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5208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docx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认识负数》教学设计04

(郴州市六完小 张文生 收集整理)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2页及练习一中的1-6。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示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生活中正负数的应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

1.游戏引入

师: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齐:

喜欢。

师:

剪子包袱锤玩过吗?

生:

玩过。

师:

那我们也来玩一玩,不过是有规则的。

课件出示:

同桌的2个同学玩4次,把自己的输赢的结果记在心里。

生玩游戏,教师和其中一生一起玩。

师:

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输赢情况。

生1:

我赢3次,输1次。

生2:

我赢4次。

生3:

我赢1次,输3次。

生4:

我赢2次,输2次。

“数学是好玩的。

”好玩是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是一种教学智慧。

本节课从“剪子包袱锤”的游戏入手,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相反的意思,为学好负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

2.初识负数

师:

如果赢2次记作2,那么输2次该怎么记呢?

生1:

就在2前面写一个输。

生2:

在2前面画一个“╳”。

生3:

在2前面画一个哭脸。

生4:

在2前面加一个“―”。

生5:

在2前面画一个乌云。

生……

师: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哪一种方式既简便,又有咱们数学的特点呢?

生:

用“―”表示。

师:

你的想法和科学家一样。

在生活中除了赢和输是相反意义,还有哪些是意思相反的呢?

生1:

收入和支出。

生2:

转进和转走。

……

师:

现在咱们也来用一用这种方法,记录下面两句话,指名两个同学到黑板前面写。

课件出示:

爸爸这个月收入为1500元,可以记作1500,支出水电费200元,可以记作()。

粮店运进大米60吨,记作60,运出12吨,记作()。

3.读负数

师指着黑板的两组数据:

2、1500、60和-2、-200、-12这两组数有什么不同?

生:

2、1500、60这三个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

生:

-2、-200、-12这三个数前面都有一个减号。

师:

“-”在这里可不是减号了,叫负号,那我们把-2、-200、-12就叫做负数。

这个-2就读作“负二”。

师:

后面两个负数谁读的?

生读后面两个负数。

师:

有负就有正,像2、1500、60就是正数,负数前面有一个“-”,那么正数前面也有个“+”,人们为了简便,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这个+2就读作“正二”,后面两个正数谁来读?

生读后面的两个正数。

师:

正数前面的正号能省略,负数前面的负号也能省略吗?

为什么?

生:

不能省略负数前面的负号,负号去掉就没有办法与正数区分啦。

4.写负数

师:

我们已经会读正、负数了,那你们能写几个正、负数吗?

指名两生到黑板上各写5个正、负数,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

师:

请几个同学将自己写的正负数读给大家听一下。

2-3名同学读自己写的正负数)

师: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你还能写多少个正负数。

生:

无数个。

师:

那也就是正数和负数都有无数个。

(师在黑板上写正负数的后面加……并画上集合图)

[利用学生随意写的5个正数和5个负数,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继续写下去会怎么样?

让学生感受到正数、负数都有无数个,就有了负数的集合,这样抓住了负数与过去所学的数之间的联系,感受了数的发展。

]

5.练习

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5+268-40-120+103

正数负数

二、介绍负数的产生史

师:

同学们都会读、写负数,那你们知道负数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

想知道吗?

生:

不知道,想。

师:

播放“负数的历史史料”

师:

听了这段话,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

我为中国人感到骄傲。

生2:

我觉得中国人很了不起。

生……

师:

是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更……

生:

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将来好报效祖国。

[在学生会读、写负数之后,向学生介绍“你知道吗?

”使学生认识到负数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人类在劳动与生活中创造了负数,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同时产生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

三、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学生列举生活中的负数。

师:

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负数?

生1:

天气预报。

生2:

妈妈的工资本上。

生3:

我们的一日常规记录。

生……

2.借助温度,认识负数。

(1)出示天气预报图。

师:

老师这儿带来了几个城市某一时刻的天气预报图。

(课件一边出示天气预报图,边配音播报天气情况。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这些温度中有负数吗,把它读出来。

生:

图中北京的最高气温是4度,最低是-4度。

生……

[用“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

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4”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

(2)介绍温度计

师:

如果想知道现在的温度,该用什么工具测量呢?

生:

温度计。

师: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温度计(课件出示温度计),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温度计上有两个刻度,左边是摄氏度,一个右边是华氏度,我们国家常用的摄氏度。

0度是作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我们看温度计的时候只要看哪边的刻度就可以了?

