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806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docx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

 

专业部:

专业:

负责人: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计划

一、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即墨是中国对外开放最富活力的城市之一,享有针织名城、商贸之都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政策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即墨当地的中小型企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即墨市现有各类注册企业723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2家,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达到15家,金融企业49家,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持续繁荣,各行各业对初中级会计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而中小型企业会计核算业务比较简单,所提供的大量岗位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层次,我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有着广阔的办学前景。

(二)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即墨全市有注册会计从业资格人员6561人,其中具有会计师技术资格人员875人。

根据企业管理的需求,规模以上企业的会计岗位需要具有会计师技术资格的专业会计人员,而规模以下企业的会计岗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就能满足工作需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企业对初中级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即墨发展蓝色经济带来了重大机遇,在建设山东蓝色经济区的背景下,青岛市提出了新的战略规划——青岛蓝色硅谷。

蓝色硅谷以即墨为核心,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在这里集中了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和服务行业,这对初中级会计专业人才又提出了新的需求。

即墨市部分企业会计从业人员需求表

序号

企业名称

企业类型

从业岗位

人才需求

1

即墨市大润发超市

商贸企业

收银员、库管员

50人

2

青岛即发针织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企业

记账员

10人

3

青岛红领服装有限公司

工业企业

记账员

8人

4

青岛市新泰克税务师事务所

记账代理

记账员

15人

5

青岛金王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企业

记账员、统计员

12人

6

青岛利群即墨商厦

商贸企业

收银员

50人

7

即墨市宝龙购物广场

商贸企业

收银员

50人

8

青岛佳乐家即墨购物广场

商贸企业

收银员

50人

9

即墨市亨达集团

工业企业

会计、库管员

20人

(三)专业定位

本专业立足即墨、面向青岛、辐射全省,定位于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处于会计教育系列的初级层次,主要培养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有综合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在基层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以及商业及服务企业收银、统计、营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能人才。

(四)现有基础

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创办于1983年,办学历史悠久,是学校传统骨干专业,该专业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校2000年被青岛市财政局认定为“即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每年对2000多名社会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培训,形成优良的办学传统。

1.师资队伍

会计电算化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2名,其中注册会计师1人,注册税务师1人,中级会计职称的6人,本科以上学历达标率100%。

2.实训设备及实习基地

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现有会计电算化实训室1个,青岛大润发超市和青岛泰克税务师事务所两个实训基地。

3.教材

会计电算化专业使用的教材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双证率与就业率

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率达96%,就业率达99%以上。

(五)存在问题

对照教育部关于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培养模式上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衔接及教学内容还不能很好满足岗位对技能的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和学生技能训练过程中,职业性、开放性还体现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2.师资队伍问题

专业教师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教学与生产岗位脱节,教师专业技能老化、弱化问题比较突出,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3.校企合作问题

在校企合作上,实践措施和机制尚待完善,校外实训基地不能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进一步探索、功能需进一步拓展,从企业引进的资源还不够丰富,实训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为社会服务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对当地相关企业的辐射能力、品牌影响力尚需加强。

二、建设目标

(一)建设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

形成以“岗位需求培养人、按专业标准训练人、用企业文化成就人”为原则的“套餐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以突出中职特色和能力本位为目标,构建“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2门精品课程;改革评价机制,淡化终端评价,加强教学过程评价和管理;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课程门数达80%以上,;加强现代化技能教室建设,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室1个,理论实训一体室2个,改进会计模拟实训室;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项目。

2.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组建以“优秀教师”为核心的“传帮带”队伍,使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与新教师思想活跃、知识新颖的优势有机融合,迅速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鼓励教师搞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

积极参与企业专题调查,增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每年派出3—5名教师到企业会计部门实践或挂职锻炼,在具体岗位上锻炼教师自身的操作能力;聘请2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会计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担任操作性比较强的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4名,“双师型”教师2名,80%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与青岛泰克税务师事务所、青岛大润发超市等企业、单位联合办学,由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建教师团队,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把企业岗位的素质要求、技术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原有青岛泰克税务师事务所、青岛大润发超市2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力争新增建设1-2个校外实习基地;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承担社会培训、咨询工作及实践课题的研究工作,形成会计专业优良的社会形象,提升会计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开展会计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培训和考证辅导,实现会计教育资源的区域性共享,每年培训2000人次以上。

(二)预期效益

1.宏观效益

通过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创新,注重教科研工作,构建“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编写具有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套餐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会计专业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人才培养标准与社会人才需求更加吻合;通过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技能精湛、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为培养合格的初中级技能人才提供可靠保障;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扩大校企合作的生产实训规模,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多的智力和技术支持,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2.近期效益

