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2899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它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恩格斯1886年写下了《自然辩证法》一书,为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往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究对象:

1.自然界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

2.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3.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方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学科性质

1.从研究领域看,自然辩证法相当于西方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总和。

但在自然观、科技观和方法论方面,自然辩证法同西方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

尽管自然辩证法和西方科技哲学都企图解释和发现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本质和规律,但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把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的观点,具有把自然观、科技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观点,从而把自然观、科技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内在联系的学科体系。

而西方科技哲学恰恰缺乏以上观点,因此,在他们那里,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学科只是一个学科群体,而不能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学科体系。

目前,有的学校把自然辩证法改为“科技哲学”

2.从自然辩证法同各门科学技术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来看:

自然辩证法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门独立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性质。

自然辩证法同各门科学技术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①就其相互区别而言,研究对象不同:

自然辩证法既不像各门科学技术那样,以自然界某个领域的特定事物作为研究对象,又不像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那样,以整个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发展的一般规律,其研究范围大于各门科学技术而小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相应地,其理论抽象性和普适度也大于各门科学技术而小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如果把各门科学技术看作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最低层次,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最高层次,那么,自然辩证法则处于中间层次。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和各门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②就其三者的相互联系而言,自然辩证法是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哲学概括和总结。

一方面,自然辩证法必须以各门科学技术提供的关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资料为基础;另一方面,它又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作指导,对科学技术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把各门科学技术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已经建立的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和科学规律以及技术科学、技术原理、技术方法提升为更具一般性的哲学范畴,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界、科学技术和科技方法发展的规律。

所以,自然辩证法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科学技术的纽带;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又是对各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哲学概括。

③自然辩证法不仅研究自然界,而且研究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思维规律是对自然规律的反映),同时,它还研究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中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因此,它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辩证法具有交叉和综合学科的性质。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1爱因斯坦建立的相对论(1905狭义相对论、1916广义相对论;1842奥地利多普勒效应),深刻揭示了物质与运动,时间与空间以及物质运动与时空的内在关系;

②海森堡、布朗克、玻尔等人对量子力学的建立,突破了机械决定论的局限,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③原子核物理学和基本粒子物理学(400多种:

轻子、介子、重子,)对强子(介子+重子)的内部结构(1964美盖尔曼夸克模型:

上、下、旁夸克或奇异夸克;1970美格拉肖:

顶、底、粲夸克)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即,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强力、电磁力、弱力和引力的强度之比为1:

10-2:

10-14:

10-39)的统一研究,展现了物质层次深远的无限性和深刻的统一性以及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制约关系

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一方面,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必然依赖于部分。

整体中的每一个部分的性质和行为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和行为。

例如:

人体某一器官的病变都可能引起机体整体的行为状态的改变。

另一方面,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必须受到整体的控制和支配。

部分如果离开整体,其性质和功能就将消失。

如同黑格尔所说,割下来而离开人体整体的手,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只有作为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能获的它应有的地位和功用。

可见,部分是隶属于整体的,离不开整体的。

(二)整体与部分的加和性关系

贝塔朗菲认为加和性关系是指:

“一个复合体能够把原来分离的要素通过集合拢来的办法一步一步建立起来;反之,复合体的特征能够完全分解为各个分离要素的特征”。

尽管系统不是部分简单加和的复合体,但系统中确实存在着加和性关系。

例如:

①一个宏观物体的质量总是它的各部分质量和总和;②某一分子体系的分子质量总是其各个组成部分即原子质量之总和;③化学反应系统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物、生成物和中间产物质量的加和;④力学系统的总能量等于各部分动能和势能的加和。

(三)整体与部分的非加和性关系

非加和关系主要是指部分组成整体后,便出现了部分所没有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同时又丧失了其组成部分原有的某些性质、功能和规律。

例如,当氧原子与氢原子结合形成水后,便产生了其组成部分氧原子和氢原子所没有的常温下是液体的性质;同时又丧失了其组成元素氧的助燃性质和氢的可燃性质。

总之,部分组成整体后,整体会有新质的突然出现,而部分的原有性质可能会突然消失或受到某中限制。

所以,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或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这种新质或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靠系统整体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非线性机制)来实现的。

