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281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认识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第二节地球仪

1、地球仪:

人们根据地球形状,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的模型。

2、地球仪:

知道南极、北极、地轴在哪里?

3、经线和纬线的比较(P12图1.9、图1.10)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定义

纬线:

地球上垂直于地轴的圆圈叫做纬线

经线:

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形状

一个整圆(与赤道平行)

半圆(连接南北极点)

长度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经线长度都相等

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度数

北纬:

0°—90°南纬:

0°—90°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东经:

0°-180°,西经:

0°-180

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表示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重要

的经

纬线

0°赤道: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

南北回归线:

23.5°N、23.5°S

南北极圈:

66.5°N、66.5°S

低纬度:

0°——30°

中纬度:

30°——60°

高纬度:

60°——90°

0°经线和180°经线

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

20°W、160°E

西半球:

20°W向西至160°E

东半球:

20°W向东至160°E

 

基础知识:

上北 下南 左西 右东 

 

4、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变化规律:

(1)自西向东,东经度数越来越大,西经度数越来越小;

(2)自北向南,北纬度数越来越小,南纬度数越来越大;

(3)同一经线上,A点总是位于B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

(4)同一纬线上,A点总是位于B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例:

写某地经纬度时先写纬度,再写经度

 

A(0°,60°W)      A(0°,30°W)

 B(30°S,75°W)       B(30°N,60°E)

 C(30°S,0°)       C(30°S,60°E)

 

甲:

经纬度位置:

(50°N,20°E)乙:

经纬度位置:

(20°S,170°W)

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半球位置:

南半球、西半球

位于中纬度位于低纬度

在五带中属北温带在五带中属热带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意义

自转

地轴

从侧面看: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

逆时针

南极上空:

顺时针

24小时

A、形成昼夜更替

B、使各地的地方时不同,东边时间早,西边时间晚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A、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B、产生了四季的更替、五个热量带

 

2、地球公转示意图解释:

(看P17图1.19)

春分

 

冬至

夏至

 

秋分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划分

极昼极夜现象

太阳高度角

 

太阳离得近,角度就越

垂直,影子就越短!

太阳离得远,影子就长。

春分

3.21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赤道高度角在正午最大

夏至

6.22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极昼现象

南极圈内极夜现象

北半球正午高度角最大

秋分

9.23

赤道

全球均等

赤道高度角在正午最大

冬至

12.22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南极圈内极昼现象

北极圈内极夜现象

北半球正午高度角最小

注意:

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3、五带的划分(P18图1.20)

划分依据:

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由北到南依次为:

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

 

第二章学用地图

 

第一、二节地图的运用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地图上确定方向:

(1)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示标确定方向,指示标一般指向北方;

(3)既没有经纬网,又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举例:

右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C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

B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

 

 

右图中甲点在乙点的正西方向,

乙点在丙点的正北方向,

丙点在甲点的东南方向。

 

3、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大小比较

(1)定义: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计算时注意分子、分母单位为厘米)

(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3)比例尺大小: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

(4)比例尺与图幅的关系:

一般来说比例尺越大,表示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实际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例1:

去公园游玩要用到导游图,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C)

 A、1:

200000 B、1:

1000000 C、1:

30000

4、阅读地图的步奏:

先要阅读地图的名称,了解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地图上的方向,再根据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1、地球陆地与海洋面积比:

陆地占29%,海洋占71%。

面积比大约为3:

7,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

2、重要的地理事物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3、七大洲名称、分界线及分布特点。

(看P32图3.4记住七大洲)

(1)名称

七大洲的面积从大到小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2)洲与洲的分界: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

(3)分布特点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北美洲、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海拔最低为欧洲;

4、四大洋的名称及大小:

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分别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二节等高线与地形图

1、重要定义:

P35图3.9

绝对高度:

地球表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海拔)。

相对高度:

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

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2、背诵等高线之歌,并运用等高线之歌判断山体不同的部位(看P37图3.12)

3、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4、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海拔越低,颜色越深;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

海洋、湖泊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

5、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看P39图3.14记住位置)

第三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德国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构造学说(看P42图3.17):

(1)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根据板块的运动,地中海将逐渐消失,红海将逐渐扩大;

板块相对移动方向

案例

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红海面积扩大、大西洋面积扩大

板块挤压

喜马拉雅山系的形成、阿尔卑斯山系的形成、地中海将逐渐消失

4、世界上的大山和火山、地震带:

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5、高大山系的形成原因:

喜马拉雅山脉:

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产生。

阿尔卑斯山脉:

由非洲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产生。

科迪勒拉山系: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产生。

6、预防地震常识:

(看P44活动)

第四节海洋资源

1、海洋水占全球总水量的97%;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丰富;被人们称为“蓝色油田”、“天然鱼仓”、“盐类故乡”、“娱乐胜地”、“资源宝库”等。

2、赤潮:

近海的一种生物环境污染。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局部海域的营养盐类过剩,形成海水富营养化,结果一些低级藻类过度繁殖,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3、海洋目前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垃圾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

过度捕杀鲸和其他海洋生物是破坏海洋生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

1、了解天气与气候的不同

天气:

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

时间短、变化大。

不同地方天气不同,不同时间天气不同。

气候:

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是:

