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77347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X 页数:140 大小:5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0页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0页
亲,该文档总共1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1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商业银行改革与企业融资.pptx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企业融资实务,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温彬金融学博士后2004年7月11日,主要内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和影响国际银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外资银行在华经营战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重组上市企业融资实务,一.中国经济到底怎么啦?

1.中国经济过热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经历了4次过热:

1983-1985年1987-1988年1993-1994年2003年起,2.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经济增长增长率1979年至2001年平均增长9.4%。

其间:

1986年至1990年平均增长7.9%,1991年至1995年平均增长12%,1996年至2001年平均增长8.1%。

1998年至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在7%-8%幅度运行,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超过9。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1998年至2002年间的年均11.8%2003年:

28.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998-2002年,通货紧缩2003年6月以后,CPI开始连续上升,3.1998-2003年GDP增长率与CPI指数,4.信贷巨增是2003年金融领域最重要的特征,2003年是国内信贷增长最快的一年,去年末M2和M1分别增长19.58%和18.67%,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99万亿元,增速达到21%,超出近年15%-16%的历史平均水平。

银行信贷迅猛扩张的原因:

总投资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增加对贷款的强劲需求,带动总贷款规模的高速增长;直接投资渠道不畅,股市长期低迷,形成对贷款的较大需求,造成贷款规模的快速扩大;居民储蓄持续增长,货币供应量充足,促使银行信贷扩张;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受到的减少呆坏账比例的压力,他们也存在着通过扩大贷款规模来降低呆坏账比例的倾向,5.紧缩政策频出之发改委,今年3月,发改委和央行开始给“经济降温”,全面调控。

4月26日,国务院授权发改委宣布,对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行业建设项目的资本金比例进行了调整。

4月27日,国务院发文决定在全国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重点是钢铁、电解铝、水泥、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高尔夫球场、会展中心、物流园区、大型购物中心等项目和2004年以来新开工的所有项目。

4月29日,国务院以明电形式发布通知,明确对土地市场秩序进行治理整顿,规定在治理整顿期间全国冻结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半年,半年后必须逐省逐地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能解冻。

发改委出台四个最重要的文件,即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暂停土地批转的文件等。

6.紧缩政策频出之央行,2003年9月21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6%调高至7%,自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其中,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倍。

从2004年3月25日起,人民银行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

从2003年4月22日开始,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等方式,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

截至到2004年第一季度,3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6154.5亿元,基本上全额对冲了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

2004年4月25日起,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

窗口指导方面的调整措施。

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多次通过窗口指导会议,对商业银行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包括2003年6月5日央行的121文,2004年1月18日,央行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过热”行业贷款并建立预警制度等重要信息都是通过窗口指导发布出去的。

7、“过热”与“不热”之争

(1),对当前经济是否过热,经济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估计:

第一种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适合于增加内需和抑制通货紧缩的需要;投资增长只会带来效益,而不会造成过热;对这轮增长要保护好,不应踩动刹车。

第二种认为经济肯定出现了过热,主张采取适度从紧的总量政策,防止过热引起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

第三种认为宏观经济出现了局部过热,但还不能说是全面过热,正确的政策不是对货币总量进行控制,而是只对投资过热的部门适当降温。

7、“过热”与“不热”之争

(2),不热:

厉以宁、萧灼基、张维迎、林毅夫、刘国光、陈东琪、姚景源、蒙代尔正常增长举证论据:

商品零售额、消费物价,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状况。

过热:

吴敬琏、张卓元、周小川、王梦奎、樊刚、郑新立、许小年、格林斯潘、罗奇经济过热举证论据:

投资、贷款、货币和生产资料价格变化。

8.基本概念:

总需求和总供给,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恒等式:

社会总需求=国民收入=社会总供给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口=消费+储蓄+税收+出口C+I+G+X=C+S+T+E假定封闭状态下,宏观经济恒等式简化为:

C+I+G=C+S+T进一步假定一国为纯粹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不干预经济,则宏观经济恒等式可以简化为:

C+I=C+S,9.基本概念: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期内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分类市场机制作用:

公开型和抑制型价格上涨速度:

爬行、温和、恶性成因:

需求拉上、成本推进、混合型、结构型等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

不是太多的钱追逐太少的商品,就是与商品或服务需求相比,供应出现短缺。

纯粹由多发货币引起的通货膨胀,用货币政策治理是有效的;反之,因供求失衡造成的通货膨胀,采用货币政策治理的效果是微弱的。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10.逐一分析当前反映经济过热的指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投资过热(固定资产投资),11.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但人们最关注的还是三种,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最后一个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GDP的比率,这个指标能全面说明通货膨胀的总体状况。

