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6691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docx

医疗药品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

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

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2

第一节 药物变态反应的基本概念2

一、变态反应的定义2

二、药物变态反应的定义4

三、药物变态反应的免疫学类型6

第二节 药物变态反应的多系统临床表现7

一、全身过敏反应8

二、药物热9

三、药物疹11

第三节 引发药物变态反应的常见药物13

第四节 各型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特点及其常见疾病15

一、Ⅰ型变态反应——速发型变态反应15

二、Ⅱ型变态反应——细胞毒或溶细胞型变态反应16

三、Ⅲ型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17

四、Ⅳ型变态反应——延缓或迟发型变态反应19

第五节 药物变态反应的防治原则和方法21

一、药物变态反应的特异性防治21

二、药物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非特异性防治22

第六节 中药的过敏反应26

一、中药注射剂与变态反应26

二、常用中药的皮肤变态反应28

药物变态反应及其治疗

学习要点:

掌握药物变态反应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

掌握药物变态反应的多系统临床表现。

掌握引发药物变态反应的常见药物及其治疗药物。

熟悉药物变态反应的免疫学分型及发生机制。

熟悉药物变态反应的预防措施。

第一节药物变态反应的基本概念

一、变态反应的定义

变态反应(Allergy)一词,源出于奥地利医生ClemensvonPirquet于1906年所著的Allergie一文。

原意为“变化了的反应”,故译为“变态反应”。

他当时观察到,在临床上应用破伤风抗毒血清治疗破伤风时,虽然很多病人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但同时又有一些病人在再次应用血清时出现了强烈的反应,甚至有不少的病人因之丧失生命。

当时对于这种现象的本质认识不清,只以为是这些病人出现了变异的反应,故提出了“变态反应”一词。

目前,对于变态反应一词的定义,亦尚未能臻于完善,大体说来:

变态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它表现为当机体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各种途径,接受某种过敏原后,可出现某一组织或器官,甚至全身性的强烈反应,引起各式各样的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其特点是这种对特殊过敏原的特殊反应只出现在少数人身上,引起过敏的物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无害的。

例如:

鸡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无害的食物,但是对于少数鸡蛋过敏的病人则在进食极少量的鸡蛋之后,即可以引起强烈的变态反应,包括全身皮痒、水肿、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引起过敏休克等,这就是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从广义来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属于反应性过高的类型,即在机体接触某种物质后(包括全抗原性物质或半抗原性物质)即可以引起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反应,表现出一种过度敏感的特色,亦即人们习惯上称之为过敏反应HypersensitⅣeness,目前,“变态反应”与“过敏”两词已常作为同义词来看待,前者更多的用于学术方面,后者则多用于临床实践。

另一种是属于反应性过低的类型,称为低反应性HyposensitⅣeness或无反应性Anergy。

即在机体接触某种抗原性物质后只能产生低于正常的免疫反应,甚至不产生任何免疫反应,这种情况一般归属于免疫缺损性疾病。

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即变态反应原或过敏原Allergen。

由变态反应原产生的抗体亦称为反应体或过敏性抗体Reagin。

由过敏原与反应体导致的反应称为变态反应(Allergy)。

变态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免疫反应。

它不同于正常的免疫反应,在于正常的免疫反应是以有利于机体抗御外来抗原性物质的侵害为结局,而变态反应则以产生一系列不利于机体的反应为结局。

甚至在一些急剧的变态反应中,可于短时间内导致机体死亡。

因此变态反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病理性的免疫反应。

变态反应性疾病(或称过敏性疾病)已不仅仅是一种常见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的调查数据表明,在30个国家共12亿人中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5亿人(22%)罹患有过敏性疾病。

如此高的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令人诧异,也发人深省。

也正是因为如此,2005年6月28日,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今年的7月8日定为第一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本次世界过敏性疾病日的主题为“重视和预防过敏性疾病”,旨在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来预防过敏反应。

