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0844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7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ocx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分类号密级

UDC

 

 

硕士学位论文

 

医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学位申请人:

任学梅

学科专业:

公共管理学

指导教师:

徐晓林教授

李强讲师

 

论文答辩日期2004年10月23日学位授予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刘京焕评阅人刘建平王国华吕鹤云

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

FortheDegreeof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

 

AStudyontheIssuesandcountermeasuresoftheEmploymentofMedicalGraduates

 

Candidate:

RenXuemei

Major:

PublicAdministration

Supervisor:

Prof.XuXiaolin

LectuterLiQiang

 

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Wuhan430074,P.R.China

Oct,2004

摘要

医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医学生平均就业率较低”和“医学生转行率高”。

分析医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两个失衡和一个不健全:

一是政府失职和市场失灵造成的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严重失衡;二是医学高等教育供给与医疗人才市场需求的失衡以及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机制不建全。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中既有公共品,又有私人品。

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在这个服务领域中市场机制作用能力有限,在公共品的提供方面,政府必须介入。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人们普遍迷信经济增长、迷信市场的力量。

由于政府放弃了在基础卫生保障领域的职责,试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卫生筹资和医疗费过高的问题,把问题交给了原本就失灵的市场。

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医学高等教育的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结构层次、数量和质量上与市场脱节。

供销不对路造成“产品积压”。

作者从问题的原因出发,分析了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要解决医学生就业的问题,必须首先重建中国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使公共基础卫生市场需求这部分萎缩的巨大就业市场逐渐成长壮大起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成为接纳医学毕业生的主要渠道之一;逐渐开放除基础卫生领域以外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的医疗卫生就业岗位。

改革高等医学教育,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医学生与市场的更好更快融合,从而促进医学生的就业。

关键词:

医学生就业问题

 

Abstract

TheemploymentsituationofChinesemedicalsciencestudentsisnotoptimitic,andnowhascausedtheproblemsof“lowrateofemploymentofthemedicalsciencestudents”and“highrateofchangingprofessionofthemedicalsciencestudents.

Thedifficultyofthemedicalsciencestudentsinobtainingjobsismainlybecauseoftwoout-of-balancesandthedistemperedness.Firstly,government’sbreachingfromitsdutyandthemarket’sineffectivenessresultintheseriousout-of-balanceofthedevelopmentoftheChinesehygieneindustry.Secondly,thestudents’supplyfromthehighermedicalscienceeducationandthemarketdemandisanotherout-of-balance.Andtheuniversitystudents’careersmarketisdistempered.

Accordingtothetheoryofmarketeconomy,thehealthcareindustryshouldbepartiallypublicaswellasprivate.So,marketrulesdon’tworkeffectivelyinthefield,governmentsshouldplayarole.WiththefoundationandthedevelopmentofthemarketeconomyinChina,Chinesegovernmentstendtoabandontheirdutyinthebasichygienefield,leavingthedutytothefunctionofmarketitself.

Anotherreasonforthemedicalsciencestudents’difficultyinobtainingemploymentistheout-of-balancebetweenthesupplyofthehighermedicaleducationandthesocialdemand.Itdisplaysmainlyinthedisjointingfrommarketonthespecialtyoffered,structurelevel,quantityandqualityofpersonneltraining.Theadaptabilityisbad,sotherangeofgraduates’obtainingjobsissmalltoo.

TheauthorstudiesthehealthindustryofChina,realizingthatweshouldrebuildthemedicalservicesystemfirsttosolvethestudent’obtainingemploymentproblem,andopentheotherhealthcareservicemarket,increasetheinputinthefieldofbasichygieneandbuildanddevelopthecontrolsystemofdiseasepreventionandthebasicsocialmedicalcare(includesthebasicruralmedicalcare);strengthenthisenormouspartofthecareersmarketgraduallyandthenitcanbecomethemainchannelsofreceivingthemedicalgraduates.Andthegovernmentshouldopenthemedicalmarketgraduallyandestablishanopeningandcompetitivepolicy,reformthemedicaleducation,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graduate'smarket,reformtherelatedsystemandestablishavibrantoperatingsystemunderthemarketeconomy,exertthefunctionofvocationalguidingandservicetoimprovethepredicamentofthemedicalstudents’employment.

