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2364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6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总体设计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体设计说明.docx

《总体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体设计说明.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总体设计说明.docx

总体设计说明

上海世博会浦东临时场馆及配套设施项目

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

上海世博会浦东临时场馆及配套设施项目位于世博会园区浦东段,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北起浦明路、南至上南路、东起高科西路、西至西环路。

世博会浦东片区包括A片区中A02、A03,B片区的B02、B03,C片区的C04、C05、C06、C07、C08、C09、C10地块,分别规划为亚洲国家馆区、非洲国家馆区、美洲国家馆区、及欧洲国家馆区。

共计十一个地块。

内容包括外国国家及国际组织场馆租赁馆及联合馆、公建配套设施用房(含各类餐饮、购物、援助和功能设施用房及设备配套用房)、市政配套设施用房等,总用地面积84.5430公顷,总建筑面积227970平方米(不包括外国国家自建馆)。

2、设计理念:

1)、体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

2)、贯彻“节约办博、勤俭办博”的原则精神。

3)、充分考虑世博会会前建设、会中运行、会后利用三个阶段的合理关系,体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以人为本,重视配套服务设施与环境的建设。

4)、遵守相关的国家工程建设法律、法规;

5)、符合世博园区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6)、综合考虑建筑和环境的功能、外部空间、交通组织和室内外环境景观。

7)、充分考虑建筑和室内外环境的无障碍设计,营造和谐的氛围。

8)、综合考虑建筑和环境的防火、抗震、抗风雪、防暴雨和防雷击等防灾安全措施。

9)、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防止环境污染;结合市容环境卫生、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等要求。

充分考虑建筑和环境安全防范的要求。

10)、总体布局方正里要有变化,简洁里包含丰富。

为参展方和参观者提供一个背景和舞台。

11)、建筑模数化、构构件标准化、场馆设计具有灵活性、多样性与可实施性,便于拼装组合。

12)、选用自然的人工可回收的绿色环保节能材料为主。

二、设计依据及要求

1、《关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体工程主要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批复》沪发改城(2006)042号

2、《关于世博会场馆及配套设施(第一批)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沪发改城(2006)402号

3、土地规划管理部门的用地红线图和同意建设用地范围许可文件

《建筑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单》沪规设(2006)000611130B00905

4、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二版)文本(二零零七年三月)

5、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参展指南》

6、《上海市总体规划》(1999-2020)

7、《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总体规划》(2005-2010)

8、《中国2010上海世博展览会注册报告》

9、《上海市规划局规划条例》(2003.11月发布)

10、《世博会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设计标准》(上海市标准DG/TJ08—2026—2007)

11、《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优化方案》

12、《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3.11月发布)

13、上海市测绘局提供的1:

500地形现状图

14、场地地形图1:

500(电子版)

15、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的规划设计任务书(2006年11月)

16、国家与上海市有关规范规定与技术标准

三、总平面设计

1、场地概况

上海世博会浦东临时场馆及配套设施项目位于世博会园区浦东段,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北起浦明路、南至上南路、东起高科西路、西至西环路。

世博会浦东片区包括A片区中A02、A03,B片区的B02、B03,C片区的C04、C05、C06、C07、C08、C09、C10地块,分别规划为亚洲国家馆区、非洲国家馆区、美洲国家馆区、及欧洲国家馆区。

共计十一个地块。

内容包括外国国家及国际组织场馆租赁馆及联合馆、公建配套设施用房(含各类餐饮、购物、援助和功能设施用房及设备配套用房)、市政配套设施用房等,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不包括外国国家自建馆)。

2、总平面布置

按照最新版控规的要求,参照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参展指南及《世博会临时建筑物、构筑物防火设计标准》等的要求,将外国国家馆进行了落地设计梳理,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合理组合场馆之间的关系,保证建筑之间的消防间距,满足建筑的采光、通风要求,同时将展场馆的出入口进行有序列的布置,以广场为主要入口,货物入口以市政道路为主,做到人流和货流分流,参观人流与疏散人流疏导有序,减少干扰,并有利消防、停车和人员集散。

对于配套公建的总体设计,按照最新版控规及专项研究的要求,将配套公建进行总体梳理,合理安排配套公建在总体设计中位置,满足配套公建的服务半径,同时建筑布局应符合园区管理、安全、卫生的有关规定要求。

