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0449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docx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

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

这是小班集体活动科学教案4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小金鱼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尝试用语言描述、动作模仿等方式表达对金鱼的认识。

  3.萌发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金鱼的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出有关金鱼的话题

  教师:

小朋友们见过金鱼吗?

大家一起看看视频上的小金鱼吧!

  教师:

小金鱼是什么样的?

你最喜欢金鱼的什么地方?

  二、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

  教师:

小金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它的头上是什么样的?

像什么形状?

  教师:

金鱼的鱼鳍长在哪里?

它的尾鳍像什么?

  三、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

  教师:

金鱼生活在哪里?

它是怎么游得?

请你来学一学。

  教师:

金鱼吃什么?

它是怎么吃东西的?

请你来学一学。

  活动反思:

  针对本次活动,我觉得最大的不足在没有给幼儿准备真正的小金鱼给幼儿观察,小班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

小班幼儿已有了一些对金鱼的了解,但了解的较肤浅,不全面,较分散。

活动中将采用比较丰富多样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内容。

将根据幼儿自己的独特的认知特点,采用让幼儿观察,观察金鱼吃食,模仿小金鱼游一游,模仿小金鱼吃东西等一系列活动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活动目标基本达到,幼儿对金鱼的认知进一步提升,本次活动是比较成功的。

第2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滚一滚》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的身边取材,小班幼儿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及事物一直都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总喜欢摸摸这,看看那,我们应该在平时多给他们一些自由探索的机会,引发幼儿对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进行再观察,再探究。

于是我就选择了这节科学活动《滚一滚》。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对不同物体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2、在探索、观察各种物体滚动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发现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3、能体验探索滚动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初步感知发现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

  在探索、观察的过程中对不同物体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会滚动的东西,如皮球,薯片筒,圆柱、圆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积木,瓶子,圆柱形干电池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导入课题。

  1、师:

前几天,魏老师请小朋友收集了很多材料宝宝,现在请小朋友把材料宝宝拿出来,玩一玩,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各自经验,引导幼儿说出刚才是怎么玩的。

  

(二)幼儿再次操作,引导幼儿探索滚动的物体。

  师:

你的材料宝宝能滚动吗?

为什么?

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解释物体滚动的原因:

知道圆形的东西都能滚动起来。

  师小结:

圆形的东西都能滚动起来,方形、三角形的东西不能滚动。

(评析: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比较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是否能滚动)

  (三)出示图表记录,引导幼儿发现滚动的物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滚动现象的理解。

  师:

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新的本领,现在请小朋友帮魏老师找一找,哪些物品会滚动?

  (四)拓展幼儿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能够滚动的物体。

  师:

今天我们玩了滚一滚的游戏,知道了圆形的东西能够滚动,在生活中你发现有什么东西也是滚动的呢?

  (五)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来源于孩子的生活,是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以幼儿的操作探索为主,且紧密围绕着“滚动”这个有趣的现象而展开,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机会和条件,淡化了“教和学”的界限,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玩滚动游戏的乐趣,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玩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2、活动内容有趣,操作性强,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在探索活动中,层层递进加深了探究难度,但是在教师的适时指点和引导下使得难点迎刃而解,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气氛中进行,让幼儿始终保持浓烈的兴趣,使教育极富感染力,效果甚为理想,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活动环节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活动中以球为切入点,在二次操作的过程当中,逐层递进、层层加深,教师有层次、有步骤的抛出探索要求,幼儿带着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每个环节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有助于推进幼儿较深入探究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和它们的不同现象,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体验发现的乐趣。

  4、实效性强,面向全体幼儿,共同参与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使每位幼儿都有参与探索和发现的机会,所有的科学现象都是让幼儿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的。

真正让每个幼儿做到在“玩中学”“做中学”促使幼儿自主地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活动中不足的是:

本次活动有些单一,活动过程中只探索了哪些物体能够滚动,哪些物体不能够滚动,其实不同的滚动物体他们的滚动面也的不一样的,这点应该在活动中也有所体现,让幼儿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第3篇、小班科学什么不见了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都需锻炼。

本班幼儿在平时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观察力差,为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只勺子。

2、白糖、果珍、黄豆、红豆等。

  活动过程

  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

1)观察教师实验:

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看不见了、溶化了)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还能看见、不溶化)问:

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

(盐、果珍、奶粉等)教师小结:

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

  2、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

  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

白糖、果珍、黄豆、红豆等。

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3)交流实验结果:

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

  3、提问个别幼儿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

怎么样了?