大多数国家都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CPI的统计口径不科学、不合理就会高估或低估物价上升幅度。

12.CPI是怎么来的,从2001年起,我国采用国际通用做法,逐月编制并公布以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指数,作为反映我国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主要指标。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负责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及相关工作,并组织、指导和管理各省区市的消费价格调查统计工作。

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根据全国城乡近11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目前共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代表品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在对全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流程和公式算出来的。

13.CPI构成(2004年4月),14.2003年6月以来,CPI走势图,15.2003年6月以来,CPI走势,自2003年6月以来,CPI指数呈逐步攀升的趋势,全年1.2%。

今年1-5月份,CPI指数同比增长分别为:

3.2%、2.1%、3%、3.8%、4.4%。

从物价上涨的结构看,消费价格上涨集中在食品和服务上,在1-5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中,食品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个百分点。

16.具体分析CPI的结构,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4.4%,其中城市上涨3.9%,农村上涨5.2%。

分类别看,消费品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5.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11.8%,非食品价格上涨0.6%。

食品类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11.8%。

其中,粮食价格上涨32.3%,油脂价格上涨24.6%,鲜蛋价格上涨21.7%,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9.7%,水产品价格上涨17.5%,鲜菜价格下降6.0%。

衣着类价格下降1.4%。

其中,服装价格下降1.6%。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1.5%。

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3.1%,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4%。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4%。

其中,西药价格下降5.5%,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下降6.3%,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5.6%。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3%。

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3.3%,但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7.8%,城市间交通上涨2.7%;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4.9%,通信服务价格下降0.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2%。

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上涨2.5%,文娱费价格上涨4.0%,旅游及外出价格上涨4.4%,而文娱用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6.7%。

居住类价格上涨4.6%。

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6.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4.6%,租房价格上涨2.9%。

17.CPI增长主要与粮价上涨有关,自1998年6月以来,CPI的走势和食品价格走势高度相关,而和非食品价格走势关系不显著,而目前的主要农产品价格,还没有恢复到1994年的水平。

截至到2003年,中国已经连续5年粮食减产。

2003年中国粮食库和当年消费量的比率,处于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即便2004年的粮食消费不增长,要确保2004年粮食供求平衡,需要粮食增产10%以上,因此粮价继续上涨,库存进一步减少,并且推动CPI上涨已成定局。

本轮CPI指数上升不是货币现象,主要是由于粮食供求失衡造成的,因此,用货币政策措施来治理通货膨胀(CPI指数)是无效的。

1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19.为什么PPI高于CPI?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涨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高于生活资料价格涨幅),而PPI又高于CPI。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涨幅明显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使企业只能通过自身消化或降价促销的方式开展竞争。

由于产能的过剩,市场竞争的激烈,对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生产企业通过加强管理、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等措施,实现最大程度的内部消化。

加上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市场竞争仍很激烈的格局也没有改变,企业只能依靠降价来扩大市场份额。

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共有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产品供求关系没有明显改善、生产厂家之间竞争依然非常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通过降价来抢占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收入,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

下游市场结构不同。

上游生产资料和投资品生产企业,由于进入壁垒较高,企业相对处于垄断地位,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

与此相反,下游的消费品市场,由于进入壁垒低,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目前大部分产品基本上都处于供过于求状态。

上下游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使得上游价格上涨传导到最终的消费领域的难度增加,程度减小,时滞延长。

20.关于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2003年是国内信贷增长最快的一年,去年末M2和M1分别增长19.58%和18.67%,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99万亿元,增速达到21%,超出近年15%-16%的历史平均水平。

2004年货币政策的目标是M2和M1分别增长17左右,人民币贷款增加2.6万亿。

与去年相比,货币供应量明显趋紧。

据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公布的5月末金融统计数据,人民币贷款余额17.06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和去年末相比新增人民币贷款约1.16万亿元,占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2.6万亿的45。

M1和M2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8.6和17.5,进一步接近17的调控目标。

按照这样的趋势,年初制定的货币政策总量目标实现的希望很大。

但宏观数据显示出金融调控中的两个背离现象。

其一是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增长的背离,5月份短期贷款和票据同比少增1253亿元,而中长期贷款只同比少增54亿元;其二是中长期贷款总额增长和固定投资增长的背离,在5月份固定资产累计增幅回落8个百分点的同时,中长期贷款增幅没有明显下降。

这种背离反映出信贷投放的刚性和行政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之间的矛盾。

21.“地下经济”和“地下钱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福建省福安市标会事件福安市年财政收入2.3亿元,涉及资金25亿元百元会、千元会、万元会标得资金的去向:

