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2540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docx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天长市汊南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具有我校特点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指导中小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8号)、《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及天长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小学生毕业标准要求的重要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应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特长六个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从而推动我市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办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二、基本原则

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5)学习成绩与能力。

在质量监测和毕业学业测试过程中取得较好成绩;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科学、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6)交流与合作。

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7)运动与健康。

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8)审美与表现。

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中小学生学籍档案和学校按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内容和要求所做的关键性原始记录是学生评价的重要依据。

3.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综合性评语+等级”的方式呈现。

(1)综合性评语。

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

(2)等级。

用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描述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

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评为“待合格”时应极其慎重,必须要有充分资料予以支持。

4.为了便于操作,在具体评价中将六个维度化为十二个要素,将关键表现记录细化为若干个关键评价点,由学校组织或学生自行搜集详实表现记录材料并提交给评价小组进行评价,并评定等级。

四、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班子和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

负责指导全校各年级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监控评价过程,纠正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处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2.各班级也要成立班级评价小组。

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落实评价方案,制定实施细则,任免班级评价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认定评价结果。

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价小组人员需班级学生一半以上认可,方可入选。

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

评价委员会及评价小组的人员组成必须具有代表性,人数应在5人以上,任课教师在对应评价班级任课时间应在1年以上。

五、工作程序

1.宣传培训。

学校应就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内容、标准、程序、方法、过程、制度等内容,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学习并进行培训,做好宣传动员和培训工作。

2.组织自评。

学生依据《汊南小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所列的评价标准写出自评报告,整理并提供相关证据,确定六个维度的自评等级。

所搜集整理的有关材料要求提供完整的原始记录,保证材料的真实性。

自评报告应如实总结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字迹工整。

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参与评价活动的重要主体,所提交关键性材料和自我鉴定过程本身就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3.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审核学生的个人评价材料。

4.组织班级学生互评。

各班分二至三组开展互评。

先由学生自我介绍自评意见,出示相关表现材料,然后同学集体评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六个评价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分别根据各要素的权重打出得分,得出互评等级建议。

A等达60%以上的记为A等,A+B达60%以上的记为B等,A+B+C达60%以上的记为C等,否则记为D等,对每个学生的互评情况应单独形成评议记录材料,供班级评价小组参考。

5.家长评价学生。

家长对学生每学期和每学年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撰写描述性评语,并以等级形式呈现评价结果。

6.班级评价小组评审。

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价标准,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意见,以及各项客观佐证材料,班级评价小组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后,初步确定学生的各项评价等级,并将评价结果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审议后,对被评定为A等的学生名单应及时在学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接受监督;B、C、D等级的学生,由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他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7.收集反馈意见,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进行复评。

再次公布复评结果。

对有重大分歧的评议意见,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集体审议裁定。

8.撰写综合性评语,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整理相关材料归档,待学生毕业时,一并归入《毕业生档案》。

9.总结上报。

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每学年末将对毕业生的评价情况写出书面总结与《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名册》(电子文稿)一并报市教育局评价领导小组备案。

六、评价结果的使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是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1.作为毕业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中,如果“道德品质”被评为“D”等(待合格),则不能毕业。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首选条件,是学业考试成绩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条件。

2.作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七、实施要求

1.评定主体要多元化。

要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学生自评、互评意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建立诚信协议书制度,教师和学生应签定诚信协议,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2.确定等级应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实际水平,并与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实际分布状况基本相符。

3.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注意以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内容为抓手,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及时将相关数据和评语做好记录,同时应充分参考学生和教师提供的关键表现记录和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状况资料,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把握所评价的等级。

4.班级评价小组要客观公正的对待学生自评、互评意见,参考自评、互评所提供的信息,在集体评议的基础上进行等级评定,撰写综合性评语并逐一签名。

如果出现经过讨论后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应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出结论;如有重大的原则性分歧,应提交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裁定,并逐一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上签名。

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讲诚信的教师和学生,实行责任追究。

5.评价结果应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应进行核实与裁定。

公示制度要得到保障,对评价的结果,被评定为A级的学生名单应予公示,其他等级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评价结果经公示后,校长应签名并加盖公章,存档备查。

八、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1.对借读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原则上在其就读学校进行,就读学校要对借读生认真评价。

2.对弱智生、伤残生的评价,根据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本方案进行评价。

3.本方案自2011年9月1日起执行。

天长市汊南小学

二0一一年八月六日

附件:

