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0602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75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7页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docx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

维修技术培训课程

 

转向与悬挂系统维修

学员用书

 

安全注意事项

下面给出一些进行汽车维护作业时必须遵守的一般性警告:

●佩戴安全防护眼镜以保护眼睛。

●按操作步骤要求在举升的车辆下进行工作时,应在车下使用安全支架。

●确保点火开关始终处于OFF位置,除非操作步骤另有要求。

●在车上工作时,应施加驻车制动。

如果是自动变速器车辆,应将选档杆置于PARK(驻车)档,除非特定操作要求置于其他档位。

如果是手动变速器车辆,应将档位置于倒档(发动机关闭时)或空档(发动机运转时),除非特定操作要求置于其他档位。

●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发动机的维修工作,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在发动机运转时,身体部位及衣服应远离转动的部件,尤其是风扇和皮带。

●为防止严重烫伤,应避免接触高温金属部件,例如散热器、排气歧管、尾管、催化转换器和消声器。

●在车上工作时不得吸烟。

●为避免受伤,在开始工作前应摘掉戒指、手表、项链,脱去宽松的衣服。

长头发应挽起固定于脑后。

●双手及其他物体不得接触风扇叶片。

电动冷却扇随时会因发动机温度升高而运转。

因此,必须确保电动冷却扇的电源完全断开后,才能在冷却风扇附近进行操作。

警告:

许多制动器摩擦片含有石棉纤维。

在对制动器部件进行维修时,应避免吸入其粉尘。

吸入石棉粉尘有害健康,可能导致癌症。

当用压缩空气或干刷方式清洁车辆时,从车轮制动器和离合器总成处扬起的粉尘或污垢可能含有有害健康的石棉纤维。

车轮制动器总成和离合器面应使用推荐的石棉纤维专用吸尘器进行清洁。

粉尘和污垢应使用可防止粉尘暴扬的方法进行处置,例如使用密封袋。

密封袋必须标有国家职业安全和卫生部门的使用说明,并将袋中所装内容通知垃圾承运人。

如果手边没有用于盛装石棉的真空袋,清洁工作必须在水湿状态下进行。

如果粉尘仍然产生,技术人员应戴上经政府认可的有毒粉尘过滤净化口罩。

目录

安全注意事项1

第1课:

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5

1.1簧载重量5

1.2上跳5

1.3反弹5

1.4重心6

1.5重量分布6

1.6主销后倾角6

1.7车轮外倾角6

1.8前束7

1.9转向轴线内倾角7

1.10包容角8

1.11磨胎半径8

1.12后错8

1.13方向盘对中8

1.14推力角9

1.15轮迹9

1.16行驶高度9

1.17车架角9

1.18车身侧倾/车身俯仰10

1.19左右偏倾10

1.20转弯半径10

1.21转向负前束10

1.22过度转向11

1.23不足转向11

1.24方向盘回正能力11

1.25方向稳定性11

1.26跑偏11

1.27缓慢跑偏11

1.28行驶不稳11

1.29冲击转向12

1.30路拱12

1.31定传动比和变传动比转向机12

1.32转向力12

1.33轮胎高宽比(轮廓系数)13

1.34不平顺13

第2课:

车轮与轮胎14

2.1车轮14

2.1.1车轮偏距14

2.2轮胎构造14

2.2.1斜交轮胎15

2.2.2带束斜交轮胎15

2.2.3子午线轮胎15

2.2.4安全轮胎(漏气保用轮胎)16

2.2.5磨损带16

2.3轮胎侧壁上的信息16

2.3.1轿车轮胎16

2.3.2轻型卡车用轮胎17

2.4车轮轴承18

2.4.1车轮轴承(可维护型)18

2.4.2车轮轴承(不可维护型)18

2.4.3带一体式ABS传感器的车轮轴承19

2.5车轮轴承的维护19

2.5.1车轮轴承噪声和故障19

2.5.2车轮轴承故障19

2.5.3修理车轮轴承20

2.5.4车轮轴承润滑20

2.5.5车轮轴承调整21

2.6轮胎和车轮平衡21

2.6.1平衡类型21

2.6.2平衡方法21

2.6.3车轮配重21

2.6.4平衡步骤22

2.7轮胎的维护22

2.7.1轮胎维护最重要的几个方面23

2.7.2轮胎正确充气的好处23

2.7.3轮胎气压不足23

2.7.4轮胎换位23

2.8轮毂螺母扭矩23

第3课:

悬挂系统原理与结构24

3.1前悬挂系统工作原理24

3.1.1非独立前悬挂系统24

3.1.2独立前悬挂系统24

3.2后悬挂系统部件和工作原理26

3.2.1非独立后悬挂系统26

3.2.2半独立后悬挂系统26

3.2.3后独立悬挂27

3.3悬挂系统部件及其功能27

3.3.1控制臂及杆系27

3.3.2球节29

3.3.3主销29

3.3.4芯轴29

3.3.5悬挂阻尼器30

3.3.6弹簧34

3.3.7弹簧隔振件和阻尼件36

第4课:

转向系统原理与结构38

4.1机械转向系统概述38

4.2液压转向系统概述38

4.2.1齿轮齿条助力转向系统原理38

4.3转向系统部件39

4.3.1循环球式转向器总成39

4.3.2齿条齿轮式转向器40

4.3.3齿条齿轮式转向器隔离装置40

4.3.4转向横拉杆41

4.3.5中央连杆41

4.3.6随动转向臂41

4.3.7柔性连接器41

4.3.8U形铰接连接器41

4.3.9液压转向减振器42

4.3.10助力转向泵42

4.3.11转向油液/系统冷却器43

第5课:

诊断程序44

5.1概述44

5.1.1驾驶前检查44

5.1.2售后备件44

5.1.3初步检测44

5.1.4故障诊断逻辑思维方法44

5.2转向与悬挂系统的故障现象-原因之间关系的分析44

5.2.1振动问题44

5.2.2不平顺性问题46

5.2.3操纵性问题46

5.2.4轮胎问题46

5.3诊断测量程序47

5.3.1测量横拉杆末端间隙47

5.3.2测量跳动(轮胎和车轮)47

5.3.3测量车轮轴承的轴向间隙48

5.3.4测量球节的轴向间隙48

5.3.5测量车轮转向时的负前束49

5.3.6测量推力角49

5.3.7轮胎诊断49

5.3.8转向系统诊断49

第6课:

车轮定位54

6.1车轮定位的基本概念54

6.2车辆的定位值54

6.2.1主销后倾角54

6.2.2车轮外倾角54

6.2.3前束55

6.2.4主销后倾角和车轮外倾角对前束的影响55

6.2.5转向角55

6.3对汽车进行预检查55

6.3.1在地面上进行预检查56

6.3.2在举升机上进行预先检查56

6.3.3将汽车停放到定位架上的一般要求57

6.4定位调整57

6.4.1主销后倾角57

6.4.2车轮外倾角58

6.4.3车轮前束58

练习60

第1课:

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

1.1簧载重量

1.车身(簧载重量)

2.悬挂弹簧

3.悬挂部件(非簧载重量)

4.路面

5.轮胎

簧载重量指的是弹簧支承的汽车重量。

簧载重量应大于非簧载重量以获得正常的操纵性能。

下面是簧载重量的一些举例:

车身和车架。

负载或货物。

燃油箱。

非簧载重量指的是弹簧不支承的汽车重量。

非簧载重量越小越好,以保证正常的操纵性和行驶平顺性。

下面是非簧载重量的一些举例:

车轮和轮胎。

●车轮轴承和轮毂。

●车桥和转向节。

●装在车轮上的制动部件。

1.2

上跳

上跳时悬挂朝车架向上运动

上跳指的是悬挂在压缩状态或向上运动时的动作,通常在遇到地面变形如凸起时发生。

车轮和凸起的路面接触时,悬挂被迫上移,此时悬挂的运动便称为上跳。

1.3反弹

反弹时悬挂背离车架向下运动

反弹指的是悬挂的伸张状态或向下运动时的动作。

反弹和上跳正相反。

当车轮进入并接触地面凹坑时,悬挂被迫下移,此时悬挂的运动便称为反弹。

上跳和反弹是悬挂遇到道路不平整时的正动作和反动作。

1.4

重心

1.本车重心点(后视)