(1)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效果显著

通过以“岗位需求培养人、按专业标准训练人、用企业文化成就人”这种较成熟的“套餐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逐步建立“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制定新课程体系下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计划;通过加强专业教研、教改力度及精品课程建设,形成本专业比较合理的课程结构、全面有效的综合考核办法;通过改进原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新建现代化技能教室,使学生的实验实习条件不断优化。

(2)师资队伍水平明显提高

通过外出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技能比赛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建设,聘请有中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使教师队伍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双师结构等方面不断优化,本科以上学历达标率100%,“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服务能力大幅增强

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两年内新增两个校外实训基地,使学校与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合作形式进一步深化,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职业教育集团功能进一步完善,让学生和教师有更多的实习岗位和实习机会;通过开展会计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培训和考证辅导,使会计专业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

三、建设思路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共同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创新,重新修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注重教科研工作,构建“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编写具有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套餐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内现代化技能教室建设,改善学生实训条件。

(二)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外出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技能比赛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真正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转变教育服务理念,转变教学实习模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夯实与企业的对接,积极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制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调研制度,了解企业的日常管理、培训、工作流程等基本情况,熟悉相关岗位职责、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知识,结合会计工作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学校实习教学环节,由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建教师团队。

四、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形成以“岗位需求培养人、按专业标准训练人、用企业文化成就人”的“套餐式”人才培养模式,由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建教师团队,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把企业岗位的素质要求、技术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以岗位需求培养人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根据目前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应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和操作能力为宗旨,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

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具体的岗位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导学生把所学到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帮助学生积累岗位经验,为步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

本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以下原则:

①以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形成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和办学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输送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和懂会计知识的商业、服务业基层管理者,形成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②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兴趣,结合会计领域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变化,实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方案。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务实的思想,又要有战略的眼光,建立“技能模块化”教学体系,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

③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多证制”教育

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以会计核算及管理软件操作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对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技能特色,要以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核算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形成会计电算化专业领域的实训教学体系,并以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主体,实行“多证制”制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以专业标准训练人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按照这一表述,中职学校应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人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科学文化素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要求:

  ①知识结构

  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应掌握本专业所必要的文化基础和经济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税收基础、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点钞、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点钞、收银实务及会计实训等,并且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收银员考试;此外,还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如普通话、礼仪等。

  ②能力结构

  学生应具备一般能力和职业能力,具体能力要求有:

  点钞和小键盘数字录入。

能识别钞票真假,并快速准确点钞,能快速准确的通过小键盘进行数字录入;记账、算账、报账。

能熟练运用会计知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能为有关各方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能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计算机操作。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收集和处理信息,进行出纳、会计电算化处理等工作;交往合作能力。

善于协调关系,协同他人工作,富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具有社会活动、处理交际事务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还应有执行政策的能力,能够及时学习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和财税金融政策,并能运用于工作中。

(3)用企业文化成就人

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设置建立在良好的市场就业基础之上,毕业生有明确的实习就业岗位和指向,学生通过企业顶岗实习,了解和感受企业文化,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乐观的劳动态度。

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标准和我校毕业生就业实际,学校实施会计专业学生定时定期到企业见习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到企业顶岗见习交替进行。

我校与即墨大润发超市签订会计专业学生见习协议,从2011年起,定期安排会计专业学生到大润发公司见习,见习的岗位有营业员、收银员、理货员、统计员、会计员等,既锻炼了学生能力,更是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管理文化、岗位实际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尽早实现角色的转变,也有利于企业从基层培养选拔人才。

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

社会调查

 

顶岗实习

 

职业态度

职业能力

就业能力

 

人才培养标准

套餐式”人才培养模式结构示意图

2.课程体系改革

(1)建立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以市场需求、能力本位、就业岗位为导向,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依据,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基础上,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关注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融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职业素质于一体,建立由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职业技能模块、职业态度模块五个部分组成的“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

如下图所示:

 

 

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2)课程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地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

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形成以任务、项目及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实行技能模块化教学。

课程架构注重与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标准相衔接,实施双证书教育,将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

①各学期课程设置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包括德育课和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分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含技能训练课)三大类,各学期课程按先易后难、先基础后综合、先文化课后专业课的顺序安排,每个学期同时开设实践课和选修课,每个学期都进行技能训练项目达标,构成一个科学合理适用的课程体系。