从现代免疫学的观点看,变态反应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应答。

很多人从血清免疫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在临床上发现了一大批由过敏引起的疾病,对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逐步形成了一门新的临床学科——变态反应学。

变态反应学与免疫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免疫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给变态反应学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IgE的发现不仅阐明了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而且也为其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变态反应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

变态反应学的特点是要对过敏性疾病进行特异性的诊断和治疗,即查找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过敏原,并针对过敏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因此,过敏原是变态反应专业的核心。

二、药物变态反应的定义

药物变态反应(drugallergy)也称之为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reaction),是致敏病人对某种药物的特殊反应,即过敏原是药物的变态反应,是作为外来抗原物质的药物(或其与机体体内的蛋白结合的复合物)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

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使淋巴细胞或体液免疫系统致敏,当机体处于致敏状态下,再次接触同样的变态反应原时,抗原与机体的特异抗体反应或激发致敏淋巴细胞而造成机体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该反应仅发生于少数病人身上;和已知药物作用的性质无关;和药物的剂量无线性关系;反应性质各不相同,不易预知;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初次接触时需要诱导期,停止给药反应消失;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易发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某些疾病可使药物对机体的致敏性增加;某人可对一种或少数几种药物过敏,另一人则刚可对另一种或另外少数几种药物过敏,对这种药物过敏的人对其他药物不一定过敏,但过敏体质者则可对较多种的药物过敏。

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包括速发和迟发等4型,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哮喘等。

为了预防药物过敏反应,对易致过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应作过敏试验。

如:

有关部门规定,有些药物如青霉素等应用前必须做皮试。

但是有些人皮试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有时皮试阴性的病人在正式给药时也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有的人在别人注射青霉素时闻了一点气味,就发生了休克。

特别要注意的是,许多没有规定作皮试的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对其它物质有过敏史的人,服用任何药品时都要非常谨慎。

因此,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就医时,一定要把情况告诉医生,避免再服用同样或类似的药时产生过敏。

三、药物变态反应的免疫学类型

早期,由于对变态反应概念的局限性,变态反应病并没有明确的分类,以后从过敏原接触后出现反应的快慢而分为速发型过敏和迟发型过敏两类,速发型过敏一般是指与过敏原接触后于数秒钟至数小时内发病者。

例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喉水肿等。

迟发型过敏亦称延缓型过敏,一般是指与过敏原接触后于24小时以后出现反应者,如接触性皮炎,结核菌素皮肤反应,移植排异等。

如按诱发过敏的过敏原种类则可分为:

食物过敏;吸入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过敏;霉菌过敏;昆虫过敏;细菌过敏;血清过敏;物理因素过敏等。

如按过敏原进入途径分类又可分为:

食入性过敏;吸入性过敏;注入性过敏;接触性过敏等。

如从过敏原来自体外或体内而分则可分为:

外源性过敏与内源性过敏两类。

亦有按过敏原与过敏者所属种系的不同而分为:

异种抗原过敏、同种异体抗原过敏和自身抗原过敏等。

按过敏反应所累及的组织及器官系统分类可分为:

呼吸系统过敏、消化系统过敏、皮肤组织过敏、神经系统过敏、泌尿生殖系统过敏、循环系统过敏、特殊感觉器官的过敏(包括眼部过敏、耳部过敏等)、内分泌系统过敏、运动系统过敏与血液系统过敏等。

随着近代免疫学的发展,1963年Gell及Coombs从不同免疫机制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态反应分类,即将变态反应分为四型。

即:

第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第Ⅱ型,细胞毒或溶细胞型变态反应;第Ⅲ型,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第Ⅳ型,延缓型或迟发型变态反应。

此一分类方法已逐步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承认。

1974年ⅣanRoitt等又相继提出了第Ⅴ型,甲状腺毒血症型变态反应及第Ⅵ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型变态反应,亦称杀伤细胞型变态反应或K细胞型变态反应,但以上两型新的变态反应分型目前尚未取得国际的公认。