在总体设计时,通过将展区围合而成的中景广场串联,引导展区内的参观流线。

在配套公建的布置上考虑以满足功能要求为主,通过点、线、面的布置手法,将配套公建互相整合,以求达到最大限度方便游客,满足游客。

体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3、交通设计

上海世博会浦东临时场馆及配套设施项目的道路应和园区道路连通,并能方便通达各安全出入口和货物出入口。

在交通组织方面充分考虑各功能的交通组织,与园区主干线合理衔接,形成畅通的交通网络。

合理组织进、出园区的客流流线,安排好停车场与外广场、外广场与内广场、内广场与园区道路及高架步道等设施连接关系。

根据进场高峰客流合理安排外广场客流进入园区的排队、检票、安检的等候空间,同时考虑客流离开园区时的疏散空间。

合理安排区内车流、人流和各场馆出入口,利用围合空间形成的中景广场集散人流,利用底层架空营造场馆的入口排队空间。

利用高架合理地将场地连成一片,做到了人车分流。

同时高架步道与步行景观通廊和滨江绿地构成园区立体步行游览系统,并通过平台连接沿线场馆的二层,迅速地疏散人流。

4、绿化设计

景观上要突出滨江城市的个性特征,以完整的整体设计,使优美的自然环境同现代气息溶为一体,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充分考虑人在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视线直观感受和空间尺度,营造宜人的环境。

尽量采用包括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等在内的全方位绿化;绿化面积、植物配置应符合园区规划的有关要求;建筑物设计应注意保护场地上现有树木,不得任意砍伐;应防止树木根系对地下管线缠绕及对地下建筑防水层的破坏。

5、竖向设计

本场地标高均采用吴淞高程。

基地的地面设计高程比道路标高高0.2米。

由于本基地整体较为平整,设计中考虑场地填挖间的平衡,在建筑周围的景观和室外工程中充分利用基地现有的挖方。

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时,坡宜分成台地。

同时为了景观上的效果,基地在局部处地形抬高形成斜坡。

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也不应该大于8%,其坡长不应大于200m。

横坡应为1%-2%。

建筑基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园区排水系统的措施。

排水方式根据规划要求确定。

雨水口形式及数量应满足本标准给排水篇的要求;单侧排水的道路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应采取排雨水时不影响交通和路面清洁的措施;建筑物底层出入口处应采取措施防止室外地面雨水回流、污积。

6、无障碍设计

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的要求,并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在世博会园区里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的布置,为残疾人使用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设施提供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如道路的缘石坡道、盲道,垂直交通的立体交叉设施布置,建筑入口坡道的宽度、无障碍厕所等,满足参观者的需要,做到人性化的设计,让游客能安全、舒适地参观游览。

7、各地快总体设计

1)、A02地块

概况及规模:

A02地块地处世博园区浦东园区A片区,北靠浦明路,南面北环路,东临高科西路,西接上南路,西侧靠近地铁8号线。

基地面积57242平方米,主要的建设内容为外国自建馆、外国租赁馆及公共配套设施,建筑总面积19326平方米。

总体布局设计理念:

A02地块位于亚洲片区,地块呈扇形展开。

高架步南北向,从本地块中部穿过,将本地块分为东西两块,北侧临近东西向高接步道。

主要布置亚洲场馆。

地块内部形成小型广场空间,主要场馆的入口朝向广场,餐饮建筑的主入口也尽量朝向广场,高架步道下设置小型辅助公建,厕所布置在相对隐蔽但可达性好的区域。

设备配套建筑设在相对远离人流的区域。

人流设计:

在人流设计上注意和周边地块的空间联系,方便交通。

高架步道的出入口布置在和人流关系紧密的区域,

货流设计:

货流原则上在周边道路上解决,尽量不进入广场空间,,高架步道侧边保留7米的货运通道。

绿化景观:

地块东侧在规划中为南北向的绿化通廊的局部,西侧为地铁8号线绿化保护范围。

2)、A03地块

概况及规模:

