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799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0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利设施Word文档格式.docx

A、汉中

B、东北

C、华北

D、西南

8、后人为了纪念谁建立了“协应庙”?

A、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

B、李冰、冯智日、孙叔敖、李宏

C、钱四娘、孙思邈、林从世、李冰

D、李冰、孙思邈、孙叔敖、李宏

9、山东戴村坝分为哪三个部分(B)

A、砖坝、土坝、石坝

B、主石坝、太皇堤、三合土坝

C、混凝土坝、土坝、石坝

D、砖坝、土坝、混凝土坝

10、坎儿井最长可达(B)

A、5公里

B、10公里

C、20公里

D、40公里

11、(A)提出“南水北调”设想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从上古时代起,我国劳动人民就致力于水旱灾害的防御,几千年来,建设了大运河、都江堰、灵渠等一批著名的水资源利用工程,在抵御水旱灾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19世纪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以及连年战争,近代水利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1930年前后,中国才有一些近代水利工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水资源事业得到迅速发展,防洪除涝、农田灌溉、城乡供水、水土保持、水产养殖、水力发电、航运等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

白起渠

邗沟

鸿沟

引漳十二渠

芍陂

鸿隙陂

鉴湖

郑国渠

都江堰

灵渠

郑白渠

艾山渠与宁夏古灌区

浮山堰

浙江通济堰

涪陵石鱼

东钱湖

四川通济堰

杭州西湖水利

它山堰

京杭运河

浙东运河

山河堰

松花坝

木兰陂

桑园围

山东戴村坝

浙江绍兴三江应宿闸

荆江大堤

黄河大堤

高家堰

察布查尔渠

坎儿井

后套八大渠

归江十坝

海塘

无为大堤

1、白起渠

“白起渠”又名“武镇百里长渠”。

位于湖北省襄樊南漳县东25公里处的武安镇境内,是战国时期的军事水利工程。

时间早于四川都江堰。

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率兵攻楚,拦蛮河水,开渠灌鄢。

因白起伐楚有功,秦王封他为武安君,武安镇由此而得名。

战后,民用此渠灌田。

唐大历四年(769年)、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元大德九年(1305年)5次对长渠进行了较大规模地修整。

民国28年,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驻防宜城县,电请湖北省政府复修。

民国31年,长渠复修工程破土动工。

为了纪念张自忠,将长渠更名为荩忱渠(张将军字荩忱)。

施工5年,终未修成。

新中国成立后,古长渠终于迎来了春天。

1949年10月26日,湖北省水利厅召开全省第一次水利会议,会后通过修复长渠的建议。

于1950年1月经水利部批准,并将其列为贷款工程项目予以支持。

1952年1月,宜南两县投入4万劳力,动工修复。

1953年5月1日,长渠修复工程完工,人们在渠首举行了隆重的通水庆典。

今长渠西起南漳县谢家台,东至宜城市赤湖,蜿蜒47公里,灌田30多万亩,号称百里长渠。

2.芍陂

芍陂(quebei第一个四声,第二个一声)是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

又名安丰塘。

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南。

春秋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

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

隋唐时属安丰县境,后萎废。

1949年后经过整治,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

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芍陂始见《汉书·

地理志》,西汉设陂官专管灌溉维修。

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王景修芍陂稻田。

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曾在安丰塘越水坝地方,发掘出一座汉代水利工程(草土堰)遗址,伴随出土的有汉代都水官铁锤等文物。

