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422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体系、产生的必要性)

研究对象:

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科技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个对象分别决定了学科体系的三个方面。

学科性质和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其体系按辩证逻辑结构排列为:

自然观—方法论—科技与社会,按历史线索排列则为:

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

产生的必要性:

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证据和依据,推动各门自然科技的健康发展。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输送养分,丰富和增添了其内容。

且其还有育人的功能。

综上,其的产生是十分必要的。

学科性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研究对象及内容;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2)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4)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它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的局限性,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批判了形而上学机械论,深刻的揭示了自然界发展本身的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从古代朴素辩证思维到近代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唯物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完成,它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3.什么是系统,包含的三层含义(P35)

系统: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需把握4个要点,任何一个系统由两个以上要素构成,系统要素间、要素与整体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素彼此间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其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系统的本质特征:

1)整体性:

是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独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它是一切自然系统的普遍属性,其整体功能或效应总大于它的各组成部分之和。

其表现在两个方面,系统具有各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另外作为系统的要素也具有它自身所没有的整体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

2)开放性:

是指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界任意一个物质系统都会向其所处环境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而环境也对物质系统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

3)动态性:

是指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实质上是按空间划分的物质系统随时间变化而铺展的性质;

4)层次性:

是指系统处于物质的一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层次关系(层次相互包含,同级、不同级的不相包含的层次)的性质。

自然系统的层次性反映了系统和要素之间的相对性。

系统的辩证关系:

1)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A自然系统决定和支配要素;自然系统所具有的性质不是通过自然要素的简单相加获得的,自然系统对于它的组成要素来说具有不可还原性,这种新质特征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形成新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方式所决定的。

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意义在于一可以防止导致还原论二是深刻理解自然系统对组成它的各个要素具有决定性和支配作用的内在机制B自然系统与要素相统一;统一性表现在一系统与要素的规定具有相对性二系统与要素具有全息相关性三系统与要素密不可分C系统与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与要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地位的转化二是系统与组成它的要素矛盾双方,通过系统的递阶分解而转化为要素,通过要素的递进相干而转化为自然系统

2)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对结构具有反作用

3)系统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一是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土壤,环境对系统的发展和演化起着一定的诱导甚至支配作用,系统的性质和功能是通过环境显现出来的。

二是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系统有其内在的结构和独立性,它可以通过输入和输出对环境产生影响,系统可将环境要素变为自己的要素,可以抗拒环境的干扰而保持自身的稳定和发展,甚至可以改变结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三是系统与系统的作用;系统与系统由并存关系互依关系和竞争关系

4.自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P39)

自然系统的结构:

自然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现为系统内部的组织形式、联系方式或秩序。

表现形式上分为数量、空间、时间等关系。

自然系统的功能:

自然系统与环境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殊方式与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殊作用,也就是在系统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中体现出其特殊的功效和作用。

系统功能及其发挥的程度取决于该系统的整体水平和个要素的有序程度。

两者关系:

1)结构决定功能:

对于一个自然系统来说,结构式功能的内在根据,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

2)功能对结构的反作用: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仅不是单值的,而且也不是单向的。

功能的变化总是不断发生的,相对来说结构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在环境诸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功能变化,反过来会影响结构,要求或促使系统的结构相应地发生变化,以适应客观环境对功能的新要求。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自然系统的功能对其结构起着重要的或决定性的作用。

功能向特定方向发展或变化,推动着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3)自然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表现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5.系统演化构成中的进化和退化的辩证关系(P53)

在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中,同时存在着进化与退化两种不同的方向。

进化是物质系统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

退化是物质系统演化中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

两者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主要表现在

1)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

从系统自身看,以进化为主的过程往往内在的包含退化过程,同样,以退化为主的过程往往内在的包含进化过程,纯粹的进化或退化的过程是极其罕见的。

2)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

系统的进化是以环境的退化为代价,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的。

3)进化与退化相互交替:

在一定条件下,进化过程可转入退化过程,相反的,退化的过程也可转入进化过程。

总之,在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中,同时存在着进化与退化这两种不同的趋势,它们之间相互包含、共存共生、相互交替,共同构成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演化过程。

6.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P61)

自组织:

是自然界物质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现在科学的研究的诸多成果证实: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机制。

自组织是在开放背景下,系统自发形成内部有序结构的过程。

理解自组织概念的关键在于:

模式是内部自发产生,而不是由系统外部输入的。

任何新的有序结构模式的形成都是通过自组织实现的,其是系统演化的一般机制。

1)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所谓开放就是借助外部环境输入的负熵克服、抵消内部的熵增

2)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

3)在平衡态和近平衡态,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在远离平衡态时,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转变为一种非线性机制。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各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

4)涨落:

是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宏观状态的微小偏离。

当系统处在远离平衡态时,涨落使系统状态发生的微小变化有可能通过非线性的反馈机制而被放大,使系统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

通过涨落达到有序,这就是所谓的“生序原理”。

7.【论述】生态系统三大规律(P71)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其特征是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外部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由此推动的物质的循环。

为了加深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寻求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就得研究和提炼出生态系统的规律。

