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7334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具备一定的运用实验、考察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

2.通过图表资料分析海水温度和盐度在全球或局部海域的分布特点。

【区域认知】

3.能够运用海水运动规律,说明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

【综合思维】

4.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人地协调观】

知识清单一海水的温度

1.热量来源:

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热量收入来源是太阳辐射,热量支出渠道是

海水蒸发。

2.垂直分布规律

太平洋西经170°附近3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

(1)随深度增加而变化。

(2)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

1000米以内变化幅度较大,1000米以下变化幅度较小。

3.水平分布规律

(1)空间上: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洋表层水温大致相同。

(2)时间上:

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4.影响因素:

纬度、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5.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2)影响海洋运输。

3)影响沿海地区气候。

知识清单二海水的盐度

1.概念:

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2.盐类成分:

氯化钠和氯化镁。

3.分布规律

(1)海水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2)空间分布:

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

4.盐度高低影响因素:

温度、蒸发量、降水量、海域封闭程度、入海径流等。

影响海水的交换

5.影响:

提供化学物质;影响海水养殖;海水淡化。

知识清单三海水的密度

1.概念:

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2.影响因素:

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

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3.分布规律

(1)水平方向: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2)垂直方向:

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

水母“入侵”西班牙

水母的“入侵”一是由于水温升高,二是由于海水受到了污染。

酷暑天气导致生物链中水母的天敌金枪鱼、海龟、海豚等的数量越来越少,而同时海面上聚集了大量浮游生物,为水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世界盐度最高的海

提示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盐度达4.1%。

世界盐度最低的海

提示波罗的海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纬度较高,蒸发小、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

盐度不超过1%。

海中断崖

海水如果出现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就会出现“海中断崖”。

潜艇潜航时如果维持上层海水密度,一旦进入下层低密度水域,就会因为自身密度过大,迅速下沉。

这种情形对潜艇来说是致命的危险,由于此类险情的发生难以预计,也就没有什么标准对策,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艇毁人亡的结局。

任务清单一海水的温度

情境探究

[情境]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

图a为搁浅冰山照片,图b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请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

(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对附近海水性质可能产生哪

些影响?

(2)冰山分布范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

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提示

(1)冰山融化导致附近海水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2)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

(3)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

随全球气候变暖,北大西洋中冰山

出现的变化趋势有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素养凝练

1.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

各个

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消耗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但不同季节,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错误!

3.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4.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原因:

海水热容>陆地>空气。

5.比较海洋中不同地点海水温度的方法第一步,比较不同纬度,海水温度低纬高于高纬;第二步,比较相同纬度,海水温度暖流高于寒流。

如上图中,若比较A、B、C、D四地的海水温度。

第一步,可以先根据纬度,判断出A、B

的温度大于C、D;第二步,根据洋流,分别比较A与B、C与D的温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

B处为暖流,A处为寒流,所以B的温度高于A;D处为暖流,C处为寒流,所以D处的温度高于C。

综合第一、二两步,四点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B、A、D、C。

素养应用

例1:

(人地协调观)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

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从大连港出发,沿图所示航线历时27天,于2013年9月10日停靠在荷兰鹿特丹港。

“永盛”号成为第一艘经过北极东北航道完成亚欧航线的中国商船,实现“冰海之梦”。

1)“永盛”号在北冰洋沿岸航行时,遇到的最大安全隐患可能是什么?

(2)当“永盛”号航行到M海域时,遇到科研人员正在研究该海域的不可思议的大量海洋垃圾,垃圾可能是通过哪种方式漂浮到该海域的?

提示

(1)浮冰。

北冰洋纬度高,气温低,在航行时遇到的最大安全隐患是浮冰。

(2)M海域的垃圾是通过海水运动漂浮来的。

任务清单二海水的盐度和密度

情境探究

[情境]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

轮船上的“吃水线”又被称为“生命线”。

为了安全航行,远洋轮船体上都有几条水平横线分别表示该船在不同水域和不同季节所允许的满载时的“吃水深度”,右图所示。

其中FW表示淡水线,S表示夏季海洋线,W表示冬季海洋线,除此以外船体上还有“北大西洋冬季线”和“印度洋线”。

下表为不同海域的盐度及地理位置特点。

海洋

表层平均盐度

(‰)

中心最高盐度(‰)

地理位置特点

北大西洋

35.5

38.2

在靠近北极海附近

印度洋

34.8

36.0

在亚洲、大洋洲、非洲、南极洲之

间。

大部分处于热带

[探究]

(1)冬季海洋线为什么在夏季海洋线的下方?

(2)图中1号横线表示北大西洋冬季线还是印度洋线?