A03地块地处世博园区浦东园区A片区,北靠北环路,南面南环路,东临高科西路,西接云台路。

基地面积86188平方米,主要的建设内容为外国自建馆、外国租赁馆、外国联合馆及公共配套设施,建筑总面积34682平方米。

总体布局设计理念:

A03地块位于亚洲片区。

高架步南北向、南北向,从本地块中部穿过,将本地块分为东西南北四块,主要布置亚洲场馆。

地块西部临近中国馆用地。

地块内部形成人流组织通道,主要场馆的入口朝向人行空间,餐饮建筑的主入口也尽量朝向人行空间,高架步道下设置小型辅助公建,厕所布置在相对隐蔽但可达性好的区域。

设备配套建筑设在相对远离人流的区域。

人流设计:

在人流设计上注意和周边地块的空间联系,方便交通。

高架步道的出入口布置在和人流关系紧密的区域,

货流设计:

货流原则上在周边道路上解决,尽量不进入广场空间,,高架步道侧边保留7米的货运通道。

绿化景观:

地块东侧在规划中为南北向的绿化通廊的局部。

3)、B02地块

概况及规模:

B02地块地处世博园区浦东园区B片区,北靠浦明路,南面北环路,东临园二路,西接长清路。

基地面积52226平方米,主要的建设内容为南太平洋联合馆、国际组织租赁馆、国际组织联合馆及公共配套设施,建筑总面积25050平方米。

总体布局设计理念:

B02地块位于大洋洲片区。

主要布置南太平洋和国际组织联合馆场馆。

地块内部形成带形人流组织广场,主要场馆的入口朝向广场,餐饮建筑的主入口也尽量朝向广场。

在南太馆北侧设置南太广场。

高架步道位于地块西侧,下设小型辅助公建,厕所布置在相对隐蔽但可达性好的区域。

设备配套建筑设在相对远离人流的区域。

人流设计:

在人流设计上注意和周边地块的空间联系,方便交通。

高架步道的出入口布置在和人流关系紧密的区域,

货流设计:

货流原则上在周边道路上解决,尽量不进入广场空间,,高架步道侧边保留7米的货运通道。

4)、B03地块

概况及规模:

B03地块地处世博园区浦东园区B片区,北靠北环路,南面南环路,东临园二路,西接长清路。

基地面积104514平方米,主要的建设内容为外国自建馆、外国租赁馆、国际组织联合馆及公共配套设施,建筑总面积39672平方米。

总体布局设计理念:

B03地块位于大洋洲片区。

主要布置大洋洲、东南亚场馆和国际组织联合馆场馆。

地块内部形成大洋洲广场,主要场馆的入口朝向广场,餐饮建筑的主入口也尽量朝向广场。

东西向高架步道穿场地而过,隔出了一块较小的联合馆用地。

南北向高架步道位于地块西侧,下设小型辅助公建,厕所布置在相对隐蔽但可达性好的区域。

设备配套建筑设在相对远离人流的区域。

地块南侧为国际组织场馆用地,与北侧用地之间有一条内部道路相隔。

人流设计:

在人流设计上注意和周边地块的空间联系,方便交通。

高架步道的出入口布置在和人流关系紧密的区域,

货流设计:

货流原则上在周边道路上解决,尽量不进入广场空间,,高架步道侧边保留7米的货运通道。

5)、C04地块

概况及规模:

C04地块地处世博园区浦东园区C片区,北靠浦明路,南面北环路,东临园一路,西接西环路。

基地面积42630平方米,主要的建设内容为非洲联合馆及公共配套设施,总计建筑面积25894平方米。

总体布局设计理念:

C04地块主要由非洲国家联合馆及其附建建筑以及其他少量配套公建组成,C04地块成扇型,非洲国家联合馆及其附建建筑居基地中部偏西北,南侧形成较大场地,结合C04地块与C05地块之间的北环路道路以及C05地块北侧沿街场地,形成非洲广场,以便进行世博会时的大型室外演艺活动;东侧保留较大场地,布置绿化景观,和餐厅和购物等公共配套设施;西侧设开关站,主体附设设备配套;北侧主要为货运通道。

人流设计:

C04地块西南侧为端后滩出入口,北侧后滩公园有黄浦江上的浦东园区水门入口,有一定人流进入,西侧C06地块为欧洲展区,北侧C05地块北侧为非洲独立馆用地。

预测主要的人流来自地块南侧和东侧,因此非洲联合馆的主要出入口设于南侧,次要出入口设于东侧。

货流设计:

主要货流方向来自地块北侧,从浦明路进入基地。

绿化景观:

地块东侧在规划中为南北向的绿化通廊的局部,结合非洲展区设置非洲丛林主题的绿化景观。

6)、C05地块

概况及规模:

C05地块地处世博园区浦东园区C片区,北靠北环路,南面南环路,东临园一路,西接西环路。

基地面积71050平方米,主要的建设内容为自建馆、租赁馆、配套公建,总建筑面积29530平方米。

总体布局设计理念:

C05地块北侧为非洲独立馆区,北侧沿街保留一定面积的广场,与C04地块之间的北环路道路以及非洲馆南侧,形成非洲广场,以便进行世博会时的大型室外演艺活动。

高架步东西向,从本地块中部穿过,将本地块分为南北两块,在两个地块内各自形成广场空间,主要场馆的入口朝向广场,餐饮建筑的主入口也尽量朝向广场,高架步道下设置小型辅助公建,厕所布置在相对隐蔽但可达性好的区域。

设备配套建筑设在相对远离人流的区域。

人流设计:

在人流设计上注意和周边地块的空间联系,方便交通。

高架步道的出入口布置在和人流关系紧密的区域,

货流设计:

货流原则上在周边道路上解决,尽量不进入广场空间,,高架步道侧边保留7米的货运通道。

绿化景观:

地块东侧在规划中为南北向的绿化通廊的局部。

7)、C06地块

概况及规模:

C06地块地处世博园区浦东园区C片区,北靠浦明路,南面北环路,东临西营路,西接园一路。

基地面积45830平方米,主要的建设内容为外国自建馆及公共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23365平方米。

总体布局设计理念:

C06地块属欧洲展区,预订安置4个国家,均为自建,主要场馆的入口朝向广场,餐饮建筑的主入口也朝向广场,厕所布置在相对隐蔽但可达性好的区域。

设备配套建筑和设在相对远离人流的区域。

人流设计:

在人流设计上注意和周边地块的空间联系,方便交通。

货流设计:

货流原则上在周边道路上解决,尽量不进入广场空间。

绿化景观:

地块东西侧在规划中为南北向的绿化通廊的局部。

8)、C07地块

概况及规模:

C07地块地处世博园区浦东园区C片区,靠北环路,南面南环路,东临西营路,西接园一路。

基地面积96230平方米,主要的建设内容为外国自建馆、外国租赁馆和外国联合馆及公共配套设施,建筑总面积39970平方米。

总体布局设计理念:

C07地块为C片区的片区中心,设置较大的广场空间和较多的公共配套设施。

高架步东西向,从本地块中部穿过,将本地块分为南北两块,北侧主要布置欧洲场馆,南侧主要布置美洲场馆,在两个地块内各自形成广场空间,主要场馆的入口朝向广场,餐饮建筑的主入口也尽量朝向广场,高架步道下设置小型辅助公建,厕所布置在相对隐蔽但可达性好的区域。

设备配套建筑设在相对远离人流的区域。

人流设计:

在人流设计上注意和周边地块的空间联系,方便交通。

高架步道的出入口布置在和人流关系紧密的区域,

货流设计:

货流原则上在周边道路上解决,尽量不进入广场空间,,高架步道侧边保留7米的货运通道。

绿化景观:

地块东侧在规划中为南北向的绿化通廊的局部。

9)、C08地块

概况及规模:

C08地块地处世博园区浦东园区C片区,北靠南环路,南面雪野路,东临西营路,西接西环路。

基地面积56050平方米,主要的建设内容为厚板车间改造、外国自建馆、外国租赁馆及公共配套设施,厚板车间改造后设置两个美洲联合馆并容纳餐饮、电信、演艺仓库、设备配套等,总建筑面积34472平方米。

总体布局设计理念:

C08地块北侧为非洲展区。

东侧为厚板车间改造,厚板车间北侧保留场地作为广场。

基地东段为外国展馆用地,偏南布置,南侧保留货运和通道,北侧为沿到道路展开的广场。

人流设计:

在人流设计上注意和周边地块的空间联系,方便交通。

货流设计:

货流主要在地块内东、西、南三侧解决和参观人流尽量分离。

10)、C09地块

概况及规模:

C09地块地处世博园区浦东园区C片区,北靠浦明路,南面北环路,东临长清路,西接西营路。

基地面积78720平方米,主要的建设内容为外国自建馆、外国租赁馆及公共配套设施,建筑总面积38768平方米。

总体布局设计理念:

C09地块位于欧洲片区,地块东侧为卢浦大桥及地铁13号线,西侧为打浦路隧道。

C09地块以欧洲外国国家自建馆为主。

在地块内部形成广场空间,主要场馆的入口朝向广场,场地中部的餐饮建筑的主入口也尽量朝向广场。

主要餐饮建筑布置在地块中卢浦大桥东侧的绿化区中。

小型辅助公建,厕所布置在相对隐蔽但可达性好的区域。

设备配套建筑设在相对远离人流的区域。

人流设计:

在人流设计上注意和周边地块的空间联系,方便交通。

高架步道的出入口布置在和人流关系紧密的区域,

货流设计:

货流原则上在周边道路上解决,尽量不进入广场空间,,高架步道侧边保留7米的货运通道。

绿化景观:

地块西侧在规划中为南北向的打浦路隧道保护区绿化通廊的局部,东侧在规划中为南北向的长清路绿化通廊的局部。

11)、C10地块

概况及规模:

C10地块地处世博园区浦东园区C片区,北靠北环路,南面南环路,东临长清路,西接西营路。

基地面积154750平方米,主要的建设内容为外国自建馆、外国租赁馆、欧洲联合馆及公共配套设施,建筑总面积49962平方米。

总体布局设计理念:

C10地块位于欧洲片区,地块东侧为卢浦大桥及地铁13号线,西侧为打浦路隧道。

在地块内部围合成南北两个广场空间,主要场馆的入口朝向广场,场地中部的餐饮建筑的主入口也尽量朝向广场。

北侧的广场为欧洲展演广场。

这个地块中餐饮设施量较大,主要餐饮建筑布置在地块南侧靠近南环路的区域。

小型辅助公建,厕所布置在相对隐蔽但可达性好的区域。

设备配套建筑设在相对远离人流的区域。

人流设计:

在人流设计上注意和周边地块的空间联系,方便交通。

高架步道的出入口布置在和人流关系紧密的区域,

货流设计:

货流原则上在周边道路上解决,尽量不进入广场空间,,高架步道侧边保留7米的货运通道。

绿化景观:

地块西侧在规划中为南北向的打浦路隧道保护区绿化通廊的局部,东侧在规划中为南北向的长清路绿化通廊的局部。

四、建筑设计

(一)外国国家馆建筑设计

1、设计指导思想

新技术推出新概念,新概念引导新设计。

在浦江边既要营建成片的绿色环境又要建设现代化的新园区。

不能因为建筑的存在而破坏了环境,更不能让庞大的体量阻绝了公众的视线。

这就要求设计上采用新的技术来突破传统的建筑概念,创造出全新的建筑形象以满足生态城市景观的需求,就是需要高科技手段的支持。

2、建筑规模与内容

上海世博会浦东临时场馆及配套设施项目包括外国国家馆临时场馆(自建馆、租赁馆、联合馆)、配套设施(含各类餐饮、购物、援助和功能设施及设备配套设施)、市政配套设施、广场及景观等。

外国国家馆按照全球地理位置所在洲以“场馆团”为基本单位,采取模块化标准模式,分独立馆和联合馆两类情况布置办展单元。

独立馆又依据建设主体分为外国国家自建馆和外国国家租赁馆。

3、建筑平面设计

外国国家馆分为自建馆、租赁馆、联合馆三部分内容。

1)外国国家自建馆

外国国家自建馆预留用地,由参展国自行设计。

2)外国国家租赁馆

外国国家租赁馆由主办方负责建造并提供参展者选择,其办展单元模块也是按用地面积500平方米划定(形状尺寸以办展方所提供的招展材料上的单元尺寸为准),根据招展谈判,参展者可申请1个、2个和4个办展单元建设场馆。