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并愿意主动地将自己的发现与老师小朋友分享。

通过每位幼儿亲自动手做实验,并发现有的东西放在水里溶化了,看不见,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不能溶化,看得见。

由于实验的操作过程充满乐趣,激发了幼儿的对活动的兴趣。

同时,在活动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材料的多样性,和工具的便捷性,在今后的活动将多注意这些不足之处,尽量做到完美

第4篇、小班科学白天与夜晚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幼儿天生好动,好奇心强。

对有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参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也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针对幼儿这一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观察白天与黑夜,了解它们的明显不同。

从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激发幼儿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有观察白天与黑夜的兴趣,了解它们的明显不同。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对人物红红、小鸟、牵牛花形象已熟知。

  2、PPT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出示事物图片。

这张照片美吗?

你们能看出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吗?

你怎么知道是晚上?

  小结:

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夜晚悄悄来临了。

  二、欣赏、对比(PPT)

  1、大胆猜测黑夜里看到的事物在做什么?

  1)我们的三个朋友在哪儿?

他们会在做什么呢?

(鼓励幼儿猜测)

  2)红红小朋友在哪儿呀?

  (猜测一:

树下或花园里,这么晚树下和花园里还有人吗?

红红一个人会不会害怕,所以小朋友在夜晚会在哪儿呀?

  (猜测二:

房间里,睡觉)

  小结:

夜里,小朋友都进入了甜甜地梦乡。

  3)小鸟会在哪儿呀?

它在睡觉吗?

  小结:

小鸟在温暖的鸟窝里睡着了

  4)我们已经找到了几个朋友?

还有谁没找到?

(牵牛花)

  牵牛花会在哪儿呀?

他会不会也在睡觉呀?

  (对比)这里的牵牛花和栅栏上的牵牛花一样吗?

(开着、闭着花瓣,对呀夜里牵牛花的花瓣闭起来了,就象小朋友盖着被子合拢着睡着了)

  5)夜晚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点击播放)夜晚悄悄来临了。

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小朋友进入甜甜地梦乡,小鸟躺在鸟窝里睡着了,牵牛花合上美丽的花瓣。

  6)好听吗?

你感觉怎么样?

夜晚美不美?

对呀夜晚很美,静悄悄的。

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安静美丽的夜晚吧。

  2、大胆猜测白天这些事物又会再做什么?

  1)(PPT,白天与黑夜出现过的事物)变变变,看看这一张照片还是夜晚吗?

那这是什么时候?

你怎么知道的?

(太阳公公咪咪笑,白云姐姐飘呀飘)那白天我们的好朋友还会在睡觉吗?

那你觉得白天他们会在干么呢?

(幼儿随意猜测)

  2)猜了半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们:

红红、小鸟、牵牛花太阳公公出来了,你们在干什么呀?

快点听听他们自己的介绍吧!

太阳公公咪咪笑,白云姐姐飘呀飘小朋友们做游戏,小鸟小鸟飞呀飞,牵牛花儿露笑脸,白天白天来到了。

  白天是怎样的?

(白天是热闹的、有趣的)那我们来表演一下白天吧。

  小结:

有趣的白天真热闹。

  3、对比

  (点击对比图片)白天小朋友们做游戏,夜晚小朋友进入甜甜地梦乡。

白天小鸟小鸟飞呀飞,夜晚小鸟躺在鸟窝里睡着了。

白天牵牛花儿露笑脸,夜晚牵牛花合上美丽的花瓣,所以白天是热闹的,而夜晚是静悄悄的。

  小结:

原来白天许多动物、小朋友都出来活动了,所以白天真热闹。

到了晚上它们都睡着了,所以夜晚静悄悄。

  活动延伸:

  除了这三个朋友外,还有哪些朋友在白天和夜晚做的事情也不一样,如小花猫、青蛙、猫头鹰等,找找看。

  活动反思:

  激发幼儿探究动机及兴趣是有效进行探究式教学和教学活动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

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

让幼儿亲临大自然,充分运用他们的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知。

让幼儿接触大自然,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还促进了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诱发了他们学科学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第5篇、小班科学摸一摸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感官是幼儿接触世界的第一门户,小班幼儿正处于感知能力迅速发展时期,冰块、热水袋、石头、毛线这些东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幼儿比较熟悉。

有目的地了解事物、认识世界需要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而进行的。

感官运用的灵敏度、感官运用的技巧都需要通过练习、培养才能提升。

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摸一摸》。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特征,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物游戏,体验皮肤的触觉功能。

  2、说出摸各种物体的不同感受,体验触摸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冰块、毛线、石头、热水袋(内装40°左右的热水每组一份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乐意用手来感知各种物体。

  活动难点:

  用语言描述触摸各种物体的不同感受。

  活动过程:

  一、游戏“摸人”感知手的触摸功能

  1、请两名幼儿进行表演,一名幼儿蒙上眼睛,用手摸另一名幼儿身体,边摸边说摸到部位的名称。

  2、刚才小朋友的眼睛蒙上看不见了,为什么还能知道摸到的是什么?

(幼儿讨论)

  二、触摸游戏(感知物体的冷热)

  1、教师出示冰块,问:

这是什么?

出示热水袋,问:

这是什么?

  2、请幼儿用手摸一摸,感觉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并给予充分肯定)

  3、教师小结:

热水袋摸起来热热的,冰块摸起来是冷的、凉的。

  三、触摸游戏(感知物体的软硬)

  1、教师出示毛线:

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石头:

这是什么?

  2、请幼儿摸一摸,说说感觉。

  3、教师小结:

毛线摸起来软软的,石头摸起来硬硬的。

  四、游戏“找一找,摸一摸”

  请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摸一摸。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些东西摸起来的感觉。

  活动延伸:

  准备多种材质的物品让幼儿多做触摸练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摸一摸、猜一猜”游戏,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通过触摸物体,获得简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触摸游戏带来的快乐。

本次活动教师采取了游戏教学法,以三个触摸游戏贯穿全过程,游戏最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同时也能保持长久的活动兴趣,学法有:

触摸法、观察法、讨论法、运用多种感官,探索事物得出经验。

整个活动幼儿始终保持着积极地学习态度,对提供的各种材料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都争着去摸一摸、说一说,活动内容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使幼儿在知识的积累与情感的体验得到双重发展。

第6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糖果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知道不乱扔糖纸。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选择2-3种不同的糖带到幼儿园来、主题墙上布置好。

  2、各种糖果若干(形状、颜色不同的糖等)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活动难点:

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活动过程:

  一、用谈话导入,引起幼儿的回忆体验

  师:

“小朋友,你们好!

你们喜欢吃糖吗?

你们吃过什么糖?

最喜欢吃什么糖?

”(调动幼儿经验,引起幼儿兴趣)

  二、操作,游戏

  

(一)猜糖果

  1、出示一糖罐,里面放置各种形状的糖果。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吃的糖,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糖好不好?

  2、出示几种有代表的糖,引导幼儿认识。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糖

  1、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两种不同的糖,用你们的小手来摸一摸糖,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等,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硬的有软的等等。

  (三)品尝糖果

  1、老师请幼儿品尝糖。

师:

“这种糖吃在嘴里什么感觉?

”(幼儿大胆说出感受)尝一尝甜不甜。

小朋友,剥下的糖纸怎么办?

(让幼儿说一说)

  2、幼儿一边品尝一边回答老师的问题:

吃到嘴里糖果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是硬的还是软的。

在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

(引导幼儿回答糖果变小了)

  三、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

小朋友,我们把刚才剥下的糖纸扔到垃圾筐里,让幼儿从小养成不乱扔糖纸的好习惯。

糖虽然好吃,但不能多吃,别忘了吃了糖以后要漱口和刷牙,下面我们一起到盥洗室漱口去吧!

  活动延伸:

  1、请幼儿搜集不同种类的糖,放在生活区内,供幼儿探索和品尝

  2、在日常生活,放上各种糖纸和小石子、塑料泡沫,供幼儿进行折折叠叠,练习包糖。

  活动反思:

  糖果对小班幼儿的吸引力、诱惑力是无穷的,活动中,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品尝糖果,制作糖果的过程中,好奇心、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也让孩子们进行了大胆地探索、感知、想象。

第7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分糖果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分类。

  2.能用简单的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1—2颗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糖果。

  2.大小盘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糖果大聚会。

  教师:

糖果宝宝真可爱啊!