药物变态反应的分型与一般变态反应的分型类同,也主要分为:

1、Ⅰ型变态反应:

包括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胃肠道及皮肤过敏反应,多见于青霉素及链霉素类。

2、Ⅱ型变态反应:

如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少见,且往往不合并其它过敏反应。

3、Ⅲ型变态反应:

如血清病反应、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等,多见于青霉素,其它类型抗菌药物偶可引起神经性水肿,药物热等。

4、Ⅳ型变态反应:

以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斑丘疹、麻样疹、渗出性红斑多见,多种药物均可发生。

第二节药物变态反应的多系统临床表现

药物变态反应可造成机体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危害可波及全身各器官、组织,也可能只局限在某一器官、组织,其反应性质可以属于任何类型的变态反应,而在不少情况下,是多型变态反应的综合。

药物变态反应按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

全身过敏反应、药物热、药物疹、血清病、血细胞改变、血管炎、肝损害、肺损害、肾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自身免疫病、其他系统和器官损害等,主要有全身性反应和皮肤反应两大方面,下面介绍其主要的几个方面。

一、全身过敏反应

全身过敏反应中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这种情况最常发生于注射药物时,该休克反应常在注射药物后数小时内发生,最常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者常诉胸闷、全身皮痒,尤其是手掌发痒,继而血压下降,摔倒,并有便意,有的有腹痛。

检查可见全身皮肤潮红,荨麻疹样皮疹,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肺内闻及哮鸣音,患者常烦躁不安,可有大小便失禁,如有呼吸道阻塞或其他呼吸障碍,则有全身皮肤发绀,并转入昏迷。

在以上症状和体征陆续出现时,皮疹往往逐渐消退;如发生喉头血管性水肿,则有严重的阻塞性呼吸困难。

药物变态反应的全身临床反应常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血液病样反应:

主要有血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2、血清病样反应:

血清病是首次应用血清(如马血清)制剂,经过10天左右发生的一种过敏反应,临床表现有发热、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肝脾肿大、嗜酸性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短暂性蛋白尿、并常伴有荨麻疹、严重者可因血管神经性水肿、喉头水肿或脑水肿而死亡。

3、心血管系统反应:

心肌损伤、心脏损伤、小血管炎、间质性心肌或心包炎;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心电图异常,且常伴有其他系统的过敏症状。

4、消化系统症状和肝炎样反应: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损害如黄疽、肝功能障碍、胆汁郁滞、肝转氨酶升高,重症可出现急性肝坏死,并伴有发热、皮疹等症,二性霉素B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肝炎伴肝脂肪变性。

5、红斑狼疮样反应:

诱发或加重胶原性疾病、使播散性狼疮复发或加剧、或者狼疮细胞检查阳性而无症状,属于本类反应的尚有肺纤维化,皮肤硬化等。

6、神经系统变化:

惊厥、癫痫、偏头痛、脑炎、小脑损害(共济失调,定向障碍,眼球震颤,复视等)、锥体外系损害及其他部位的神经损害等。

7、呼吸系统反应:

如鼻炎、喉水头肿、过敏性鼻炎、肺泡炎,肺纤维化、支气管痉挛而致哮喘等。

8、肾脏损害:

如血尿、蛋白尿、肾功能衰竭、间质性肾炎、肾小管变性和坏死、膜性肾炎,尚有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动脉炎等。

二、药物热

由药物过敏所致的发热称为药物热。

它常常是药物过敏的最早表现。

药物热与一般感染性发热不同,如果是首次用药,发热可经10天左右的致敏期后发生;如果是再次用药,则由于人体已经被致敏,发热可迅速发生。

药物变态反应引起的发热可能是药物性血管炎的部分表现,也可能是药物性肝炎的最早体征,有些药物可引起单纯的药物热而不伴随其他的过敏表现,这些药物如:

别嘌呤醇、硫唑嘌呤、巴比妥类、血液制品、头孢菌素类、羟基尿、碘化物、甲基多巴、青霉胺、青霉素、苯妥英、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等;其他容易引起药物热的药物还有:

氯霉素、红霉素、异烟肼、呋喃旦啶、吡嗪酰胺、奎丁、磺胺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类、肝素、肼苯哒嗪、丙基硫脲嘧啶等。

由于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所以与感染性发热鉴别是确认药物热最重要的措施。

药物热可为低热,但多数为稽留性高热,常达39℃,甚至40℃以上,与感染性高热不同的是,药物热虽然体温很高,但患者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儿童甚至可照常玩耍,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应用各种退热措施(如用退热药)效果不好;但如停用致敏药物,有时即使不采取抗过敏措施,体温也能自行下降。

药物热常与药物疹伴同发生,此时诊断较容易。

单纯的药物热则容易被忽略,如果是原发病亦伴有发热,则常误认为原发病的治疗不彻底而加大用药剂量或添加其他治疗药物治疗。

因此,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如果原发病好转而体温持续不降或反而上升,或体温下降后一段时期重又上升,应该想到药物热的可能。

三、药物疹

药物疹即药物变态反应导致的皮肤反应,也常称为药物性皮炎。

它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各种不同的炎症反应,药物疹与药物热一样,也是最常见的药物变态反应的表现,药物疹一般紧跟药物热发生;但也可以先于药物热发生或单独发生。

大多数的药物疹的发生机理不明。

药物疹表现为各式各样的皮肤病变、轻者是瘙痒、粟粒样疹、荨麻疹、固定性药疹、紫癜型药疹、湿疹皮炎样药疹;重者表现为表皮脱落(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以及重症多形红斑等)。

应该指出的是,药物疹的上述症状,单独出现一种的机会较少,常常是同时存在多种症状,有时还往往伴有全身反应。

发生药物疹时最常见的症状有皮疹、瘙痒、喷嚏、哮喘、淋巴结肿大、发热等。

药物疹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同一药物在不同的个体可发生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完全不同的药物引起。

根据药物疹的形态,常见的药物疹有以下类型:

1、猩红热样和麻疹样药物疹:

这两类药物疹都很常见,其形态相似而略有区别。

前者多先起自头部,并迅速发展至躯干和四肢,于数天内遍及全身,皮疹为猩红色红斑、丘疹或斑丘疹,严重时融合成片,并可伴颜面部水肿;后者为对称性红色斑疹或小丘疹,散在分布,重时也可密集融合,以面部和躯干为明显。

这两种皮疹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常伴有畏寒、高热(39~40℃)等药物热等,但其在停用致敏的药物后,皮疹多在数日内自行消退,体温也同时下降,经过约1到2周,病变部位皮肤恢复正常,或脱屑后恢复正常,不遗留痕迹。

容易引起猩红热样药物疹的药物有:

氨基比林、巴比妥类、磺胺类、四环素类和青霉素等。

2、荨麻疹样药物疹:

是常见药物疹之一,其外形与一般荨麻疹无异,为迅速发展的大片状红斑及风团并可互相融合,发疹时常伴有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有时常伴有血管性水肿。

这类药物疹常由扑热息痛、氨基苷类抗生素、异烟肼、四环素类、乙二胺类等引起。

3、光敏性皮炎:

发生于局部或全身应用光敏性药物并经紫外线照射后,症状为红斑、荨麻疹、水肿性、湿疹样和渗出性等。

引起的药物有灰黄霉素、磺胺类、萘啶酸等。

4、固定性药物疹:

是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椭圆形皮损,其边界清楚,呈红斑、水肿表现,重者亦可呈湿疹样或疱疹样,皮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黏膜,特别以口周、口唇、外生殖器处为多见,皮疹被擦破糜烂后可发生疼痛,否则可无任何或仅有轻度痒感。

