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2476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docx

数学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的过程,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并通过迁移体会平方分米。

  2.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初步体会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图形包含面积单位的个数。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知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

吴江市实验小学本部校园面积大约有2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吴江市实验小学爱德双语分校校园面积大约有4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师:

看了这两幅照片和这两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生1:

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比本部的面积大。

  生2:

爱德双语分校的面积是本部的2倍。

  出示照片和文字说明:

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大约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神舟6号飞船降落伞的面积。

  师:

同学们,李老师工作的学校、神舟6号飞船的降落伞等我们并不熟悉,但是,借助足球场来打比方,我们对它们的面积就有了大概的了解。

你们平时听过或者用过这样的比方吗?

今天,我们就从打比方入手,学习新的知识。

  [思考:

打比方初步渗透了这样一种观念:

描述或者比较面积的大小如果有一个标准作参照,就可以把面积量化。

这里打比方所借助的中介正是面积单位的雏形。

这种比方也常见于报刊,常闻于言谈,也就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一种自然、亲切的情感。

]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师:

如果妈妈问我们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你准备用什么东西来打比方呢?

  生1:

我想用书本来打比方。

  生2:

我想用树叶来打比方。

  师:

那就让我们用一些物品来铺整个桌面,看看课桌面的面积到底有多少个这种物品的大小。

(指导学生分别用一次性纸杯、数学练习簿、大楷簿和树叶等物品铺满课桌面,要求同一张课桌面只能用同一种物品来铺。

  师:

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物品来铺的,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有几个这种物品那么大?

  生1:

我是用数学练习簿来铺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8本数学练习簿那么大。

  生2:

我是用树叶来铺的。

课桌面面积大约有15片树叶那么大。

  生3:

我铺的是大楷簿,课桌面面积大约有6本大楷簿那么大。

  生4:

我铺的是纸杯,我的课桌面面积大约有40个一次性纸杯口那么大。

  师:

(电脑出示用四种物品铺桌面的过程)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铺物品的过程,(指铺满纸杯的图)纸杯那么多,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

  生:

先数一行有10个,再数正好有4行,4×10=40,所以一共有40个。

  师:

说得真好!

(指四种铺法的图)我们用这些物品铺在桌面上,能形象地说明桌面的面积有多大。

但是,看了这四种铺法和得到的结果,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生:

这些数都不同。

  师:

是啊,同样大小的桌面,怎么表示面积的数却不同呢?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生:

用同样的物品来铺。

  师:

同学们,还记得学习长度单位时的情景吗?

当时,我们用铅笔、小刀、手来测量课桌的长,也得到了不同的数,觉得不好,后来学习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以要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就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做面积单位。

(板书:

面积单位)

  [思考:

在课桌面上铺物品,其实质是让学生自选单位计量面积,选择的单位不同,计量结果就不同,学生因此产生统一计量单位的心理需求。

提供四种物品让学生选用,增强了不同单位,不同结果的对比度,学生统一单位的愿望也更强烈,也能突出作为单位的本质特征:

同一种单位的形状、大小必须相同。

指导学生数纸杯个数的过程,蕴伏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回忆长度单位的引入过程,为引入面积单位寻找了另一个固着点。

]

  2.认识平方厘米。

  

(1)学。

  师:

(出示1平方厘米的模型)这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面积单位:

1平方厘米。

(板书:

1平方厘米)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取出同样的一个模型。

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

正方形。

  师:

请用直尺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生:

边长是1厘米。

  师:

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生: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

(板书: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平方厘米可以用符号cm2来表示(板书:

cm2),也读作平方厘米。

请用笔写一写这个符号cm2。

  

(2)记。

  师:

让我们一起来记住今天的第一位新朋友吧!

举起1平方厘米的模型(示范),仔细看,用心记,闭上眼睛努力想,把1平方厘米印进你的脑海里,头脑中有1平方厘米了吗?

  生:

(齐)有了!

  师:

来,让我们拿起笔,把脑海中的1平方厘米请出来,画在纸上。

(学生齐画1平方厘米。

  师:

再拿1平方厘米的模型对照一下,画对了吗?

不对的可以重新改一改。

(学生对照,修正。

  (3)找。

  师:

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1:

纽扣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2:

我的贴花纸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3:

我的指甲面大约有1平方厘米。

  师:

大家拿起1平方厘米的模型,和自己的指甲比一比,你哪个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1:

我的大拇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2:

我的是中指。

  (4)拼。

  师:

请大家从学具篮中再取出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在桌面上。

如果有不同拼法,可以拼好一种后,再拼另一种。

(学生拼图。

  师:

同桌间互相看一看,拼法相同吗?

你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

6平方厘米。

因为是用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生2:

因为它们都有6个1平方厘米。

  师:

这两个长方形的形状相同吗?

面积呢?