为什么?

提示

(1)冬季海水温度降低,密度增大;同一艘船在不同季节和海域航行时受到的浮力不变,海水密度大,排开水的体积小。

(2)印度洋线。

由表格中数据可见,北大西洋盐度比印度洋盐度高,密度大,排水体积较小,吃水浅,所以图中1号横线表示印度洋线。

素养凝练

1.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递减(下图)。

其中,红海的盐度最高,波罗的海的盐度最低。

2.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1)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

气温高,蒸发量大;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2)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3)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气温低,蒸发量小。

(4)60°N比60°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3.比较海洋中不同地点海水盐度的方法第一步,比较不同纬度,表层海水盐度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第二步,比较相同纬度,分两种情况:

近岸地区的海水盐度主要看径流,有河流注入的海域盐度低;外海的海水盐度,暖流经过处盐度高,寒流经过处盐度低。

如上图中,若比较A、B、C、D四点的海水盐度。

第一步,可以先根据纬度,判断出C、D

的盐度高于A、B(由于C、D靠近副热带海区);第二步,A与B相比,B处有明显的径流,盐度较低。

结合洋流分布知识,C与D相比,C处有秘鲁寒流,D处有巴西暖流,D处盐度较高。

综合第一、二步,四点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D、C、A、B。

素养应用

例2:

(区域认知)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

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

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哪个要素?

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提示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根据信息“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得出图中的①曲线为叶绿素含量;③曲线随着深度加深数值逐渐降低,符合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规律;长江口外水域表层盐度低,是由于江水稀释了表层海水。

课堂小结

核心要点

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4.影响海水温度分布的因素。

5.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6.影响海水密度分布的因素。

课堂学业达标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

C.③D.④

2.若上题选定曲线反映某月份大连港附近海域水温垂直分布图,则此季节()

A.辽河口表层水温最低B.辽河口表层盐度最低

C.辽河径流量最小D.辽河流域气候干旱

解析第1题,海水温度不是随着深度呈正相关递减的,在0~1000米深度内,海水温度

随深度递减明显,在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中,基本保持着低温的状态,变化很小,A项符

合此种变化规律。

第2题,图中曲线①此时表面水温为25℃左右,此时北半球应为夏季。

此时辽河口水温最高,径流量最大,盐度最低。

答案1.A2.B

下图为世界海洋的四个不同海域,完成3~4题。

3.对以上四个海域的盐度高低基本上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A.蒸发量B.降水量

C.陆地径流D.洋流

4.关于图中四个海域的盐度叙述,正确的是()

A.①海域盐度较③海域低

B.②海域盐度较④海域高

C.②海域盐度南低北高

D.③海域盐度南北相同

②为黑海,③为波斯

4题,①是红A错;②海域较④海域C、D错误。

解析第3题,根据四海域的纬度和海域的轮廓判断,图中①为红海,湾,④为波罗的海。

四个海域都比较封闭,面积狭小,基本不受洋流影响。

海,盐度最高,④是波罗的海,盐度最低。

①海域盐度较③海域高,纬度低,盐度较高,B对;②海域北部有多条径流注入,盐度较南部低,答案3.D4.B

5.读“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按纬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综合分析海洋表面平均盐度D纬度带比C纬度带

高的原因。

(2)分析A纬度带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比E纬度带低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

(1)题,D纬度带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多,温度高,蒸发量大。

又因为该地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因此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

C纬度带位于赤道附近,虽蒸发量大,但多对流雨,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

(2)

题,A纬度带位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阔,海洋面积相对狭小,陆地上众多河流注入,淡水多,海水表面平均盐度较低;而E纬度带位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缺少淡水的注入,所以海洋表层平均盐度高。

答案

(1)D纬度带纬度较低,温度较高,蒸发量大;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所以盐度高。

C纬度带虽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较低。

(2)A纬度带位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四周多河流注入,因此海洋表面平均盐度较低;

而E纬度带位于南半球,大部分是海洋,缺少河水注入。

课后素养提升

合格考——大显身手

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地热,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

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表层冬夏温度相差不大

B.海洋表层温度大体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海洋表层水温只与太阳辐射有关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读出收支平衡的海区在30°N;赤道海区热量收入小于20°N,极

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少,故B、C均可排除。

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D项排除。

第2

题,从水平分布看,海洋表层水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答案1.A2.B

读全球水平衡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显示的水平衡规律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陆地水平衡为正值

B.高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

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减少

D.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负值

4.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带来的影响是()