重心是汽车所有重量的集中点,重量分布改变,重心也随之移动。

在重心上方增加重量时,例如在皮卡车上加装宿营舱,重心便移向上方。

重心上方过多增加簧载重量,会严重影响汽车的操纵性能,特别是在转弯时更是如此。

重心和重量分布也影响制动和加速力。

汽车装载不正确,会改变重心位置,因而也会改变汽车的制动和加速性能。

1.5重量分布

重量分布与汽车装载有关,它对操纵性和行驶平顺性有很大影响。

如果汽车重量分布不均匀,则会给转向及车轮定位造成困难。

因此汽车在定位检查和调整时应特别注意汽车的装载。

1.6主销后倾角

正主销后倾角

负主销后倾角

1.转向轴线

2.理想垂线

主销后倾角是指滑柱/球节中心线(转向轴)相对于汽车侧视理想垂线的向前或向后的倾斜角。

当转向轴线顶端位于垂线后面时(即向汽车后方倾斜时),主销后倾角称为正后倾角;而转向轴顶端倾向理想垂线前方时,主销后倾角称为负后倾角。

主销后倾角不是影响轮胎磨损的角度而仅是一个方向控制角。

它的作用是有助于车轮保持直线行驶能力(方向稳定性)及转弯后的方向盘回正能力。

正的主销后倾角越大,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转弯时所需的转向操纵力也相应提高。

如果其他所有的因素都相同,而左、右主销后倾角不等,就会使汽车向正主销后倾角小的一侧偏驶。

1.7车轮外倾角

正的车轮外倾角

负的车轮外倾角

1.理想垂线

2.车轮顶部向外倾斜

车轮外倾角是指车轮中心线相对于汽车前视理想垂线向内或向外的倾斜角。

如果车轮顶部向外倾斜,离开汽车,则车轮外倾角定义为正外倾;如果车轮顶部向内倾斜,靠向汽车,则车轮外倾定义为负外倾。

车轮外倾角既是一个影响轮胎磨损的角度,又是一个方向控制角。

如果车轮外倾角不正确,会引起轮胎过快磨损;如果两侧不等,则产生行驶不稳或跑偏。

车轮外倾角的作用是在汽车装载和运动时保持轮胎和道路表面的最大接触,使轮胎磨损均匀并减轻轮毂外侧轴承的负荷。

1.8前束

正前束

负前束

前束指的是汽车两侧轮胎的前缘之间距离和后缘之间距离的差。

前束或正前束,表示两轮胎前缘靠得更近;而反前束或负前束,表示两胎后缘更靠近。

前束是一个影响轮胎磨损的关键参数,如果不正确,将导致轮胎过快磨损。

汽车行驶时,前束角有助于使两个轮胎尽可能按直线滚动。

汽车具有一定量的前束或反前束,用以改善转向响应。

1.9转向轴线内倾角

1.转向轴线中心线

2.转向轴线内倾角(SAI)

3.理想垂线

4.转动点

转向轴线内倾角(SAI)也称为主销内倾角,指的是转向节上两个转向枢轴点之间的连线与理想垂线之间的夹角,它与芯轴或轮毂相关,。

SAI不影响轮胎磨损,但它影响方向稳定性。

SAI有助于方向盘回正,并能使磨胎半径减至最小。

检查SAI角有利于找出影响车轮定位的一些问题。

SAI角用于帮助调节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和前束在正常或非正常行驶时发生的变化。

SAI通常是不可调的,如果数值不正确,说明相关部件损坏或弯曲变形,必须更换。

1.10

包容角

1.转向轴线内倾角2.包容角

3.车轮正外倾角4.理想垂线

5.磨胎半径

包容角指的是车轮外倾角和转向轴线内倾角之和。

包容角是一个方向控制角,如果左、右侧不相等,会引起汽车行驶跑偏。

1.11磨胎半径

1.转向轴线内倾角2.车轮正外倾角

3.磨胎半径

该术语用于描述汽车前胎底部承重区域。

磨胎半径取决于转向轴线内倾角(SAI)和车轮外倾角。

如果磨胎半径改变,则低速转向时所需的方向盘转向力也发生改变,转向回位或方向盘回正也将改变。

此外,车轮偏移也会影响磨胎半径。

1.12后错

后错(又称后退距)指的是汽车左右两侧轴距之差。

一侧轴距比另一侧轴距后缩一定距离,形成两侧轴距的微小差别。

后错规格是为了满足发动机舱或车架上各部件的布置需要由制造商设计确定的。

修理厂在矫直车架、副车架或整体式车身时,也必须满足后错指标。

车身校正技师可将后错测量值作为说明车架、副车架或整体车身是否损坏的一个指标。

正后错:

以左侧轴距作为基准,右侧轴距短。

负后错:

以左侧轴距作为基准,右侧轴距长。

1.13方向盘对中

方向盘对中指的是汽车直线行驶时,方向盘处于不遮挡驾驶员对仪表盘的视线的位置。

如果方向盘不对中,则应检查前轮和后轮的前束。

现在,汽车都带有安全气囊,所以还要注意方向盘左右的行程圈数必须一致,否则容易损坏方向盘内的安全气囊线束。

1.14

推力角

偏离中心线的推力角

推力角指的是汽车中心线和后桥推力线之间的夹角。

如果前轮不作修正,则推力线便是后轮的运动方向。

推力角的失调可能会引起轮迹问题。

后桥推力线指后轮前束的角平分线。

若后桥推力线指向汽车中心线的左则,则推力角定义为负(A);若后桥推力线指向汽车中心线的右侧,则推力角定义为正(B)。

1.15轮迹

1.前轮距2.后轮距

轮迹反映汽车直线前进时,后轮是如何跟随在前轮后面的。

如上图所示,一些汽车具有自然的轮迹状态,这由汽车前、后桥的尺寸不同形成,这种类型的轮迹状态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后轮完全不跟随在前轮的后面,且形成自己的独立的轮迹,则称为犬行轮迹。

1.16行驶高度

典型卡车行驶高度测量点

1.弹簧支架底部至车桥顶部,自上跳缓冲器前面中央测量。

2.弹簧支架底部至车桥顶部,自上跳缓冲器前面外侧测量。

3.车架底部至车桥顶部

4.金属上跳止动器底部至“前簧板垫片”

5.金属上跳止动器底部至前簧板垫片

行驶高度指的是汽车非簧载部件承载簧载部件时的高度,这是悬挂既无上跳又无反弹时的正常高度。

行驶高度是从非簧载部件到簧载部件的悬挂测量尺寸。

参阅上图的测量点。

1.17车架角

车架角用于检查车架的高度并确定汽车后部是否过高或过低。

只有货车才需测量车架角,使用的仪器是分度规或倾斜仪。

为了补偿汽车的负载,例如安装永久性的工具柜或宿营舱等,需要进行车架角的测量。

并根据此角度的正负,从主销后倾角规范中相应减去或加上此值,求得安装了永久性负载后悬挂系统应当设定的新规范。

1.18车身侧倾/车身俯仰

转弯时车身“侧倾”

车身侧倾指的是车身左右摇摆,离心力使车身朝与转弯相反的方向倾斜。

如,当汽车向右转弯时,车身将向左边倾斜。

乘客感觉到的侧倾程度取决于转向的急缓程度。

车身俯仰指的是车身向前或向后倾斜。

例如,制动时车身向前倾斜;加速时车身后沉。

道路不平能同时引起汽车的侧倾和俯仰。

1.19左右偏倾

典型的左右偏倾测量点

左右偏倾指的是车身左右两侧的高度差,通常测量车身左或右侧某点到地面的高度。

车身的这种高度差也能目测看出。

很多因素会造成左右偏倾,如不正确的装载,悬挂弹簧松弛等。

如果左右偏倾超出规定,应检查行驶高度。

1.20

转弯半径

1.转弯半径

2.后桥中心线

转弯半径指的是汽车低速转弯时外侧转向轮滚动所形成的圆弧半径。

1.21转向负前束

1.20°

2.18°

转向负前束也称为前轮转向角,指的是汽车转弯时,内侧车轮偏转比外侧车轮多出的量。

转向负前束的形成依赖于转向节总成中的两个转向臂。

转向负前束不能调节,所以,如果发现转向负前束超出了规范,就必须检查转向部件如转向臂或拉杆等是否损坏。

转向负前束的应用在于使汽车转弯时能够绕同一点转动,并使内侧车轮(右转弯=右轮)在一个更小的圆上滚动。

所以转弯时,内侧车轮必须比外侧车轮偏转一个更大的角度。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内侧车轮便不能沿理想曲线滚动,会在道路表面沿对角线拖动,形成严重的噪声和轮胎磨损。

