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482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典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语典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语典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语典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语典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成语典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成语典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成语典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成语典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成语典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语典故.docx

《成语典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典故.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语典故.docx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

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

“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

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3、一字之师:

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

有《早梅》诗曰:

“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

”谷曰:

“‘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

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

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

《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

“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5、东山再起:

语出《晋书·谢安传》。

指的是东晋的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

因为谢安久居东山(当然不是海南的东山岭),所以称为“东山再起”。

6、图穷匕见:

《战国策·燕策三》: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7、纸上谈兵: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8、负荆请罪(廉颇)9、卧薪尝胆(勾践)10、揭竿而起(陈胜)

11、三顾茅庐(诸葛亮)

12、孺子可教: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返,曰:

“孺子可教矣。

13、四面楚歌(项羽)

14、老当益壮:

东汉名将马援,从小就胸怀大志。

他常对朋友说:

“做个大丈夫,总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

就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

后来,马援成了东汉有名的将领,为光武帝立下了很多战功。

15、投笔从戎: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超家贫,尝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

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

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16、暴殄天物:

暴:

损害,糟蹋;殄:

灭绝;天物:

指自然生物。

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

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尚书·武成》:

“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17、暗度陈仓:

楚汉之争时,项羽倚仗兵力强大,违背谁先入关中谁为王的约定,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

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

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军,他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

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比喻表面故作姿态,暗地里另有所图。

18、嗟来之食:

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

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

后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9、怒发冲冠(岳飞)

20、手不释卷:

《三国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1、韦编三绝:

韦编:

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

概数,表示多次;绝:

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史记·孔子世家》:

“读《易》,韦编三绝。

22、墨守成规:

墨守:

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

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24、鸡犬升天: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剩下的药留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25、高山流水(俞伯牙)

26、口蜜腹剑: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

“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

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27、风声鹤唳:

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

苻坚遭谢玄痛击后,“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28、泰山北斗:

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新唐书·韩愈传赞》:

“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29、破釜沉舟(项羽) 

30、东窗事发:

南宋奸臣秦桧与妻子在东窗下谋害了抗金名将岳飞。

秦桧死后不久,儿子秦熺也死了,妻子王氏请来一位道士为儿子超度亡灵,道士来到阴间,在道士的带领下见到了正在收审的秦桧。

秦桧神情黯淡地对道士说:

“可烦传与夫人,东窗事发矣!

31、程门立雪:

《宋史·杨时传》:

“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32、司空见惯:

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33、梦笔生花:

《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

“李太白小时候,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34、力透纸背:

力:

笔力;透:

穿过。

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形容写字、形容诗文等作品深刻有力。

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

“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35、胸有成竹: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36、赤膊上阵: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37、马革裹尸: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38、黄袍加身:

五代后周赵匡胤在陈桥兵变,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帝。

指登上帝位。

39、洛阳纸贵:

《晋书·文苑·左思传》:

“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40、背水一战(韩信)41、闻鸡起舞(祖逖)42、初出茅庐(诸葛亮)

43、完璧归赵(蔺相如) 

44、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

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

以后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45、乐不思蜀(刘禅)46、指鹿为马(赵高)

47、画龙点睛: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yóu)》: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

每曰:

“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诞,因点其一。

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在。

48、入木三分: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cm)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49、讳疾忌医(蔡桓公)

50、多多益善:

《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问曰:

“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

“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

“子有何如?

”曰:

“臣多多而益善耳。

51、秋毫无犯:

《史记·项羽本纪》: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后汉书·岑彭传》:

“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52、望梅止渴(曹操)53、鞠躬尽瘁(诸葛亮)54、约法三章(刘邦)

55、请君入瓮:

周兴与邱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

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

“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兴曰:

“此甚易耳!

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

因起谓兴曰:

“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兴惶恐,叩头伏罪。

56、举一反三(孔子)

57、萧规曹随:

萧规曹随,成语,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

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58、八斗之才:

《南史·谢灵运传》: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59、铁杵成针(李白)

60、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是汉时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

每当丈夫梁鸿回家时,妻子孟光就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

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妻子不敢仰视丈夫的脸,总是把盘子托的跟眉毛齐平,丈夫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盘子。

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很有礼貌,很平等。

61、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62、沆瀣一气:

在众多的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很有才学,考下来自己感觉也不错,就等着发榜了。

主持这次考试的官员名崔沆。

他批阅到崔瀣的卷子,越看越觉得好,就把他录取了。

按照当时的习俗,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试及第的人的座主。

发榜后,门生要去拜访恩师,“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后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63、江郎才尽:

钟嵘《诗品》:

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

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

谓淹曰:

‘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

’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

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南史·江淹传》: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64、七擒七纵(诸葛亮)65、毛遂自荐(毛遂)

66、陆海潘江:

陆:

陆机;潘:

潘岳。

陆机文才如大海,潘岳文才如长江。

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余常言:

‘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

67、莫须有(秦桧)

68、桃李满天下:

语出《资治通鉴:

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载:

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

"或谓仁杰曰: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它比喻一位长者或老师所培养的众多的精英后辈和学生,遍布天下各地,因而称为"桃李满天下"。

69、曲高和寡: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

“先生其有遗行与?

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

“唯,然:

有之。

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70、开卷有益:

《渑水燕谈录》记载,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

尝曰:

“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71、凿壁偷光(匡衡)72、刮目相看(吕蒙)

73、围魏救赵:

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孙膑救邯郸——围魏救赵。

74、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

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

”诺:

承诺。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75、杀妻求将:

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齐人攻鲁,鲁欲起吴起。

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吴起欲就名,遂杀妻以明不与齐也。

鲁卒以为将。

将攻齐,大破之。

”吴起为了取得鲁国信任,不惜杀死来自敌国(齐国)的妻子以获得将军位。

后比喻为了成功不择手段。

76、前倨后恭:

之前傲慢,后来恭敬。

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非常大。

《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笑谓其嫂曰:

‘何前倨而后恭也?

’”

77、不学无术: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亡音无。

学,五经之学。

术音述,古籍多通假,术即述,说的是霍光没有经学根底,故而不明大道理。

出处为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

今人多将不学无术之术,理解为办法,是不识古文而望文生义。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

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78、三令五申:

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

79、呕心沥血:

《新唐书·李贺传》: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唐·韩愈《归彭城》诗: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80、近水楼台先得月:

宋·俞文豹《清夜录》:

“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范仲淹很有学问,一看这诗句自然明白了苏麟的心思。

 

司空见惯——刘禹锡、李绅唐朝,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受当地一位担任过司空官职叫李绅的人的邀请去饮酒观舞。

刘禹锡写了一首诗:

“高髻云鬓新样式,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

手不释卷——吕蒙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

”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愤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后来还发生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故事。

一饭千金——韩信韩信未得志时,家境困难,吃不饱饭。

在河边钓鱼的时候,受到一个洗棉絮的老婆婆的接济。

韩信许诺以后一定要报答她。

后来韩信成为楚王以后,送了一千两黄金给这位老婆婆。

韦编三绝——孔子孔子晚年学习《易经》,反复的诵读,把编书简的熟牛皮都磨断了好多次。

后来形容刻苦用功的读书。

赤膊上阵——许褚三国演义中,马超与曹操军对战,曹军大将许褚对战马超,打了很多回合不分胜负。

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许褚后来被曹操称为虎痴。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   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