赌场和放高利贷,22.投资过热的表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以投资为例,今年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1-3月该数字为47.8,1-4月为42.8;1-5月为34.8。

这就是说,今年头5个月投资增速月月回落,而且呈加速下跌之势。

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汽车煤、电、油、运紧张投资率高,23.这次“经济过热”的时代特征,一直以来,中国投资过热之所以引起通货膨胀,主要原因是因为经济中存在“瓶颈”部门。

在整个80和90年代初,构成那些“瓶颈”的行业基本上历来都是水泥、钢铁、煤炭等基础原材料行业。

而在今天,很多人所看到的出现投资过热的却恰恰是在这些行业。

这些过去使其他行业的投资过热转化成通货膨胀的“瓶颈”部门今天反而自己成了“投资过热”的行业。

10年前,这些基础部门的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还不高,除了国家之外,其它人是不可以、也没有能力进入这些领域的。

而今天的情况已完全不同。

金融发展了,进口更自由了,市场也更为开放,民营资本和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进入这些领域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总供给对总需求(当前主要是投资)的增加有了迅速反应能力。

目前钢铁和汽车的投资主体是民营企业。

投资过热的行业,也就是利润增长最快的行业!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4年14月份,实现利润增幅最高的五个行业是: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6.98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2倍;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2.06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3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29倍。

所以,今天,我们已经不能只简单地看到投资高涨就联想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谁在投资?

投资在什么地方?

引起投资高涨的主要是不是市场行为?

24.高投资率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特殊现象,中国的高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投资率要远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投资率,二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投资率要远远大于改革开放以前的投资率。

从1952年到2002年,美国的投资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并且还略有下降趋势;中国在这一期间的平均投资率为27%,并且仍有上升趋势。

如果说美国是消费倾向非常高的国家,不具有可比性,但实际上其他发达国家如德国和英国的投资率更低,2002年德国的投资率为18%,而英国只有16%。

日本相对来说更高一点,但也只有26%,同一年,中国的投资率高达39%。

25.1952年2003年中国和美国的投资率,26.工业化是高投资率的原因吗?

中国与美国的设备投资率在平均水平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从1981-2002年间,中国的平均设备投资率为7.7%,而美国为7.9%。

中国的设备投资率还低于美国。

可见,设备投资率不是导致中美两国总投资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因此,工业化不足以解释中国的高投资率现象。

27.中国和美国的设备投资率,28.中国与美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29.经济过热的外因: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自建国以来迅速提高,经过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停滞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市化水平也稳步上升。

1952年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12.5%,改革前夕的1978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7.9%,到2003年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40.5%。

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化必然带来更多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而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必然带来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和家居用品、家庭装修、装饰等行业的产出增长,进而也带动这些行业的投资增长。

另外,城市的积聚效应将使在城市的投资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城市化本身可以提高投资回报率,促使投资增加。

城市化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尤其体现了城市积聚效应的好处。

30.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这里的问题不在于政府该不该参与基础投资,而在于以什么方式进行投资。

事实上,几乎没有一个政府具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支持城市的基础投资。

政府债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

但是,中国的国债受制于宏观调控的需要,而地方政府又不允许发行债券,这样,政府在推动城市化的过程中就会受到较大的制约。

这些制约实际上造成了地方政府使用一些扭曲性的手段来推动基础投资。

比如通过成立项目公司从银行借款,从而加大银行经营风险,甚至造成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又比如通过出卖土地筹集资金,从而使得财政收支具有较大的确定性和不透明性,甚至滋生各种腐败现象,等等。

这些问题实际上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宏观后果。

因为如果依靠财政和债券等正常手段来推动基础投资时,则总的投资规模将受到社会总储蓄的约束,利率和价格机制本身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而一些不确定和不透明的方式,以及受到较少约束的银行贷款方式,不仅容易造成宏观经济的过度波动,而且将留下许多后遗症。

可见,中国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需要财政体制改革的支持。

银行贷款过多地参与以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时,将使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和项目贷款比例过高,在银行不能通过证券化的手段将风险转移出去时,银行就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31.经济过热的内因:

外资与内资都在寻找出路,中国经济目前面临最主要的潜在风险之一,是外资涌入和内地居民储蓄双双大增。

2003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总顺差高达555亿美元,比前年同期飙升1.6倍。

外汇储备余额在2003年底达到4,033亿美元,全年新增1,168亿美元。

此外,中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月末达到22万亿元,全年新增3.7万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万亿元,全年新增1.7万亿元。

储蓄与投资和其他任何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一样总是需要趋于均衡。

换言之,如果人们将钱存到银行,银行会迫切地希望把钱贷出或投资,否则难以支付闲置资金的利息。

中国庞大的资本增量急需寻找市场,但就外币投资市场而言,因美元正处利率历史最低水平而难以获利;就本币投资市场而言,制度以及地方行为等种种原因令资本的去向过度集中,饥不择路的资本成为过度投资的诱因而不是结果。

目前,中国经济已敲响了资金过剩的警钟,此时若不开放资本流出,只是一味鼓励资本流入,这将会加剧内地资产泡沫,并进而酿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二.国际银行业要向何出去?