你带的糖果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的形状、颜色、介绍后将糖果放在盘子里。

  2.说说糖果。

  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糖果有各种各样的,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有黄的;有圆形的有方形的……

  

(二)送糖果回家,认识标记。

  1.学习按颜色标记分类。

  教师出示有颜色标记的篮子:

这些糖果放在哪个篮子里最合适?

谁来试试?

(个别幼儿操作)教师:

怎么知道把红糖果放在这个篮子(贴有红标记的篮子)里呢?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颜色标记:

涂红颜色的卡片叫红标记,贴红颜色标记的篮子是红颜色糖果的家……

  3.学习按形状标记进行分类。

教师出示有形状标记的篮子:

谁来试试把糖果分类?

  教师:

怎么知道把圆形糖果放这个篮子里呢?

(贴有圆形标记的篮子)

  (三)分一分糖果-----分组操作。

  娃娃家的糖果要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

  幼儿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边分边说:

“XX糖果送你回XX家里。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将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练习将糖果按颜色、形状标记进行分类的技能,并能边说边分。

第8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美丽的金鱼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学会由头至尾地观察金鱼。

  3、懂得观赏金鱼,了解爱护和饲养金鱼的基本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玻璃缸,鱼缸中至少有一条金鱼、鱼食若干、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金鱼,初步认识金鱼。

提问:

  

(1)鱼缸里有什么?

金鱼是什么样的?

  

(2)你喜欢它吗?

为什么?

小朋友怎样去看金鱼呢?

  教师提醒幼儿不用手触碰鱼缸中的金鱼。

  2、知道幼儿有序地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主要特征。

提问:

  

(1)金鱼的头在哪里?

头上有什么?

是什么样的?

  

(2)金鱼的所以身体上有什么?

它身上一片一片的东西叫什么?

  (3)金鱼身体后面是什么?

它的尾巴像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观察到的金鱼的外形特征,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

  3、请幼儿给金鱼喂食,观察金鱼吃食,了解其甚或习性。

提问:

  

(1)金鱼爱吃什么?

它是怎么吃事物的?

  

(2)金鱼喜欢住在哪里?

它是怎样游的?

  教师告诉又有而在喂金鱼吃事物的时候,必须注意每天不能给鲸鱼喂许多事物,否则,金鱼吃得太多,会撑死的。

接着,让幼儿模仿金鱼嘴一张一合地吃东西以及在水中摆动尾巴游来游去的样子。

  4、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1)让幼儿看图说说:

画面上的金鱼是什么样子的?

启发幼儿想一想,你还看见过什么样子的金鱼?

  

(2)教师念儿歌《金鱼》,并带领幼儿看图念一念儿歌。

  5、欣赏歌曲《小金鱼》,并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师里游来游去。

  在活动中,指导幼儿有序地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主要特征。

有步骤的指导幼儿探索过程。

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操作。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

班级的自然角里养了金鱼,幼儿已有了一些对金鱼的了解,但了解的较肤浅,不全面,较分散。

活动中将采用比较丰富多样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内容。

将根据幼儿自己的独特的认知特点,采用让幼儿看看、给金鱼喂食,观察金鱼吃食,模仿小金鱼在教师里游来游去等活动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第9篇、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认识五官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五官的作用。

最近,我发现班里有的幼儿喜欢用手抠自己的鼻子、耳朵,有的幼儿开始对自己的五官感兴趣,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五官的作用,并懂得保护自己的五官。

  活动目标

  1、认识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称和作用。

  2、学习保护五官的方法。

  3、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五官的作用和方法。

  2、难点:

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五官卡片。

  2、每个幼儿主题活动图画一张,铅笔各一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几个好朋友,想跟他们玩玩吗?

  2、师分别出示五官卡片,幼儿回答并跟五官打招呼。

  3、小结:

刚才老师给小朋友介绍的好朋友称为五官,请跟老师读:

五官。

  二、找五官

  1、过度:

五官朋友说:

“我们藏起来了,知道藏在小朋友的哪里吗?

  2、教师说五官名称,幼儿在小脸上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