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551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体设计说明.docx

《总体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体设计说明.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总体设计说明.docx

总体设计说明

碧梦技(上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工程二期

总体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体说明

一、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主要规范和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范(2003年版)

《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

国家标准设计图集

国家及上海市的其他相关建筑法律法规及标准

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计划委员会沪浦发改金备(2008)146号

(2)甲方提供《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图》及设计任务书

(3)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

(4)工程地质勘测报告

3.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1)气象条件

本地区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5.5℃,极端最低气温-10.18℃,极端最高气温38.9℃。

年均日照时数为2090hr。

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mm,其中年最大降雨量为1650mm,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的主汛期内。

年平均气压1005百帕。

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3%左右,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5%左右。

受季风影响,夏季主要盛行东南风及偏南风,冬季以偏北风及西北风为主,全年平均风速为3.8m/s,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年静风频率为1.6%。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二、工程概况

新建项目碧梦技(上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工程二期厂房,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工业综合开发区东临肖南路,南临上海化工机械厂,西侧是一片空地,北临马勒滤清器公司。

规划用地1999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160.45平方米,容积率0.91,本期项目包括二期车间、氢气站、氮气站、储油间和发电机房、门卫,其中本期总建筑面积7585.25平方米。

主要经营范围是生产以金属基复合材料制成的汽车零部件。

三、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

本工程规划用地1999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160.45平方米,容积率0.91,建筑密度50.5%,绿地率20%,其中一期总建筑面10575.2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520平方米;二期总建筑面积7585.2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578.25平方米。

2.设计范围:

新建厂房项目的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暖通、动力等;厂区内的总平面、道路及室外管网等。

四、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特点

1.本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1.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主导,满足作业空间要求,合理组织交通流线

2.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工作环境自然,和谐,舒适。

3.车间立面采用简洁的现代工业建筑风格,与周边已有建筑物相协调。

五、总平面

1.场地概况与总平面布置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工程规划用地1999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160.45平方米,容积率0.91,建筑密度50.5%,绿地率20%,其中一期总建筑面10575.2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520平方米;二期总建筑面积7585.2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578.25平方米。

二期车间西侧从北至南依次为氢气站、氮气站、储油间和发电机房,东侧为已建一期车间,扩建门卫在一期车间西侧。

二期车间为三层,建筑高度17.75米;氢气站、氮气站为一层,建筑高度4米;储油间和发电机房为一层,建筑高度4.15米;扩建门卫为一层,建筑高度4.15米。

2.交通设计

碧梦技(上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工程二期,四周有环形道路与周边路线相连,在方便了交通运输的同时也便利了消防车的通行。

办公出入口在建筑物的东侧,车间出入口在建筑物北侧,做到两种路线分流、互不交叉。

3.景观与绿化设计

“平面”景观——建筑与道路、建筑与建筑之间,利用有限的空间做出精致的景观小品(灌木、树池、休憩装置),使得工人有个优美的工作环境。

“立体”景观——通过建筑物内部空间的交流,从不同的平面上形成空间景观的交流,更包括室内与室外的交流。

绿地系统有集中绿地、零星绿地,主要布置草坪,边缘种一些小树,减少了对外界的干扰。

绿化采用点、线、面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处理手法,既保持环境及视觉的连续性,又使绿化系统形成一个非常自然的生态整体。

4.管线平面综合:

本工程共有六条室外管线:

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电信电缆、电力电缆和路灯电缆。

各专业管线依据城市市政管线提供的规划预留口的位置与其相接.上述管线在平面综合时,尽量满足一般技术要求和间距规定。

第二章、建筑

一.设计依据及要求

总说明中已列举的有关设计依据和批文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国家标准设计图集

国家及上海市其他相关建筑法律法规及标准

甲方提供的招标文件

二.建筑特征概述

(1)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本工程结构形式:

二期车间,1-9轴为钢排架,10-14轴为钢框架;其余为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

(3)防水等级:

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三、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用地面积19996.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8160.45平方米

其中一期建筑面积10575.2平方米

二期建筑面积7585.25平方米

总占地面积10098.25平方米

其中一期占地面积5520平方米

二期占地面积4578.25平方米

计容面积18160.45平方米

其中一期计容面积10575.2平方米

二期计容面积7585.25平方米

容积率0.91

建筑密度50.5%

绿化面积3999.2平方米

绿化率20%

新增机动车停车位4个

四、消防设计

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生产类别为丁类,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疏散出入口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