芍陂主要水源是淠河。

芍陂灌区面积,在4~13世纪常见记载,有灌田万顷、灌田五千余顷等说法。

《水经·

肥水注》详述芍陂源流,工程规模,并指出陂有五门(水口),吐纳川流。

发展到隋代,经整修增辟为36门。

延续到宋代,这36水口仍可起到按照水量出入增减、调节灌溉用水先后次序的作用。

明嘉靖《寿州志》详记当时36门的具体名称及其经流地点,灌渠总长达783里。

清代芍陂水门迭有兴废增减,乾隆至光绪间均为28门。

关于芍陂工程的人为破坏,三国、南北朝时曾多次受到战争波及,唐宋以来,则多为地主土豪占垦和盗决。

以芍陂陂区为例,到明代,被占塘面约长50里,变塘为田达56967亩多。

芍陂设置减水闸,明成化十九年(1483)始见记载。

系因地主土豪占陂为田,蓄水面积缩小,雨季汛涨时,地主为避免私田被淹,便盗决陂堤泄水,涸出塘底,续行占垦。

为防止盗决和占垦,故设置减水闸进行控制。

清乾隆二年(1737)始在众兴集以南,建筑滚水石坝。

到民国年间,芍陂灌溉效益越来越低,1949年实灌面积仅8万多亩。

现为淠史杭灌区的一个反调节水库。

芍陂兴建经过

春秋时的孙叔敖十分热心水利事业,主张采取各种工程措施,“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爱,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

”他带领人民大兴水利,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发展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为楚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亲自主持兴办了期思雩娄灌区和芍陂等重要水利工程。

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前许,孙叔敖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

在史河东岸凿开石嘴头,引水向北,称为清河;

又在史河下游东岸开渠,向东引水,称为堪河。

利用这两条引水河渠,灌溉史河、泉河之间的土地。

因清河长90里,堪河长40里,共100里,灌溉有保障,后世又称“百里不求天灌区”。

经过后世不断续建、扩建,灌区内有渠有陂,引水入渠,由渠入陂,开陂灌田,形成了一个“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

这一灌区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了楚庄王开拓疆土对军粮的需求。

因此,《淮南子》称:

“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

”楚庄王知人善任,深知水利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任命治水专家孙叔敖担任令尹(相当于宰相)的职务。

孙叔敖当上了楚国的令尹之后,继续推进楚国的水利建设,发动人民“于楚之境内,下膏泽,兴水利”。

在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又主持兴办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

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

工程在安丰城(今安徽省寿县境内)附近,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

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

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

当时这里是楚国的北疆的农业区,粮食生产的好坏,对当地的军需民用关系极大。

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组织当地人民修建工程,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

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

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

芍陂建成后,使安丰一带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并很快成为楚国的经济要地。

楚国更加强大起来,打败了当时实力雄厚的晋国军队,楚庄王也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三百多年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国被秦国打败,考烈王便把都城迁到这里,并把寿春改名为郢。

这固然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也是由于水利奠定了这里的重要经济地位。

芍陂经过历代的整治,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

东晋时因灌区连年丰收,遂改名为"安丰塘”。

如今芍陂已经成为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灌溉面积达到60余万亩,并有防洪、除涝、水产、航运等综合效益。

为感戴孙叔敖的恩德,后代在芍陂等地建祠立碑,称颂和纪念他的历史功绩。

1988年1月国务院确定安丰塘(芍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芍陂的军事价值,三国时期,魏国和吴国曾多次交战于此,有史记载的较为人知的两次分别是魏·

正始二年(公元241年)的一次和无确年份记载的一次。

正始二年的一次,最终由魏将王淩大败吴将全琮,而另一次则是吴国胜利。

关于后者,历史上记载不多,之所以记载它不是因为他的军事影响,而是因为它在当时是一个导火索。

因为吴将顾谭(顾雍之孙)与全氏兄弟(全端、全绪)争功,触动了孙权的长公主(全琮妻)的利益,最后顾谭被贬谪交州,而顾氏在东吴夺嫡的内斗中向来隶属太子一派,而全氏则是鲁王一派,这个时间最终致使东吴夺嫡内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3、鸿沟

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

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开始兴建。

修成后,经秦、汉、魏、晋、南北朝,一直是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

西汉又称狼汤渠。

它在今河南省荥阳北引黄河水,东经中牟北,开封北而折向南,经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再分两支:

南入颍水,东入沙水,二者皆入淮河。

中途在开封东分水入水(古汴水)。

又南,向东分水入睢水、(涣)水,皆可通淮。

再南,向东分水入涡水,直通淮河,形成黄淮间的水运交通网。

隋代开通济渠,即唐宋时的汴河,成为黄淮间的交通干道,相当于鸿沟位置的蔡河仍部分起着沟通黄淮的作用。

元代开始,建都北京,开京杭运河,水运干线东移,蔡河就湮塞了。

鸿沟典故

楚河汉界这个词语中的河界指的就是鸿沟。

当年楚汉相争,打仗八年,曾以鸿沟划地为界,东楚西汉。

楚河汉界由此得来。

鸿沟这个名词到了今天,就引申为两个人在思想上有分歧,价值观有距离等。

如称界限分明为“划若鸿沟”。

4.郑国渠

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

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

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

兴建缘由

当时所以要兴建这一工程,除上面所说的自然条件因素外,另一个因素是政治军事的需要。

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

兼并战争十分剧烈。

关中是秦国的基地,它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

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

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

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年是秦王嬴政元年。

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

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

郑国说:

“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汉书·

沟洫志》嬴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

工程概况

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水利工程。

《史记·

河渠书》、《汉书·

沟洫志》都说,它的渠首工程,东起中山,西到瓠[hù

胡]口。

中山、瓠口后来分别称为仲山、谷口,都在泾县西北,隔着泾水,东西向望。

它是一座有坝引水工程,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对郑国渠渠首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经勘测和钻探,发现了当年拦截泾水的大坝残余。

它东起距泾水东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泾水西岸100多米王里湾村南边的山头,全长2300多米。

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冲毁,已经无迹可寻,而其他残存部分,历历可见。

经测定,这些残部,底宽尚有100多米,顶宽1—20米不等,残高六米。

可以想见,当年这一工程是非常宏伟的。

关于郑国渠的渠道,《史记》、《汉书》都记得十分简略,《水经注·

沮水注》比较详细一些。

根据古书记载和今人实地考查,大体说,它位于北山南麓,在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白水等县二级阶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东,比降为0.64/00,沿线与冶峪、清峪、浊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

将干渠布置在平原北缘较高的位置上,便于穿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农田。

可见当时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测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

不过泾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的说法,当代实测,为171公斤/立方米,郑国渠以多沙的泾水为水源,这样的比降又嫌偏小。

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积,渠道易被堵塞。

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史记》、《汉书》都说:

“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xì

戏]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其中一钟为六石四斗,比当时黄河中游一般亩产一石半,要高许多倍。

历史功绩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

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汉代有民谣:

“田於何所?

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锸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

引泾灌溉,急若燃眉。

我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

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

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

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

郑国渠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至今造益当地。

引泾渠首除历代故渠外,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堪称蕴藏丰富的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

现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5.都江堰

古代都江堰以竹笼、木桩和卵石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竹编笼内填卵石,用来建造鱼嘴、飞沙堰、内外金刚堤和人字堤等工程。

每年岁修需更换竹笼一万多条。

为了减少每年岁修工程量,历代水工和劳动人民不断谋求工程结构的改造,尤以鱼嘴为重点。

元代曾以石料修砌鱼嘴,并在其顶端铸铁龟;

明代修砌鱼嘴,前置铁牛分水;

清代复用砌石鱼嘴。

这些工程均因基础不稳,未能持久。

1936年改以竹笼为基础,前端与两侧护以木桩,其上修筑砌石鱼嘴,工程延续时间较长,直至1974年修外江闸时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都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

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

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

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美称。

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称都安堰、湔堰或犍尾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

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

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6.郑白渠

郑白渠(Zheng-BaiIrrigationCanal)古代陕西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为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的合称,是近代泾惠渠灌区的前身。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郑国渠,10年后完工。

干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注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余顷。

由于泾水含有大量泥沙,灌溉时既可补充作物需水,又补充养分,改良了灌区内的盐碱地,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到每亩1钟(6石4斗)。

据《史记·

河渠书》载: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西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引泾水东行,至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注于渭水。

干渠长200里,灌溉面积4500余顷。

此后灌区称郑白渠(图1)。

《汉书·

沟洫志》记载当年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

“田于何所?

池阳谷口。

举函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前秦苻坚时期(357年~385年),曾发动3万民工对郑白渠进行整修。