1.国际银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求大:

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求全:

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求广:

跨国银行时代求新:

金融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求快:

电子银行时代,2.求大:

国际银行业的并购态势,1996年,日本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合并1996年,美国大通银行与化学银行合并1997年,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合并1998年,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成花旗集团1998年,美洲银行(排名第五)与国民银行(第三)合并1998年,美国第一银行与第一芝加哥银行合并成为第五大银行1998年,德意志银行并购美国信孚银行1999年,日本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兴业银行合并为瑞穗金融集团2000年,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与JP摩根投资银行合并为JP摩根大通金融集团2004年,摩根大通并购美一银行2004年,花旗银行并购韩国韩美银行,3.求大:

国际银行业的并购原因,宏观因素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发展,对银行业发展限制减少美国银行数量从1989年的12697家减少至1999年的8562家1999年,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掀起新一轮并购微观因素并购可增强资本实力,是银行实现全球扩张的最为便捷的方式。

并购可节省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

向全能银行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使银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4.求大:

国际银行业的并购的互补效应,5.求全:

全能银行,全能银行:

能够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银行,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信托等全能银行运作模式德国模式:

在银行内设置业务部门全面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业务英美日模式:

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以控股公司的名义从事证券、保险和投资银行业务,6.求全:

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19世纪中叶,欧美银行可以提供所有的银行业务及相关的业务服务。

1929-1933年,“大危机”爆发,美国近万家银行倒闭,将其归罪于全能银行制度,认为银行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长期性证券交易,为此,美国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

为应对欧洲和日本银行的竞争,1999年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同时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准许银行从事多种业务经营,自此,全球银行业进入全能银行时代。

7.求全:

混业经营发展的必然性和优势,必然性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本市场的发展(脱媒)金融创新推波助澜金融机构国际化的要求优势成本优势竞争优势抗风险优势,8.求广:

跨国银行时代,跨国银行:

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界定为在5个或5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设立分行或附属机构跨国银行的表现股东全球化(德意志银行在9个国家上市)机构全球化(代表处、分行、子公司、合资银行)客户全球化业务全球化利润来源全球化雇员全球化管理模式全球化,9.全球前10家海外银行排名,10.求新:

金融创新是永恒的主题,银行创新的特点连续不断的过程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创新成本高,但又容易被模仿超越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为活期存款创造更多的收益使定期存款在保持固定收益时创造灵活和便利提供现金管理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创新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期权交易互换交易远期利率协议,11.求快:

电子银行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银行的传统业务处理实现电子化开发出大量新的自助银行服务项目:

ATM、POS、HB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开始为客户提供金融信息增值服务20世纪90年代,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银行开始提供网上银行服务,12.求快:

各种银行服务方式比较,三.外资银行究竟意味着什么?

1.令人记忆犹新的事件,外资银行帐户收费花旗银行等申请专利爱立信倒戈银监会处罚美联银行违规经营事件参股中资银行,2.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是挑战吗?

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究竟有多大威胁?

市场客户人才,3.外资银行现状,截至2004年3月,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195家营业性机构,其中88家已获准在13个城市对外资和中资企业经营人民币业务。

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达536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约1.6%;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资产总额已达785亿元,近几年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品种增加也很快,如网上银行、国债承销、企业现金管理、金融衍生产品、个人的财富管理等。

截至2003年8月25日,不良贷款率超过20%的外资银行有24家,超过90%的有7家;外资银行的专项准备金存在较大的缺口;风险相对突出,表现为贷款集中度过高,法人治理结构不明等,以及流动性需求压力增大和违规经营问题。

其中一些银行已经黯然关张,如:

法国巴黎银行深圳分行、法国兴业银行广州分行等相继关闭。

4.关于银行业的入世承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协议,我国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其中包括:

正式加入时,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开办外汇业务。

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

加入时,开放深圳、上海、大连、天津;加入后1年内,开放广州、青岛、南京、武汉;加入后2年内,开放济南、福州、成都、重庆;加入后3年内,开放昆明、珠海、北京、厦门;加入后4年内,开放汕头、宁波、沈阳、西安;加入后5年内(2006年12月11日),取消所有地域限制。

逐步取消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限制:

加入后2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加入后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

允许外资银行设立同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