时间长,变化小。

常用气温和降水描述。

(看P52活动)

2、记住常用天气符号。

(看P54活动)注意: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3、能读懂卫星云图: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气温的变化:

①日变化:

陆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

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1月气温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气温最高,8月最低。

②日平均气温:

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定的气温值的平均值

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看P57图4.7理解)

纬度影响——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海陆影响——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海拔影响——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复习P56活动,能计算山顶或者山脚的气温。

4、

(1)、降水的定义:

雨、雪、冰雹等统称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多少,单位是毫米(mm)。

(3)、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看P61图4.10理解)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部降水少。

5、能描绘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并能说出该地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

第三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看P62图4.11理解其分布位置)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至

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巴西、澳大利

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终年高温,

夏季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至北回

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

夏季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30°

大陆内部、西岸

非洲撒哈拉沙漠、阿拉伯

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终年干旱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0°

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海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

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

朝鲜半岛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

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

北部

冬冷夏热,降

水少,温差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西欧

冬暖夏凉,全年湿润

寒带气候

两极附近

两极附近

全年严寒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脉、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

山脉

气候垂直变化

明显,

2、掌握几种气候的气温降水量柱状图,并会看图说出其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看课堂资料笔记)

3、影响一个地方气候的主要因素(会分析P55、P56活动):

①纬度位置:

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海陆位置:

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相反。

离海近降水多,内陆降水少;近海而海风吹不到的地区,降水也少;

③地形:

海拔高气温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雨)

4、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广的气候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5、南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四节保护大气环境

1、目前国际性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

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危害。

2、温室效应:

人类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石油、木材等产生的过多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使气温逐渐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后果: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将使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3、臭氧层被破坏:

人们使用冰箱、空调、计算机、汽车、灭火器等排放到大气的氯氟烃,破坏臭氧层。

臭氧层一旦遭破坏,大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易患皮肤癌。

4、酸雨危害:

工厂排放的大量废弃到大气中,与空气结合形成酸性物质,和降水一起降到地面,对人、农作物、建筑具有腐蚀性。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1、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达70亿。

2、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看P73图5.2):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发展中国家快,发达国家慢。

非洲人口增长最快,欧洲增长最慢,人口出现负增长。

3、人口增长速度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决定。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世界人口分布(看P75图5.3辨认位置)

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

主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

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高原地区。

世界无人长久居住的大洲是南极洲。

除南极洲外,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6、通常用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的稠密程度,计算公式: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欧洲人口密度最大,大洋洲人口密度最小)

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住房问题、粮食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增加政府财政和社会福利负担)、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8、解决人口过快增长问题的正确途径:

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

9、城市问题表现在: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可分为三大人种: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人种分布(看P79图5.6辨认位置):

黄色人种分布在: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

(注:

印第安人、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北极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白色人种分布在: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注意:

埃及人和阿拉伯人也属于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分布在: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3、语言:

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世界主要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6、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均发源于亚洲,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其中教徒最多的是基督教。

基督教:

主要经书《圣经》,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建筑多尖顶,可见十字架,钟楼。

伊斯兰教:

在中国称为回教或者清真教。

主要经书《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洲北部。

建筑特色:

圆顶。

佛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主要经书《金刚经》;建筑特色:

佛像、佛塔、佛寺。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乡村和城市。

目前,世界上一半左右的人居住在城市。

2、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聚落密集;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300多处。

中国的长城、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开平碉楼与村落等。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般可从面积大小、人口多少、海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等来了解。

2、面积和人口居前几位的国家:

国家

单位(万/平方千米)

国家

单位(亿人)

俄罗斯

1707

中国

13占世界人口1/5

加拿大

997

印度

10

中国

约960

美国

2.9

美国

937

印度尼西亚

2.09

3、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梵蒂冈:

位于欧洲

注意:

(1)地广人多的国家如:

中国、印度、美国;

(2)地广人稀的国家:

加拿大、澳大利亚;

(3)地狭人多的国家:

日本;

(4)地少人少的国家:

梵蒂冈

4、根据海陆位置不同,可分为内陆国、临海国、岛国。

我国属于临海国。

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位于:

北半球北部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位于:

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注意:

(1)亚洲的日本属于发达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3)“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6、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口本国难以生产的工业制成品。

7、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缩写:

UN;常任理事国5个:

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总部:

美国纽约;主要职责: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8、世界贸易组织---缩写:

WTO,它是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职能是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

中国:

2001.12.11加入世贸组织。

9、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894年6月23日。

称:

国际奥委会;奥运格言:

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总部:

瑞士洛桑。

奥运会的精神和奥林匹克口号:

更高、更快、更强。

10、红十字会:

宗旨:

人道主义;任务:

防止并减轻人类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为预防疾病、增长健康和社会福利而工作。

重点地图读图指导:

1、地球公转示意图(二分二至日)、五个热量带划分图。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读方位。

(小河、村庄图)3、常用图例识别。

4、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某的经纬度位置及判断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属的高、中、低纬度,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5、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图,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七大洲轮廓,各洲界线。

6、等高线地形图:

识别陡坡和缓坡,山顶、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对高度。

7、六大板块示意图:

板块名称。

8、世界人口分布图:

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区。

9、常用天气符号图识别。

10、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气候类型的判断。

11、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