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6444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docx

中考复习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中考复习】2021中考道德与法治大复习系列:

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情境导入导学

某小区连续发生9起火情,多辆轿车、电动车、三轮车被烧,有两名卖鸡蛋的老夫妻货物被烧,生活来源都成问题。

经查,放火人系45岁的邹某。

邹某称,她的狗被轿车撞死,放火是为泄愤……民警介绍说:

“女子自称,是因为她的狗是被小区里一辆白色的轿车撞死的。

”“目前,该女子已经被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该女子已经可以说是放火罪了。

”民警说。

据了解,该女子今年45岁,姓邹,与一男子在小区14栋居住。

火灾的损失情况,最大金额的便是一辆高尔夫汽车,价值17万,至于楼道内的杂物,没有居民承认是自己的。

学习分级目标

1、增强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2.学会辨别违法犯罪,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3、知道法不可违,了解罪与罚,理解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

自主预习导学

一、违法无小事

1.人类社会的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是评价是否合法有效的。

2.法律是的社会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3.违法行为是指违反的规定,的行为。

4.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5.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称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有的人实施了,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

2.民事活动都是由来规范的。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的民事违法行为。

3.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自觉自己的行为。

三、了解罪与罚

1.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触犯了、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

3.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依法对适用的的强制性法律

方法,以为主要内容。

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和两大类。

四、加强自我防范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

我们作为,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

,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依法自律,做一个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自觉遵纪守法,。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1.在遇到或者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

2.我们可以通过来维护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使用

,通过讨回公道。

3.诉讼是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解决的活动。

4.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

六、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义不容辞的。

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采取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感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和。

参考答案

一、违法无小事

1.存在和发展人们的行为准绳2.最刚性不违法3.过错法律、法规危害社会4.

民事行政刑事5.相对轻微一般违法行为最严重犯罪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违法行为违法法律责任2.民法典型3.遵章守法危害依法规范三、了解罪与罚

1.刑法有力武器犯罪刑罚2.社会危害性刑法刑罚3.审判机关犯罪分子最严厉制裁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4.主刑附加刑

四、加强自我防范

1.陷阱社会成员危害远离2.不良行为3.法治观念自觉守法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五、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1.法律问题权益法律救助合法权益2.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救济诉讼手段打官司3.

人民法院法定程序纠纷和冲突4.最正规、最权威、最后屏障六、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1.全体公民责任不法侵害正当权益2.勇于力量机智灵活3.法治精神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教材全面解读

探究点一法律的重要性是什么?

【情境】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经营人用疫

苗案引起关注。

各地食药监部门已根据国家食品药品

监管部门要求开展涉案问题疫苗核查。

山东省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共梳理出向犯罪嫌疑人庞

某等提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上线线索107条,从庞某等处购进疫苗及生物制品的下线线索193条,其中购入人员信息涉及24个省区市。

目前,庞某某、孙某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济南市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国内多家涉案医药公司及其业务人员因违规向无资质人员销售疫苗药品、生物制品,均受到当地食药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国内部分涉案疾控部门基层站点负责人也被当地警方依法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解惑】

(1)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是评价人们的

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3)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典例剖析1.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下列对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无所不能,能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③法律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法律的认识。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①③④的说法是正确的;

②说法太绝对,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

答案:

B

名词违法

违犯法规。

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公民违反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的规定,造成社会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

知识拓展

酒驾不是犯罪,醉驾属于犯罪行为。

因为酒驾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没有触犯刑法,就是一般违法行为,不是犯罪。

醉驾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直接违反刑法规定、要受刑法处罚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易错警示

某校为了对同学们进行教育,举办了一次青少年违法犯罪图片展。

小刘同学认为,我没有违法犯罪,没有必要参加这项活动。

分析:

学校举办这项活动,有利于学生增强法制观念,知法、懂法、守法,小刘同学没

有违法犯罪也应参加这项活动。

一个人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渐,就有可能从不良行为发展到违法犯罪。

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知识点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探究点一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情境】司法所干警受邀来到某初级中学,为全校师生作

法制报告,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增强学生自律和防护

意识。

当天,司法所干警分别就什么是校园欺凌事件,

怎样预防校园暴力以案谈法,教育和号召学生正确掌握和理解相关法律法规。

法制报告结束后,4000多名学生纷纷在横幅上联合签名反对校园暴力。

【解惑】

(1)有的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2)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3)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典例剖析2张女士不小心丢失了手机,捡到手机的人向她索要2000元感谢费,最后,她给对方付了1800元才拿回手机。