停用有关药物后,皮疹可在1到2周内消退,但遗留褐色或灰黑色的色素斑。

引起的药物有氨基比林、巴比妥类、多种镇痛药、重金属盐、碘化物、磺胺类、四环素类、青霉素等。

5、剥脱性皮炎:

这是一类严重的药物疹,可由于不同的原因引起,而药物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常在长期用药后发生。

皮疹多由面部开始,为猩红热样皮疹,也可为斑丘疹,以后皮疹迅速蔓延至全身,表现为广泛的红斑和水肿,并以面部和四肢为重,在颈部、腋下、腹股沟、外阴部等皮肤皱褶处,可形成水疱,继而糜烂、渗液、结痂,并最后导致皮肤剥脱,剥脱的皮肤可为鳞屑状或叶片状,在手足则常呈手套状或袜套状大片脱落,严重者指趾甲、毛发、甚至口腔、支气管、消化道黏膜都可脱落,结膜受累时可发生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除皮肤病变外,患者常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如高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肝功能受损、血尿、蛋白尿、肺炎、脑或肾等也受损可出现谵妄,昏迷等,甚至死亡。

最常引起剥脱性皮炎的药物有巴比妥类、磺胺类、四环素类、青霉素、重金属盐等。

6、其他药物疹还有:

多形红斑、毒性上皮坏死松懈、变应性湿疹样接触性皮炎等。

一般说来,变态反应的程度以注射给药最为严重,口服或局部用药的反应程度较轻;但从致敏性而言,则局部用药最易致敏,注射次之,口服又次之。

一旦怀疑自己患药物过敏,首先是停止服用可疑药物。

大多数药物过敏并不严重,停药并对症治疗后即可消退。

如果情况严重,需及时赴医院请专科医生处理。

第三节引发药物变态反应的常见药物

会引发药物变态反应的药物非常广泛,由于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受病人个体和药物两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的几率不同,除在上节介绍药物变态反应的常见临床表现时列举的药物外,下面主要从药物变态反应的类型方面介绍引发药物变态反应的常见药物,其中最容易引起的药物是:

抗菌药物(青霉素、磺胺类等)、解热镇痛药、麻醉剂、生物制剂(包括血清和血浆制品、酶制剂)等。

1、易引起Ⅰ型药物变态反应的药物有:

青霉素、磺胺类、氨基比林、血清制剂、安乃近和呋喃唑酮等。

2、易引起Ⅱ型药物变态反应的药物有:

磺胺类、氨基比林、氯喹和氯霉素等。

3、易引起Ⅲ型药物变态反应的药物有:

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氯丙嗪和血清制剂等。

4、易引起Ⅳ型药物变态反应的药物有:

巴比妥类、酚酞、磺胺类和重金属盐等。

已经证明可通过Ⅰ型变态反应机理诱发全身过敏反应的药物有:

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类、链霉素、多粘菌素B和二性霉素B等抗生素、呋喃唑酮、单克隆抗体、蛇毒制剂、蜂毒制剂、链激酶等酶制剂、疫苗、花粉、胰岛素、促皮质素、黄体酮、肝素、鱼精蛋白、筒箭毒碱和琥珀胆碱等肌肉松驰剂、乙二胺、阿霉素、博莱霉素、顺铂、烷化剂、环磷酰胺和甲氨喋呤等抗肿瘤药。

还需要提出的是,有些抗过敏药物,如类固醇激索、扑尔敏、酮替芬、息斯敏、色甘酸钠等也可引起过敏;对避孕药过敏的也不少见;许多复方制剂中含有致敏性较强的解热镇痛药,如速效感冒胶囊、复方氨茶碱、复方扑尔敏、复方强的松、复方感冒片、克感敏、安痛定、复方金刚烷胺等,以及由于某些厂家不注明其成分,或患者不了解其组份,有解热镇痛药过敏史的患者服用后,往往会导致较严重的后果。

