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895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docx

吉林省长春市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友情提示:

请认真审题并将答案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本试卷共有七道大题:

一.选择;二.默写;三.文言文阅读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五.名著阅读;六.综合实践;七.作文。

一、选择(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虔诚(qián)  毋宁(wú)惊骇(hài) 诘问(jié)

B.掳走(lǔ)羸弱(lěi)彷徨(páng)惩罚(chéng)

C.可汗(k

ě) 惧惮(dàn) 紊乱(wěn)菌子(jūn)

D.炽痛(chì)  殷红(yān)眼翳(yì) 解剖(pāo)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取谛伫立告罄姗姗来迟

B.猥锁伶仃轮廓忧心忡忡

C.紫藤晌午闲暇心有灵犀

D.踌躇污秽吞噬语无轮次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之: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何陋之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市:

东市买骏马(集市);愿为市鞍马(买)

C.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D.帖:

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对镜帖花黄(同“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B.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紫藤萝瀑布》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

主要作品有《秦腔》《废都》等。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伟大的悲剧》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三位大师》等。

D.《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

二、默写诗文(13分)

6.三顾频烦天下计,□□□□□□□。

(杜甫《蜀相》)

7.射人先射马,□□□□□。

(杜甫《前出塞》其六)

8.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9.□□□□□□□,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10.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11.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语意相反,集中表现了莲的高洁品质。

12.《木兰诗》中运用互文手法,写出木兰征战岁月漫长,战斗频繁激烈,生还不易的诗句是:

□□□□□,□□□□□。

13.《望岳》中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的句子是:

□□□□□,□□□□□。

1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

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5.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字晓岚,______(朝代)文学家。

(1分)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2分)

①山门圮于河()②阅十余岁()

③不亦颠乎()④啮沙为坎穴()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

18.讲学家和老河兵在发表看法之前都“笑”了,请你分析二人因何而笑?

(2分)

 

19.本文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请谈谈你阅读本文后得到的启示。

(2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赛跑定案

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①。

路人为逐禽之。

贼反诬路人。

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日:

“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②谓后出者曰:

“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贼遂服。

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注解】①唱贼:

呼喊捉强盗。

②正色:

脸色严肃。

20.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

①路人为逐禽之()②乃俱送之()

21.翻译句子(2分)

盖因贼若善走

,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22.苻融处理这起案件的经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分)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8分)

经典和我们

周国平

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做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

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

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

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

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

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

样的精神漫游呢?

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

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

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

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

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

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

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

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

意求解。

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

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质量的一种检验。

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

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

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

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2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作者的观点。

(2分)

 

24.陶渊明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名句传世,本文作者在告诉我们如何读经典时,也有类似的意思,请找出这样的句子。

并用原文回答,作者认为读经典应该“不求甚解”的理由是什么?

(2分)

 

25.文章围绕“经典和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请从以下选项中找出错误的一个方面。

()(2分)

A.人们之所以读书,无非是有三种目的。

B.真正的阅读不仅要读经典,还要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

C.只有阅读被时间筛选出来的经典才能获得自我发现和成长,才算真正的阅读。

D.提议普通人要用一种轻松的心态阅读经典。

26.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

A.经典可以使每一个阅读者在精神上得到启迪或享受,使他们的灵魂填充智慧。

B.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

C.经典需要人们用心去品味涵养,是需要灵魂参与的高级活动,普通大众是不能喜爱和享受的。

D.作者为那些阅读经典的人感到荣幸和自豪,同时也对从未接触过经典的人感到遗憾和惋惜。

(二)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14分)