二者关系:

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加和性关系与非加和性关系主要取决于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是否具有相干关系。

相干关系是一种耦合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耦合各方(要素之间)经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彼此约束和选择、协同和放大。

①约束和选择意味着耦合各方自由度的减少乃至部分属性的丧失;②协同和放大意味着各方在一种新的模式下协调一致地活动,其原有的要素的某些属性可以被拓宽放大,它们交错重叠在一起,共同导致整体属性的形成。

实际上,加和性关系和非加和性关系反映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耦合情况。

①如果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不具有耦合相干关系,也就不会改变各个要素的某种属性,那么从这种关系上讲,部分对整体是可加和的;②如果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具有耦合相干关系,彼此之间通过约束、选择、协同、放大在整体水平上产生新的特性和功能,那么从这种关系上讲部分对整体是非加和的。

层次结构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1.低层次系统对于高层次系统具有构成关系;反过来高层次系统对低层次系统具有包含关系。

层次结构关系在纵向上具有分层排布的特性,但各层次之间如果不具有构成和包含关系,则不属于层次结构关系。

2.同一层次的系统间存在着相干关系。

研究层次结构基本特点的意义

1.层次结构的构成关系和包含关系是物质系统间的纵向关系。

多级结构、多级功能、多级环境

2.同一层次各系统间的相干关系是物质系统间的横向关系。

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才导致了纵向层次间质的差异。

自然界的基本层次(了解)

(一)非生命界的物质层次

非生命界的物质层次结构可分为微观、宏观、宇观三个基本层次。

1.微观层次。

其空间尺度(spacesize)小于10-6厘米,质量应小于10-15g,包括夸克(层子)、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微观客体具有波粒二象性,服从基本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和量子化学规律。

(1)夸克层次。

夸克是微观系统也是现代科学所认识到的最低层次。

20世纪60年代,美籍理论物理学家,犹太人盖尔曼指出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中子、质子和超子、介子等)是由三种夸克(上夸克、下夸克和奇异夸克)组成。

70年代后,随着一些新粒子的发现,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还提出了粲夸克、顶夸克和底夸克的概念。

虽然目前还没有把夸克分离出来,但理论和实验事实都证明它是存在的。

(2)基本粒子层次。

基本粒子是比夸克高一级的物质层次,包括:

电子、质子、中子、光子、中微子及各种介子、超子和共振态粒子等。

目前实验已经发现并确认的基本粒子有400多种。

基本粒子的空间尺度均小于10-13厘米,质量小于m<10-23g。

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

每一种基本粒子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反粒子,反粒子和正粒子在质量、平均寿命等方面都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带电符号,如:

电子(e-)和正电子(e+)。

基本粒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如正负电子对可转化为光子)。

(3)原子核层次。

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平均尺度为:

10-23—10-12厘米,质量为:

10-23—10-21g,原子核虽然只有原子体积的10-6—10-5倍,但其质量却占了原子质量的99.9%以上。

由于原子核内存在着一种强相互作用力,所以原子核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一般的化学反应中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4)原子层次。

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其质量为10-33—10-21g,空间尺度为10-8—10-7厘米,是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基本化学单位。

(5)分子层次。

分子是微观层次中最高的一个层次。

是物质中能够单独存在并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其质量为10-22—10-15g,空间尺度为10-8—10-6厘米。

2.宏观层次。

其尺度为10-6—1014厘米,质量为10-15—1035g,它包括从布朗微粒(英国植物学家于1827年提出,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直径是10-3厘米作无休止的不规则运动)到地球上的物体再到小行星、卫星(包括地球)等物质系统。

宏观层次的运动规律用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热力学及经典化学的规律描述。

3.宇观层次。

它包括恒星、星系、星系团和总星系等物质层次。

宇观系统的运动需要用广义相对论,星系(天体)动力学和现代宇宙学来描述。

(1)恒星层次。

恒星是能够自己发光的天体,一般由炽热的气体组成。

恒星与绕其旋转的行星、卫星组成恒星系。

太阳是我们熟悉的一颗恒星,质量约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中心温度为1500万摄氏度,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