KeyWords:

medicalsciencestudentsemploymentissues

 

1绪论

2医学生就业市场的分析

3医学生就业问题严峻的主要原因

4破解医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温饱问题就逐渐淡出社会关注的中心,而就业问题取而代之成为社会与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不仅是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依靠工作而生存,它还是人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以及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

这使得就业工作成为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评价一个政府施政水平的指标之一。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国家分配”的计划体制转向“双向选择”的市场机制以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压力。

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高校招生人数,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共有各个层次的大学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增幅达46.2%。

2004年将达到280万。

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70%左右,2003年全国共有64万大学毕业生没有落实工作,到2004年,这个数字将达到80万。

[1]

医学是强国的科学,衡量一个国家医学水平的根本标志是这个国家全体国民的平均健康水平。

作为一个和社会卫生安全保障与民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专业,医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

主要体现在目前医疗卫生市场急需医学人才的同时,医科毕业生毕业后的平均就业率水平确不高,而且就业后的转行情况严重。

1999年至2003年期间,医科类招生人数增长比率平均为31%。

以湖北为例,2002年医科类就业率平均70%。

以我国一所著名医科院为例,其1999年至2002年期间,每年平均毕业生人数约800人,年毕业生需求层次逐年提高,需求数量持平或减少。

基层需求信息无毕业生响应的约为240个,年不就业的学生人数平均为6%,在市级以下就业人数约为2%,在非医疗机构就业及毕业3年内转行的人数占30%。

中国医师协会于2004年3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有关中国医师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的调研显示:

离职的医师在北京、上海、广州分别大约为56%、26%和19%。

医师中不愿意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占63.0%。

[2]

在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同时,大量基层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根本要不到医学毕业生。

一些医科大学生一毕业就离开医疗行业,一些分配进入医院不久的年青医生辞职转行,这些情况在地球的其它地方是不可思议的,但在我们这里早已习以为常。

一家外国医药公司的老板在中国聘到很多高学历的药品推销员时惊喜又不理解地说:

“你们医学院毕业的硕士、博士竟会来当药品推销员,这实在不可思议。

”[3]

1.2研究意义和目的

大学生就业是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国家、高校和个人的发展。

对国家而言,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最佳利用,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减轻国家就业压力,保证了社会稳定;就高校而言,大学生就业率是学校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毕业生而言,就业是参加工作的开始,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不仅是因为人需要依靠工作而生存,它还是人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以及为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

就业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实现人生理想的一个起点。

研究就业问题,意义重大。

就业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年内,我国基本上没有失业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机制的转变,人事用工制度和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失业的代名词”----下岗、待岗也成为了现实存在。

作为优质劳动资源的大学生也出现了“难就业”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医疗卫生的基础保障地位以及它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将更加突现。

美国一位著名社会学家提出了“健康,毫无疑问比其它任何东西都重要”的命题。

世界各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

人类社会发展的真谛,健康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保障全体公民的健康水平既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公民享受的基本权利。

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对卫生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泛。

因此从5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逐步把科学研究重点转移到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方面来,如美国1982年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1992年达到15%,到2000年时将达到19%,超过任何其它领域。

[4]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卫生事业的发展完全依靠国家投入,存在“投入总量少、医疗资源分配极不均衡、收费不合理、服务水平低下”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我国目前医学人力整体素质不高,极需补充人才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医学生就业难”的奇怪现象。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疾病病谱的变化、传染性疾病的突然袭击,健康已不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民众健康对整个社会乃至人类的影响等问题成为人们共同关注与思考的焦点。

医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卫生人力资源的社会配置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卫生保障。

中国曾以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而自豪,为解决13亿人的“健康问题”,我国又提出了“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

研究医学生的就业问题,探讨如何解决好卫生体系构建,解决好卫生资源的配置,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成为保障社会发展,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课题,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很多,但专门针对医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非常少。

对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也不少,但从医学生就业的角度,从市场的角度来讨论的还没有。

