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775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检测第三单元84

第三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燕然(yān) 被绮绣(pī) 缟素(gǎo) 以头抢地(qiǎng)

B.所恶(è)得我与(yú)休祲(jìn)免冠徒跣(xiǎn)

C.蹴尔(cù)一豆羹(gēng)加冠(guàn)分麾下炙(zhì)

D.曳屣(xǐ)怫然怒(fú)容臭(xiù)缊袍敝衣(yùn)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礼愈至(到达)     而君逆寡人者(违背)

B.呼尔而与之(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C.负箧曳屣(穿着)亦免冠徒跣(裸露)

D.会挽雕弓如满月(终将)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B.无从致书以观

C.故不错意也D.同舍生皆被绮绣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C.要离之刺/庆忌也

D.塞下秋来/风景异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当余之从师也     隶而从者

B.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无从致书以观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D.烨然若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亦不可以已乎

B.长跪而谢之曰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鱼,我所欲也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词有多种词牌,词牌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

B.《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故又称“苏东坡”。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便是苏轼的传记。

他与父亲苏辙、弟弟苏洵合称“三苏”,都位列“唐宋八大家”。

C.《送东阳马生序》《马说》《陋室铭》中,“序”“说”“铭”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

“序”多用来作为临别赠言,“说”可以叙事兼议论,而“铭”一般是用韵的。

D.孟子的文章喜欢用比喻说理,能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同时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体现了这两个特点。

8.古诗文默写。

(10分)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__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4)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秋瑾《满江红》)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9.(2018·荆门)综合性学习。

(5分)

材料一 在中央电视台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杭州快递小哥雷海为凭借其丰厚的积累及从容淡定的心态,勇夺冠军。

某杂志社编辑、北大高才生彭敏因盲目抢答,频频出错,心态失衡,只能再次获得亚军,与冠军失之交臂。

赛后,雷海为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获胜并不是偶然的,在走街串巷送快递的闲暇之余,就把随身携带的鉴赏词典拿出来背诵一两首,迄今为止已积累了几千首诗词。

材料二 经典传唱人霍尊以一曲《山居秋暝》得到了评委们的激赏。

霍尊在接到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组邀约后,为更好地感悟经典,获取灵感,曾外出采风近一年时间,驻足云山雾海,聆听春雨秋风。

最后,他把自己空灵的歌声,曼妙的古典乐曲合奏音与青春活力的合唱成员以虚拳叩击自己身体发出的伴奏音融合在一起,赋予经典以新的生命力。

(1)根据材料一,补齐以下对联。

(每行补充字数为5~11个字)(2分)

海为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彭敏不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典文化的“再中国化”、传统诗词的“新瓶旧酒”,让经典再次成为时尚。

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为我们的人生打好底色,请综合两则材料,谈一谈今后你将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至少答出三点)(3分)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0~11题。

(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0.虚实结合是这首词最突出的写法。

词中除了“醉里挑灯看剑”外,请你找出另外一句实写的句子。

(2分)

 

11.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12~15题。

(11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

厉害

B.万钟于我何加焉加:

增加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同“德”,感恩、感激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与步于中庭

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管夷吾举于士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

人性是恶的。

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三)(2018·沈阳)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6~19题。

(13分)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答李几仲书

见足下①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②白发,不得已而从仕。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

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有删改)

【注释】①足下:

敬称,您。

②偏亲:

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

③日力:

岁月。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窘于衣食          皆以美于徐公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公问其故

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1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

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19.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章。

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4分)

(1)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四)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20~23题。

(13分)

师说(节选)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①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②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③、苌弘④、师襄⑤、老聃⑥。

郯子之徒⑦,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注释】①所以:

用来……的。

②庸:

发语词,难道。

③郯(tán)子:

春秋时郯国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④苌(cháng)弘:

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⑤师襄:

春秋时鲁国的乐官,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⑥老聃(dān):

即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

⑦之徒:

这类。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2)吾从而师之(      )

(3)其贤不及孔子(      )

(4)作师说以贻之(      )

2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颓然乎其间者

B.余嘉其能行古道欲穷其林

C.学于余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吾从而师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前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作者认为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必须从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海滩上,一个小男孩在欢快地追逐浪花,一旁的妈妈笑着对爸爸说:

“这毫无意义的事,孩子也玩得不亦乐乎。

”爸爸正色道:

“追逐快乐不也是意义吗?

人生路上,有多少牵动我们喜怒哀乐的追逐,有多少激励我们上下而求索的追逐,有多少让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追逐啊!

请以《追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