1.基地道路与城市路网联系便捷,道路转弯半径为9.0m,与外部道路结合可形成环形交通流线,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

2.建筑单体满足有关国家及上海的消防设计要求。

五、卫生防疫设计

1.厂区内建筑保证良好的朝向、日照和通风,建筑间距符合城市规划、卫生、消防的有关规定。

2.房间面积满足规范要求。

3.车间局部采用机械排烟,屋顶层采用采光板采光

4.垃圾处理:

本设计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

垃圾收集点,每天按时定点

回收方法解决。

六、环境保护设计

1.设计依据:

上海市建筑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

环境保护法法律选编(市环境保护局98年2月版)

2.环保措施:

(1)、建筑间距满足规范要求。

(2)、建设施工阶段不能对厂区土地造成污染,如油料渗透入土壤等。

(3)、垃圾处理采用袋装化,投入垃圾点,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4)、污水处理,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之后接入污水管道。

工业污水(清洗液和乳化润滑剂等)被收集后由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处理。

(5)、设备及线路,开关均采用经国家安全部门认证的产品。

(6)、空调风管的保温材料采用导热系数小的产品。

3、建筑设计

环保材料:

采用绿色建材,有效地防止由于建材引起的环境污染,尤其是要考虑对生态影响。

采用环保型建材,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土地、水等资源。

节水系统:

用水点均设水表计量,采用6升/次节水型卫生洁具,陶瓷芯片防漏型水龙头。

雨污水处理:

室内污、废水分流,室外雨、污水分流。

通风机、空调设备均设置隔振装置。

风机安装采用减振吊杆,风机进出口装有防火软接头隔振。

避调和通风风管上配备消声器或消声装置,以满足环保部门和设计规范有关噪声控制的要求。

设备房内墙及门窗采用隔声材料装修,设备和管道均采取减振、消声处理。

排水管选用硬聚氯乙烯芯层发泡管,减少噪音。

施工初期即建立完善的环保监测管理组织,认真执行国家和上海市有关

环保法规和条例,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环保体制,确保治理效果,加强监测,做到达标排放,搞好绿化工作,建设成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

七、劳动安全卫生设计

1.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理》

2.设计说明

(1)室内回廊、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b、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米。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米高度内不宜留空。

室内楼栏杆的净高度不低于900mm,间距不大于110mm

(2)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应满足使用方便及安全疏散的要求并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

楼梯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3)安全生产方面:

大型设备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高处作业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执行,为保证安全生产,应配备专职安全员;

对涂装施工场地周围挂出明显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得靠近;

对进入现场的构件的主要几何尺寸和主要构件进行复检,明确构件是否符合安装条件,防止安装过程中由于构件的缺陷影响质量、进度;必须保证将合格的构件安装上结构。

(4)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1.针对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及烟尘要配置相对的净化装备对其净化处理后排放。

2.垃圾处理:

本设计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

总图中布置垃圾点,每天按时定点回收方法解决。

3.设备及线路,开关均采用经国家安全部门认证的产品。

4.办公与车间采用机械排烟。

设有供相应人员使用的卫生设施。

第三章、结构

一、设计依据

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定及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上海市DBJ08-9-201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DBJ08-11-2010

碧梦技(上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综合厂房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编号:

SDK2013070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民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深度图样G103~104

以及国家和其它的相关设计规范和规定。

二、工程概况

拟建“碧梦技(上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综合厂房项目”位于奉贤工业综合开发区,西临环城西路、东临肖南路、南侧为上海化工机械厂,总建筑面积18160.45平方米,容积率0.91,建筑密度50.5%,绿地率20%,其中一期总建筑面10575.2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520平方米;二期总建筑面积7585.2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578.25平方米

三、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地基安全等级:

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乙级。

四、自然条件

1、风雪荷载

本工程基本风压W0=0.5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2、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本工程按7度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设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建筑场地为Ⅳ类场地土,地基土类型属软弱土,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

3、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2014年3月提供的《碧梦技(上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综合厂房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编号:

SDK20130702)进行结构初步设计。

本工程地质条件如下:

场地地形

本次勘察野外作业主要勘探孔孔位根据已有建筑位置采用经纬仪、皮尺进行测放,小螺纹钻孔孔位则根据其与主要勘探孔孔位及地形等的相对位置进行测放,勘探孔的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引测自场地东侧的BM点,其位置详见勘探孔平面布置图。