好时光悄悄溜走

迟子建

十年以前,我家还有一个美丽的庭院。

庭院中种花,也种树。

树只种了一樑,是山丁子树,那树秋季时果子成熟为红色,满树的红果子就像正月十五的灯笼似的红彤彤醉醺醺地在风中摇来晃去。

花种的可就多了,墙角、障子边到处种满了扫帚梅、罂粟、爬山虎、步步高、金盏菊等等。

那庭院的西南角还悬着一个鸡架,到喂食的时候它们就将头伸出来,鸡槽上横着许多毛茸茸的脑袋,一顿一顿的,看起来充满了无穷的生气。

十年以前我家的房屋是真正的房屋,因为它和土地紧紧相连。

不像现在的楼房以别人家天棚作为自己的土地。

十年以前的房屋宽敞而明亮,屋子里阳光充足。

待到夜晚,若外面有好看的月亮的时候,便可以将窗帘拉开,那么躺在炕上就可以顺着窗子看到外面的月亮,月光会泻到窗台上,炕面上,泻到我充满遐想的脸庞上。

我家有三片菜园,一片自留

地。

有两片菜园围绕着房子,一前一后。

另外一片菜园离家大约有七八百米的路程,不算远。

还有一片广大的自留地,它离家很远,远到什么程度呢?

骑着自行车一路下坡地驰去也要用十几分钟,若是步行,就得用半个小时了。

不过找从来没有在半小时之内走完那一段路程,因为我总是走走停停,遇到水泡子边有人坐在塔头墩上钓鱼,我便要凑上去看看钓上鱼来了没有。

要是钓上来了则要看看是什么鱼,柳根、鲫鱼、还是老头鱼。

有时还去问人家:

“拿回去炸鱼酱吗?

”我最喜欢吃鱼酱。

我的骚扰总是令钓鱼人不快,因为我常常不小心将人家的蚯蚓罐踢翻,或者在鱼将要咬钩的时候,大声说:

“快收竿呀,鱼打水漂了!

”结果鱼听到我的报警后从水面上一掠而过,钓鱼人用看叛徒那样的眼光看着我。

那么就识趣点离开水泡子接着朝前走吧,结果我又发现草甸子上那紫得透亮的马莲

花了。

我便跑去釆,采了这棵又看见了下一棵,就朝下一棵跑去,于是就被花牵制得跑来跑去,往往在采得手拿不住的时候回头一看,天哪,我被花引岔路了!

于是再朝原路往回返,而等到赶到自留地时,往往一个小时就消磨完了。

    十年以前,我家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庭。

那时祖父和父亲都健在。

祖父种菜,还养着许多鸟和两只兔子。

父亲在小学当校长,他喜欢早起,我每次起来后都发现父亲不在家里。

他喜欢清晨时在菜园劳作,我常常见到他早饭回来的时候裤脚处湿淋淋的。

父亲喜欢菜地,更喜欢吃自己种的菜,他常在傍晚时吃着园子中的菜,喝着当地酒厂烧出来的白酒,他那时看起来是平和而愉快的。

他习惯称我姐姐为“大小姐”,称我为“二小姐”,有时也称我作“猫小姐”。

逢到星期天的时候,我和姐姐的懒觉要睡到日上中天的时刻了,那时候他总是里出外进地不知有了多少趟。

有时我躺在被窝里会听到他问厨房里的母亲:

“大小姐二小姐还没起来?

”继之他满怀慈爱地叹道

“可真会享福!

