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8848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docx

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

2017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

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答案 C

解析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套袋→授粉→套袋;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其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2.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

答案 C

解析 基因型对表现型起决定作用,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也相同,环境条件同时影响表现型,A项正确;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B项正确;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有纯合子出现,C项错误;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D项正确。

3.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答案 C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

4.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

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

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

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答案 D

解析 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由于子代牛的数量较少,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5.(2013·山东,6)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答案 C

解析 若Aa分别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并淘汰隐性个体,则后代都为(1/4AA+1/2Aa+1/4aa),淘汰掉aa则F1代Aa的基因型比例都是2/3。

而若F1代再自交则其后代是1/3AA+2/3Aa(1/4AA+1/2Aa+1/4aa),淘汰掉aa以后,得到的后代F2是3/5AA+2/5Aa,Aa所占的比例是0.4;若F1代再随机交配则可先计算出F1的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2/3和1/3,依据遗传平衡可计算出F2中AA=4/9、Aa=4/9、aa=1/9,淘汰aa之后则Aa=1/2,由此推知图中曲线Ⅱ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曲线Ⅲ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进而可知B项正确;曲线Ⅱ所示F2代的A、a基因频率分别为3/4和1/4,则随机交配后代中AA=9/16、Aa=6/16、aa=1/16,淘汰aa后,则F3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5,所以A项正确;Aa分别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不淘汰隐性个体,F1代Aa的基因型频率都是1/2,若F1代再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则图中曲线Ⅰ是Aa随机交配的曲线。

而若F1代再连续自交Aa的基因型频率=(1/2)n,F2中Aa=1/4,则可推知图中曲线Ⅳ是自交的结果,曲线Ⅳ中在Fn代纯合子的比例是1-(1/2)n,则比上一代Fn-1增加的数值是1-(1/2)n-[(1-(1/2)n-1)]=(1/2)n,C项错误;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这两者都不存在选择,所以不会发生进化,A和a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D项正确。

6.遗传学斑秃又称早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由B、b基因控制),患者出现以头顶为中心向周围扩展的进行性、弥漫性、对称性脱发,一般从35岁左右开始。

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女性病例仅表现为头发稀疏、极少全秃。

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会正常;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出现早秃。

一个早秃男性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早秃女儿和一个正常儿子,若夫妇双方再生一个孩子患早秃的概率为(  )

A.1/2B.3/4C.1/4D.3/8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男性中基因型为BB和Bb的均患早秃,基因型为bb的正常;女性中基因型为BB的患早秃,基因型为Bb、bb的表现正常。

所以其所生早秃女儿的基因型为BB,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bb,故该夫妇双方的基因型均为Bb。

从理论上分析,这对夫妇生出的基因型为BB的个体不论男女均患早秃,基因型为Bb的个体若是男性则患早秃,若是女性则正常。

所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早秃的概率为1/4+(1/2)×(1/2)=1/2。

7.(2012·安徽,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

,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

,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条件可知,该种群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的基因型为RR、Rr,二者在种群中各占4/9,即在具有生殖能力的群体中各占1/2,故该种群所产生的配子比例为R∶r=3∶1,r配子的概率为1/4,故子代中基因型为rr的个体的概率为1/4r×1/4r=1/16rr。

8.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答案 C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正确。

9.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它们接连生下三只小羊都是白色的。

若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  )

A.一定是白色的B.一定是黑色的

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答案 C

解析 两只杂合子白羊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白羊的可能性为

,黑羊的可能性为

10.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第一组全部让其自交,第二组让其自由传粉。

第一、二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A.1/9、1/6B.3/8、1/9

C.1/6、5/12D.1/6、1/9

答案 D

解析 Aa自交后代去掉隐性个体后基因型及比例为:

1/3AA、2/3Aa,该群体产生配子A、a的概率分别为2/3、1/3,若让其自交后代中aa所占比例为2/3×1/4=1/6;若让其自由传粉,后代中aa所占比例为1/3×1/3=1/9。

