2测验的实施应控制误差。

3-2-3测验的记分要客观。

3-2-4要懂得如何解释测验分数。

3-3不能把一个原来良好的测验,不分时间、地区到处乱用。

3-4主试要对被试在测验实施中的反映和行为作出切实而详细的记录。

3-5要正确地使用测验,就要对测验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6一个好的测验工作者要有测验道德。

(书)

4)试述比纳方法的特性。

A:

2-2-1用年龄作准则

2-2-2明了心理过程有低级和高级之分

不足之处:

诊断高级心理过程的测题不很多;没有一定的测验手续;有许多测题的位置不对。

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对这类错误进行订正,遂有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问世。

在心理学史上,假使我们称冯特为实验心理学的鼻祖,我们不得不称比纳为心理量学的鼻祖。

(书)试比较智力结构的几种理论:

二因素论、多因素论、群因素论、查尔福德的三位智慧结构理论。

A: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塞斯顿的群因素论、吉尔福德的三维智慧结构理论都是采用因素分析的技术来揭示智力的结构的。

二因素论认为人类的智力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一个是一般因素称为g,一个是特殊因素称为s。

g因素和s因素合并起来就构成一个人智慧活动的总体。

根据这种说法,各种智慧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一般因素g,同时,又有其本身的一些特殊因素s。

而一般因素g乃是智力测验的对象,目前许多智力测验的测题都是通过广泛取样而求出g。

多因素论反对g因素的存在,认为一个人的智力,由许多分子组成。

各种智力测验之间的相关,是由于各种能力之间有共同元素。

共同元素多,则相关高,反则反之。

例如:

甲能力=A+B+C+D+E+F+G

乙能力=A+B+C+D+H+I+J

丙能力=D+E+F+G+K+L+M

上例内,甲能力与乙能力的共同元素是ABCD,甲能力与丙能力的共同元素是DEFG,而乙能力与丙能力的共同元素只有D。

共同元素并不是一般能力,而是各种特殊元素偶然相同而已。

在群因素论看来,智力不是多因素论所说的许多特殊能力的总和,也不是二因素论所说的g和s因素的综合体。

群因素论认为各种智力活动系分属七群,每群有一共同的基本要素,决定该群共同的表现。

这七种共同基本要素,又称七种基本智能,分别为:

数字计算能力、言语理解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词汇流畅性、推理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

三维智力结构理论

比较

5)试述维克斯勒智力量表的特点,哪十二个分量表。

A:

特点:

量表的以年龄为单位的,称为年龄量表,比纳的智力测验就属于此类。

它所测量的是一个儿童的智力相当于哪一个年龄水平。

现在要介绍的量表是作业差异度量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就属于此类。

在比纳量表上,测题或项目是按年龄排列的,而WISC-R不是这样,它将测题或项目按智力的不同侧面分类,分成了12个分测验,每种测验自成系统,譬如重述数目字,在比纳量表中重述三个数目字,隶属于某一年龄组,而重述四个数目字又隶属于另一年龄组,而在WISC-R中它们都属于数字广度的分测验中。

各分测验里的测题均按先易后难顺序排列。

十二个分量表:

韦氏从整体智力观点出发把智力分成言语和操作两个部分在WISC-R的言语量表中有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数字广度六个分测验;在操作量表中有图画补缺、图片排列、积木图案、物体拼组、译码、迷津六个分测验。

在韦氏量表中,除了计算全量表的智商外,还可以分别计算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

6)孟子说: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心理和物质一样都是可以测量的。

心理测量或心理测试是遵循科学方法和规则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度量的方法。

通过心理测试可以确定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发现其相对优势和不足,探索心理与行为变化的原因,预测未来活动结果或成功的可能性。

8)试从斯坦福成就测验与教育进步序列测验的区别的角度谈谈对教育测验、智力测验的异同的理解。

A:

教育:

结果、学习结果、特殊;智力:

能力、学习能力、一般。

网络

一)斯坦福成就测验

这是最早的综合学绩测验,适合于小学和初中。

测验的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中小学课程公认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测验分四种量表:

幼级量表,适用于小学一至三年级;初级量表,适用于小学三至四年级;中级量表,适用于小学五至六年级;高级量表,适用于初中一至三申级。

(二)教育进步序列测验

该测验是用来评定学生将课程中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它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大学二年级学生。

测验分为四级水平:

第一级水平适用于小学四至六年级;第二级水平适用于初中一至三年级;第三级水平适用于高中一至三年级;第四级水平适用于大学一至二年级。

测验内容包括阅读理解、听觉能力、写作短文、写作知识、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项目。

9)艾韦、杨清编,小学国语默读,诊断测验测量的是哪四种默读能力。

A:

艾伟、杨清编小学国语默读诊断测验测量的四种默读能力分别是:

迅速浏览、摄取大意的能力,细心阅读、记取细节的能力,综览全章、挈取纲领的能力,玩味文字、了解寓意的能力。

10)画一个假想的关于本学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双向明细表。

A:

11)试从心理测量学的角度阐释人格这一概念。

A:

什么叫心理学上的人格?