A.海水温度升高B.海水温度降低

C.海水盐度增高D.海水盐度降低

解析第3题,中纬度是指南北纬30°~60°之间的地区,图中显示该区域内海洋水平衡值大致随纬度增加而不断增加。

第4题,20°~30°纬度区海洋水平衡为负值,说明蒸发量大而降水量小,必然使海水盐度升高。

答案3.C4.C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6.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

解析第5题,冰层厚度越大,

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越大。

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最

低,当地海冰厚度最大。

故A正确。

第6题,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目前渤海海岸地带冬季结冰期短,冰层薄,海冰资源数量有限,开采成本高。

答案5.A6.C

读图,完成7~9题。

7.P岛附近海域盐度大约为(

A.3.05

B.3.15

C.3.25

D.3.35

 

8.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温度

C.海陆分布

D.径流

 

9.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解析第7题,P岛位于等盐度线3.1~3.2之间。

第8题,若在长江口沿南北方向作一直线则可以看出:

以长江口为中心,盐度向两侧递增,说明长江口的盐度是最小的(低于2.8),

主要是径流稀释了海水的缘故。

第9题,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入海口附近盐度变大,等值

线向陆地靠近,A项正确。

答案7.B8.D9.A

海水透明度是表示海水能见程度的一个量度。

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厘米的白色圆板

(透明度板)垂直地沉入水中,

直至刚刚看不见的最大深度。

下图为我国台湾海峡多年来夏

季海水平均透明度遥感影像示意图。

据此完成10~11题。

10.台湾海峡夏季海水透明度的总体分布特点是()

A.近岸海域透明度高于台湾海峡中部

B.近岸海域透明度低于台湾海峡中部

C.由大陆沿海向台湾沿海透明度逐渐降低

D.由台湾海峡向大陆和台湾沿海透明度逐渐升高

11.导致台湾海峡海域夏季海水透明度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云层厚度B.海洋深度

D.

C.沿岸径流

海洋浮游生物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台湾海峡海水透明度近岸海域低于台湾海峡中部,海水透明度由台湾海峡中部分别向福建和台湾沿海逐渐降低。

第11题,海水透明度的大小主要受地理位置、大陆径流、自然光场(光照强度)、海水浮游生物和悬浮物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湾海峡沿岸多径流,夏季台湾海峡附近地区降水最大,径流最大(正值汛期),海水含沙量

 

是导致台湾海峡海域海水透明度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10.B11.C

、非选择题(共3大题,含1道附加题,共56分)

要求。

(20分)

1)描述图a中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特点。

(6分)

(2)图a中水温分布符合图b中的点,说明判断理由。

(7分)

(3)图b所示海域位于半球(南或北),并说明判断理由。

(7分)

解析第

(1)题,据图描述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

(2)题,根据图a表层水温可判断

符合图b中的A点。

第(3)题,从等温线的分布可看出水温由南向北递减,可判断为北半

球。

答案

(1)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1千米以下变化不大,保持低温。

(2)A图a表层水温大约15℃,与图b中的A点相近。

(3)北从等温线的分布可看出水温由南向北递减,可判断为北半球。

13.下图示意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1)图中所示的全球海洋表层,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变

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附近的海域。

(4分)

(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

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

(4分)

(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

大的是附近海域。

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

(6分)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

因素。

(6分)

解析第

(1)题,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三条曲线的相关性特点很容易得出

结论。

(2)题,海水盐度的高低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赤道附近海域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盐度相对南北两侧副热带海区较低。

第(3)题,观察图示坐标可知,南纬60附近海水盐度约为34‰,与北纬60°附近(盐度32.5‰)相比较大,这是因为北纬60°附近海区被大陆包围,有大量陆地淡水注入(稀释),而南纬60°附近基本上全是海洋。

第(4)题,图示明显反映了蒸发量、降水量以及入海径流量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答案

(1)蒸发量回归线

(2)赤道海域降水丰富

(3)34南纬60°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4)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

等级考——小试牛刀

14.(附加题)读中国近海2月和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单位:

℃),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1)在我国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是,水温年较差最小的

是。

(4分)

(2)2月黄海的等温线有何特征?

(4分)

(3)8月长江口外有一高温水舌伸向东北,原因可能是

(4分)

(4)2月较8月,我国沿海海域南北方向水温梯度较大的是。

(4分)

解析影响海域水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域轮廓、洋流、陆地径流等。

纬度低的海域水温高;暖流流经的海域水温较同纬度地区偏高;海域封闭的海区受陆地温度变化影响较大;陆地径流的水温高低对近海区海水温度高低有重要影响,具体情况视季节而定。

答案

(1)渤海南海

(2)等温线向北凸出。

(3)陆地径流流入,带来陆地较高温度的径流

(4)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