对捡到手机的人你的看法是()

①这种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②捡到手机的人索要感谢费是人之常情,不构成违法

③这种拾物拒还的行为应当收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④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通过阅读题干中的材料可知,对方捡到手机后的行为是一种敲诈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规范,并且违犯了法律,法律有明文规定,捡到手机拒不归还并向失主索要钱财的行为属于侵占他人财物.这是一种违法行为,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故选B。

答案:

B

什么是治安管理

治安管理是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公安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依靠群众,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

知识拓展“小大人”门槛从十岁降至八岁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则编,又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对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作出规定。

民法总则中,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民法通则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知识点3了解罪与罚

探究点什么是刑法、犯罪和刑罚?

【情境】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内鹿城、瓯海、乐清、瑞安、平阳、永嘉、苍南等法院集中宣判了18起制售伪劣药品

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共25名被告人

获刑记者从温州中院了解到,此次集中宣判

的18起制售伪劣药品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案件犯罪形式多样,如:

销售我国为防控疾病传入等特殊需要而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巴西牛副产品和印度牛肉;美容会所注射“美容针”“瘦脸针”“溶脂针”;生产销售用猪肉制作的伪劣牛肉制品;在生产、炸制油条过程中添加过量的铵明矾;将养猪场内未经检验检疫的淘汰猪贩卖给他人;通过非正规渠道购进“伟哥”等性保健品后再予以销售;销售未经批准进口的药品;用工业盐冒充食用盐进行销售等。

温州中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食品、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温州法院集中宣判一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旨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解惑】

(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典例剖析1.在法律家族中,刑法是比较特别的一个法律。

下列对刑法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刑法和宪法处于同等地位,一样重要②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③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④刑法规定了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刑法的认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居于最高地位,①说法错误,排除含①的选项,故选D。

答案:

D

刑罚的特点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

主刑的特点是:

主刑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社会危害性

较小

更大

违法性

违反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违反刑法

应受处罚性

应受民事制裁或行政制裁

应受刑罚处罚

附加刑的特点是:

附加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惩处犯罪的意义

对犯罪分子加以处处,一方面可以及时制止他们继续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遏制其他犯罪行为,对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起到警戒和震慑作用,使他们悬崖勒马,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知识点4加强自我防范探究点如何预防犯罪?

【情境】法制进校园,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生做遵守纪法的文明好少年,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江东实验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制安全专题教育讲座,邀请了高坪区公安分局安汉派出所袁教导员为全体师生作法制专题教育报告。

袁教导员根据当前的社会实际和校园周边安全稳定形势,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对学生详细讲解了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法律知识,并教育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安全素质,同时告诫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针对出现的典型事例要引以为戒,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最后,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就学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工作作了强调,他认为,袁指导员的报告使全校师生受益匪浅,为学校“法律进课堂”等校园法制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全校师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规范好自己的言行,遵纪守法,防止犯罪,还要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解惑】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

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典例剖析2据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录像制品的占31.9%.这警示我们()

①应该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

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

④预防违法犯罪应该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据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这警示:

我们应该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

罪应该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所以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观点错误,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不良行为虽然是小节,但对个人成长关系极大。

A、B、D被排除,故选C。

答案:

C

知识拓展犯罪预防

犯罪预防(crimeprevention),综合运用社会多种力量,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消除产生犯罪的原因、条件,以防止、控制和减少社会犯罪及重新犯罪的举措体系。

犯罪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现代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犯罪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犯罪方法、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人类社会构成的威胁越发变得严重。

实践证明,犯罪仅靠打击这一治标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人们寄希望于犯罪预防。

犯罪预防的宗旨是努力限制、克服各种犯罪诱因,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增加、设置潜在的违法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困难条件,对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依法惩处,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损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收听,观看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知识点5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探究点一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情境】根据新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司法保

护的意见》,河南省检察机关和民政部门将建立专门机

构、配备专职人员、增加专项经费,强化留守儿童权益

保护政策落实,同时对成年人性侵害、拐卖、绑架、遗

弃、虐待、暴力伤害农村留守儿童,以及教唆、胁迫、

诱骗、利用农村留守儿童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等严重侵害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危害其身心健康的犯罪,将依法快捕、快诉,从严惩处,并做好对法院判决情况的监督工作。