BM点引测自上海测绘院2010年水准成果7-008B点,高程为4..472m(吴淞高程)。

地层土质概述

本次勘察最大勘探深度为45.0m,揭露的地基土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砂土组成,均属第四纪沉积物。

根据地基土的成因、时代、结构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综合分析,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其中第②、⑤、⑦层各细分为若干亚层。

编号

土层岩性

土层厚度(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压缩模量ES0.1-0.2(MPa)

杂填土

0.90~1.20

②1

灰黄、褐黄色粉质粘土

2.20~2.70

80

4.32

②3

灰色砂质粉土

2.40~2.80

100

8.18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2.90~3.80

55

2.94

灰色淤泥质粘土

5.70~6.70

60

2.46

⑤1-1

灰色粘土

8.50~9.10

80

3.21

⑤1-2

灰色粉质粘土

2.10~3.86

100

3.71

暗绿色粉质粘土

3.30~4.70

7.55

⑦1

草黄色砂质粉土

4.90~5.40

12.03

⑦2

灰黄色粉砂

未贯穿

12.62

土层层号

土层名称

静探Ps平均值

(MPa)

桩侧极限摩阻力

标准值fs(kPa)

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fp(kPa)

预制桩

灌注桩

预制桩

灌注桩

杂填土

②1

灰黄、褐黄色粉质粘土

0.78

15

②3

灰色砂质粉土

1.69

20

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

0.49

20

灰色淤泥质粘土

0.73

30

⑤1-1

灰色粘土

0.86

40

⑤1-2

灰色粉质粘土

1.15

50

暗绿色粉质粘土

3.25

80

2500

⑦1

草黄色砂质粉土

11.18

95

5500

⑦2

灰黄色粉砂

13.66

100

6400

地下水位

与拟建工程相关的地下水为浅部潜水,设计时地下水年均高水位埋深可按整年平后地面下0.5m计,低水位埋深可按1.5m计。

根据调查场地附近无污染源,按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本场地潜水和地基土一般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当长期浸水时,潜水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当干湿交替时,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或弱腐蚀性;潜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施工期间注意调查地下水水质是否受到意外情况下的污染,以避免对工程造成影响。

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防护,应符合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要求。

地基基础方案的分析

经勘查,本场地地势平坦,地貌单一,土层分布较为稳定,无陡坡、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条件。

根据本次揭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上海市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属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拟建场地浅部1.00m杂填土和耕植土不宜作为辅助用房建筑的天然地基持力层,②1层土质较好,可以作为辅助用房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fd可按照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第5.2.3条公式计算,地下水埋深为0.50m,并结合静力触探指标综合确定地基承载力。

拟建车间采用桩基础。

根据建筑布置及地下室局部水位较大,对不满足抗浮要求的柱墙下采用抗浮桩。

⑥、⑦1层粘土,作为本工程拟建工程的桩基持力层。

选用桩型为:

预制空心管桩400\600,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80,共计331根。

五、结构选型

1、抗侧力体系

车间钢框架、钢排架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

门卫、储油间和发电机房等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2、楼盖体系:

车间单层采用轻钢屋面,多层屋面及楼面采用组合楼板

门卫、储油间和发电机房等采用现浇砼体系。

3、建筑物楼面活荷载取值:

轻钢屋面刚架(受荷投影面积大于60m2):

0.3KN/m2;不上人屋面:

0.5KN/m2;栏杆顶部水平荷载:

1.0KN/m。

车间楼面3.5KN/m2

六、结构分析

(1)整体分析

本工程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SATWE(v1.3版)进行结构分析。

地震作用和风荷载按两个主轴方向作用。

同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结构采用三维空间杆件方法分析计算。

地震作用采用震型分解反应谱法。

经分析计算,主要结构特征参数均在规范允许限值范围内,构件无超配筋现象。

(2-1)楼层位移(车间多层)

建筑物名称

层数

X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Y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X双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Y双向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车间一左

3

1/391

1/388

1/508

1/500

(2-2)主要控制参数

控制参数

车间多层

X方向

Y方向

剪力系数(剪重比)

3.39%

3.48%

阵型质量参与系数(有效质量系数)

99.50%

99.50%

扭转周期比

0.82

地震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值与平均值的比值

1.10

1.03

地震作用下楼层的最大水平位移值与平均值的比值

1.10

1.04

 

(2-3)结构自振周期

阵型号(车间一左)

1

2

3

周期

1.1408

1.0506

0.9345

(2-4)楼层位移(车间单层排架)