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

天王、海王、冥王---远日行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具有:

共面性、同向性(逆时针)、近圆性的特征。

层次结构关系的基本规律

(一)层次结构的结合能与层次尺度成反比的规律。

层次越低、层次的空间尺度越小,其要素间的结合能越大;层次越高,层次的空间尺度越大,其要素间的结合能越小。

(二)高层次系统和低层次系统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物质系统的稳定性

它是指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涨落(涨落是系统状态量对其平均值的偏离)作用下能够保持其恒定性或不变性。

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恒星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的起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

自然界演化有两个方向:

熵增加和熵减少,

即由复杂到简单的退化(热力学系统)和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生物系统)。

这两个方向都是由不可逆过程的双重作用导致的,即都具有不可逆性。

可逆与不可递

可逆与不可逆是自然科学在研究事物变化过程时,用来刻画事物演化过程的概念。

可逆变化是指事物的变化过程可以反转,状态可以回归或系统与环境可以不断回到原来的状态。

不可逆变化是指事物的变化过程不能反转,状态不能回归,系统与环境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普利高津把具有可逆性的系统称为钟表世界的图景,其时间不具有箭头性;而把具有不可逆性的演化系统称之为演化世界的图景,其时间具有箭头性。

进化与退化的共同点

进化和退化都是物质系统的演化过程,二者具有共同点:

1.自发性特点。

进化和退化都是物质系统的自我运动、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稳定性重建的特点。

这是指物质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必然要经过原有状态的失稳,才会进入进化或退化的分支,并经过稳定性重建获得新的结构和功能。

3.离散性特点。

这是说当系统演化进入到某一个分叉点时,系统今后的发展道路可能是退化、可能是进化,也可能是进化方向上的某一个方面,如动物的大脑、四肢等特性功能等。

从而导致系统所选择的发展方向与选择其它分支的方向的物质系统的差距会越来越远。

重复和相似的概率将会越来越小,这也是不可逆特性的表现。

系统自组织的条件:

按照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说等非平衡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具备了以下条件就会进入有序状态,形成自组织系统。

(一)系统必须是开放的。

(二)系统必须是远离平衡态。

正反馈

负反馈往往会促使系统趋于平衡态的方向发展,而正反馈则会使系统输出的信息放大,从而使系统打破原来的平衡态朝着远离平衡态的方向发展,并推动系统产生新的有序结构和功能或新质,加速系统的自组织形成过程。

自组织规律

(一)协同规律

任何一个系统,其要素之间都有一个协同作用的规律。

用哈肯的话说:

“各个部门像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驱动排列;另一方面,正是这些个别系统(要素)通过其协同作用又反过来创造了这只看不见的手,我们把这只能安排一切的看不见的手称之为序参量”。

自组织过程也就是序参量的产生过程。

序参量就是指在系统诸要素、诸变量中,起支配、引导、主导作用的要素或变量。

一个系统如果所有的要素或变量都处于同一地位,起同一作用,系统是不会产生有序结构的;只有在诸多因素或变量中,产生了具有影响力和支配、引导作用的要素或变量时,系统才会出现有序结构。

反过来,系统的组分、要素,又会在这种有序模式的支配下相互合作与竞争,相互协调,从而建立系统的有序结构。

(二)突变规律

所谓突变就是指系统从一种状态跃迁到另一种状态(系统内部状态通常称为“相”,系统可能出现的状态的数量,就是系统的相数。

“相变”就是系统状态的变化),而这种跃迁是由于系统外部的控制参量的变化超过了使系统保持稳定的临界点或阈值,或者是由于系统内部的某一要素的性质或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所引起的。

(三)对称性破缺规律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对称性的事物。

如:

从镜子中看东西,尽管左右颠倒,镜像变换,但都存在着对称性;一个园盘围绕轴心进行转动,尽管经历了转动变换,但并看不出园盘有什么变动,因为园盘是以轴为中心而对称的;人体的左右两侧是对称的;动物是左右两测对称的;又如:

大多数生命系统从低等动物到人类,都具有遗传对称性、形态对称性,以及由抗体产生的抵抗疾病的能力的对称性等各种对称属性。

还例如:

数学上代数、几何的对称性,物理学上有置换对称性,时空变换对称性(实验不随时间、空间变换而变化),生物种有生物大分子的对称性,建筑艺术和装饰图案的对称性等。

这就是说,事物、现象、过程、规律在一般变换条件下的不变性,这叫做对称性。

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和规律既有对称性,也具有非对称的属性。

科学假说的特点(重点)

(1)科学性。

这是指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为依据的,是按照一定的思维方法,经过大脑加工、整理或联想、想象、灵感思维而提出来的。

(2)推测性。

这是指假说虽然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知识为背景,但它所占有材料不完全、不充分,仅根据有限的事实而提出某种思想、观点或假说,因而,必然带有一定的想象和推测的成分,其结论的真实性尚待验证。

(3)预见性。

这是指科学假说往往是以理性的形式出现,如果以此作为前提或依据,则可推出一些逻辑结论,对某类事物的个别对象作出科学的预见。

(4)变动性。

这是指假说作为向科学理论过渡的一种形式或桥梁,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和科学实验中得到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它随时都有被证实或证伪或修正的可能。

a.假说因逐渐纯化、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实而发展成理论;b.假说因部分修正、补充、完善而发展为理论;c.假说被越来越多的事实证伪即否定,从而又被新的假说所代替;d.有些假说永远是一种理论性假说,而不能被科学实践直接检验。

科学假说在科研中的作用(了解)

(1)假说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中具有先导作用

(2)假说在科学理论的形成中起着桥梁作用

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1.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

(1)它基本反映了客观对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2)它所依据的事实材料是真实可靠的,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

(3)它能解释同一研究对象或同一研究领域在某一方面的全部事实材料。

(4)它的结论得到了实践的证明。

2.结构上的逻辑严密性

(1)科学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它将科学知识采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准确地表达出来。

(2)逻辑上的严密性主要表现在:

①概念是明确和准确的。

明确是指概念反映了某一特定事物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是指它所提示的内涵和规定的外延是恰如其分的。

②判断是真实可靠的,不具有虚伪性。

③推理是遵循一定的推理规则的,整个理论首尾连贯一致,不能前后矛盾,要自圆其说。

即要遵循不矛盾律。

(3)科学理论在逻辑结构上具有简单性,以避免庞大复杂的逻辑推理过程。

3.理论上的全面性。

科学理论应能全面反映客观事实,虽然它只是对自然界的一定领域、一定层次、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的正确反映,但它又是从某一领域、某个层次、某一过程或某些方面的所有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全面地说明各领域、层次、方面或过程的所有现象。

解释所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所有事实。

4.功能上的科学预见性。

科学理论不仅能解释现有的科学事实,而且能够以此为前提,科学地逻辑演绎出一系列的结论,从而获取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获取新知识。

达到指导人们对未知领域的认识之目的。

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看一下)

1.公理化方法。

公理化方法就是从少数的几个基本概念、公理、公设(不证自明,不能证明的规定)出发,由它们逻辑地演绎出一系列的推论。

这些推论又表现为概念、定理、定律、公式或其它判断形式,这种逻辑方法称为公理化方法。

由这种方法推导出来的逻辑演绎体系称为公理化体系。

希尔伯特提出了运用公理化方法必须遵循的原则:

(1)无矛盾性:

即在整个公理化体系中不能演绎出相互矛盾的命题,要求整个逻辑系统遵循不矛盾律,首尾一贯,不相矛盾。

(2)完备性:

这是指所有的前提、公理、公说、定义等应当足够的多,从它能推出有关本学科的全部定理、定律。

若减少其中任何一条公理、公设或定义,有些定理、定律就推导不出来。

这是保证体系完整性的要求。

(3)独立性:

这是指推理的前提、公理、公设或定义彼此要独立,其中任何一个不能从其他公理中推导出来。

这是保证逻辑系统简单性的要求。

2.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所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就是运用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相一致的原则的方法。