  生:

形状不同,面积相同。

  师:

也就是说,看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就看它包含多少个面积单位;一个平面图形中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

  (5)估和量。

  师:

请每人从学具篮里取出一张邮票。

估计一下,一张邮票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

8平方厘米。

  生2:

20平方厘米。

  师:

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

我的食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刚才我用食指指甲比画了一下,大约是8平方厘米。

  师:

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有1平方厘米的模型啊。

大家把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铺在邮票上,看看它的面积到底有多少!

(学生发现一个人的面积单位数量不够,于是与同桌合作。

  师:

邮票的面积是多少?

  生:

(齐)12平方厘米!

  师:

为什么?

  生:

它的面上能铺12个1平方厘米。

  师:

请每人再拿出一张电话卡。

先估计面积是多少,再用面积单位检验。

(由于面积单位的数量不够,指导学生用印有1平方厘米方格的面积量具来测量。

  师: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电话卡的面积。

(实物投影仪展示蒙着量具的电话卡)

  生:

先数整格的,一行有8格,共6行,6×8=48,接下来2个半格或3个小半格可拼成1格,大约是56平方厘米。

  [思考:

五个层次的学习活动,以丰富的学习方式、流畅的活动过程、细腻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经历建立1平方厘米概念的过程。

在建立概念的同时还注意充分挖掘这些环节的内涵,比如,看一个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多少,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与引入面积单位时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需求相呼应;再如,数电话卡面积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习惯。

]

  3.认识1平方米。

  师:

你们估计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演示用1平方厘米量)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1:

太小了!

  生2:

应该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师:

还真有一个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布)猜猜看,这个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

  生:

平方米。

  师:

能说说怎样大小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吗?

  生: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板书)

  师:

会用符号表示平方米吗?

写在本子上。

(请学生在黑板上写m2)

  师:

(出示4块1平方米的布,发给每个小组1块)每组的同学先商量,准备在1平方米的布上铺什么物品,再实际铺一铺,看能铺多少这种物品。

  学生分组铺物品,三个组分别铺书本、书包、椅子,还有一个组挤着站在1平方米的布上。

  师:

请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本组铺物品的情况。

  生1:

我们组在1平方米的布上铺了24本书。

  师:

可你们并没有铺满,怎么知道要24本书的?

  生1:

因为一排铺了6本,可以铺4排,一共能铺24本。

  生2:

我们在1平方米上铺了9个书包。

  生3:

1平方米上可以放4把椅子。

  师: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平方米上可以站几个人。

  生:

(齐)1、2、313人。

  师:

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1:

(指屏幕)这个屏幕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2:

我家的桌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生3:

有的电视机的屏幕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师:

这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生:

(齐)2平方米。

  [思考:

用平方厘米量黑板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较大面积单位的需求。

平方米的意义和符号都放手让学生自己解释或书写,是刚才认识平方厘米时积累的经验的即时运用。

让学生自选物品铺满1平方米,是教材中站人活动的拓展,也是先前课桌面上铺物品活动的延伸。

最后又回到黑板的面积,整个认识过程浑然一体。

]

  4.认识平方分米。

  师:

你们还想学习什么面积单位?

(平方毫米、平方分米等)再学一个平方分米,好吗?

你认为1平方分米有多大?

平方分米怎样用符号表示?

  生: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在黑板上写出dm2)

  师:

学具篮中有一个1平方分米的模型,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学生找到模型)对照这个模型,用手比画出1平方分米的大小。

(示范并指导学生比画)

  师:

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生1:

(举起学具篮)这个篮子的底面大约有1平方分米。

  生2:

插座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师:

下面我们做些练习来巩固新学的知识。

请看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2题。

自己在书上完成。

(学生完成练习)

  师:

我们先看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64

  生1:

平方厘米。

  生2:

平方分米。

  师:

你同意谁的意见?

  生:

64平方分米。

因为刚才电话卡的面积是五十多平方厘米,方桌面比电话卡大多了。

  师:

再看信封的面积大约是200

  生:

平方厘米。

  师:

操场的面积大约是3600

  生:

平方米。

  师:

最后看第一小题。

谁把这个问题再读一读,要读出点味道来。

  生:

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4

  师:

谁来回答?

  生1:

平方厘米。

  生2:

厘米。

  师:

今天学的是面积单位,你为什么填了长度单位呢?

  生:

24是数学书封面的长。

  师:

你看题真仔细!

我们认识新朋友面积单位,可不能忘了老朋友长度单位哦!

(把黑板上的1平方分米贴在1平方米的左上角,再把1平方厘米贴在1平方分米的左上角)看了贴在一起的面积单位,你有什么想法?

  生:

它们相差很大。

  师:

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学习。

  [思考:

把第一小题放在最后反馈,既不干扰练习重点,顺着学生的思路把面积单位逐个再回忆一遍,又能集中注意,拓宽认知结构。

三个面积单位的对比,形象鲜明,为后面学习进率埋下伏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