生齐:

左边。

师:

0度是作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师:

现在温度计显示的是多少度呢?

(课件分别出示10℃)

生:

10℃

师:

谁能来指一下-10℃在温度计的哪儿?

一生到台前指位置。

师:

10℃和-10℃,两个温度哪个更冷一些?

生:

-10℃冷。

师:

用动作和表情把冷的感觉表示出来。

生做冷状,并念叨着好冷啊。

师:

月球表面温度是-183℃.

生:

啊……

(3)0与正数、负数的大小。

师:

那你们知道零上温度用什么数表示?

零下温度用什么数表示?

零?

(讨论)

生:

零上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表示,零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师:

那么这个“0”与正数、负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生:

负数<0<正数。

[当数学教学找到了与生活的连接点,把数学现象规律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表现时,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变的“通俗易懂”了。

在教学中从认识温度计,引导学生认识温度计上的0刻度,然后进行0上和0下的温度读数教学。

充分体现由整体认识到局部探索的教学策略,有效的突破了学生认识与探索的难点。

将原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负数,进一步体验到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3.巩固气温的表示方法。

练习第2页的“试一试”。

四、负数的应用

师:

学到这儿,你学到了什么?

把你学到的知识与同桌分享一下。

生互相交流。

师:

看来大家学得都不错,那就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练习

1.在括号里填写上合适的数。

2.出示电梯按纽,问上五楼和地下二楼应按哪两个键?

3.连一连(练习一第4题)

(二)说明气候状况与地形特点、海拔高度等有关。

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

新疆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师: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

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师:

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学生尝试表达。

小结:

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4米,可以记作:

+8

844米;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作:

-155米。

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练一练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

(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米

[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坐电梯到地下的楼层应按哪个数字键?

冰箱里的鱼、水中的鱼、刚烧熟的鱼该与哪个温度相连?

海平面是怎么回事?

高山和地面的高度如何测量,又如何表示?

东、西方向的数轴是怎么回事?

这部分内容的安排通过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对负数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

五、探究升华,结束全课

师:

(课件出示刘翔图)这是谁啊?

生齐:

刘翔

课件接着出示:

刘翔在第28届奥运会上取得了12.91的优异成绩,

打破了奥运会记录,为中国夺得了第一块男子田径奥运会金牌。

当时赛场风速为-0.4米。

师:

风速怎么会有负的呢?

生讨论

生:

说明赛场上的风向和刘翔是对着跑的。

师:

真聪明,如果当时赛场上一点风没有,风速用什么数表示呢?

生齐:

0

师:

如果风速是+0.4米,又会怎样呢?

生1:

风向和刘翔方向一致。

生2:

那刘翔会跑得更快。

师:

是的,2008年奥运会在首都举行,让我们一起用掌声祝愿刘翔在第29届奥运会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师生齐掌声

师:

生活中真是处处有数学,让我们课后继续讨论和研究负数。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进一步了解负数之后,在课的最后,安排了刘翔跑步过程中的风速问题,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思维得到了碰撞,意识到风速为负也就是与刘翔对着跑的意思,这样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最后教者还安排了一个预测: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风速为0,为+0.4时,刘翔的速度会怎么样,并给予美好的祝愿,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

教学反思:

五年级的第一堂数学课就是《认识负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又不是一无所知,可能在平时的生活中见过或听过。

因此在备课时从教材出发,又和生活联系起来,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熟悉而又觉得有趣味的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课题

课的开始从“剪子包袱锤”的游戏入手,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相反的意思,为学好负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学生玩得很开心,在玩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建立一个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意识。

接下来,她又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信息记录相反意思的量,从而引出了负数的意义,并要求学生读、写负数,让学生感受到正数、负数都有无数个,就有了负数的集合,这样抓住了负数与过去所学的数之间的联系,感受了数的发展。

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学生已经认识负数之后,利用温度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又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坐电梯到地下的楼层应按哪个数字键?

冰箱里的鱼、水中的鱼、刚烧熟的鱼该与哪个温度相连?

海平面是怎么回事?

高山和地面的高度如何测量,又如何表示?

东、西方向的数轴是怎么回事?

这部分内容的安排通过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对负数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三、巧妙利用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也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这节课上,在对学生进行负数产生史介绍时,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增加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在课的最后,胡老师安排了刘翔跑步中的风速问题,既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利用负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刘翔为中国人争得荣誉的那种自豪与骄傲,并祝愿刘翔在2008年奥运会上为国再次争光添彩。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节课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