历史的东西是指,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或人类对它的认识发展过程。

逻辑的东西是指思维对上述历史发展过程的概括反映,常表现为由概念、判断、推理等构成的体系。

利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建立起的科学理论体系,大体有如下类型:

(1)自然型:

这是按照逻辑发展的顺序与客观事物历史发展的过程相一致的原则建立的理论体系。

即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展开顺序与所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一致的原则而建立的。

如,生物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单细胞→多细胞→简单生物→复杂生物→低等动植→高等动植物这样的顺序展开的,这与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

(2)认识型。

这是按逻辑发展的顺序与人类对某一学科的认识、发展过程相一致的原则建立的理论体系。

即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展开顺序与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过程相统一的原则而建立起来的。

如几何学(点、线、面、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

物理学(从力学开始,从静力学到动力学;再从分子物理学到热力学,波动物理学与声学;再从电学和电磁学到相对论、量子力学等)

系统论方法

《一般系统论》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

“系统”概念主要包含以下涵义:

①系统是一个整体。

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的;

②系统各要素的这种有机结合又赋予系统整体以特定功能。

这种特定功能不仅是由组成系统的所有要素所造成的,而更主要的是由组成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所造成的;

③系统具有层次性。

对于下一个层次来说是系统,而对于上一个层次来说,则是要素;

④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它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多变的环境中以求得自身的稳定性。

因而,系统的特征和功能又表现为系统与环境的联系之中。

系统方法的原则(重点)

1.整体性原则。

这是系统方法最基本的原则。

它要求我们,无论是认识、研究、控制自然对象,还是设计、控制、制造人工系统,都必须从系统整体出发,探索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以达到对系统整体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认识。

整体性原则是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而提出的。

它认为:

①系统整体的结构并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或机械拼奏,而是各个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成的有机统一体;②系统整体的功能也不是各个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或重叠,而是各个要素在相干、协调、耦合(约束、选择、协同、放大)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新质(整体效应和特定功能)。

2.动态原则。

这是系统方法的历时性原则。

它要求我们不能把系统看成是静态的“死系统”,而应把系统看成是动态的“活系统”。

虽然在科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采用理想的“孤立系统”或“封闭系统”,这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而人为地设定的理想系统,而实际存在的系统从原则上讲一般都是开放的、动态的系统。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和认识系统整体时,不仅要了解它的过去,掌握它的现在,还要预测它的未来,从中发现规律性的运动过程。

3.优化原则。

这是系统方法的基本目的。

也是任何一个系统所追求的目标。

①整体效应的最优。

这是系统优化原则的核心。

②多级优化。

对系统整体做出逐级优化的处理。

即从最低的层次到最高的层次进行逐级优化,使系统达到整体效应的目的。

反之,亦然。

③最优与满意。

最优化是系统方法所追求的目标。

4.模型化原则模型化原则是实现系统整体原型的简单化、定量化和最优化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它是指在运用系统方法时,由于系统规模庞大或很小,或者由于系统的因素众多,或者由于系统的结构复杂,或者由于难于直接作用于系统(如人体系统)或者由于研究对象时过镜迁,难以追踪等原因,从而设计出与原型系统相同或相似的系统模型,来代替真实系统,通过对系统模型的研究,来认识和掌握原型系统的本质和规律。

系统方法建立的模型通常是用数学方法、实物原理模型等手段来表达。

利用这种模拟方法比文字叙述更为精练、简洁和准确,并可借助于计算机进行仿真试验。

下图就是一个医学模型的建立过程:

 

总之,整体性原则是基础,动态原则是过程,

最优化原则是目的,模型化原则是手段。

信息论是由美国科学家申农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其代表作是1948年写的《通讯中的数学理论》

信息的含义

①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

信息就是主体接收到的,可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的新消息、新内容、新知识,是对系统的确定程度的量度;

②从传递即信源、信道和信宿的关系来看,信息又是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其有目的性运动的信号;

③从本体论角度看,信息又是被认识客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