唐代的郑白渠有3条干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又称三白渠(图2)。

灌溉范围主要分布于石川河以西。

只有中白渠穿过石川河,在下邦县(今陕西渭南东北25km)注入金氏陂。

永徽年间(650年~655年)郑白渠灌溉面积有1万多顷。

由于官吏豪强大量设置水磨,浪费了水,到大历年间(766年~779年)仅灌6200余顷。

前后虽四五次下令废毁水磨,但得不到有效贯彻。

郑白渠的管理制度在唐《水部式》中有具体规定。

灌区除设泾堰监等专管机构外,并受京兆少尹(首都副行政首长)的统辖。

渠道上的主要枢纽如彭城堰等,还设专人管理。

较大的渠道上建有木质闸门,根据预先编制的用水计划,轮流定量供水。

渠道和渠系建筑物维修有一定的报批手续和监督办法,不许私自拆修。

每年农历正月一日至八月三十日将沿渠水磨封存,以保证灌溉用水。

这时干渠进水闸为6座石门,渠首处建有拦河壅水石坝,称为“将军”,“长宽皆百步,捍水雄壮”,后毁于水。

宋代改用临时性梢桩坝,每年均需重修。

由于泾水河床下切,历代曾多次将引水渠口上移。

北宋乾德年间(963年~967年)、至道元年(995年)、景德三年(1006年)、景枯三年(1036年)、庆历七年(1047年)、熙宁五年(1072年)、大观二年(1108年)多次维修郑白渠,其中以大观年间赵佺主持施工的规模最大,共修石渠3141尺,上宽14尺,底宽12尺,土渠3978尺,干渠设节制闸和退水闸以及一系列交叉建筑物,省去了渠口梢桩坝,灌溉面积号称25093顷,改称丰利渠。

大德八年(1304年),泾水暴涨毁渠。

延祐元年(1314年)王琚主持改建,渠首再次上移,延展石渠51丈,宽1.5丈,深2丈。

拦河坝改为石困结构,即用卵石填充的木笼砌筑水坝,东西长850尺,宽85尺,共用1166个,因王琚官职为御史,改称王御史渠,灌溉面积曾达9000顷。

灌区有分水闸135座,并订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在《长安志图·

泾渠图说》中有详细记载,此后王御史渠又曾几次维修。

明代近300年间泾渠修治10余次。

天顺至成化年间(1457年~1487年)曾调集泾阳、三原、礼泉、高陵、临潼五县民工在小龙山和大龙山下进行隧洞施工,干渠再次上移1.3里,改称广惠渠。

正德十一年(1516年)又对干渠的一段进行裁弯取直,开新渠长42丈,深24尺,次年完工,称通济渠。

此后灌溉面积一再缩小。

清代,由于引水困难和泥沙淤积,乾隆二年(1737年)将渠口封闭,专引干渠段的山泉灌溉,改称龙洞渠,灌溉面积只维持7万多亩。

清末减少到2万多亩。

直到1932年在李仪祉主持下,泾惠渠初步建成,引泾灌溉得以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泾惠渠灌区进行了扩建和改建,变成了陕西省主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7.、艾山渠与宁夏古灌区

宁夏古灌区、艾山渠和青铜峡水利枢纽

宁夏平原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它却被誉为“塞上江南”和“西北粮仓”,这与当地各族人民不懈地进行水利建设有密切关系。

宁夏古灌区(ancientirrigationareainNingxia)是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古代引黄灌区,创始于西汉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年~前117年)。

当时从匈奴统治下夺回这一地区,实行大规模屯田。

匈奴列传》说:

“自朔方(郡治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黄河南岸)以西至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北),往往通渠,置田官。

”东汉也在这一带发展水利屯田。

《魏书·

刁雍传》载:

在富平(今吴忠市西南)西南30里有艾山,旧渠自山南引水。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薄骨律镇(治今灵武市西南古黄河沙洲上)守将刁雍在旧渠口下游开新口,利用河中沙洲筑坝,分河水人河西渠道。

新开渠道向北40里合旧渠,沿旧渠80里至灌区,共灌田4万余顷,史称艾山渠。

灌田时“一句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实”。

开渠后3年即可向今内蒙古五原一带运送军粮60万斛。

《水经注》记载,黄河自青铜峡以下还向东分出支河,灌溉富平一带农田。

艾山渠的引水技术相当合理先进的,从干渠的形制与布局看,艾山渠规模很大,基本达到了黄河西岸能够自流灌溉的最大面积。

充分显示出其输水技术的先进性。

艾山渠修成后,灌溉面积约4285顷左右,促使银川平原农业获得全面的恢复和发展.成为北魏西北边疆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刁雍修建艾山渠时,对前代灌渠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测量,留下了较详尽和确切的资料,填补了两汉时代银川平原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