3)联合馆

联合馆的办展单元以建筑使用面积计算,按联合馆内可租赁的建筑使用面积324平方米(18米×18米)布置,根据新国际博览中心的数据,考虑到场馆内各种办展硬件设施、交通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需要,联合馆可向参展者租赁的建筑使用面积规划控制在总建筑面积的50%左右,其余为交通和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非洲联合馆建筑设计:

非洲联合馆主体建筑形态简洁大气,立面的主要材料采用夹心彩钢板和镀膜保温安全玻璃,由于立面长度较大,有意识的通过设计形成有节奏的虚实对比,减少大尺度建筑给人带来的压迫感。

在世博期间,南侧和东侧立面可提供给给非洲艺术家们进行创作,以展现非洲多彩的文化。

非洲联合馆主体为单层大跨度大空间建筑,檐口高度27.550米,内设45个国家展位,每个展位独立展示面积250平方米,并设公共演绎区域3000平方米,其他辅助功能包括户内配电、空调机房、厕所、以及公共走道等,总计22000平方米。

非洲联合馆主体部分世博会后改造成为2011年6月世界游泳竞标赛的主会场,可容纳观众15000人。

主体西侧附建设备配套、信息中心、固网运营机房、三级安全保卫中心等。

厚板车间改造设计:

厚板车间为原浦东钢铁集团的厂房,在世博园区浦东片区规划中,中部被西环路打断,分为两部分,局部地处C03地块,局部地处C08地块。

建筑形态和立面设计秉承城市让生活跟美好的理念,在原有厂房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使旧厂房建筑展现出新的光辉。

加建建筑和厂房建筑的地上部分旧有结构基本脱离,体现了清晰的构造逻辑,也减低了改造的技术难度,减低施工难度,减少了投资。

厚板车间为单层厂房,有大型设备基坑和嗲设备空间,预计保留15300平方米,改建后,容纳两个美洲地区联合馆,本地块餐饮配套设施、市政设施、电信设施、演艺仓库等,演艺仓库2000平方利用原有地下室改造。

保留原厚板车间的主体结构和屋顶,局部翻修改造,在内部加建,一层为两个美洲国家联合馆,可从广场进入,厚板车间二层布置餐饮,并利用展馆屋顶作为半室外平台,提供半室外的休息空间。

(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1、设计指导思想

上海世博会浦东临时场馆及配套设施项目的公共配套设施包括餐饮、购物、援助、功能、设备、运营等各项服务设施,其类型、布局和规模依据规划控制要求及专项研究的成果,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综合考虑出入口、人流集散密度等因素,力争做到类型完善、布局高效和规模合理,最大程度为世博会的运营提供安全和服务保障。

2、设计理念

●和谐:

建筑设计着力强调专业性、科技性、环保性、舒适性,寻求与情感的平衡,体现以游客为中心,重视人的行为研究,注重建筑的细部设计,让建筑回归接近人的尺度,变得亲切耐看,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努力降低成本,追求与整体博览环境相适应的高效,舒适,便利的服务环境,创造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的和谐共处的配套规划。

●绿色:

建筑的环境空间布局反映整体生态建筑理念,体现二十一世纪的高效率的服务空间、交通空间,合理布置资源,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如考虑后续回收利用。

●景观:

建筑风格富有现代感,与园林绿化的视觉对比有机结合,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敏感把握地域文化的亮点,创造出既有海派文化底蕴,又有民族特色的“精致性设计”;深刻领会建筑物所在场所的环境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保留和继承城市自身的特点。

●发展:

服务设施模数化、标准化、小品化、景观化,建筑形式多样统一、均匀分散、灵活布置,便于后续场馆建设中因地制宜布置。

3、建筑规模与内容

服务设施的设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原则,考虑人的活动规律,研究基地人流流量,设施的位置与面积设置兼顾展馆面积与参观人流,采取集中与局部分散的布局原则,大型餐饮设施集中布置,购物设施、援助设施、功能设施成组群布置,着重重视导向性、识别性和可达性的设计。

餐饮服务设施分为正餐厅、标准快餐厅、二级快餐厅、美食广场、工作人员餐厅、快餐零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