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讨论多,但对促进和稳定医学行业的就业还缺乏研究。

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普遍认为高校的专业设置陈旧,课程体系和实际有较大的差距,往往所设专业几十年不变,按照师资力量来设置的,和市场需求脱节;提出必须在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上进行改变,做到超前预测、超前设计、超前培养,同时要改革课程体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使毕业生适应性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医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在学制上有3、5、6、7、8五种年制,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没有的;专业设置过多过细,基础训练不扎实,难以向更高水平发展;过多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对医德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毕业后专门针对临床训练的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十分薄弱,毕业后独立进行临床诊治的能力欠缺。

提出:

在专业设置上,应该只设置医学、药学、口腔、护理四个宽口径专业,若出现更细的专业需求,则在4年制本科教育的后期分化,用于专业分化的时间不长于半年。

在培养模式上,应逐步形成一批以培养医学博士为目标的高层次大学,与北美模式相似。

将大多数医学院校(现在的5年制院校)办成以培养医学学士为目标的大学,4年后完成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学习,取得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待通过国家医师考试后,再进行1年的生产实习(与国际惯例一致)。

继续在有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医院里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培训2—3年,经必要考试合格者可授予医学职业硕士学位。

如果再继续专科医师岗位(包括作一年总住院医师)培训2年,再做一些科研训练,完成一篇以临床研究为主的论文,具有初级主治医师水平,可授予医学职业博士学位。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研究认为,由于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原来是“国家统一分配”,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没有就业指导的需求;就业制度转变为“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后,相应的机构建设不建全,重视程度不够;国内根本没有“就业指导专业”,缺乏就业指导的专业人才,目前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人员大多是行政管理人员,不具备心理学和就业指导咨询师资格,就业指导还停留在“政策宣讲”、“信息反馈”、“简单的应聘技巧”等,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关测评分析,无法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的职业潜能,无法预测职业发展方向,无法帮助他们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和求职计划,在网络的开发和运用上也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的需求。

加强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和机构建设是保证大学生就业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对毕业生市场机制的研究表明,目前毕业生市场机制不完善:

学校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重要中介组织,担当着三个方面的角色:

政府教育投资的受体;毕业生这一智力商品的“加工工厂”;毕业生就业过程的营销者。

毕业生就业市场一部分在高校内部,另一部分是各级各类人才市场。

目前,这些市场存在着信息不畅通,服务不规范,缺乏统一管理,毕业生处于无序流动状态;政府部门职能不清,缺乏宏观调控,缺乏对市场的培育和规范,人事、户籍、保障等制度改革滞后;各项关卡太多;“人情关系”太多,对违约及不正当竞争缺乏制约。

提出高校和政府要发挥联动作用,提高毕业生质量,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改革配套措施,保证市场行为的公平、公正,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平衡、健康运行。

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把工作地域、工作环境、待遇条件、晋升机会看得很重,强调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对事业的执着长远的追求;部分学生抱着传统的“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总想找到一个各方面都符合自己愿望的单位,挑三捡四,无业可就;部分学生却把第一次就业当跳板,造成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防范心理,减少了录用机会。

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是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任务,要帮助毕业生认清形势,制定正确的职业发展战略,确定阶段性职业目标,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的统一。

针对卫生人力资源的素质状况,有学者提出我国目前每千人口医师数已从50年前的0.1上升到1.3,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1的标准,目前全国有207万医师,中专学历的占半数,而世界其它国家,发达或贫困,医生必须本科以上学历,并经过严格临床实践教育。

因为他们从事的是人命关天的职业,而人又是万物中最复杂、最多变、最不可千篇一律对待的物种。

认为我国医务人员总体数量偏多,但平均学历层次太低,极需要大量高学历人才充实到卫生人才队伍中来。

分析目前我国卫生人力发展现状,有学者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数量不平衡。

(1)医护比例失衡,1999的为1:

0.6,远低于1:

2的国际标准;

(2)学科比例失调,口腔、妇产、检验、护理、放射卫生、预防保健等短缺;(3)城市和农村卫生力量悬殊,城市人口少,卫生医疗力量强,农村人口众多,缺医少药。

素质不高:

(1)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有些专业或学科只能依靠反聘的老专家;

(2)基层医疗单位素质低,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卫生院中分别有1/5和1/3以上没有专业学历;(3)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知识和技能。

结构与分布不合理,管理相对滞后,管理体制和机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结构不合理:

(1)高、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1:

0.43:

0.15,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中等发达国家为1:

3:

1;

(2)医疗人员占88%,预防、保健和专科防治人员占7%,缺少全科医生和护士,以及信息、电脑、生物工程等非卫生类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人才。

(3)年龄结构,40—50岁业务骨干和高级职称的中青年较少。

配置不平衡:

(1)城市卫生人力资源集中,农村缺乏;

(2)东部沿海地区堆积,西部地区欠缺;(3)高学历、高职称人员集中在较大的三级甲等医院,中小医院和基层单位人才匮乏,学历很低。

有的学者调查认为,中国的公共卫生支出很少,目前的公卫基础卫生非常薄弱,原有的完善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基础医疗体系已完全破坏。

特别是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非常严重。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全国人口的五分之四在农村。

农村目前的卫生保健状况存在很大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步富裕起来,农村的医疗服务需求有着巨大的潜力,目前农村卫生体制不健全,缺医少药的局面完全不能适应这种需求的增长。

大量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卫生保健需求的购买力,形成了因病致贫和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调查中发现,贫困地区农民在烟酒、求神拜佛、请客送礼等方面的开支甚大,故仍存在保健筹资的潜力。

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强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不会受地域的限制,一旦在农村暴发流行,而农村的卫生医疗体系完全不能控制这些疾病,那么将对整个社会造成毁灭性打击,所以农村医疗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未来医学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医学和生物科学将成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医学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由现在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未来医学的发展将有如下几个特点:

(1)医疗重点从医治疾病转向到预防疾病;

(2)医疗服务重心从医院转向社区;(3)从关注个体的诊治转向人群疾病,研究人与自然合协共存的关系;(4)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性疾病的不断增多,老年性疾病的预防及康复治疗,在卫生保健中将占据越来越显著的地位。

(5)从追求身体健康转向身心合协,心智健康;(6)人类基因组工程将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疾病的预防和诊治将在基因水平上实现突破;(7)胚胎工程有可能加速发展。

根据未来医学发展趋势,有的学者对未来医疗服务的特点和医学职业的变化提出:

医疗服务市场将向多元化发展,私人、合资医院,私人诊所将打破原来的国有医院“一枝独秀”的局面,国有医院必须正视市场,参与竞争,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模式。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将对医院的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

医疗体系将发生以下变化:

(1)以社区、病人、自我保健为本的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作为提供一线医疗服务。

改变以前过度依赖医院提供的“从感冒到颅脑开胸手术”的“大而全”的服务;未来“社区、家庭医疗服务”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全科医生的培养和训练将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可以将很多基本疾病处理在社区,起到一个疾病初筛的作用,减轻医院的负担。

(2)综合性医院和各专科医院作为二线医疗服务的提供者,集中力量解决重大的、疑难的和专科性质的疾病。

(3)医疗质量保证体系:

医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有科学手段又有人文关怀,然而随着高新科技的日益介入,医学科技化倾向日甚,人文关怀渐弱,而人们对自身健康安全意识的日益强烈,自主权利的观念日益增强,这些价值观念上的变化与分歧相当程度上导致今日医患关系日益疏远与隔膜,紧张和对立。

医院和医生的医疗质量监督和评估体系,病人的投诉机制等将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患关系。

1.4研究的思路

就业是人力资源配置,医学生的就业就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产品”被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接纳”的过程,作者试图从关系到就业的就业市场状况(医疗卫生市场)、“产品生产”(高等医学教育)以及流通渠道(毕业生就业市场)三个环节入手,分析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发展对医学的需求状况,分析研究政府与市场的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角色,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医学发展方向,医学培养模式,医学生就业机制等问题,寻找“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实现卫生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医学生合理而充分地就业”,使有限的医学教育力量发挥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