近年来,中药引起变态反应的报告逐渐增多。

最常见的变态反应是荨麻疹、麻疹样红斑、固定性药疹及口腔黏膜糜烂等。

易引起药物变态反应的中药有单味中药及制剂、中成药及复方制剂和中药有效成分制剂,详见本章第六节。

第四节各型药物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特点及其常见疾病

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按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不同过程而各有特点。

现就四型变态反应分别叙述其发病机理。

一、Ⅰ型变态反应——速发型变态反应

药物作用变应原或药物与机体内大分子结合的复合物作为变应原,在体内激活CD4+Th2细胞,CD4+Th2细胞及其分泌的IL-4等细胞因子可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增殖分化为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浆细胞,从而产生变应原特异性IgE,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I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上述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结合,形成变应原-IgE复合物,后者能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颗粒,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激肽、前列腺素D2、血小板活化因子、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IL-4、IL-3等,这些活性介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近年来研究发现,除IgE外,IgG4亦与Ⅰ型药物变态反应有关,IgG4既能介导Ⅰ型药物变态反应,又能通过竞争机制阻断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

Ⅰ型药物变态反应反应迅速、强烈、消退快,为可逆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素质;补体不参与发病;主要病变在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

Ⅰ型药物变态反应的常见的疾病有: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喘哮、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特异性皮炎和食物过敏症等。

二、Ⅱ型变态反应——细胞毒或溶细胞型变态反应

Ⅱ型药物变态反应是IgG、IgM类抗体直接作用于相应细胞或组织上的靶抗原(包括半抗原),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造成的组织细胞损伤。

Ⅱ型药物变态反应的抗原一般是药物、细菌或血型性抗原如Rh因子等,在临床上相对说来较为少见。

其发病原理为:

当药物等抗原与体内血细胞或其它组织细胞结合后,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IgG或IgM,此类抗体在各种补体成份的参与下,与结合在细胞上的过敏原起作用,导致这些细胞的溶解,崩裂或死亡。

也有些反应并无补体的参与,当抗体产生后即直接与附着在细胞表面的过敏原相结合,此类在表面上附有抗原抗体结合物的细胞即变得容易被网织内皮系统所吞噬,导致细胞的破坏溶化,引起细胞量的减少,这类变态反应在血液系统最易发生,其结果可导致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性白细胞减少,甚至可引起输血反应,Rh因子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等。

以药物过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为例:

如病人服用阿斯匹林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IgG或IgM,这种抗体在各补体成分参与下与带有阿斯匹林的红血球相结合后即可导致红血球的崩解,造成溶血性贫血。

这种反应亦可以不经过补体的参与,当特异性抗体一旦直接与带有抗原的红细胞结合即可被巨噬细胞所吞噬,造成类似的病变。

Ⅱ型药物变态反应的特点为:

病情发展缓慢,无一定的时间规律,一般见于抗原接触后一周以上,常侵害血液的有效成分,血常规常见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临床常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紫癜、黄疸和继发性感染等。

三、Ⅲ型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这类变态反应在临床上亦不少见,但药物引起的不多,其抗原物质往往为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血清或某些核蛋白成份等生物活性物质。

它造成的病变往往经久难愈,是一类较难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Ⅲ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是:

当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导致相应IgG或IgM抗体的形成。

此时如所形成的抗体量大于抗原量或两者比例适当,则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可以形成一种巨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此类复合物容易被巨噬细胞所吞噬消化,故不致造成病损。

如所形成的抗体量明显小于抗原量,则形成体积小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容易被肾小球所过滤排出体外,故亦不致造成病损。

只有当抗原量稍高于抗体量时,则形成中等大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这类复合物既不易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又不易被肾脏所排出,长期周流于血液之中。

其中一部分可沉积于毛细血管的基底膜上,尤其容易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基底膜上,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参与作用下,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各种活性溶酶,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血管及其周围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甚至造成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坏死。

以变态反应性肾小球肾炎为例:

病人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体内即形成了相应的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以后由于病灶感染,体内不断接受溶血性链球菌的抗原性物质,与体内的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相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此类复合物可以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