1.22过度转向

过度转向是指汽车转弯的圆弧半径小于与方向盘转角相应的转弯半径

1.23不足转向

不足转向指的是汽车转弯的圆弧半径大于与方向盘转角相应的转弯半径。

1.24方向盘回正能力

方向盘回正能力指的是方向盘转动一整圈后,能够回复到中心位置的能力。

有助于实现正确回正的主要因素是包容角、主销后倾角和汽车重量。

1.25方向稳定性

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能保持笔直向前的行驶能力。

很多悬挂和转向系统因素,包括定位都影响方向稳定性。

汽车若存在跑偏、行驶不稳或出现冲击转向,则可认为方向稳定性较差。

1.26

跑偏

“跑偏”时的典型车迹

跑偏是一种影响汽车方向稳定性的情况,当汽车具有向某一侧“跑偏”趋势时,司机需要持续地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方向盘,以维持汽车直线行驶。

1.27缓慢跑偏

“缓慢跑偏”时的典型车迹

缓慢跑偏是指方向盘松开后,汽车行驶轻微地偏向右方或左方。

缓慢跑偏不像跑偏那样严重,它是很轻微的方向改变。

司机一般不必像跑偏那样持续修正方向来维持汽车直驶。

当然,也需要向相反方向转动方向盘。

所有汽车都存在一定的缓慢跑偏量,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如果缓慢跑偏变得严重,就成为跑偏了。

正常的缓慢跑偏可由下述情况引起,如侧风、道路拱起、路面不平整等。

1.28行驶不稳

行驶不稳时的典型车迹

行驶不稳是汽车左右转动的一种自动转向现象。

这种现象可由很多因素引起,本课后面会讲到。

司机此时需不断地向相反方向转动方向盘以修正汽车行驶方向,保持直线行驶。

行驶不稳也指汽车沿着不平整道路行驶时出现的一种趋势,如驶向裂缝、下陷、凸起等。

1.29冲击转向

冲击转向是前束变化不相等所造成的一种转向情况。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前束随着悬挂的每一次上跳和反弹发生变化。

这种微小的前束变化会引起车轮向内或向外偏转。

如果汽车上跳和反弹时,两侧前束不相等,则两前轮便有转向或剧烈地移向一方或另一方的趋势。

在不平整的道路上,司机会感到车辆前端左、右甩动。

1.30路拱

路拱指的是道路建设时中央高于两边的弓形。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流和石屑容易排离路面。

汽车若在大拱度道路上行驶,将会沿着路拱坡度向下缓慢跑偏。

虽然绝大多数道路是中央拱起,高于两边,但某些中央排水的道路也可能是两边拱起,高于中央。

1.31

定传动比和变传动比转向机

循环球转向机构中的定齿扇齿条机构和变齿扇齿条机构

1.转向垂臂齿扇

2.齿条柱塞

在定传动比转向机构(A)中,通过整个齿扇或齿条运动范围时传动比保持不变。

这表明在方向盘的两个极端范围内,方向盘转动一定量时,齿扇或齿条也运动一定的量,而与位置无关。

在变传动比转向机构(B)中,传动比随机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与定传动比不同,变传动比能使齿扇或齿条运动更多或更少一些,这取决于机构的位置。

之所以能够做到变传动比,是因为齿轮齿和齿轮隙的尺寸改变了。

其结果是在不增加中心灵敏度的同时,减少了方向盘在左、右极限位置转动的圈数。

1.32转向力

典型的转向力检查

1.弹簧测力计测量转向力

转向力是指司机转动方向盘时所需的力。

本文后面将讨论造成司机转动方向盘过于费力的多种原因。

转向费力时需做转向力监测以确定实际所需的方向盘转动力,并验证转向力是否在规范之内。

1.33

轮胎高宽比(轮廓系数)

从轮胎的横截面看轮胎的高宽比

1.宽度

2.高度等于宽度的60%

3.60系列“60”轮廓系数

轮胎的轮廓是指其横截面的高度(从外胎面到胎圈)与宽度(从侧壁到侧壁)的比率。

现在这一比率也称为系列。

多年来,客车用标准斜交轮胎其高宽比大约为83,即轮胎的高度等于宽度的83%。

由于带束斜交轮胎结构和子午线轮胎结构的采用,较低的高宽比78、70、60、甚至50都成了标准。

高宽比越低,轮胎越宽。

例如:

一个50系列轮胎很低很宽,其高度仅为宽度的50%。

1.34不平顺

不平顺指的是乘员感受的汽车行驶平顺性,通常指悬挂系统的响应比正常时硬。

不平顺还表明感觉悬挂柔性(或弹性)不足。

很多因素影响不平顺,本课后续内容将进一步讨论。

 

第2课:

车轮与轮胎

2.1车轮

1.轮辋宽度

2.轮辋直径

3.中心线

4.偏距

车轮有采用钢板冲压成形的,也有采用钢盘压铆或压焊制成的,还有采用铝材通过印模压铸或是锻造而成。

与冲压钢材类型的车轮相比,铝车轮较轻。

锥形安装孔位于车轮中心附近,用来与锥形安装螺母(带耳螺母)配合,使车轮和轮毂对中。

轮辋上设有一个气门杆孔和一个凹陷的中心区,以方便轮胎拆装。

车轮尺寸由轮辋宽度和轮辋直径确定。

测量两个凸缘之间的轮辋跨宽来确定轮辋宽度。

测量车轮胎圈座区域的顶部到底部的距离来确定轮辋直径。

一些轮辋在唇口部位有安全脊,在轮胎爆裂时,这些安全脊能够防止轮胎往凹陷中心移动或脱离车轮。

更换的车轮必须在承载量、直径、宽度、偏距及安装结构上与原装车轮一致。

不合适的车轮能影响车轮和轴承寿命、离地间隙、轮胎间隙、速度表和里程表的标定,以及防抱死功能或牵引力控制。

2.1.1车轮偏距

车轮偏距指的是轮辋中心线和轮盘安装面之间的距离。

如果轮辋中心线在安装面的内侧,则认为偏距是正的。

偏距的大小和正负很重要,因为改变车轮偏距就改变了前悬挂上的载荷分布,同时也改变了转向主销内倾内置量。

2.2轮胎构造

1.轮胎胎圈2.轮胎气密层

3.胎体帘布层4.带束层

5.胎面6.轮胎侧壁

一个典型的无内胎轮胎的基本结构如下:

由多层橡胶帘线(称为帘布层)联结成一个致密的部件组成的帘布轮胎主体或基体。

通常轮胎由1、2、4或8个帘布层构成,即1-、2-、4-、8-帘布层轮胎。

帘布层的特性决定了轮胎的强度、操纵性、乘坐舒适性、耐疲劳性、耐热性和耐磨损能力。

胎圈是轮胎的一部分,它帮助轮胎保持与轮辋紧密接触。

在无内胎轮胎上,它还能提供空气密封。

胎圈由胎圈芯和胎圈包布等组成,胎圈芯由埋入轮胎内圆周的钢丝构成。

胎面、或称胎冠是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部分,上面有凹凸花纹提供牵引力。

凹槽排水,肋条抓紧地面。

胎面厚度随着轮胎的质量变化。

有些轮胎上,当轮胎在路上伸缩时,它上面称为刀槽花纹的小切口打开,以获得更多的抓紧力,特别是在湿滑路面上。

轮胎侧壁即轮胎的侧面,和胎面相比,侧壁的组成材料较薄,这能提供更大的柔韧性。

胎体和带束材料可以由人造丝、尼龙、聚酯、玻璃纤维、钢或最新合成材料amarid或kevlar制成。

每种材料都有自身的优缺点。

例如,人造丝帘线轮胎价格便宜,乘坐舒适,但其固有刚度不适合进行长途高速行驶或在起伏路上长时间尽情驰骋。

尼龙帘线轮胎乘坐舒适性比人造丝的稍差,在行驶最初几公里时尤为明显,但它刚性较大,抗路面损坏能力强。

聚酯和玻璃纤维轮胎具备人造丝轮胎和尼龙轮胎的许多优点。

它们像人造丝轮胎一样行驶平稳,但刚性更强,与尼龙轮胎相比,刚性相近,但行驶时更平稳。

钢的轮胎比聚酯轮胎或玻璃纤维轮胎具有更高的刚性,但钢帘线行驶平顺性稍差,这是因为在冲击时钢帘线不像织物帘布层那样容易变形。

amarid或kevlar帘线比钢制帘线轻,而且,都比钢制轮胎结实。

目前正在使用的有三种结构的轮胎:

斜交轮胎、带束斜交轮胎、带束子午线轮胎。

2.2.1斜交轮胎

1.胎体帘布层帘线斜交排列

如今用的最古老的轮胎就是斜交轮胎。

胎体由织物帘布层组成,帘布层以相反的角度交替分布形成交叉结构。

角度以轮胎中心线为基准,在30°~38°间变化,这有利于高速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和操纵性。

一般说来,角度越小,高速稳定性越好,但同时,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