②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一)教学时间安排表

周数

内容

小计

军训及入学教育

2

2

教学

16

18

18

18

11

81

复习考试

1

1

1

1

1

5

教学实习

7

7

顶岗实习

19

19

毕业鉴定

1

1

机动

1

1

1

1

1

5

合计

20

20

20

20

20

20

120

(二)授课计划安排表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按学年、学期数教学进程安排(周学时/教学周数)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16

18

18

18

11

20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1

德育

70

1

1

1

1

2

语文

280

4

4

4

4

3

数学

244

4

4

3

3

4

英语

174

3

3

2

2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0

2

2

2

2

6

体育

140

2

2

2

2

7

心理健康

16

1

8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

18

1

9

经济政治与社会

18

1

10

职业生涯规划

18

1

7

班会

81

1

1

1

1

1

小计

1199

18

18

16

16

1

选修

1

社交礼仪

114

1

1

1

1

4

2

阅读

3

安全环保知识

4

硬笔书法

5

文字录入训练

6

形体训练

7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8

公共艺术

小计

114

1

1

1

1

4

合计

1313

19

19

17

17

5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1

会计基础

96

6

2

会计基本技能

170

5

5

3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54

3

4

统计基础

64

4

5

职业与企业认知课程

16

1

小计

400

16

8

专业技能方向必修课程

1

企业财务会计实务

180

5

5

2

会计电算化实务

126

3

4

3

会计模拟实训

275

5

6

7

4

税收基础

72

4

小计

653

0

8

18

6

7

选修课程

1

ERP沙盘模拟实训

425

12

19

2

金融基础

3

财务管理

4

收银实务

5

Excel财务会计应用

6

市场营销基础

7

银行柜面操作实务

8

财经应用文写作

小计

425

0

0

0

12

19

合计

1478

16

16

18

18

26

实习及社会综合实践课程

1

顶岗实习

660

20周

2

入学教育及军训

70

2周

3

企业实习

231

7周

小计

961

总计

3752

精品课程建设

学校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程》,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对本精品课程进行可行性分析,完成可行性报告。

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本课程的课程标准,精选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定期进行讨论交流,解决建设本课程的疑难问题。

通过专家指导确定本课程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定位、师资力量、教法与学法、教学资源、评价机制,争取建成《会计电算化》1门校级精品课程,《初级会计电算化岗位操作》1门市级精品课程。

(3)教材开发

跟据社会对会计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本地区会计岗位的发展和趋势,体现“服务于当地”的市场定向,编制符合本地区中职会计专业培养方向的《会计模拟实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门校本教材。

(4)配套课件开发及教学软件资源库建设

教育教学资源:

将本专业教学和课程体系标准、各种教学资源配置方案、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课件及所有专业课的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在校园网上共享,供全体教师查阅和使用。

学生学习资源:

将专业课的学习方法、学习标准、专业课的教学题库以及技能训练的方法、试题、学习软件和学习视频上传到学校网站,供学生浏览和学习。

开发会计基本操作账务处理软件,应用于专业技能教学,并在全市职业学校中推广。

精品课程建设进度表

级别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开发方式

完成

时间

校级

《电算化会计》

张美,王玉文

校企合作

2013年

市级

《初级会计电算化岗位操作》

马晓燕,鄢敬虎

校企合作

2014年

(5)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积极推广“项目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的使用,制定教学方法使用及评价规范;加强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培训,通过全员培训,让全部专业教师都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并制定多媒体教学计划,完善“专业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涵,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6)评价模式改革

淡化终端评价,降低文化课考试成绩的权重,加强会计专业课教学过程评价和管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与自我监控能力。

将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过程评价;健全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形成“过程+结果”的评价模式;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每一项目、每一任务所要求达到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评价过程分为: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对于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还应该与合作企事业单位共同做好校外评价。

(7)现代化技能教室建设

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室1个,理论实训一体室2个,改进会计模拟实训室;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从原来的3个(总账、报表、工资)增加到6个(增加了进销存、应收应付、成本核算、固定资产);利用校内实训设备、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训基地,创新教学环境,重视教学环境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加快实现从普通教室到现代化技能教室的转变,加强实训教学条件的内涵建设,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保证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类型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培养专业带头人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参加国家级培训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

经过培养,专业带头人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高实践技能;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规划和把握大局的作用;能够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能对本专业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积极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在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能力、教材研发、人才培养、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发挥专业带头作用;能承担市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和精品课程建设。

2.骨干教师的培养

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选拔4名专业教师,通过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