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8065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docx

外科学五年制预防自制大纲

《外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012020

课程名称:

外科学

英文名称:

Surgery

课程性质:

专业课

总学时:

162学时(理论学时:

81学时),(实验、见习、讨论学时:

81学时)

学分:

9.0学分

适用专业:

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定向培养)

预修课程(编号):

人体解剖学(0101029)组织学与胚胎学(0101070)生理学(010201Y)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0601P)病理生理学(0102030)病理学(0103010)医学免疫学(0105019)药理学(0701010)诊断学(1010010)外科学基础(1010040)医学影像学(1010031)。

建议教材: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科学》第7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课程简介: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及其临床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外科学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和其他临床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

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配合投影、录像、电影、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适当开展课堂临床病例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一)目的要求:

1.了解颅内压增高的概念、病理生理和脑疝形成的机理及特殊检查方法。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病因。

3.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掌握脑疝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颅内基础知识的复习,包括:

相关解剖、生理

2.颅内压增高的机理、病因、病理和病理生理。

3.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4.脑疝形成的概念、病因及分类、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5.结合临床介绍典型病例,加强感性认识。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头皮、颅骨及脑各部分的解剖。

2.掌握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掌握原发性脑损伤(尤其是脑震荡、脑挫裂伤、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病情观察与处理原则。

4.掌握颅内血肿的治疗原则。

5.了解开放性颅损伤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6.了解颅脑损伤的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及国内分类标准。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颅骨骨折的类型、诊断和治疗。

2.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3.继发性病变的类型和表现。

4.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治疗,脑损伤的处理原则。

 

第二十二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常见颅内肿瘤、颅内血管病的诊疗原则。

2.了解不同性质的颅脑肿瘤的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椎管内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学时安排: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常见颅内肿瘤的类型、临床表现、诊治原则。

2.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诊治原则。

 

第二十四章颈部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外科治疗原则。

2.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原则及并发症的表现及处理。

3.了解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4.了解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5.了解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6.了解颈部肿物的诊治与处理原则。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颈部及甲状腺的局部解剖

2.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及术前准备。

3.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的原则和术后并发症。

4.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

5.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6.几种常见的颈部肿物的临床表现。

7.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四)示教内容:

病例示范: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

颈部肿块病例的临床分析。

第二十五章乳房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体格检查方法;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

2.了解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了解其预防方法。

3.了解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4.了解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5.了解乳头渗液的分类及鉴别诊断。

6.了解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7.掌握乳腺癌的高危因素、病理分型、转移途径;了解其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指征和方法。

8.了解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发展趋势。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乳房的解剖生理概要,常见症状与体格检查,常用辅助检查方法。

2.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3.乳腺纤维腺瘤及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5.常见乳房肿块与乳头渗液的分类与鉴别诊断。

6.乳腺癌的发病概况、高危因素、常用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临床分期,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的指征和原则,不同期别乳腺癌综合序贯治疗原则及发展趋势。

(四)讨论课内容:

掌握乳房和腋窝淋巴结的检查方法;结合具体临床病例讨论常见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二十九章肺部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肺癌的病理、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掌握肺结核胸部改形术的适应症、手术要点。

3.熟悉肺结核外科治疗的原则。

4.熟悉肺结核肺切除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5.了解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6.了解肺部其它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肺癌的病理、分期、临床表现与诊断及手术治疗。

2.肺结核外科治疗的原则。

3.肺结核肺切除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四)自学内容:

肺部其它良性疾病(如肺大泡、支扩、肺结核),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

(五)示教内容:

肺癌病例示范或病案讨论,胸部X线片和CT片,电化教学片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等。

第三十章食管疾病

(一)目的要求:

1.熟悉食管癌的病理、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了解食管良性肿瘤,腐蚀性食管灼伤,贲门失驰症,食管憩室等食管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食管癌的病理、临床表现。

2.食管癌的分期。

3.食管癌的诊断。

(四)自学内容:

食管良性肿瘤、腐蚀性食管灼伤、贲门失驰症、食管憩室等食管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五)示教内容:

食管癌病例示范或病案讨论,X线食管着影片、CT片、纤维胃镜,病理标本等电化教学片以及围手术期处理。

 

第三十七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的手术适应证和术后并发症防治。

3.掌握胃癌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分期、诊断与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2.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的手术方式及术后主要并发症防治。

3.胃癌的病理大体类型、扩散与转移、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分期、诊断与治疗原则。

(四)自学内容:

1.胃十二指肠的解剖生理概要。

2.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

(五)示教内容:

1.病例示范:

结合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2.通过观摩胃癌手术或录像,了解根治性远侧胃大部切除手术操作。

第三十八章小肠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肠梗阻的病因、分类、病理和病理生理。

2.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掌握单纯性肠梗阻与绞榨性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4.了解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5.了解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短肠综合征、小肠肿瘤的诊治。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肠梗阻的病因、分类、病理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3.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短肠综合征、小肠肿瘤的诊治。

(四)实验(见习)内容

床边介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三十九章阑尾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病理分型。

3.了解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病理分型、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小儿、妊娠期、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3.慢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四)实验(见习)内容:

1.结合临床病例,讨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通过手术录像示教阑尾切除术的操作步骤。

第四十章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和痔的诊断和治疗。

2.掌握结肠癌、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转移途径、诊断、治疗和手术原则。

3.掌握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指征

4.掌握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原则

5.了解直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6.了解结肠、直肠与肛管的解剖和检查方法。

7.了解乙状结肠扭转、直肠脱垂。

和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的诊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

5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结肠、直肠与肛管的解剖概要,直肠与肛管的检查方法。

2.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3.肛瘘和痔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5.结肠癌、直肠癌的病因、病理类型、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术前综合治疗原则和手术根治原则

(四)见习内容:

1.讲解并示范直肠指检方法。

结合病例,介绍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和痔的临床特点,讨论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结合临床病例,介绍结肠癌、直肠癌的病理特点、诊断方法、综合治疗方法和手术根治方式。

第四十一章肝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肝脓肿的病因、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肝解剖生理概要。

4.了解肝包虫病病因、诊断、治疗方法。

5.了解肝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

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阿米巴肝脓肿的诊断及手术指征。

2.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情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3.肝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的诊断治疗。

4.肝包虫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四)见习内容:

1.结合原发性肝癌病例、分析疾病特点、化验和影像学表现,讨论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多媒体演示肝癌手术切除。

第四十六章胰腺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临床分型、局部并发症以及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原则。

2.掌握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慢性胰腺炎的病理、诊断和治疗。

4.了解胰腺囊肿的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5.了解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临床分型、局部并发症;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手术治疗指征和方法。

2.胰腺癌的诊断依据与壶腹周围癌的鉴别,手术治疗原则。

(四)自学内容:

1.胰腺解剖生理要点。

2.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囊肿的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3.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五)示教内容:

1.示范急性胰腺炎病例、病史体检资料结合检验和影像学检查,组织讨论,分析诊断和治疗。

2.分析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的影像学资料了解其典型影像学特点,讨论与良性的胆道阻塞性疾病的鉴别。

 

第五十七章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概况。

2.掌握肾癌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辅助疗法。

3.了解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尿路上皮性肿瘤发病多中心性、多病灶性的特点及其意义。

4.掌握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5.了解睾丸、前列腺癌及阴茎癌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

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概述。

2.肾癌、肾母细胞肿瘤和肾盂癌的病理特点、转移途径、临床表现、X线检查、鉴别诊断、手术治疗原则以及对放射、化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评价。

3.膀胱肿瘤的病因和病理,膀胱肿瘤的诊断——尿脱落细胞检查、尿流式细胞计数(FCM)膀胱肿瘤抗原(BTA)膀胱镜和活组织检查及泌尿系统造影、CT。

各期膀胱肿瘤的治疗原则(TUR-BT、膀胱部分切除、膀胱全切除)。

4.睾丸肿瘤、阴茎癌、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介绍泌尿系肿瘤的肿瘤标志物的基础知识。

(四)见习内容

病例示教:

肾癌和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并加以讨论。

第六十一章骨折概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骨折定义、病因、分类、移位机理、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2.熟悉骨折的急救及治疗骨折的原则。

3.熟悉开放性骨折的处理特点;熟悉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的防治原则。

4.熟悉手法复位的基本要求及固定的操作方法(小夹板、牵引术及石膏绷带)。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和骨折移位的原理。

2.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常见并发症。

骨折愈合过程及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的防治原则。

3.骨折的急救及原则。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四)实验(见习)内容:

1.床边介绍典型骨折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

2.结合幻灯、X线片示范骨折移位并讲解其机理,复位的结果;X线示范骨折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的表现。

3.示范骨折复位的原则如:

手法复位,牵引以及小夹板、石膏托或管形绷带的包扎法。

三、考核方式

闭卷+见习成绩

四、成绩评定

闭卷×80%+见习成绩×20%

审核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