建筑物名称

层数

地震力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车间单层

1

1/609

(2-5)主要控制参数

控制参数

车间单层

X方向

扭转周期比

0.21

(2-6)结构自振周期

阵型号(车间单层)

1

2

3

周期

0.558

0.136

0.119

具体位置详见初步设计结构图纸。

(2-7)基础计算:

本工程基础设计使用PKPM(2011版)软件JCCAD计算。

基础采用桩基础,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七.主要建筑材料材质和强度等级

1、混凝土

(1)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拟建车间、门卫、储油间和发电机房等梁、现浇板、柱、楼梯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C35,构造柱、过梁混凝土强度按C25,基础垫层采用C15素混凝土。

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均为商品混凝土。

(2)混凝土耐久性分类

基础及其它和土壤直接接触的构件处于二a类环境;其余部分处于一类环境。

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一类环境:

梁柱:

20mm,板:

15mm;二a类环境:

梁柱:

25mm,板:

20mm,桩基:

50mm。

3、钢材

Φ为HPB300为HRB335级钢为HRB400级钢

4、焊条

HPB335钢筋:

E50系列HRB400钢筋:

E50系列

5、砌块和砂浆

±0.000以下采用200厚MU1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M10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外墙采用200厚MU1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Mb10混合砂浆砌筑,±0.000以上内墙采用200,100厚加气砌块或轻钢龙骨隔墙(容重≤7KN/m3)。

Mb7.5商品混合砂浆砌筑,屋顶女儿墙均为钢筋混凝土女儿墙。

砌筑砂浆均应采用与砌体材料相匹配的专用湿拌砂浆或干混砂浆

八、其它

1、本结构施工图应与建筑、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动力等专业的施工图密切配合,及时铺设各类管线及套管,并核对予留洞及予埋件位置是否准确,避免日后打凿主体结构。

2、本说明未尽事宜均按照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及规定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图中有不妥之处,请及时与设计公司联系。

 

第四章、给排水

一、设计依据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土建专业提供条件图及其它有关设计规范和规程

二、设计范围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7585.25m2,建筑占地面积4578.25m2。

设计内容包括:

冷热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等。

三、给水系统

1、水源:

根据一期的有关资料,南北都有管径均为DN100的给水管,供给厂区的生活给水和消防用水.

2、生活给水系统划分: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

当地市政水压是0.3mPa,一层~三层的建筑由市政水直接供给.

3、用水标准及用水量见下表:

序号

用水部位

用水标准

人数

最高日用水量m3/日

时变化

系数

最大小时用水量m3/h

备注

1

办公楼

40L/人.班

150人

6

1.5

1.125

8h/日

2

厂房

40L/人.班

150

6

2

1.5

未预见水量

12

4热水系统:

在办公楼的屋顶设太阳能集热器,为主要热源,同时辅助电加热,供各淋浴间用水。

冷水水源由市政直接供给。

供水方式采用全日供应热水,热水管网采用循环管网,循环方式采用机械循环,循环泵由设在泵前回水管上的温度计控制启停。

经过计算,需要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面积250m。

此外,屋顶另设辅助电加热器1台,型号:

DSE-80-75,N=75kw.

四、排水系统

废水量:

基地内最高日污、废水最高日排水量为10.8m3。

1、室内生活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合流制,室内卫生间污、废水合流,设置专用通气管。

水泵房地面排水均汇集至集水井后由潜水排污泵排至室外。

污水提升井内均设有自动耦合装置和浮球开关控制污水泵自动启停。

2、室外雨、污水系统采用分流制。

污水直接排放.

3、上海市暴雨强度公式:

q=5544(P0.3-0.42)/((t+10+7lgP)0.82+0.07lgP),其中设计重现期P屋面按照5年计算,室外总体按照3年计算。

建筑物屋面雨水为外排水方式,经建筑物外排水沟汇集后经雨水口汇至室外雨水检查井,室外道路路面雨水经雨水口汇集后,排至市政雨水管网。

4、基地雨水量:

t—降雨历时取t=5min,基地雨水量Q1=φqF=0.6*467*1.230=344.6升/秒。

采用直径DN300的HDPE中空壁螺旋缠绕管排一期雨水管。

五、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本工程室内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引入,经消防泵加压后形成消防环网,供给办公楼.

2、消防水量:

办公楼加地厂房总计3层,总建筑面积5959m2,总建筑高度17m,消防用水见下表:

序号

消防系统

消防水量

持续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