11.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

Cb-黑色、Cc-乳白色、Cs-银色、Cx-白化。

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交配组合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乳白

白化

1

黑×黑

22

0

0

7

2

黑×白化

10

9

0

0

3

乳白×乳白

0

0

30

11

4

银×乳白

0

23

11

12

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

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

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

答案 A

解析 亲代黑×黑→子代出现黑和白化,说明黑(Cb)对白化(Cx)为显性。

亲代乳白×乳白→子代出现乳白和白化,说明乳白(Cc)对白化(Cx)为显性。

亲代黑×白化→子代出现黑和银,说明黑(Cb)对银(Cs)为显性,银(Cs)对白化(Cx)为显性,故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A项正确;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有10种,B项错误;根据四组交配亲子代的表现型关系可以确定C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C项错误;由于四种等位基因间存在显隐性关系,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D项错误。

12.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

隐性性状

均为显性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相应染色体

Ⅱ、Ⅲ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  )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B

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故选②×④或③×④。

13.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

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是(  )

A.YYRR×YYRrB.YYRr×YyRr

C.YyRr×YyRrD.YyRR×YyRr

答案 B

解析 YY与Yy的比例为1∶1,RR∶Rr∶rr的比例为1∶2∶1,所以第一对是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杂交的结果,第二对是杂合子自交的结果,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

14.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设控制三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C、c表示,亲代为AABBcc与aabbCC,F1为AaBbCc,F2中A__∶aa=3∶1,B__∶bb=3∶1,C__∶cc=3∶1,所以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是:

×

×

;在F2的每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中的纯合子占

,故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

15.(2015·海南,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答案 D

解析 孟德尔指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他不支持融合遗传,A错误;孟德尔指出,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而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是减数分裂,B错误;根据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四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每对等位基因可产生三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子代基因型有3×3×3×3=81种,C错误;同理,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每对等位基因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正确。

16.(2013·天津,5)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子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答案 B

解析 根据遗传图谱F2出现9∶3∶3∶1的分离比,大鼠的毛色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设亲代黄色、黑色大鼠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则F1AaBb(灰色),F2中A_B_(灰色)、A_bb(黄色)、aaB_(黑色)、aabb(米色)。

由此判断大鼠的体色遗传为不完全显性,A选项错误;F1AaBb×AAbb(黄色亲本)→A_Bb(灰色)、A_bb(黄色),B选项正确;F2中的灰色大鼠有AABB的纯合子,C选项错误;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

×

,D选项错误。

17.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是独立遗传的。

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答案 D

解析 遗传图解如下:

 高秆抗病∶高秆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感病

 9  ∶ 3  ∶  3 ∶  1

根据9∶3∶3∶1的比例可知,两亲本的基因型相同,均为TtRr,其后代群体中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

18.现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测交类型

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父本

母本

AaBb

Aabb

aaBb

aabb

F1

1/7

2/7

2/7

2/7

F1

1/4

1/4

1/4

1/4

A.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可能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

C.将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D

解析 根据F1与乙的测交结果可知,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可能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

由表中所示正反交结果F1作为母本与乙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可见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9.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

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

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让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1,F1再进行自交,F2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都能稳定遗传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结合的概率相同

C.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占9/16

D.F2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比例为3∶1,抗锈病与易感锈病的比例为3∶1

答案 D

解析 F2中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基因型是ddRR和ddRr,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A项错误;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B项错误;F2中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占3/16,C项错误;F1的基因型为DdRr,每一对基因的遗传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项正确。

20.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P

F1

F2

甲×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15∶1

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A.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答案 D