    十年以前我家居住的地方那空气是真正的空气,那天空也是真正的天空。

山永远都是美的。

春季时满山满坡都盛开着达紫香花,远远望去红红的一片,比朝霞还要绚丽。

夏季时森林中的植物就长高了,都柿、牙各达、马林果、羊奶子、水葡萄等野果子就相继成熟了。

我喜欢到森林里去采它们,采完以后就坐在森林的草地上享用。

那时候阳光透过婆娑的枝叶投射到我身上,我的脸颊赤红赤红的,仿佛阳光偷来了世界最好的胭脂,全部涂在我的脸上了。

秋天来到的时候,

蘑菇就长出来了,那时候我就会随父亲到山上去捡蘑菇。

我喜欢那些毛茸茸、水灵灵的蘑菇密密地生长在腐殖质丰富的林地上,那些蘑菇就是森林的星星。

家乡的冬天实在太漫长了。

漫长得让我觉得时间是不流动的。

雪花一场又一场地铺天盖地袭来,远山苍茫,近山也苍茫。

森林中的积雪深过膝盖,那时候我们就进山拉烧柴,随着父亲在林子中穿梭着。

在山里,若是不加紧干活,那么就觉得身上冷得受不住了,这时父亲会给我笼起一堆火来,所以我上山时就常常用破棉絮包上几个土豆,将它放入火中,等到干完活装好车将要下山的时刻,就蹲在雪地上将熟透的土豆从奄奄一息的火中扒拉出来,将皮一剥,香气就徐徐散开了。

吃完了土豆,身上有了温暖和力气,那么就一路不回头地朝家奔。

那时,手推车顶上常常放着一根大桦树枝,遇到大下坡的时候,就将树枝放下来,用棕绳拴在手推车后面。

我坐在树枝上,树叶刮起的雪粉喷得满脸都是,我和树枝就像一片云似的轻盈地飘动着,我便会大声呼喊着:

“真自由啊!

    十年一晃就过去了。

十年后的晚霞还是滴血的晚霞,只是生活中已是物是人非了。

祖父去世了,父亲去世了。

我还记得一九八六年那个寒冷的冬季,父亲在县医院的抢救室里不停地呼喊:

“回家啊,回家啊……”父亲咽气后我没有哭泣,但是父亲在垂危的时候呼喊“回家啊”的时候,我的眼泪却夺眶而出。

    十年后的我离开了故乡,十年后的母亲守着我们在回忆中度着她的寂寞时光。

我还记得前年的夏季,我暑假期满,乘车南下时,正赶上阴雨的日子。

母亲穿着雨衣推着自行车去车站送我。

那时已是黄昏,我不停地央求她:

“妈你回去吧,路上到处是行人。

”“我送送你还不行吗?

就送到车站门口。

”“不行,我不愿意让你送,你还是回去吧。

”“我回去也是一个人待着,你就让我溜达溜达吧。

”我望着雨中的母亲,忽然觉得时光是如此可怕,时光把父亲带到了一个永远无法再回来的地方,时光将母亲孤零零地抛到了岸边。

那一刻我就想:

生活永远不会圆满的。

但是,曾拥有过圆满,有过,不就足够了吗?

    当我将要放下笔来的时候我想,待我白发苍苍,回首往事时,我的回忆是否仍然是这样美好呢?

但愿那时我会平静地站在西窗前,望着落日轻轻吟唱我年轻时就写下的一首歌:

    当我年轻的时候,

    我曾有过好时光。

    那森林中的野草可曾记得,

    我曾抚过你脸上的露珠。

    啊。

当我抚弄你脸上露珠的时候,

    好时光已悄悄溜走。

2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①遐想()②脸颊()

③奄奄一息()④桦树()

28.十年美好时光悄然而逝,当作者回顾往昔岁月时,有哪些快乐的往事留在了记忆深处?

细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分)

 

29.迟子建的语言细腻温婉,冲淡平和,文字中蕴含深情。

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

(2分)

那时候阳光透过婆娑的枝叶投射到我身上,我的脸颊赤红赤红的,仿佛阳光偷来了世界最好的胭脂,全部涂在我的脸上了。

 

30.回首往事时,作者满怀深情地写到了自己的父亲。

正是因为对父亲的无限怀念,让作者更加留恋那段好时光。

结合文章说说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的印象。

(至少两点)(3分)

 

31.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的后花园,那是一方净土,用以安放灵魂修养身心。

作者十年前的那段生活便是她心灵休憩的后花园。

领略了作者诗情画意的生活后,你如何理解文章题目“好时光悄悄溜走”的含义?