心理学与行为学上的区别。

智力从属于人格心理学中两者并列。

人格问题研究的复杂性。

效度很难保证、潜意识。

科学方法测量、细枝末节。

网络

心理学上所讲的人格是指:

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而此相对稳定的组织使个体于适应环境时,在动因(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气质)和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上各有其不同于其他个体之处。

12)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有哪十个临床量表,哪四个效度量表)。

A:

13)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测量的是那十六种人格因素。

剖析图比较。

A:

14)投射测验与人格自陈量表有哪些区别。

A:

投射测验就是给被试一个模糊而暧昧的刺激情境,使被试有一个机会来表示出内在的需求,以及许多特殊的知觉,和对该情境所作的各种解释。

通常有许多潜意识的东西,在自陈量表中常常不能显露出来,但在投射测验中就不同了。

自陈量表是有若干标准化了的问题,要被试回答其在一些不同的情境中是如何感情和活动的。

而投射测验不能告诉被试测验的目的,只能告诉这是一种想象测验,它只是提供被试相当自由的情境使其间接地充分说明他自己。

投射测验相比自陈量表更注重整体人格的分析。

自陈量表的记分比较客观,解释比较容易,不必象投射测验那样,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才能正确的解释和实施。

15)试述罗夏墨渍测验的记分系统。

A:

ppt

试述团体智力测验的优点与缺点?

PPT14YE

团体测验题型便于施测和记分,可在短时间内同时测试许多人,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团体智力测验在同一时间内测验许多被试,省时、经济,但结果不如个别测验准确可靠

谈谈你对智力测验与教育测验区分相对性的理解。

智力测验与教育测验区分相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最早期的理解是智力测验测量的是学习的原因,或者说因为聪明,所以能够学习;而教育测验则测量学习的结果,教育测验又名成就测验即反映这一阶段的认识.但这一认识已为智力理论的新发展所否定,现在的心理学家多认可,智力不仅是学习的原因,也是学习的结果.

第二期的认识是智力测验偏向于测量学习的原因和能力,教育测验偏向于测量学习的结果.但由于测验目的是被教育目的所决定的,现在的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不是让学生学到一些零散的知识,而主要是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在此情况下,再提教育测验偏向于测量学习的结果就显得不恰当了.

第三期的认识是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的测量对象都是能力,但前者偏向一般能力,后者偏向特殊能力.但这仍然同当代主流教育理念不合,因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而非只懂得一些技能的片面人.既然我们的教育目的如此,再提教育测验的测量对象是特殊能力就不合时宜了.

试运用所学的教育测量学知识评论现行高考语文学科考试的不足之处

在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欠思量的不足之处。

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有些“程式化”。

语言本是人类用来表达自己想法的工具,文字便是语言的载体,也是思维的载体。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字的表达应该是趋于自由的,不应该有太多条条框框的桎梏。

然而,就我的感觉,现在的语文教学却并不完全符合这一点。

而最应该具有自由表达性的作文这一个部分,对审题的要求更是严上加严,如果对题目的理解不能够与出题老师相符合,便会被无情地打入“跑题”的地狱。

我的看法是,对于一段话或者几个字的理解,本来就因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何必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一个逼仄的小空间里,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方向思考问题呢?

在严酷的高压下,有的学生本来文采斐然,热爱文学,竟然一次次跌倒在“审题”这个门槛,一下子丧失了对自己的信心,丧失了对语文的兴趣。

我想,语文考试中设置“作文”这一板块,初衷应该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练习用流畅而具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达到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而当逼迫学生按照一定的习惯去思考,不允许思维火花的碰撞;当曾经作为乐趣的写作变为了琢磨出题老师想法的苦差事,我想语文恐怕会失去一个又一个虔诚的爱好者。

如果在教学上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少一些程式化,少一些功利;多一些空间,多一些由爱而生的思考,相信语文在每个学生心中都会更加迷人美好,充满让人忍不住探求的吸引力。

而如果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领悟,获得真、善、美的享受,相信“以分为纲”会成为历史,语文会发挥其在“育人”上无法替代的作用。

如此,我认为便是语文教学最大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