解析 根据甲与非凸耳杂交后得到的F1自交,F2出现两种性状,凸耳和非凸耳之比为15∶1,可以推知,凸耳性状是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项正确;由于甲、乙、丙与非凸耳杂交,F1都只有一种表现型,且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推知,甲、乙、丙均为纯合子,B项正确;由于甲×非凸耳得到的F2凸耳∶非凸耳=15∶1,说明非凸耳是双隐性状,甲是双显性状的纯合子,乙×非凸耳得到的F2凸耳∶非凸耳=3∶1,说明乙是单显性状的纯合子,故甲与乙杂交得到的F2中一定有显性基因,即一定是凸耳,C项正确;由于丙×非凸耳得到的F2凸耳∶非凸耳=3∶1,故丙也为单显性状的纯合子,因此乙×丙杂交得到的F1为双杂合子,F2为两种表现型,凸耳∶非凸耳=15∶1,D项错误。

21.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每产生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桃子增重15克,故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210克。

甲桃树自交,F1每桃重150克。

乙桃树自交,F1每桃重120~180克。

甲、乙两树杂交,F1每桃重135~165克。

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是(  )

A.甲AAbbcc,乙aaBBCC

B.甲AaBbcc,乙aabbCC

C.甲aaBBcc,乙AaBbCC

D.甲AAbbcc,乙aaBbCc

答案 D

解析 因为一个显性基因可使桃子增重15克,由甲桃树自交,F1每桃重150克,知甲桃树中应有两个显性基因,且是纯合子;又由乙桃树自交,F1每桃重120~180克,知乙桃树中应有两个显性基因,且是杂合子;甲、乙两桃树杂交,F1每桃重135~165克,进一步确定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和aaBbCc。

22.某二倍体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基因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

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再用所得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 A

解析 从F1的测交结果可以推测出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ABD、ABd、abD、abd,基因A、B始终在一起,基因a、b始终在一起,说明基因A、B在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基因D和d在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3.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

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A.Aabb×AAbbB.aaBb×aabb

C.aaBb×AAbbD.AaBb×AAbb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单列鳞为双显性,野生型鳞和无鳞为单显性,散鳞为双隐性。

Aabb×AAbb后代无单列鳞鱼,排除A;aaBb×aabb后代也没有单列鳞鱼,排除B;aaBb×AAbb后代的表现型符合题意,F1中的单列鳞鱼是双杂合子,即AaBb,理论上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比例应为9∶3∶3∶1,但由于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故出现6∶3∶2∶1的比例,C正确;D选项中的AaBb的表现型是单列鳞,与题意不符。

24.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将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和纯合的结卵圆形果实的荠菜杂交,F1全部结三角形果实,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结三角形果实的植株∶结卵圆形果实的植株=15∶1。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对F1测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C.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的植株的基因型有四种

D.结卵圆形果实的荠菜自交,子代植株全结卵圆形果实

答案 D

解析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5∶1,推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假设控制荠菜果实形状的基因为A、a和B、b,F1测交,子代表现型与比例为结三角形果实的植株∶结卵圆形果实的植株=3∶1,B错误;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的植株的基因型只有AABB、AAbb和aaBB三种,C错误;结卵圆形果实荠菜的基因型为aabb,为双隐性性状,该种荠菜自交,子代植株全结卵圆形果实,D正确。

25.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

若让F1蓝色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

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

A.蓝∶鲜红=1∶1B.蓝∶鲜红=3∶1

C.蓝∶鲜红=9∶1D.蓝∶鲜红=15∶1

答案 D

解析 F1蓝色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鲜红色品种测交,后代中蓝色∶鲜红色=3∶1,说明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纯合子表现为鲜红色;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可分别表示为AABB、aabb,F1蓝色植株AaBb自交,F2中鲜红色植株占1/16,所以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蓝色∶鲜红色=15∶1。

26.在一个自然种群的小鼠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

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

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

D.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分析知,当个体中出现YY或DD时会导致胚胎死亡,因此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YyDd1种;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yyDd)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

二、非选择题(48分)

27.(9分)狗的毛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

黑毛(A__B__)、褐毛(aaB__)、红毛(A__bb)和黄毛(aabb)。

图中为狗控制毛色的基因及其所在常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小狗的毛色为________,基因A、a与________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正常情况下,如果这只小狗产生了如图乙所示的卵细胞,可能的原因是在__________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所致,该可遗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