1)闭路循环规律

闭路循环的科学图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多种多样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生态系统的物质运动是周而复始的物质循环,而非物质的单向线性流动。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从物理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物理环境,完成一个由简单无机物到各种高能有机化合物,最终又还原为简单无机物的生态循环;在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过程中,在物质循环的基础上产生了能量的流动,能量流不像物质流,它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推动物质循环的动力。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同时进行的两个过程,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推动着生态系统的发展。

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规律还表现在系统中各声明成分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即信息流,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有输入到输出的信息传递,也有输出向输入的信息反馈,由此形成信息的循环。

也正是由于信息流,生态系统由了自动调节机制。

总之,,宏生态与微生态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符合,使生态系统显现为闭路循环的不断转化和无限过程。

(1)转化再生与多层次分级利用:

物质的转化再生是指物质的表现形式在不断变化。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并不能在一次利用转化中全部转化为下一环节所需要的原料或产品,总有一部分会滞留在这一环节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几次甚至更多的过程才能完全被利用、转化。

因此,物质的多层次分级利用时物质闭路循环的根本特点和必然要求;

(2)主体性偏差及纠正:

主体性偏差是指人的不合理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等问题。

纠正:

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

在以人类劳动为新形势的物质循环基础上形成了人工生态系统,它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一方面促进并控制着人类的活动与发展,另一方面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循环、流动、传递过程又受到人类活动与发展的干预和改变。

2)反馈调控规律。

(1)调控即调节和控制,具体到生态系统,就是指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和环境系统的外在控制作用。

①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是指生物系统改变自身的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以适应环境改变的作用,而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改变了环境,使之与生物变化相协调;

②环境系统的外在控制是指环境条件对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制约作用。

(2)反馈是指把系统的输出结果运送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进行校正以达到目标要求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控制效果的回报。

(3)反馈调控的层次性:

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调节,异种生物之间的数量调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反馈调控的目的性: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反馈调控的复杂性:

由于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乃至食物网在生态系统各层次间循环和流动,系统要素间的反馈调控作用也通过这一网链传递造就了作用和因果的复杂性;对人类自身行为反馈调控的启示:

反馈调控规律对人类有几大的理论和时间意义,尤其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馈调控富有启迪。

(4)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它使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结构不断趋向系统的目的,达到生态平衡。

3)系统和谐规律。

循环在生过程和反馈调控机制昭示了生态系统的内在和谐性。

这种内在和谐性的进一步展现,便是生态系统见诸于形体的和谐状态。

生态系统的和谐状态主要体现在要素比例、结构方式、外在形式、生机活力、性能耦合等方面。

(1)恰当的要素比例;

(2)稳定的层次结构;

(3)和美的外在形式;

(4)绵延的生机活力;

(5)精致的系统耦合。

闭路循环规律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运动过程,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系统和谐规律显现了生态系统的本然性态。

三大规律在“过程一机制—性态”的辉映中系统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些规律理当成为人们制定行为规范和进行社会实践的依据。

保持生态系统的这种和谐统一的局面,离不开对生态三大规律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实践。

它指引我们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狭,树立一种生态的伦理价值观,消除生态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冲突,实现两者的统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8【论述】人与自然的和谐(P80)

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展开成三个层面:

1)人与人工自然的和谐。

人工自然具有利人功能,具体表现在“合真”的增益作用、“向善”的消费功能和“达美”的审美效应(真销魂)。

人与人工自然在真、善、美三方面都可递进实现和谐。

人类实现上也一直在不懈地追求这种和谐。

2)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和谐。

形式协调、作用互利、意蕴相恰。

3)人与天然自然的和谐。

要素比例的协调性;物能循环的低耗性;信息交流的合目的性。

人与人工自然和谐了,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和谐了,人与天然自然和谐了。

“人—人工自然—天然自然”这个巨系统也和谐了。

人与自然和谐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可持续发展既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生产、消费方式置于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维护人—自然系统的平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即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人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身,人类的发展有赖于自然的发展。

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的实现条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辩证的自然整体观,掌握有效的科技手段,注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9.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1)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

(2)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3)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

(4)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其特征一是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方法论

10.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疑性等。

创造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菲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二)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

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是指其过程中包括演绎、类比推理、归纳等。

在逻辑思维方面,类比推理在科学发展与创造方面的作用很大。

(三)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性

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思维形式主要有:

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等。

11.科学观察的含义和特点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手段。

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

它是一种有理性目标的感性活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是对于自然状态下客体的感知过程,它不干预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

科学观察有很多种类。

12.科学实验的特点(P128)

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研目的,利用一定的科学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变革或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是为了解决某个科学问题,获得有关自然事物与现象的科学知识,进而建立科学理论,以认识自然为直接目的的实践活动。

科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1)可以简化或纯化研究对象;件;

2)可以使研究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

3)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再现时过境迁的现象;

4)可以经济可靠的认识与变革

5)可以强化研究对象及其条自然。

13.机遇在科学发现中的意义

在科学观察和科学试验中要注意机遇的作用。

科学研究有许多意外发现。

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通过意外事件把握机会而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称为机遇。