除加强司法保护外,河南省还将进一步强化对留守儿童的司法救助、心理疏导以及经济帮扶等综合救助工作,通过亲情会见、心理测评与疏导,建立涵盖学校、企业、社区的多元化帮教基地,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

【解惑】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4)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典例剖析1.在社会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下列属于法律服务机构的是()

①法院、检察院②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④妇联、消费者协会

A.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法律服务机构的了解。

法院、检察院是司法机关,妇联、消费者协会是保护妇女和消费者的群众组织,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是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故选A。

答案:

A

名词法律救济

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规定向有权受理的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予以补救,有关国家机关受理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

易错警示

到法院打官司是很不光彩的事,而且打官司的人都是违法的人。

分析:

打官司就是诉讼,诉讼包括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以及行政诉讼,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当运用非诉讼途径无法解决时,需要运用诉讼途径来解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打官司的人不一定是违法的人,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几种误区

(1)维护合法权益可以采用任何方式。

点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维护合法权利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方法。

正确做法应该是,面对突发事件和侵害,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保

护。

如果这些保护不能到位或未能生效,我们要用智慧和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只要自己不违法,就不涉及打官司,诉讼就与自己无关。

点拨:

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这种观点错误的认为自己遵纪守法就会万事大吉,没有诉讼等烦扰。

这种人把自己孤立起来,脱离社会思考和认识问题。

社会是复杂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你的权力可能随时受到侵犯,这种情况并不因人们是守法的公民而消失。

当我们的权力受到侵害,又不能得到合理解决时,就必须依靠法律,通过诉讼来解决。

(3)面对不法侵害哪两种极端行为是不可取:

忍让与报复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

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的将不法分子抓获。

知识点2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探究点一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情境】一名黑衣男子一手持刀,一手拿着红色袋子闯入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增城永和支行,挥舞着菜刀直奔柜台,当时柜台前83岁

的老人黄蓉盛在办理业务。

该男子一把将正

在办理业务的黄蓉盛推开,企图抢劫。

正在

值班的保安常伟闻讯上前喝斥,并扔下手中

的伸缩棍,迅速上前抓住歹徒右手。

与歹徒

搏斗过程中,常伟劝说该男子:

“小伙子,你还年轻,不要冲动,你也有家人,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常伟在劝说男子的过程中使其分散注意力,成功夺下了歹徒手中的菜刀。

随后,银行管理人员上前协助常伟,共同将歹徒制服。

该行负责人也到达现场,拨打了报警电话。

民警赶到后,将犯罪嫌疑人押回公安派出所处理,整个过程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当时为什么要扔下伸缩棍,徒手上前夺歹徒手中的菜刀?

你不感到危险吗?

”针对很多人的疑问,常伟解释道:

“其实,我本来打算用伸缩棍打下菜刀,但是菜刀离客户太近,怕伤到客户。

”常伟说,事发当日上午是社保金发放日,有10多位老人来银行办理业务,当时,菜刀离正在办理业务的黄蓉盛的脖子只有十几厘米。

于是,他选择了徒手上前。

【解惑】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

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感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典例剖析1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

③犯罪分子穷凶极恶,我们没有义务和他们斗争

④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人人有责,③说法错误,①②④理解正确,故选C。

答案:

知识拓展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是指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

见义勇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的行为;第二类是抢险救灾的行为。

见义勇为既可以是正当防卫行为,也可以是紧急避险行为,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可以是保护自己利益,而见义勇为则是保护他人利益。

核心素养训练

1.下面漫画《签个名》中这个人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违纪行为

2.八学生梁某,为了试探“有困难,找警察;有案件,请拨110”是否真实,多次用不同的公用电话拨打110,结果110次次紧急出动,次次扑空。

梁某的行为()

①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是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行为

③损害了公安机关重承诺守信用的形象

④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稳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如图,有1处错误,错误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4.近年来,利用网络对青少年实施诱拐、欺诈和性侵害等案件时有发生,为避免此类侵害,我们应该()

①提高警惕,安全上网②抵制诱惑,拒绝上网

③谨慎交友,防止上当④保护隐私,避免泄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