(4分)

 

五.名著知识填空(5分)

甲板上绝对沉寂。

人们距白热的焦点不到一百英尺了,光度更强起来,照得我们的眼睛发昏。

这时候,我伏在船头前面的栏杆上,看见尼德•兰在我下面,一手拉着帆索,一手挥动他锋利的鱼叉。

就和这睡着的动物距离不过二十英尺了。

忽然,他的胳膊使劲地一伸,鱼叉投了出去。

我听到鱼叉发出响亮的声音,像是碰上了坚硬的躯壳。

对面的电光突然熄灭,两团巨大的水猛扑到战舰甲板上来,像急流一般从船头冲至船尾,冲倒船上的人,打断了护墙桅的绳索。

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

32.选文出自科幻小说《

》,作者是法国小说家(人名)。

(1分)

33.“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

”后来,“我”怎么了?

请简要概述。

(2分)

 

34.本段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六.综合实践(6分)

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学校文学社将要在初一年级举办“走进对联文化”主题活动,邀请你来参加并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35.请你为班级同学讲解对联的基本要求,至少写出两点。

(2分)

 

36.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把自己勤奋读书的感受或经验写成对联,以鞭策自己,激励别人。

请你从下列短语中为所给上联选出对应的下联。

(2分)

A.无益身心事莫为B.立志读尽人间书C.白首方悔读书迟D.甘面壁读十年书

①苏轼:

发愤识遍天下字,。

②孙中山:

愿乘风破万里浪,。

37.行业宣传标语中,对联是一种常见的形式,联语中突出了行业的特征。

请你选出与下列宣传语对应的行业。

(2分)

①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

②几处青帘沽酒市,一竿红日卖花声。

()

A.茶馆B.药房C.超市D.书店E.酒楼F.电影院

七.写作(50分)

38.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

请以“最美的微笑”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

⑴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⑵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⑶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⑷不少于600字。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一年级

语文试卷答案

一、1-5:

ACADA

6.两朝开济老臣心

7擒贼先擒王

8.不畏浮云遮望眼

9.独怆然而涕下

10.惟解漫天作雪飞

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5.纪昀清代

16.①倒塌②经过,经历③颠倒,错乱④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17.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规律和道理。

18.讲学家的笑是嘲笑顺流而下寻找石兽的做法;老河兵的笑是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

19.认识事物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

20.①通“擒”,抓住。

②全、都、一起

21.原来是因为如果强盗跑得快,必然不会被行人捉住,苻融正是凭着这样的分析判断,知道跑得不快的那个人是强盗。

22.遇事要认真观察,慎重思考。

23.我们应当阅读经典,并且把经典当做闲书来读,用轻松的心态和方式去阅读。

24.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25.B

26.C

27.①xiá②jiá③yǎn④huà

28.

(1)在去自留地的路上看别人钓鱼;

(2)因为采花走在了岔路上;(3)到山上森林里采果子、捡蘑菇;(4)被父亲称呼为“猫小姐”;(5)随父亲进山拉烧柴时烤土豆吃;(6)下山时坐着树枝滑下坡。

(写出三件即可)

29.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采完野果后兴奋满足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喜悦惬意之情。

(或对家乡生活的喜爱之情)

30.勤劳能干:

早起在菜园中劳作;幽默风趣:

称呼姐姐和我为“大小姐”和“二小姐”,有时还称呼我“猫小姐”;宽厚平和:

容忍女儿们的贪睡,或给我笼火堆烤土豆;热爱生活:

喜欢吃自己种的菜,喝当地酒厂的白酒并且极其满足和快乐。

31.题目在文中指十年前在家乡生活的美好时光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作者以此表达对那段自由快乐(或充满童真)、幸福温馨、朴实甜蜜的美好生活的热爱、眷恋与怀念之情,也是对时光流逝无法逆转的理性思考。

32.《海底两万里》凡尔纳

33.后来,“我”被潜艇俘虏,跟着潜艇周游各大洋。

十个月之后,“我”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了,并把这个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34.设置悬念或为后文潜艇遨游四海、历尽艰险探索海底秘密埋下伏笔。

35.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一致、内容相关或相反、平仄相对等。

36.①B②D

37.①D②E

38.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