把握机遇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创造性能力。

1.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通过意外事件把握机会而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称为机遇,把握机遇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创造性能力2机遇的作用

(1)机遇能为科学理论的突破和发展提供先导

(2)机遇可以为技术发明提供线索(3)机遇能为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生长点

14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科学实验主义的科学哲学认为观察是中性的,理论依赖观察,而观察不受理论制约。

以波普尔、库恩、汉森为代表明确提出了“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与科学研究的实际进程较为相符,具有较多的合理性,理由主要是:

1)科学观察不仅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不同的背景知识、理论指导、甚至是不同的生活经历,都可能对同一事物现象作出不同的观察结论;

2)观察陈述是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的,语言记载了来自客体的信息,但科学语言总是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在一起的

3)理论在观察中起着“定向”作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的接受外部信息,又起着“加工改造”作用,帮助观察者理解观察到的究竟是什么,科学家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想象事物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发现真正具有科学价值的事物现象。

观察渗透理论与观察要坚持客观性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观察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观察必须坚持客观性、可重复性。

渗透在观察中的理论主要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它反映着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15绿色设计和传统设计的区别

绿色设计:

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包含产品从概念形成到生产制造、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回收、重用及处理处置的各个阶段),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和质量等。

它既着眼于人的当前需求,又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产品绿色设计是一门可持续的工程技术。

传统设计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当前需求为目的,以产品是否能顺利在市场上实现经济价值作为评价设计成败的标志。

传统设计是绿色设计的基础。

没有传统设计,绿色设计也就无从谈起。

因为,任何产品首先都必须具有所要求的功能、质量、寿命和经济性,否则绿色程度再高的产品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绿色设计是对传统设计的补充和完善

两者的区别:

1)设计理念不同,绿色设计主张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传统设计以产品能否实现经济价值作为评价设计成败的标志;

2)产品设计要求不同,绿色设计要求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优先考虑产品应有的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然后考虑产品应有基本属性(功能、质量、寿命、成本);

3)产品设计内容不同,绿色设计考虑产品从设计到报废后的回收及再利用全过程,传统设计主要考虑的是产品的设计与生产;

4)产品设计方法不同,传统设计“为制造而设计”,绿色设计“为环境而设计”;

5)所获效益不同,绿色设计在节能、降耗、增效方面得到成倍的效益。

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根本区别在于:

绿色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构思阶段,就要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再生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与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寿命成本的要求列为同等的设计目标,并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顺利实施。

16绿色设计的本质特征及其哲学基础P211

绿色设计的本质特征—3R,即Reduce(减量)、Reuse(重复使用)、Recycle(循环):

1)减量:

减少废弃物的数量是绿色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其包括两层意思,省料和节能。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2)重复利用:

重复利用就是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产品整体或部分以至材料的再利用性,将产品价值发挥到极限。

重复利用旨在减少浪费,对同一物体进行多次使用。

就产品整体而言,在设计时就应埋下将来再利用的“伏笔”。

3)循环:

循环就是指充分利用各种有用成分,合理开发二次资源,实现废弃物的充分回收利用。

废弃物的充分回收利用必须建立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

垃圾经过分类,才可将可用物资进行分类回收。

哲学基础:

1)减量与异构同功原理:

不同的结构可能相同的功能,自然系统中要素和关系的减少和质的置换可以不改变自然系统的功能,异构同功的这两条基本内涵,就是减量的生态哲学基础。

2)重复利用与生态系统层次结合度的递减原理:

自然系统层次结合度的递减趋势是产品可拆卸性,就是产品可重复利用性的生态哲学基础,设计时,要将设计的物品分解成不同层次,具体研究从底层到高层关联度的递减已成绿色设计的一种思路。

3)循环与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原理:

绿色设计要求考虑整个生产、生活系统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科技观

17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区别

科学:

科学是人们批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与解释,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①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文化现象。

②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

③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技术:

①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者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它既可以包括技术活动,又可以包括其最终的成果。

②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的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和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区别:

1)目的和任务不同:

科学的任务是有所发现;技术的任务是要有所发明

2)活动过程不同:

科学主要的是从实践到认识,要扬弃经验跃升到理性,其研究过程探索性强,研究目标相对不确定;技术则主要是从认识到实践,经验因素常是不可或缺的,其研究过程计划性强,目标相对明确,可以有较明确的方向、步骤和经费预算等;

3)结果和评价不同:

科学的研究成果常表现为知识形态(概念、原理、假说多理论等)的东西,其结果在世界各国都是一样和唯一的,它的评价标准为是非判断,强带真理性标准,要淘汰错误,追求新知;技术的成果常表现为可操作的知识或知识的物化形态,其结果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多样性,其评价标准也较复杂;

4)研究方法不同:

在科学研究中,经验的估计是不会让人满意的。

对于技术来说,经验乃是其组成部分;

5)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不同:

自然科学有长远的、根本性的价值,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导致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技术对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更直接的是技术的经济、社会和军事价值;

6)发展进程不同:

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联系:

首先,科学与技术都是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为宗旨的一种社会活动。

其次,科学和技术都与社会的物质生产紧密相关。

它们都产生于人类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