《天长市汊南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天长市汊南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维度

要素

权重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评价

分数

综合

分数

0.1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家庭,具有强烈的国家和民族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尊严,自觉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生活;认真学习民族历史知识,主动积极参加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自觉学习和弘

扬民族精神。

班主任评语;遵守纪律情况记录;担任班级、学校、社区等社会工作或服务的情况记录;班级值日、保洁等方面的

表现;参加省情、国情、环保教育活动的情况;奖惩情况;平时言行等方面的特例观察记录

0.05

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敬师长,尊老爱幼,乐于助残,团结同学,理解宽容,真诚相待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能够做到知法、守法、护法。

0.05

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严格要求自己,有上进心,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个人行为负责,有责任心,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有生活自理能力(残疾生除外)

0.1

能自觉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言行准则,有很强的文明自律意识和能力,能自觉遵守各项校纪校规,自觉遵守和维护课堂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关心集体,能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自觉抵制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和行为。

0.3

小学非毕业年级以学期末和学年末学科测试成绩为准。

中学非毕业年级以期中、期末学科测试成绩为准。

小学毕业年级以1-5年级学习成绩评价和毕业年段学习成绩评价的总评为准。

中学毕业年级以7-8年级学习成绩评价和毕业学业测试成绩进行总评。

上课、考勤及上交作业的情况记录;期中、期末及毕业学业考试与考查成绩;课外阅读笔记等自学情况记录

学习

0.05

学习目的明确,态度认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及其它学习任务、认真预习、复习,制定并落实有效的学习计划,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讨论,勇于发表见解,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和成绩,善于总结和反思,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效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研究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课成绩合格。

上课、考勤及上交作业的情况记录;期中、期末及毕业学业考试与考查成绩;课外阅读笔记等自学情况记录

参与

态度

0.05

积极参与课内外各种合作形式的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和小

发明、小制作等各类竞赛,认真参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

参加实践活动和集体活动的情况记录;参加研究性学习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学习的情况记录;获奖情况的记录

0.05

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方式进行沟通与合作,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运动与健康

0.1

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精力充沛,热爱体育运动,参加学校运动队,认真上好体育课,体育锻炼各项成绩优良。

乐观自信,善于自我调节,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

参加体育课和健康教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考勤记录;身体检查记录;心理健康情况记录;平时体育测试及健康教育考试成绩;获奖情况证明

0.05

坚持锻炼身体,参加体育活动,注意饮食健康、不挑食,讲究卫生习惯,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无不良嗜好和陋习。

审美

表现

0.05

审美情趣高雅,有较强的艺术鉴赏与审美能力;穿戴健康,大方得体,言行不低俗,思想情趣高尚。

艺术课程和艺术活动参与情况记录;艺术课程考查成绩;获

奖情况证明

0.05

积极参加美术、音乐学科学习,成绩合格,积极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并在艺术活动中起到骨干作用,愿意创造和表现美。

个性特长

10分

兴趣广泛,在科技、学科、艺术、体育等方面特长显著,取得突出成绩,获得市(县)级奖励,荣获市(县)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干部”、“创造型中学生”等荣誉称号。

查看各种活动记录、档

案及奖励证书

综合评价结果

评价说明:

1、综合素质评价六个维度中五个维度即:

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共十二个要素,在评价时,根据各要素的权重,首先以分数的形式呈现。

第六个维度即:

个性特长为加分项目,将评价得分加入前五个维度的评价分数,然后再把综合分数折合成A、B、C、D四个等级。

2、综合评价结果实行等级制。

90分以上为A等(优秀),75分—89分为B等(良好),60分—74分为C等(合格),60分以下为D等(待合格)。

3、学校每学期末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每学年末对学生进行学年总体评价,学生毕业时对学生进行在校期间的综合评价,并将毕业生综合评价结果报教育局基础教育股。

4、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中小学生学业测试的所有学科成绩必须全部达到及格以上且总成绩要达到测试总分的80%(小学)、70%(中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才能平为A等(优秀),否则不能评为A等(优秀)。

5、学生综合评价结果A等(优秀):

一类校不低于30%,二类校不低于25%,三类校不低于20%。

B等(良好):

一类校不低于33%,二类校不低于30%,三类校不低于25%。

C等(合格):

一类校不低于35%,二类校不低于40%,三类校不低于50%。

D等(待合格):

一类校不得高于2%,二类校不得高于5%,三类校不得高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